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新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黔云 叶巧玲 闫银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针对现有补体溶血活性测定方法不适宜测定小鼠血清补体的缺点,构建一种血清用量少、灵敏度高的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具有代表性的3个小鼠品系KM、BALB/c和C57BL/6小鼠的血清补体作为测定材料,以兔红... 目的针对现有补体溶血活性测定方法不适宜测定小鼠血清补体的缺点,构建一种血清用量少、灵敏度高的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具有代表性的3个小鼠品系KM、BALB/c和C57BL/6小鼠的血清补体作为测定材料,以兔红细胞为溶血靶细胞,利用眼镜蛇毒因子(CVF)特异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特点,构建和优化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两种抗补体蛋白对小鼠体内血清补体活性的影响。结果以CVF作为激活剂成功构建了测定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的微量新方法。3个品系小鼠的血清在5~20μl的范围内即可分别达到合适的溶血度。该方法明显减少了血清用量,并能有效提高溶血度。结论基于CVF特异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特点而构建的小鼠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活性测定新方法,血清用量少、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测定小鼠血清补体的溶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血清 补体溶血活性 补体替代途径 补体激活 眼镜蛇毒因子 抗补体蛋白
下载PDF
人血清的分离和保存条件对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进友 刘颖 +1 位作者 王津津 王愈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3-45,共3页
我们首次用琼脂糖凝胶内溶血法研究了人血清分离和保存条件对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血离体后,在冰浴、室温和37℃条件下凝固和分离血清,其补体溶血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血清在37℃8h、室温12h、-10℃C14d、... 我们首次用琼脂糖凝胶内溶血法研究了人血清分离和保存条件对补体溶血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血离体后,在冰浴、室温和37℃条件下凝固和分离血清,其补体溶血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血清在37℃8h、室温12h、-10℃C14d、-40℃90d和-80℃365d,其补体溶血活性与新鲜血清无显著性差异。-80℃冻存血清可用作补体溶血活性测定的质控参考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补体溶血活性 新鲜血清 陈旧血清
下载PDF
皮质醇对黄颡鱼成鱼吞噬细胞和补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田珍 刘小玲 +1 位作者 丁益群 刘旭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232-233,235,共3页
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慢性应激,研究皮质醇对黄颡鱼成鱼吞噬细胞呼吸暴发和血清补体旁路溶血活性(ACH50)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皮质醇混饲投喂可使血清皮质醇浓度持续显著升高,各周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含量均... 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慢性应激,研究皮质醇对黄颡鱼成鱼吞噬细胞呼吸暴发和血清补体旁路溶血活性(ACH50)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皮质醇混饲投喂可使血清皮质醇浓度持续显著升高,各周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证明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可模拟自然慢性应激情况下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持续显著升高。从第2周开始头肾吞噬细胞的呼吸暴发功能显著下降(P<0.05),证明皮质醇对头肾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mg/kg剂量组,ACH50在投喂第2、第5、第6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mg/kg剂量组,ACH50从第2周开始一直都极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证明皮质醇显著抑制血清补体旁路溶血活性,且血清皮质醇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醇 黄颡鱼 头肾吞噬细胞 呼吸暴发 血清补体旁路活性
下载PDF
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治萍 李静媛 +1 位作者 刘立新 江汉珍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宣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清CH50的变化。方法:采用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健康成年人、14例慢性肝病患者和26例狼疮肾病患者(其中11例为活动期)血清的CH50及C3和C4... 目的:探讨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宣温下放置不同时间血清CH50的变化。方法:采用脂质体-免疫分析法检测50例健康成年人、14例慢性肝病患者和26例狼疮肾病患者(其中11例为活动期)血清的CH50及C3和C4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健康成年人LIA法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范围为25—57U/ml。血清在宣温下放置4h后,CH50明显降低。14例慢性肝病患者CH50及C3和C4较健康者降低,其中C3、C4与CH50的相关系数为0.857和0.807。26倒狼疮肾病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C3、C4含量无明显差异,而活动期较非活动期CH50明显降低,有极显著差异。结论: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待测血清必需新鲜,宣温放置不能超过4h。脂质体-免疫分析法(LIA)检测总补体溶血活性,主要反映补体经经典途径活化的活性。补体含量及活性联舍检测对临床诊断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 脂质体-免疫分析法 补体
下载PDF
一管法测定补体C1溶血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用400.0g/L 聚乙二醇沉淀正常人新鲜血清,制备出C1缺损血清(C_1D),用一管法测定C1溶血活性。经免疫双向扩散等实验证实C_1D 血清仅去除C1,补体其它成份基本不受影响,因而能特异性测定C1溶血活性。经方阵滴定,待检血清与C_1D 最适稀... 本文用400.0g/L 聚乙二醇沉淀正常人新鲜血清,制备出C1缺损血清(C_1D),用一管法测定C1溶血活性。经免疫双向扩散等实验证实C_1D 血清仅去除C1,补体其它成份基本不受影响,因而能特异性测定C1溶血活性。经方阵滴定,待检血清与C_1D 最适稀释度为1∶20;本法批内CV=5.5%;与多管法测定结果比较,r=0.9155,p<0.01。用一管法检测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清C1溶血活性,其结果明显低于正常人。本法简便,快速,适于一般实验室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 C1缺损血清 溶血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