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乙基淀粉加多聚人胎盘血红蛋白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桑培培 李遥金 +4 位作者 段炼 李燊 周文涛 王红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羟乙基淀粉(HES)溶液中添加多聚人胎盘血红蛋白(Poly Hb)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肠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失血至全身血容量(大鼠体重的6.5%)的60%,分别将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从股动脉端开始放血直至放血量... 目的探讨应用羟乙基淀粉(HES)溶液中添加多聚人胎盘血红蛋白(Poly Hb)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肠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失血至全身血容量(大鼠体重的6.5%)的60%,分别将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从股动脉端开始放血直至放血量达到大鼠全身血容量的60%,然后随机均分为4组(8只/组),包括3个人工胶体液组,即HES组:6%HES130/0.4氯化钠注射液;红细胞+HES(RBC+HES)组:将大鼠自身血液反复离心洗涤3次,留取红细胞,加入到HES溶液中,使Hb浓度达到20 g/L;Poly Hb+HES组:将Poly PHb加入到HES溶液中,使Hb浓度为20 g/L;1个假手术组:只做常规手术,不放血不复苏。将大鼠行等容量液体复苏,分别在各组大鼠休克前、后,输液末、输液后1 h、2 h观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并在复苏2 h取各组大鼠肠组织制备成10%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HES、RBC+HES和Poly Hb+HES 3组大鼠输液后MAP(mm Hg)分别为88.00±9.90 vs 100.57±7.69vs 112.16±17.05(P"0.05);输液后2 h,乳酸(mmol/L)分别为3.71±0.91 vs 2.30±0.97 vs 2.50±0.65(P"0.05),Pa O2(mm Hg)分别为126.5±10.40 vs 111.16±9.64 vs 111.00±13.98(P"0.05),Pa CO2(mm Hg)分别为30.00±3.16 vs 42.66±5.31 vs 34.66±1.50(P"0.05);输液后2 h,RBC+HES、HES组MDA、MPO活性,分别为:0.47±0.34 vs 0.99±0.81,0.23±0.29 vs 0.57±0.32(P"0.05);Poly Hb+HES与HES组MPO活性、TNF-α分别为0.32±0.19 vs 0.57±0.32,89.42±21.03 vs 208.45±62.80(P"0.05)。结论 HES溶液添加多Poly Hb可以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组织氧供和酸中毒现象,减轻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乙基淀粉 多聚人胎盘血红蛋白 人工胶体液 液体复苏 组织氧供 酸中毒
下载PDF
新型血红蛋白携氧载体OC33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研究
2
作者 臧家涛 李涛 +4 位作者 田昆仑 朱娱 蓝丹 彭小勇 刘良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明确新型血红蛋白携氧载体OC33是否具有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specified—pathogensfree,SPF)级小香猪,雌雄各半,8~10月龄,体重25~30kg。制备50%失血量重度失血性休克猪模型,随机分为乳酸林格式液组... 目的 明确新型血红蛋白携氧载体OC33是否具有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无特定病原(specified—pathogensfree,SPF)级小香猪,雌雄各半,8~10月龄,体重25~30kg。制备50%失血量重度失血性休克猪模型,随机分为乳酸林格式液组(LR),全血组(WB),OC33低、中、高剂量组(0.1gHb/kg、0.3gHb/kg、0.5gHb/kg)进行治疗,每组6只。测定组织氧供(DO2)、氧耗(VO2)、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心输出量及心功能等指标,记录24h存活率与存活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明确OC33是否具有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作用。结果各剂量OC33组模型动物氧供、氧耗、血流动力学、心输出量、心肌力学指标(MAP、LVSP、LVEDP、+/-dp/dtmax)、心功能(CO、CI、SI)、存活时间与存活率等指标均优于LR组,其中0.5gHb/蝇组效果接近WB组。结论OC33具有较好的抗猪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携氧载体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氧载体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
作者 张艳 王宇歆 +1 位作者 马涛 杨成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s)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SD大鼠制作45%放血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以0.9%NaCl、万汶(6%羟乙基淀粉)和HBOCs进行复苏。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C...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s)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SD大鼠制作45%放血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以0.9%NaCl、万汶(6%羟乙基淀粉)和HBOCs进行复苏。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Chiu氏六级病理评分评定肠黏膜损伤程度。结果复苏后各休克组大鼠小肠黏膜病理损伤评分及组织形态学显示不同程度损伤,其中HBOCs组损伤最轻,万汶组次之,NaCl组损伤最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Cs复苏有利于减轻肠组织水肿,从而维持肠组织正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氧载体 肠组织
下载PDF
血红蛋白氧载体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娱 张杰 +5 位作者 吴跃 田昆仑 彭小勇 向鑫明 刘良明 李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早期复苏效果。方法将17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酸林格液(LR)对照组、全血对照组及0.5%、2.0%、5.0%HBOC组,每组34只。采用离断脾动脉方法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1... 目的观察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早期复苏效果。方法将17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酸林格液(LR)对照组、全血对照组及0.5%、2.0%、5.0%HBOC组,每组34只。采用离断脾动脉方法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1mmHg=0.133kPa)制备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制模成功后输注相应液体,维持MAP在50mmHg1h,然后结扎脾动脉彻底止血,再次输注液体,维持MAP70mmHg和80mmHg各1h,在维持MAP80mmHg输注液体完毕后,均用LR补充至2倍失血量,再继续观察2h。各组分别取16只大鼠用于观察存活率和失血率;再取10只大鼠用于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MAP、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另外8只大鼠用于测定心排血量(CO)和组织氧供(DO2)。结果①单纯采用LR复苏时,动物失血率高达60%~70%。与LR对照组比较,全血复苏可显著降低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止血前失血率〔(46.6±4.5)%比(62.3±4.0)%,P<0.01〕;0.5%、2.0%、5.0%HBOC复苏也可显著降低失血率,以5.0%HBOC组降低更为显著,与LR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6±4.1)%比(62.3±4.0)%,P<0.01〕。②单纯采用LR复苏时,大鼠死亡较快,存活时间短,12h仅存活1只,没有大鼠存活超过24h。与LR对照组比较,全血复苏可提高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存活率,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h:20.4±4.6比3.5±1.1,P<0.01);0.5%、2.0%、5.0%HBOC也可显著延长大鼠存活时间,以5.0%HBOC组效果最好,24h存活4只,存活时间较LR对照组明显延长(h:18.4±4.0比3.5±1.1,P<0.01),且与全血对照组相当。③与休克前比较,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CO、D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降低;随补液时间延长,各组上述指标均逐渐升高。与LR对照组比较,全血复苏可明显提高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各时间点CO、DO2,改善血流动力学;3个浓度HBOC也可提高止血后维持MAP80mmHg1h及复苏后1h、2h大鼠的CO、D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以5.0%HBOC组效果更加显著,与LR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10^-3,L/min):维持MAP80mmHg1h为72.84±2.84比63.11±2.38,复苏后1h为70.25±4.55比59.88±9.31,复苏后2h为71.51±2.90比53.24±6.32;DO2(L·min^-1·m^-2):维持MAP80mmHg1h为271.9±13.5比159.1±25.4,复苏后1h为261.0±15.0比145.7±20.1,复苏后2h为249.6±12.0比107.4±18.2;MAP(mmHg):维持MAP 80mmHg 1h为82.1±2.1比74.0±2.8,复苏后1h为107.5±9.3比64.0±5.7,复苏后2h为104.0±9.7比73.0±4.2;LVSP(mmHg):维持MAP80mmHg1h为128.6±7.9比103.8±0.8,复苏后1h为129.3±15.0比99.4±0.0,复苏后2h为127.5±11.3比97.4±0.0;+dp/dtmax(mmHg/s):维持MAP80mmHg1h为6534.2±787.6比5074.0±71.7,复苏后1h为5961.5±545.4比4934.5±510.2,复苏后2h为5897.4±350.5比4534.7±489.2,均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用HBOC能明显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和组织氧供应,并呈剂量依赖性,5.0%HBOC的复苏效果与全血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氧载体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大鼠
原文传递
新型淀粉纳米囊人工红细胞有效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璇 高巍 +3 位作者 芦睿 刘冰 汪伟 张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1期2049-2052,共4页
目的:采用季铵盐阳离子淀粉为囊材包裹牛血红蛋白,制备成纳米级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淀粉人工红细胞(NanosizedCationic Amylose-encapsulated Hemoglobins,NCAHbs)并评价此新型人工红细胞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将5... 目的:采用季铵盐阳离子淀粉为囊材包裹牛血红蛋白,制备成纳米级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淀粉人工红细胞(NanosizedCationic Amylose-encapsulated Hemoglobins,NCAHbs)并评价此新型人工红细胞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大鼠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将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5组:休克对照组(Control组,n=10)、淀粉纳米囊人工红细胞组(NCAHbs组,n=10)、Ringer乳酸盐溶液组(Ringer's组,n=10)、羟乙基淀粉组(HES组,n=10)和全血组(Blood组,n=10);动态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于休克前(T0)、休克末(T1)及复苏后1 h(T2)测定动脉血气指标,并记录24 h内大鼠的存活情况。结果:Ringer's组、HES组复苏后大鼠MAP仍较低,NCAHbs组复苏后MAP接近Blood组,并能有效维持;复苏后1 h,Blood组和NCAHbs组PCO2、PO2均得到改善,接近休克前基础水平;仅NCAHbs组及Blood组术后24 h生存率为100%。结论:新型淀粉纳米囊人工红细胞能够有效的扩容、携氧,明显改善重度失血性休克时机体和组织的氧供,是较为理想的人工氧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血红蛋白氧载体 失血性休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