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成因机理分析
1
作者 许书刚 陈火根 +4 位作者 王光亚 黄敬军 车增光 龚亚兵 顾春生 《华东地质》 2021年第1期93-99,共7页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1989年始发,是苏锡常地区最早被发现的地裂缝,整体沿NE向走向,落差100~500 mm,裂缝带宽度50~350 m,局部地裂缝分布和走向受古潜山控制。地裂缝空间上主要发育于古潜山的边缘及砂层与岩溶接触带,时间上其发展与地下水... 江苏常州横林地裂缝1989年始发,是苏锡常地区最早被发现的地裂缝,整体沿NE向走向,落差100~500 mm,裂缝带宽度50~350 m,局部地裂缝分布和走向受古潜山控制。地裂缝空间上主要发育于古潜山的边缘及砂层与岩溶接触带,时间上其发展与地下水主采层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岩溶水水位低于第Ⅱ承压水水位的阶段相对应。综合分析推断,横林地裂缝是由地下水过度开采、基岩起伏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岩溶土洞等因素共同诱发的,兼具岩溶塌陷型与基岩潜山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岩溶塌陷 地下水开采 常州横林
下载PDF
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区地下水水动力模式及致塌作用研究
2
作者 车增光 喻永祥 刘洪 《地下水》 2020年第6期43-46,共4页
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典型的平原深覆盖型塌陷之一,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主导性动力因素。从含水层结构及分布、水位动态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横林地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及历史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基岩... 常州横林岩溶塌陷始发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典型的平原深覆盖型塌陷之一,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主导性动力因素。从含水层结构及分布、水位动态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横林地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及历史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基岩潜山式基底构造、“天窗式”砂层—灰岩含水层结构以及主采层水位的持续下降,造成地下水水动力模式的不断演变,依据水位与基岩面的关系,将塌陷期内的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概化为承压、承压—负压、负压3种模式,岩溶塌陷的发生、发展与承压—负压、负压两种模式的形成基本具有同步性,地下水的渗流潜蚀、失托加荷和真空吸蚀是岩溶塌陷产生的主要致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地下水活动 水动力模式 致塌作用 常州 横林
下载PDF
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总结 被引量:1
3
作者 施智飞 《科技与创新》 2015年第23期149-150,共2页
横林枢纽立交桥梁是沿江高速公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已通车多年。通过总结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支架现浇箱梁施工部分的内容,旨在明确这类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支架现浇箱梁 施工技术 预应力 横林枢纽立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