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netostratieraphy of the Red Beds in the Hengyang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Hsu Vindell A.Baks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etaceous-Tertiary magnetic polarity sequence of the the Hengyang Basin on the basis of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The age of each stratigraphic unit has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magnetic p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etaceous-Tertiary magnetic polarity sequence of the the Hengyang Basin on the basis of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The age of each stratigraphic unit has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 combined with 39Ar/40Ar dating, thu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geological ages of different formations. The authors assign the age of the Dongjing Formation of the Hengyang Basin to Early Cretaceous, the Shenhuangshan Formation to Early-Late Cretaceous, the Daijiaping Formation to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Dongtang and Xialiushi formations to Palae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taceous-Tertiary red beds MAGNETOSTRATIGRAPHY stratigraphical age. hengyang basin
下载PDF
On the Age of the Dongtang Formation in the Hengyang Basin of Hunan and th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Boundary 被引量:1
2
作者 Guan Shaozeng Geological Institute for Chemical Mineral Products, Ministry of Chemical Industry, Zhuozhou, Hebei Jia Zhongp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81-296,共16页
Sinc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Cretaceous and Palaeocene was ascertained in the Hengyang Basin of Hunan in the middle of the 1960's, th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boundary has been discussed in several papers, but it ... Sinc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Cretaceous and Palaeocene was ascertained in the Hengyang Basin of Hunan in the middle of the 1960's, th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boundary has been discussed in several papers, but it still remains controversal. The points at issue are the connotation, stratigraphical position and lateral correlation of the Dongtang (or Chejiang)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 the Age of the Dongtang Formation in the hengyang basin of Hunan and the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Boundary
下载PDF
Assessment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of Hilly Basin Area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Hengyang Basin
3
作者 ZHOU Song-xi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2年第3期34-38,共5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of hilly basin area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 ince. [ Method] Taking Hengyang basin as an example, we firstly chose 13 indicat...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ssess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of hilly basin area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 ince. [ Method] Taking Hengyang basin as an example, we firstly chose 13 indicators from na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subsystem to assess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basin area in the middle of Hunan Province. Afterwards,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 calculated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of seven regions, finally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 tion of agricultural eco-envimnment vulnerability. [ Result] The weight of farmers' net income per capita was up to 0.140, followed by forest coverage (0.137). Among the seven counties, the vulnerability of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was primarily moderate, while Hengnan County had the highest vulnerability, followed by Hengyang County, and their vulnerability was extremely serious. In addition, Leiyang City was the minimum fragile region, namely slightly fragile region. In general, the vulnerability of peripheral countie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entral counties.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 cultural Dreduction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eco-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hengyang basin China
下载PDF
华南衡阳盆地上白垩统黄土类似物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石宇翔 吴驰华 +8 位作者 黄乐清 伊海生 李智武 焦海菁 杨嘉宝 秦江颖 张小凤 周亚楠 Juan Pedro RODRIGUEZ-LOPEZ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01-3115,共15页
中国新生代黄土序列具有沉积速率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记录了东亚地区持续的古气候动力学演化和重大地质事件信息。受区域构造-地貌和大气环流格局影响,中生代晚期华南发育了众多盆山型古沙漠系统且出露了巨厚的风成砂,但几乎未有学者提... 中国新生代黄土序列具有沉积速率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记录了东亚地区持续的古气候动力学演化和重大地质事件信息。受区域构造-地貌和大气环流格局影响,中生代晚期华南发育了众多盆山型古沙漠系统且出露了巨厚的风成砂,但几乎未有学者提及黄土/黄土类似物的存在。本文通过粒度端元解析、野外露头的构型分析等手段,对衡阳盆地上白垩统红花套组进行了初步研究,识别出风成砂丘、砂席和泥滩等环境类型;并在泥滩环境中提取到黄土类似物的粒度组分信号,同时提出了黄土类似物的风成成因,总结了其形成-堆积过程。这项工作旨在探索白垩纪黄土类似物存在的可能性,为未来开展华南陆块中生代风尘记录研究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白垩统 衡阳盆地 红花套组 风成沉积 黄土类似物
下载PDF
衡阳盆地及周缘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卡 何友宇 王宾海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衡阳盆地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结合的钦-杭成矿带西段,属钦杭成矿带中部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北缘交会区。铜多金属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及周边,其受区域上构造演化特定时期断陷盆地控制下的统一构... 衡阳盆地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结合的钦-杭成矿带西段,属钦杭成矿带中部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中段北缘交会区。铜多金属矿床均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及周边,其受区域上构造演化特定时期断陷盆地控制下的统一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的制约,与深大断裂及其交会区强烈的构造-岩浆(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主成矿时代为中-新生代。成矿规律分析表明,对于区内与构造-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铜多金属成矿类型,自岩体向外呈现为:岩体内带型钨-锡-铜-铀-钠长石矿床→岩体接触外带型铀-铜-铅锌-钨-铁矿床→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金)矿床→充填交代型铜-铅锌-重晶石-萤石矿床的水平和垂向分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 被引量:69
6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2 位作者 李建国 陈盛彬 陈志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3,共7页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阶段。再以每个调查样方作为多维资源的综合...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演替进程中种群生态位动态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4类典型样地,分别代表群落演替进程中4个不同的阶段。再以每个调查样方作为多维资源的综合资源位,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算了不同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以及同一资源同一演替阶段内所有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优势种群生态位占绝对优势,揭示了它们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高的资源利用能力;(2)种群生态位动态较好地表征了演替过程中对应种群与生境的动态变化,尤其是优势种群的更迭;(3)总体上,生态位较宽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有较多相似生态特性的种群间生态位重叠也较大;(4)群落内种群的平均生态重叠随演替逐渐增加,至中后期最高,后期略有回落,这主要是群落内种群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替进程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竞争 紫色土 衡阳盆地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方丘陵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郑文武 田亚平 +3 位作者 邹君 邓运员 刘晓燕 邓美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3,共5页
选择了土壤、气候、地形、水文和交通5类11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南方丘陵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 选择了土壤、气候、地形、水文和交通5类11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南方丘陵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衡阳盆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衡阳盆地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耕地适宜性以临界适宜性和一般适宜性为主,耕地不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9.63%,主要分布在山区;建设用地高度适宜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2%,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与耕地不适宜区域分布和数量大致相当;林地适宜性整体较高。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结果和基于TM数据提取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现:现有耕地的适宜性以临界适宜和一般适宜类型为主,不适宜区域占耕地总面积的10.56%,主要分布在衡南县东部和西部以及衡阳县南部区域;现有建设用地整体适宜性较高,且分布集中,主要位于衡阳市区。据此提出衡阳盆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 空间分析 南方丘陵区 衡阳盆地 GIS
下载PDF
地表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其评价初探 被引量:45
8
作者 邹君 刘兰芳 +1 位作者 田亚平 谢小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8,共7页
近年来国内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存在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北方地下水资源研究多于南方地表水资源研究以及水质脆弱性研究多于水量脆弱性研究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比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 近年来国内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存在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北方地下水资源研究多于南方地表水资源研究以及水质脆弱性研究多于水量脆弱性研究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比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认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从脆弱性构成因素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最后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一个反映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共12个指标的评价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在水量方面脆弱性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地表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计算,发现评价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说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 自然脆弱性 人为脆弱性 承载脆弱性 衡阳盆地 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的生态脆弱度评估——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69
9
作者 田亚平 刘沛林 郑文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本文将生态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根据南方丘陵易侵蚀退化脆弱区的脆弱因子分析,选择高度、坡度、土壤可蚀性K值、降雨量、暴雨量、多雨期降雨比重和少雨期干旱指数为潜在生态脆弱度指标;选取森林覆盖率和坡耕地指数作为... 本文将生态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根据南方丘陵易侵蚀退化脆弱区的脆弱因子分析,选择高度、坡度、土壤可蚀性K值、降雨量、暴雨量、多雨期降雨比重和少雨期干旱指数为潜在生态脆弱度指标;选取森林覆盖率和坡耕地指数作为现实脆弱度评估的人为修正指标,计算现实生态脆弱度。计算结果显示,衡阳盆地大部分的潜在生态脆弱性为轻度脆弱,其中盆地中部的衡南县脆弱度最大,衡阳县次之;无论1984年还是2000年的现实生态脆弱度,均以衡南县最大,祁东县次之;各县2000年的现实脆弱度均比1984年有所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衡阳县,下降幅度最小的是衡南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盆地 生态环境 脆弱度 评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7
10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5-619,共5页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物群落可分为3种群丛类型,分别为Ⅰ.马尾松+杉木—牡荆+六月雪—野菊花+夏枯草群丛;Ⅱ.糯米条+紫薇—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Ⅲ.须芒草+狗尾草群丛,它们分别位于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下坡、中坡与上坡。(2)通过分析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物种多样性可知:①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其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②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有一定的坡性特征,阴坡植被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它们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是大于同一水平空间的阳坡;③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的垂直空间位置上表现各异,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总体上来说从上坡至下坡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模糊聚类 物种多样性 紫色土 群丛类型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被恢复模式建设 被引量:64
11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6,共7页
以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 以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采集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研究所紫色土生态实验站部分收集整理的资料和实验数据,系统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干旱缺水、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破坏频繁;植物群落破坏容易,恢复难。在此基础上,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在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上坡、中坡与下坡其植被恢复建设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和经济林果与绿肥牧草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模式 紫色土 衡阳盆地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概念与评价 被引量:42
12
作者 邹君 杨玉蓉 +1 位作者 田亚平 谢小立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10,共9页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脆弱性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农业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评判,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和耒阳市农业水资源脆弱度为强脆弱度等级,常宁市、衡山县为微脆弱等级。经验证,评价结果与评价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脆弱性 模糊物元模型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特征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6-469,共4页
对湖南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其生物量具有以下特点: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133.6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36.7、1624.7、1400.8和171.4kg/hm2,分别占... 对湖南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其生物量具有以下特点: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133.6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936.7、1624.7、1400.8和171.4kg/hm2,分别占其坡地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的20.9%、24.1%、50.6%和4.4%.2)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占乔木总生物量、灌木总生物量和草本总生物量的80.2%和19.8%,52.4%和47.6%,43.6%和56.4%.3)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在不同立地条件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只在下坡存在;中坡灌木层大于下坡;中坡草本层和枯落物层高,上坡低.4)植物群落枝叶、枯落物、根系生物量占植物群落总生物量的比例其大小顺序是:上坡与中坡根系高、枯落物低,下坡枝叶高,枯落物低.5)草本层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比值从上坡至下坡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物量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63
14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共6页
2007年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0-50cm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上,土壤平均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而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垂直空间位置上,阴坡与阳坡不同坡位的土壤含... 2007年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0-50cm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一水平空间位置上,土壤平均含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阴坡>阳坡,而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2)在同一垂直空间位置上,阴坡与阳坡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均为:下坡>中坡>上坡。阳坡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是:阳坡上坡>阳坡中坡>阳坡下坡;而阴坡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3)土壤含水量的消长与同期的降雨量有关,1-6月为雨季水分补偿期,7-12月属于旱季水分亏缺期;(4)在同一水平空间,不同坡向土壤含水量剖面变化明显,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从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来看,阳坡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土壤的加深而变大,阴坡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变小,土壤水分的最稳定层均出现在10-30c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变异系数 紫色土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73
15
作者 杨宁 邹冬生 李建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6-1001,共6页
运用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在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其中设置400个5m×5m共计1hm2的相邻网格样方,对其进行群落学调查。应用聚集指数、平均... 运用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在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以受干扰而退化,经封育后自然恢复至灌丛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其中设置400个5m×5m共计1hm2的相邻网格样方,对其进行群落学调查。应用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聚集强度、Cassie指标、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自然恢复灌丛阶段群落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所有种群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聚集分布,同时,各种群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也呈聚集分布,且随发育阶段的进展聚集程度逐渐减小。这主要与物种本身的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有关,以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聚集程度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用来表征植物群落的恢复程度,随着恢复过程的向前发展,种群聚集程度将下降。这将丰富该地区植被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的内容,为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群落 分布格局 衡阳盆地
下载PDF
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及其驱动因子——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松秀 田亚平 刘兰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91-2002,共12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南方丘陵区是典型的水稻农业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尤为重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盆地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不同适应能力区的适应性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南方丘陵区是典型的水稻农业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尤为重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盆地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不同适应能力区的适应性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适应能力的分布规律为衡阳市区最高,各县域适应能力呈现出盆地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规律。不同适应能力区适应性驱动因子各异,高适应能力区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条件,水热配合条件和灌溉设施是较高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低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规模和水土保持,热量和地形条件是极低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高适应能力区因以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为主要驱动因子具有短暂性,较高适应能力区以良好的水热配合条件和灌溉设施作为驱动因子具有可持续性,因而较高适应能力区的发展潜力超过高适应能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适应能力 驱动因子 主成分分析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近33年衡阳盆地的气候变化与干旱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兰芳 肖志成 +1 位作者 陈涛 周松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7-642,共6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响应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将气候变化与干旱趋势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利用衡阳盆地1981—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综合分析衡阳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干旱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衡阳盆地的气候呈... 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气候变化响应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将气候变化与干旱趋势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利用衡阳盆地1981—2013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综合分析衡阳盆地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干旱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衡阳盆地的气候呈暖干趋势发展,年平均气温增加0.034 1℃,其中春季升温贡献最大,春季气温年增加0.054 4℃;年降水量约减少0.808 0 mm,呈缓慢减少趋势,以秋季降水的减幅最大,年减少3.335 1 mm;利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DI)法计算出干旱频率年增加0.379 9%,其中秋季干旱频率增加最大,年增加0.910 4%,不同等级干旱类型中,以特旱频率增加率最大,年增加0.23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干旱 气温 降水量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巽 袁金荣 +1 位作者 林仲桂 朱雅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对衡阳盆地紫色页岩土壤 9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获得土壤动物35 85只 ,隶属于 4门 8纲 39目 ,其中线虫类、蜱螨类为优势类群 ,占总捕量的 5 0 2 4 % ;常见类群 1 2类 ,占总捕量的 4 4 0 1 %。从土壤动物水平分布上看... 对衡阳盆地紫色页岩土壤 9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获得土壤动物35 85只 ,隶属于 4门 8纲 39目 ,其中线虫类、蜱螨类为优势类群 ,占总捕量的 5 0 2 4 % ;常见类群 1 2类 ,占总捕量的 4 4 0 1 %。从土壤动物水平分布上看 ,9种生境相似程度较大 ,其中尤以芦竹林和桃树林、阔叶林和桉树林、芦竹林和桉树林之间相似程度更突出。从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看 ,9种生境中只有桃树林、柑桔林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而各种生境中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芦竹林、柑桔林、桉树林、菜地、阔叶林和桃树林 6种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呈基本一致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页岩 土壤动物 多样性 衡阳盆地
下载PDF
衡阳盆地红层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葛同明 刘坚 +4 位作者 樊利民 钟水仙 吴能友 Hsu Vindell A.Baksi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本文用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衡阳盆地白垩纪—第三纪地层,建立了该地层的磁极性序列。以地磁极性年代表为时间标尺,并辅之岩石的^(39)Ar-(40)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确定了各地层单元的生成年代,为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衡阳... 本文用磁性地层学方法研究衡阳盆地白垩纪—第三纪地层,建立了该地层的磁极性序列。以地磁极性年代表为时间标尺,并辅之岩石的^(39)Ar-(40)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确定了各地层单元的生成年代,为地层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认为,衡阳盆地东井组时代属早白垩世;神皇山组时代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戴家坪组时代为晚白垩世;东塘组和霞流市组时代属古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磁性地层学 衡阳盆地
下载PDF
概念辨析与实证:脆弱生态环境与退化生态环境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亚平 邓运员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6-849,860,共5页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弱度评估间接地进行退化度与恢复度评估的新思路,定量评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脆弱性和1984年与2000年的现实脆弱性,并在其基础上分别计算出1984年和2000年相对于初始状态的绝对退化度以及1984—2000年期间的相对退化度,评估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衡阳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较好地诠释了有关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 退化 概念 评估 衡阳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