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ry David Thoreau's Spiritual World
1
作者 马云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11期14-16,共3页
Henry David Thoreau was wholeheartedly in love with nature and he devoted almost all his life time to observation,appreciation and study of nature.Thus he forme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nature.In 1845,Thoreau began a ... Henry David Thoreau was wholeheartedly in love with nature and he devoted almost all his life time to observation,appreciation and study of nature.Thus he forme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nature.In 1845,Thoreau began a two-year and twomonth residence at Walden Pond.His life was lonely but full of fragrance.He wanted to live meaningfully,confront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 and live a simple life.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is topic,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Henry David Thoreau’s spiritual world,especially reflected in his famous book—Wald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 henry david thoreau’s Spiritual World
下载PDF
读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的散文《Love Your Life》有感
2
作者 庞绍波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16期171-171,共1页
150多年前,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名著《瓦尔登湖》散文集中,给我们写下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散文,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活的贫穷或是富有,要以满腔的热情热爱生活。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重新拾起这篇散文,心中颇多... 150多年前,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名著《瓦尔登湖》散文集中,给我们写下了一篇热情洋溢的散文,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活的贫穷或是富有,要以满腔的热情热爱生活。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重新拾起这篇散文,心中颇多感慨,逐一记之,以飨读者,与诸位在生活中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的散文 《Love YOUR Life》感想
下载PDF
SP0810色谱柱上D-塔格糖和D-半乳糖Henry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慧君 孙玉高 +2 位作者 徐巍 来梦龙 徐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65-967,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SP0810色谱柱上吸附的Henry常数,以超纯水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5℃,进样20μL的条件下,测定D-半乳糖的Henry常数为0.56,D-塔格糖Henry常数为1.28。此外,研究了柱温对Henry常数的影响,估算了D-...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SP0810色谱柱上吸附的Henry常数,以超纯水作为流动相,在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5℃,进样20μL的条件下,测定D-半乳糖的Henry常数为0.56,D-塔格糖Henry常数为1.28。此外,研究了柱温对Henry常数的影响,估算了D-塔格糖及D-半乳糖的吸附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d-塔格糖 高效液相 henry常数
下载PDF
D-甘露醇衍生的新型手性硫脲的合成及其在Henry反应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秒惜 王小刚 +1 位作者 何炜 刘鹏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以D-甘露醇为原料,经缩合,醇解,叠氮化和还原等4步反应制得含联1,3-二氧六环骨架的手性胺中间体(4);4分别与3,5-双(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酯,表奎宁异硫氰酸酯和表奎尼丁异硫氰酸酯偶联合成了3个新型的手性硫脲(6a^6c),其结构经1H NMR,13C... 以D-甘露醇为原料,经缩合,醇解,叠氮化和还原等4步反应制得含联1,3-二氧六环骨架的手性胺中间体(4);4分别与3,5-双(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酯,表奎宁异硫氰酸酯和表奎尼丁异硫氰酸酯偶联合成了3个新型的手性硫脲(6a^6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以硝基甲烷和苯甲醛的不对称Henry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6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以吡啶为碱,甲苯为溶剂,6b 5%(摩尔百分数),于-30℃反应24 h的条件下,(S)-2-硝基-1-苯基乙醇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为69%和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醇 手性硫脲 合成 有机催化剂 henry反应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horeau's View of Nature On Current Ecology
5
作者 刘文彬 《新农村(黑龙江)》 2012年第4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英语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学习方法
下载PDF
Detached to Act: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endtian Spectator
6
作者 Hanako Koyam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4年第6期389-400,共12页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olitical theorists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power of detachment in political action. It tries to problematize their failure to incorporate the spectator's figure into their literature by indica...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olitical theorists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power of detachment in political action. It tries to problematize their failure to incorporate the spectator's figure into their literature by indicating the modern social condition that requires an alternative mode of actorship. To achieve this goal, this paper turns to Hannah Arendt, and conducts a detailed reinterpretation of her work. It proceeds in three steps. First, it highlights the oxymoronic phrase of "active non-participation" by a non-acting spectator. Secondly, against the standard way of taking Socrates as her ideal thinker and actor, it takes up Thoreau to discover such a model while bringing the notion of detachment to her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action. Thirdly, it attempts to defend a rather unorthodox interpretative move that tries to reconcile the political and the mental modes of life in Arendt's work by giving a set of evidence to show her deep-seated desire to look at the tradition from a fresh point of 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OBEdIENCE actor and spectator Hannah Arendt CONTEMPLATION henry david thoreau
下载PDF
The Substance of Memory: Plants, Objects, and Affect
7
作者 John Charles Ry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1期89-99,共11页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velop the concept "botanical memor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indigenous plant enthusiasts in the biodiverse Southwest corner of Western Australia. The top...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develop the concept "botanical memor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interviews conducted with indigenous plant enthusiasts in the biodiverse Southwest corner of Western Australia. The topic of this article can be described as memory-based studies of plant diversity or botanically-focused oral histories; and the method is ethnographic. Attending to the everyday practices constituting botanical memory, the article posits a material-affective framework to foreground the dynamics between plants, people, objects, and remembrance. The writings of Henry David Thoreau and C. Nadia Seremetakis, in conjunction with affect and materiality theory, offer conceptual anchor points for this exploration of human recollection and flora. The interviews indicate that plant-based objects and living plants deepen human memory,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ir appeal to touch, taste, smell, and sen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ORY oral history PLANTS BIOdIVERSITY henry david thoreau C. Nadia Seremetakis SouthwestAustralia
下载PDF
Confucianism in Walden—A Comparative Study of Walden and the Four Books
8
作者 杨琳 《海外英语》 2020年第7期210-213,共4页
As is known to everyone, Henry David Thoreau was an outstanding American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 However, he did not attract much attention at that time. In fact, Thoreau did not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meri... As is known to everyone, Henry David Thoreau was an outstanding American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 However, he did not attract much attention at that time. In fact, Thoreau did not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American culture until the 20th century. 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his masterpiece Walden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in which the richness of thoughts contributes greatly to the spread of Thoreau's philosophy. Thanks to it, Thoreau's philosoph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t is pleasantly surprised for a Chinese reader to find Confucianism in an American classical work of the 19th century. Many scholars have studied Confucianism in Walden in order to analyze how Confucianism influences Thoreau. However, these studies more or less overstate or understate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Therefore, such a research does hav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at is, to objectively analyze how Confucianism influences an American writer and how it is repre?sented in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CONFUCIANISM
下载PDF
独立生活中的自我与自然——梭罗教育实践与思想探微
9
作者 王晨 罗秋白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1期16-27,共12页
美国十九世纪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以其代表作《瓦尔登湖》闻名于世。鲜为人知的是,梭罗曾短暂地投身于教育实践,并终身对教育议题保持关注。本文通过梳理梭罗的生平及多部作品,对其教育思想展开分析:作为... 美国十九世纪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者亨利·戴维·梭罗以其代表作《瓦尔登湖》闻名于世。鲜为人知的是,梭罗曾短暂地投身于教育实践,并终身对教育议题保持关注。本文通过梳理梭罗的生平及多部作品,对其教育思想展开分析:作为教师,梭罗提倡建立相对平等的师生关系,要以自然和实际生活为师;作为学园演讲者,梭罗认为,成人和孩童一样,都应接受教育,免于无知;作为自我教育实践者,梭罗指出应当从自然之中寻找自我,过不受物质负累的简朴生活。对梭罗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一方面有助于增进对梭罗的了解,拓宽理解其思想谱系以及超验主义运动的维度;另一方面则有助于挖掘其思想中至今仍不过时的关于自由、自我、自然关系的教育内涵,期待能为当今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学校教育 成人教育 自然教育 自我教育
下载PDF
论《瓦尔登湖》的篇章结构及象征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翁德修 毕丽君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通过对美国19世纪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的篇章结构及象征意义的分析,探讨了《瓦尔登湖》的艺术魅力和认识价值以及超验主义文学的特点。
关键词 亨利·大卫·梭罗 《瓦尔登湖》 篇章结构 象征意义
下载PDF
中国特有金钱槭属植物物种分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柏国清 李思锋 +3 位作者 李为民 李忠虎 杨娟 赵桂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3-1128,共6页
金钱槭属(Dipteronia Oliv.)隶属于槭树科(Aceraceae),是北温带植物区系中古老、残遗的木本属之一,为中国特有属,属下仅包括金钱槭(D.sinensis Oliv.)和云南金钱槭(D.dyerana Henry)2个物种。本实验从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序列分析... 金钱槭属(Dipteronia Oliv.)隶属于槭树科(Aceraceae),是北温带植物区系中古老、残遗的木本属之一,为中国特有属,属下仅包括金钱槭(D.sinensis Oliv.)和云南金钱槭(D.dyerana Henry)2个物种。本实验从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对金钱槭(D.sinensis Oliv.)和云南金钱槭(D.dyerana Henry)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物种间分化程度。结果表明:(1)形态学研究显示两物种形态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其在形态上发生了显著分化;(2)基因组DNA的AFLP标记分析表明,两物种间存在极显著遗传分化(ΦST=0.390 4),在物种水平及群体水平,两物种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水平皆有明显差异(金钱槭>云南金钱槭);(3)从GenBank数据库中选出2物种已知的叶绿体基因(psbM-trnD、trnD-trnT、trnL、trnL-trnF、rpl16)和核基因ITS(ITS1、5.8SRNA、ITS2)进行序列进化比对分析,t-test检验表明,2物种叶绿体基因序列间有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金钱槭和云南金钱槭两物种间产生了极显著的分化,推测可能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槭 云南金钱槭 形态学 分子遗传学 种间分化
下载PDF
诗意栖居与精神守望:梭罗《瓦尔登湖》生态思想论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岩 孙立言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在其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中,梭罗生动记录了在瓦尔登湖畔长达两年多的独居、耕读和思考。在这部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名篇中,梭罗提出了物质简单、精神富足的...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在其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中,梭罗生动记录了在瓦尔登湖畔长达两年多的独居、耕读和思考。在这部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名篇中,梭罗提出了物质简单、精神富足的生态哲学思想,作品所描绘的瓦尔登湖的神话旨在对以火车和铁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进行生态反思和批判,并以哲学走向荒野为契机倡导诗意栖居、回归精神家园的生态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亨利·大卫·梭罗 简单哲学观 生态批评
下载PDF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瑞 李德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超验主义作家、自然主义者、环境主义运动的倡导者。《瓦尔登湖》作为生态文学的经典凝结了梭罗一生的人生哲学和生态智慧,体现了他丰富的生态思想,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从生态学视角出...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超验主义作家、自然主义者、环境主义运动的倡导者。《瓦尔登湖》作为生态文学的经典凝结了梭罗一生的人生哲学和生态智慧,体现了他丰富的生态思想,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分别从浪漫的生态观、超验的生态观和整体和谐的生态观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作者超前的生态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大卫·梭罗 瓦尔登湖 人与自然 生态观
下载PDF
运世间之万象,舞心灵之双翼——梭罗与陶渊明作品意象之所寄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琳 刘怀平 古玉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44-549,共6页
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文学史上之"隐者双星",他们的作品中意象离离,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而且蕴含了珍贵的生命意识与自然意识,并在中美不同的文化建构中... 中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宗陶渊明与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梭罗可谓世界文学史上之"隐者双星",他们的作品中意象离离,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而且蕴含了珍贵的生命意识与自然意识,并在中美不同的文化建构中生发出生命话题的默契以及对人类心灵痼疾与现世人性的拷问与劝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梭罗 意象 生命意识 自然意识 文化建构
下载PDF
梭罗自然观的跨文化渊源 被引量:5
15
作者 耿殿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7-82,共6页
梭罗的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意义自然观的形成,得益于他将世界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兼容并蓄。从古希腊与罗马田园文学、中国儒家哲学、欧洲浪漫主义思想和美国建国初期农业共和国理想中,他吸取了自然具有审美情趣和道德力量的观点;从德国唯... 梭罗的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意义自然观的形成,得益于他将世界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兼容并蓄。从古希腊与罗马田园文学、中国儒家哲学、欧洲浪漫主义思想和美国建国初期农业共和国理想中,他吸取了自然具有审美情趣和道德力量的观点;从德国唯心主义先验论、爱默生超验主义哲学、印度教义和印第安人万物有灵论中,梭罗接受了自然具有精神价值、人与自然应合二为一的观念。此外,以自然史为代表的美国早期自然文学,赋予他认识自然的生态意识和研究自然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自然观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自由个性的积极张扬——梭罗文学作品的政治哲学基础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蓓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40,326,共8页
美国思想家梭罗是美国个人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消极抵抗》和《瓦尔登湖》张扬了其追求自由和平的强烈个性。梭罗通过文学作品宣扬激进的个人主义,质疑政体存在的必要性,揭示了资产阶级政府与个人自由权利之间... 美国思想家梭罗是美国个人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他的诸多作品中,《消极抵抗》和《瓦尔登湖》张扬了其追求自由和平的强烈个性。梭罗通过文学作品宣扬激进的个人主义,质疑政体存在的必要性,揭示了资产阶级政府与个人自由权利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并号召人们消极抵抗政府的统治;他启发人们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通过不断地完善自我,获得个人自由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政治哲学 《消极抵抗》 《瓦尔登湖》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中的镜像变异:基于《读书》杂志的梭罗真假隐士论争再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略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3,共8页
梭罗在中国近九十年的传播历程中,曾引发以《读书》杂志为主要阵营的真假隐士论争。这场激烈的论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梭罗从未宣称自己是名隐士。由于思想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的隐士和隐逸文化,所以梭罗在异域中国的旅行中... 梭罗在中国近九十年的传播历程中,曾引发以《读书》杂志为主要阵营的真假隐士论争。这场激烈的论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梭罗从未宣称自己是名隐士。由于思想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的隐士和隐逸文化,所以梭罗在异域中国的旅行中硬是被扣上了真隐抑或假隐的帽子。从中国隐逸文化的视域出发,部分中国学人从隐居时间、隐居地点、隐居动机和隐居期间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结果在历史时空的错位中误读了梭罗,从而造成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镜像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真假隐士论争 《读书》 中国隐选文化 文学误读
下载PDF
解读《论公民的不服从》中梭罗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东瑞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6-17,共2页
在亨利.大卫.梭罗的政治思想体系中,个人良心被视为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组织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当政府机构运作出现偏差和失误时,公民有权... 在亨利.大卫.梭罗的政治思想体系中,个人良心被视为比法律更高的一种道德原则。他主张个人利益高于机构组织利益。任何机构化了的组织都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应当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当政府机构运作出现偏差和失误时,公民有权拒绝与政府结盟,有权反抗政府。发表于1849年的《论公民的不服从》,集中地表达了梭罗的这些政治观点,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大卫·梭罗 《论公民的不服从》 个人的良心 不合作
下载PDF
论张爱玲对梭罗及其诗歌的译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洁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张爱玲是较早认识到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及其作品价值意义的中国作家,然而她对梭罗及其诗歌的译介却一直被遗漏在国内有关梭罗的研究之外。张爱玲唯一的一篇评介梭罗的文章和对他三首诗歌的选译,展示了她对梭罗的独特见解和推介之心... 张爱玲是较早认识到美国作家亨利.大卫.梭罗及其作品价值意义的中国作家,然而她对梭罗及其诗歌的译介却一直被遗漏在国内有关梭罗的研究之外。张爱玲唯一的一篇评介梭罗的文章和对他三首诗歌的选译,展示了她对梭罗的独特见解和推介之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梭罗及其作品的理解,是了解中国早期对梭罗认识和接受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梭罗 佚文 译介
下载PDF
天人和谐、生命至上的审美理想——读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勇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3-36,共4页
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大量事实证明,书中创造的一切奇迹都来自作者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而"蚂蚁大战"中隐含着的人性关怀,足以引起人们对生命至上的理解和认同。《瓦尔登湖》... 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以大量事实证明,书中创造的一切奇迹都来自作者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而"蚂蚁大战"中隐含着的人性关怀,足以引起人们对生命至上的理解和认同。《瓦尔登湖》启迪着人们共同构建天人和谐、生命至上的审美理想,逐步形成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梭罗 瓦尔登湖 天人和谐 生命至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