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AP1两种基因型对肝癌细胞系Hep3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俊茹 覃文新 +4 位作者 何祥火 潘勇 胡建 万大方 顾健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73-1181,共9页
背景与目的:HCAP1(HCC-associatedprotein1)基因是我们室克隆的一个新基因,HCAP1基因有N和M两种基因型,本研究旨在探讨HCAP1N和HCAP1M基因型对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HCAP1M与HCAP1N分别转染Hep3B-Tet-on肝... 背景与目的:HCAP1(HCC-associatedprotein1)基因是我们室克隆的一个新基因,HCAP1基因有N和M两种基因型,本研究旨在探讨HCAP1N和HCAP1M基因型对肝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HCAP1M与HCAP1N分别转染Hep3B-Tet-on肝细胞性肝癌细胞株;为了获得高诱导表达HCAP1N或HCAP1M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blot方法筛选被转染的细胞。然后,通过人cDNAarray膜片杂交技术分析HCAP1N或HCAP1M诱导表达前后的细胞基因表达谱。杂交结果用复日Smartview2001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HCAP1N和HCAP1M过表达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HCAP1M过表达引起参与细胞增殖的基因表达上调(如c-erbB2受体和转录因子DP2),以及起凋亡作用基因(caspase9)及DNA切割修复蛋白基因(ERCC5)的表达下调;而HCAP1N过表达引起抑制细胞生长基因(如snoN和WAF1)和DNA切割修复蛋白基因(ERCC5)的表达上调,以及抗凋亡基因(HSPs)的表达下调。结论:HCAP1M基因过表达可能促进细胞过度增殖,HCAP1N过表达可能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AP1 基因型 肝癌细胞系 hep3B基因 表达
下载PDF
四元复合体介导C-MYC反义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晓红 孙汶生 +4 位作者 曲守方 马春红 刘素侠 高立芬 王晓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四元复合体介导的C-MYC反义RNA转移系统对肝癌细胞系HepG2.2.15致瘤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C-MYC反义RNA四元复合体体外瞬时转染HepG2.2.15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测定细... 目的探讨四元复合体介导的C-MYC反义RNA转移系统对肝癌细胞系HepG2.2.15致瘤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C-MYC反义RNA四元复合体体外瞬时转染HepG2.2.15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代谢活性。以HepG2.2.15细胞制备荷瘤裸鼠模型,局部瘤内注射C-MYC反义RNA四元复合体或联合注射IFN-α,称量瘤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C-MYC反义RNA可显著降低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0/G1期。体内抑瘤实验显示,反义治疗组瘤体C-MYC蛋白表达降低,瘤重(1.72±0.16)g,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联合IFN-α注射组抑瘤效果更佳。结论肿瘤组织靶向性C-MYC反义RNA转移系统在体内外均可有效降低C-MYC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体内联合IFN-α可取得更佳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RNA 四元复合体 生长增殖 hepG2.2.15细胞 介导 C-MYC蛋白 流式细胞术检测 荷瘤裸鼠模型 免疫组化方法 细胞生长停滞 体内抑瘤实验 肿瘤组织 抑瘤效果 肝癌细胞系 细胞凋亡率 IFN 抑制作用 瞬时转染 细胞周期 代谢活性
下载PDF
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君 崔杰峰 +7 位作者 刘银坤 朱运松 宋海燕 申华莉 冯巨涛 代智 陈洁 孙瑞霞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中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并筛查与肝癌转移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方法应用双电泳(2-D E)、免疫印迹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三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ep 3B...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中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并筛查与肝癌转移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方法应用双电泳(2-D E)、免疫印迹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三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ep 3B、MHCC97L和MHCC97H进行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对照2-DE胶和免疫印迹发光胶片,Hep3B检测到10个点,MHCC 9 7L检测到19个点, MHCC97H检测到17个点。经质谱鉴定,得到膜连蛋白Ⅰ等19个差异点。结论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差异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系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转移潜能 差异分析 hep3B 蛋白质组分析 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表达 免疫印迹法 肝癌转移 方法应用 质谱分析 飞行时间 激光解析 基质辅助 2-DE 质谱鉴定 侵袭转移 表达差异 检测 蛋白Ⅰ 细胞
原文传递
阿帕替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姜增凯 叶晓歌 陈琴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Hep G2细胞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实验组分别给予0.01,0.05,0.1,0.5,1.0,5.0,10.0,20.0μmol·L^(^(-1))的阿帕替尼处理...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Hep G2细胞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实验组分别给予0.01,0.05,0.1,0.5,1.0,5.0,10.0,20.0μmol·L^(^(-1))的阿帕替尼处理,并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移行愈合率,测定细胞内P53、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7.11±0.83)%,(27.54±1.02)%,(33.84±0.92)%,(37.43±1.13)%,(41.29±1.87)%,(46.68±1.36)%,(53.42±2.03)%,(70.44±2.58)%,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0.05,0.1μmol·L^(-1)的阿帕替尼移行愈合率分别为(45.50±4.30)%和(37.50±3.43)%,与对照组的(84.60±6.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μmol·L^(-1)阿帕替尼组P53为(112.31±6.53)%,caspase-3为(137.93±10.01)%,caspase-8为(104.63±3.89)%,4.2μmol·L^(-1)阿帕替尼组P53为(147.69±9.67)%,caspase-3为(306.89±20.15)%,caspase-8(139.09±8.82)%(P<0.01)。结论阿帕替尼可以抑制人Hep G2肝癌细胞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愈合,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了P53、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系hep G2 阿帕替尼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的构建及在细胞中的功能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婷婷 田园园 +4 位作者 张磊 张小花 万涛 黄爱龙 汤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扩大基因捕获载体的应用范围。方法用经改造的捕获载体(gene trapping vector)稳定转染HepG2.2.15肝癌细胞系,经嘌呤霉素筛选,制作单克隆细胞株。用PCR方法验证该载体的在细胞染色体中的... 目的构建具有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扩大基因捕获载体的应用范围。方法用经改造的捕获载体(gene trapping vector)稳定转染HepG2.2.15肝癌细胞系,经嘌呤霉素筛选,制作单克隆细胞株。用PCR方法验证该载体的在细胞染色体中的整合,ELISA方法证明捕获载体捕获基因后的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整合在HepG2.2.15肝癌细胞的染色体上,并能影响细胞HBsAg和HBeAg的分泌。结论新构建的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能在具有G418抗性的细胞中捕获有意义的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获载体 嘌呤霉素抗性基因捕获载体 hep2.2.15肝癌细胞系
原文传递
DLC-1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宋丽杰 叶胜龙 +6 位作者 王凯峰 翁永强 梁春敏 孙瑞霞 赵燕 刘银坤 汤钊猷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已报道人类染色体8p缺失可能与肝癌转移有关,本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 PCR)研究位于8p的DLC-1基因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根据... 目的已报道人类染色体8p缺失可能与肝癌转移有关,本文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 PCR)研究位于8p的DLC-1基因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51例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根据临床病理学指标,分为高低侵袭性两组,用RQ-PCR对不同侵袭性HCC之间的DLC-1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对不同侵袭转移潜能MHCC97-L、MHCC97-H、HCCLM3、Hep3B及HepG2肝癌细胞系用同样方法分析DLC-1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非转移细胞系Hep3B和HepG2与转移细胞系MHCC97-L、MHCC97-H和HCCLM3之间DLC—1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并随着侵袭与转移潜能的逐步提高DLC-1表达水平也相应逐步降低;HCCLM3 细胞系显著低于MHCC97-L细胞系(P<0.01)。HCC组织中,高侵袭性HCC组DLC-1基因表达明显低于低侵袭性HCC组(P<0.05)。结论DLC-1基因表达与肝癌的侵袭转移的抑制相关,其表达可能在抑制肝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复发转移 MHCC97-L MHCC97-H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CCLM3 基因mRNA表达 hepG2 hep3B 侵袭转移 外科手术切除 RQ-PCR 基因表达差异 低侵袭性 转移潜能 染色体8P 病理学指标 肝癌细胞系 肝癌转移 组织标本 中山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