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干预对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崔明霞 树玲博 +4 位作者 李楠 段颖 张阳 刘晓哲 任国英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干预对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2例BRVO合并OSAH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BRVO规范治疗,观...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干预对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2例BRVO合并OSAH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给予BRVO规范治疗,观察组给予BRVO规范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指导及体位疗法),统计比较2组入组时及入组后1个月、6个月、1年、1.5年夜间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MSaO_(2))、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氧减指数(ODI)及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以及入组后1.5年内2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和累计实施手术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累计发生率(13.54%)、累计实施手术率(8.33%)较对照组(26.97%、19.10%)低(P<0.05)。入组后1个月、6个月、1年、1.5年观察组夜间MSaO_(2)、LSaO_(2)及CRA的PSV、EDV均高于对照组,夜间ODI、最佳矫正视力、CRT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BRVO治疗的同时给予OSAHS干预有利于促进BRVO合并OSAHS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动脉血氧饱和度 氧减指数 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握球方式在肝癌化疗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如月 翟景明 邱立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5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握球方式对肝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预防效果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 目的探究不同握球方式对肝癌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预防效果及运动疲劳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肝癌化疗PI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握球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52例和规律组53例。常规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51.77±11.71)岁。规律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52.13±12.28)岁。常规组每天分3次握球500次左右;规律组每日三餐后握球25~30次,每次握紧10 s,松开10 s,握力大小以将握力球压缩至1/2为准。对比两组患者腋静脉血流速度,CRT、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发生情况,运动疲劳感。采用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置管4周后,规律组腋静脉最大流速、腋静脉单位时间内流速均高于常规组[(14.61±2.03)cm/s比(11.56±1.32)cm/s、(9.13±1.67)cm/s比(6.57±0.92)cm/s;t=9.1083、9.7030,均P<0.05]。规律组CRT、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89%(1/53)比5.77%(3/52)、0比3.85%(2/52)、0比1.92%(1/52);P=0.3629、0.2429、0.4952]。规律组置管12 d运动疲劳感水平优于常规组(Z=2.5747,P=0.0050)。结论规律握球可改善肝癌化疗PICC患者运动疲劳感,调节腋静脉血流速度,降低CRT、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握球方式 腋静脉血流速度 运动疲劳感
下载PDF
自我管理导向模式下5A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辉 张璞 高月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导向模式下5A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导向模式下5A护理干预。比较两...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导向模式下5A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导向模式下5A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P<0.05)。结论自我管理导向模式下5A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DVT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自我管理导向模式 5A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 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超声血流参数、D-二聚体手术前后变化及复合模型在创伤骨折患者下肢DVT预警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蕾 路鑫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55-60,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变化及复合模型在创伤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折200例,... 目的探究超声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变化及复合模型在创伤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创伤骨折2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发生组25例与未发生组175例。收集2组基线资料及手术前后Vs、Vd、RI、D-二聚体数据,根据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影响因素构建预测复合模型,评估Vs、Vd、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差值联合及复合模型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预测价值。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CA),分析超声血流参数、D-二聚体与复合模型预测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的获益情况。结果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术中使用止血带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1);发生组术后3 d Vs、Vd低于未发生组,RI、D-二聚体高于未发生组(P<0.01);发生组Vs、Vd、RI及D-二聚体手术前后差值均大于未发生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中使用止血带及Vs、Vd、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差值为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以Vs、Vd、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差值联合预测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CI:0.829,0.923),敏感度、特异度均为0.88。构建下肢DVT预测模型,其AUC为0.920(95%CI:0.873,0.954);DCA显示,复合模型在阈值概率为0.10~0.90时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结论手术时间、术中使用止血带及Vs、Vd、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差值为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Vs、Vd、RI、D-二聚体手术前后差值相比,多指标联合建立的复合模型在创伤骨折术后下肢DVT早期预警中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创伤与损伤 骨折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阻力指数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D-二聚体
下载PDF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 and angioscintigraphy in hepatic Hodgkin's lymphoma 被引量:2
5
作者 Mirjana V Stojkovi Vera M Artiko +10 位作者 Irena B Radoman Slavko J Knezevi Snezana M Luki Mirko D Kerkez Nebojsa S Leki Andrija A Anti Marinko M Zuvela Vitomir I Rankovi Milorad N Petrovi Dragana P obi Vladimir B Obradov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6期3269-3275,共7页
AIM: To estim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 Doppler findings and the results of hepatic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 (HRA) in secondary Hodgkin's hepatic lymphoma. METHODS: The research included patients with a dia... AIM: To estim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 Doppler findings and the results of hepatic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 (HRA) in secondary Hodgkin's hepatic lymphoma. METHODS: The research included patients with a diagnosis of Hodgkin's lymphoma with metastatic focal lesions in the liver and controls.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focal liver lesions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were examined by pulsed and Color Doppler in the portal, hepatic and splenic veins were examined. Hepatic perfusion index (HPI) estimated by HRA was calculated. was observed. Lesions were mostly hypoechoic and mixed, solitary or multiple. Some of th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dilated splenic veins and hepatofugal blood flow. A pulse wave was registered in the centre and at the margins of lymphoma. The average velocity of the pulse wave was higher at the margins (P 〉 0.05). A continuous venous wave was found only at the margins of lymphoma. There was no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lymphoma size and velocity of pulse and continuous wave (r = 390, P 〈 0.01). HP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s than in controls (P 〈 0.05), pointing out increased arterial perfusion in comparison to portal perfusion. CONCLUSION: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s a sensitiv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neovascularization in Hodgkin's hepatic lymphoma and estimation of its intensity. Hepatic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 can additionally help in the assesment of vascularisation of liver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Hodgkin's disease LYMPHOMA Liver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 velocity hepatic artery Portal vein blood flow SPLENOMEGALY
下载PDF
三种不同手势对女性PICC置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6
作者 孙鑫 章萍 谌丽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9期2992-2995,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PICC置管的女性肿瘤患者,分别在手掌张开、普通握拳与握大鱼际肌三种手势下,置管侧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速度,探索有效提高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握拳方式,为PICC置管后预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最佳握拳方... 目的 对比观察PICC置管的女性肿瘤患者,分别在手掌张开、普通握拳与握大鱼际肌三种手势下,置管侧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速度,探索有效提高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握拳方式,为PICC置管后预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最佳握拳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9-12月医院PICC置管女性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进行手掌张开、普通握拳与握大鱼际肌三种手部姿势,使用彩超分别检测PICC置管患者三种手部姿势下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峰值流速。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患者手掌张开、普通握拳、握大鱼际三种手势状态下,贵要静脉、肱静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握大鱼际时血流速度最快,手掌张开时最慢。结论 女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进行握大鱼际肌手势能提高患者PICC置管侧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的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拳运动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贵要静脉 肱静脉 头静脉 血流峰值流速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倩竹 张磊 +2 位作者 宋福晨 朱美冬 葛玮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16-720,725,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分为对照组(n=41,采用CDT治疗)和观察组(n=41,采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蛋白C(PC)水平、蛋白S(PS)、D-二聚体(D-D)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激酶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观察组患者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C、P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PT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促使症状尽快恢复,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改善凝血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机械性血栓抽吸 导管接触性溶栓 血流速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伟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运用中医药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运用中医药治疗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2.04±1.26)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4.54±3.98)s短于对照组的(13.21±1.48)、(39.12±5.12)s,纤维蛋白原(5.29±1.67)g/L、D-二聚体(1426.58±361.71)μg/L低于对照组的(6.23±1.45)g/L、(1869.71±523.2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22.07±1.16)、(23.45±1.67)cm/s高于对照组的(20.42±1.35)、(21.89±1.75)c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评分(84.27±5.80)分、社会功能评分(83.14±5.56)分、躯体功能评分(86.58±6.32)分、心理功能评分(82.60±6.8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5.28±6.12)、(74.07±8.31)、(77.87±5.64)、(73.11±5.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以益气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溶栓及抗凝功效,可使患者术后血液流变性与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同时还能对其生活质量提升及疾病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临床借鉴运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 益气活血通络汤 生活质量 凝血功能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雷蜀婷 张晋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2期176-178,共3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5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55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8)。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4周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两组PT、TT、APTT值均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围术期护理可缩短下肢骨折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围术期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围术期 预见性护理 血流速度 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下肢静脉血流流速监测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筛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凤 杨辉 +2 位作者 黄雪 王淼 王永超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下肢静脉血流流速对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353例术后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术后第1~3天进行每日4次下肢静脉血流流速...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下肢静脉血流流速对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353例术后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术后第1~3天进行每日4次下肢静脉血流流速监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监测下肢血流流速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DVT组与非DVT组之间的股总静脉、腘静脉和大隐静脉血流流速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第1天ROC曲线分析显示腘静脉血流流速筛查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血栓风险AUC最大,当截断值为13.504 cm/s时,灵敏度为99.7%,特异度为100%。结论 监测下肢静脉血流流速,特别是腘静脉血流流速,对筛查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多普勒超声 血流流速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评估联合预防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远航 沈艳新 刘琬莹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因素评估联合预防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HDCP)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HDCP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因素评估联合预防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HDCP)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HDCP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DVT风险因素评估联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下肢静脉(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PT、APTT及TT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腘静脉、股静脉血液速度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LEDVT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5%,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VT风险因素评估表联合预防性护理应用于HDCP剖宫产产妇,可改善凝血功能,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LEDVT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风险因素评估 预防性护理 凝血功能 血流速度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个案追踪法对预防脊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承锦 江利敏 +2 位作者 王艳艳 任曼莉 夏雪娇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预防脊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28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预防脊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28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根据《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基础上结合个案追踪法进行护理干预,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D-二聚体(D-D)、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术后VTE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3 d血清D-D水平均高于术前,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低于术前,术后1周血清D-D水平均高于术前但均低于术后3 d,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周血清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术后3 d但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周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可改善脊柱手术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下调血清D-D水平,降低VTE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追踪法 脊柱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D-二聚体 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有效性比较及对患儿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斌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3月于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4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股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3月于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04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不同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分为TAPP组(n=52)与TEP组(n=52)。TAPP组患儿行TAPP治疗,TEP组患儿行TE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股静脉血流速度、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结果:TEP组患儿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1,P<0.05)。TEP组患儿术后7 d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均显著低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儿术后7 d的股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大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与TEP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均安全可行,但TEP引起患儿的短期应激反应更轻,对股静脉血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患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 股静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杨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200例无DVT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0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200例无DVT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下肢静脉造影为金标准,对比下肢血管内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诊断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股浅静脉、股总静脉、胫周围静脉近端、内侧腓肠静脉、腘静脉等内径相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股浅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静脉造影显示,DVT阳性147例,阴性53例;观察组中,阳性144例(真阳性140例,假阳性4例),阴性56例(真阴性49例,假阴性7例);对DVT诊断的敏感度为95.24%(140/147),特异度为92.45%(49/53),准确度为94.50%(189/200),阳性预测值为97.22%(140/144),阴性预测值为87.50%(49/56)。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的临床价值显著,诊断效能高,能准确测定血管内径、血流速度等,明显降低了假阳性、假阴性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内径 血流速度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刘恒鑫 陈海龙 马俊杰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分级干预组(32例)与常规干预组(3... 目的探讨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社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5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分级干预组(32例)与常规干预组(33例),分级干预组患者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血栓风险分级干预,常规干预组患者于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采用常规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2天,分级干预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长于常规干预组(t=40.380、10.443,P均<0.00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t=12.961,P<0.001),髂静脉、股总静脉、腘静脉血液流速均明显快于常规干预组(t=8.480、9.074、12.386,P均<0.001);术后随访2个月,分级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χ^(2)=6.410,P=0.011)。结论血栓风险分级干预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提高血流速度,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膝关节置换 凝血功能 血流速度 静脉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风险评估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张倩倩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6期180-182,186,共4页
目的:观察风险评估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3例HDC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风险评估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3例HDC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联合个性化护理,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风险、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双腿周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DVT发生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双腿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50/52),高于对照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对照组的25.49%(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评估联合个性化护理应用于HDCP剖宫产术后患者可降低DVT发生风险,改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缩小双腿周径,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个性化护理 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慢性病毒性肝炎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永平 张世兰 +3 位作者 李亚洁 张伟 王成武 宋喜秀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 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 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PBFV...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 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 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1)PBFVe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呈负相关,且肝纤维化程度严重者PBFVo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当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S1期减慢了29.82%(P<0.01);(2)而PBFVo与肝纤维化分期无关,受肝内炎症活动的影响,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BFVe与HA、Ⅳ-C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BFVo与血清PC Ⅲ相结合对判定肝内炎症活动度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血流速度 门脉血流量 肝纤维化 血清学纤维化指标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多普勒技术对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后压力与血流速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晤 李东野 +1 位作者 祖茂衡 夏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 研究Budd Chiari综合征 (BCS)患者介入治疗 (PTA)前后的压力与平均峰值速度 (APV )的变化关系。方法 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 2 7例BCS患者PTA前后的下腔静脉和 /或肝静脉 (IVC/HV )的血流速度 ,同时测定压力。结果 PTA前 ,... 目的 研究Budd Chiari综合征 (BCS)患者介入治疗 (PTA)前后的压力与平均峰值速度 (APV )的变化关系。方法 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测定 2 7例BCS患者PTA前后的下腔静脉和 /或肝静脉 (IVC/HV )的血流速度 ,同时测定压力。结果 PTA前 ,在狭窄和闭塞病变 ,压力和APV呈负相关 (狭窄 :IVC :r =-0 .82 ,P <0 .0 0 1;HV :r =-0 .83 ,P <0 .0 0 1。闭塞 :IVC :r =-0 .45 ,P <0 .0 5 ;HV :r =-0 .44 ,P <0 .0 5 )。PTA后 ,无这种相关关系。结论 PTA前 ,在狭窄和闭塞血管 ,其狭窄远心端的压力与血流速度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 ;而PTA后 ,这种相关关系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肝静脉 血管速度 压力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彩超诊断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彦玲 常毅湘 +3 位作者 刘梅玲 刘悦 朱莉 方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定量评估正常者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PIDVL)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及其返流持续时间、速度的比较,并确定PIDVL分级的新标准。方法:应用彩超测量并对比59例94条下肢(对照组)和30例39条下肢(观察组)深静脉内径值、返流持... 目的:定量评估正常者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PIDVL)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及其返流持续时间、速度的比较,并确定PIDVL分级的新标准。方法:应用彩超测量并对比59例94条下肢(对照组)和30例39条下肢(观察组)深静脉内径值、返流持续时间及返流速度。结果:(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内径值、股总静脉内径值、股浅静脉内径值、(?)静脉内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1)。(2)观察组下肢深静脉彩色脉冲多普勒(CPD)返流持续时间(PTR)、股总静脉PTR、朋静脉PTR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01)。(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CPD返流速度(SR)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PIDVL分级与临床体征有密切相关性。结论:(1)正常者下肢深静脉返流持续时间确定为<1.2 s。(2)根据下肢深静脉内径值的大小及返流持续时间的长短将PIDVL程度分为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定量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静脉功能不全 血流速度 股静脉
下载PDF
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欣 华扬 +2 位作者 贾建平 凌晨 段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CVT)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TCD对经MRI以及DSA或MRV证实的35例CVT患者脑基底静脉(BVR)及其属支大脑中深静脉(DMCV)血流速度进行诊断性探测,并对其中13例经过溶栓治疗者进...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CVT)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TCD对经MRI以及DSA或MRV证实的35例CVT患者脑基底静脉(BVR)及其属支大脑中深静脉(DMCV)血流速度进行诊断性探测,并对其中13例经过溶栓治疗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BVR和DMCV流速分别为(64.1±21.9)cm/s和(70.1±27.4)cm/s,较正常值明显增高(P<0.01),但不受颅内压增高的影响(r=0.02,P>0.05)。经溶栓治疗后的两静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TCD所显示的CVT患者BVR或DMCV血流速度的异常增高具有诊断意义,可为CVT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无创而又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血栓形成 血流速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