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sAg定量预测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黄跃雁 张学敏 +3 位作者 刘金霞 王欣怡 张文彬 刘宝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8-9,21,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中的HBsAg水平与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的关系,预测干扰素的远期疗效。方法 86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照治疗前HBsAg定量〈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均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个月。对照组18例,未予干扰... 目的观察血清中的HBsAg水平与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的关系,预测干扰素的远期疗效。方法 86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照治疗前HBsAg定量〈100、100~200、〉200 ng/L分为3组,均给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2个月。对照组18例,未予干扰素治疗。在不同治疗时间分别检测血清ALT、HBV DNA、HBsAg、HBeAg和HBcAb,并计算治疗3个月时HBsAg抑制率,按照其≥50%和〈50%分为2组,观察治疗终点时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HBsAg阴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结果治疗终点时,三个层次的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8.5%、37.3%、20.0%和5.6%,HBsAg的阴转率分别为54.5%、15.6%、6.7%和0,HBVDNA的血清阴转率分别为70.8%、34.4%、23.3%和0。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与HBsAg初始水平和治疗3个月时下降幅度有相关性。结论 HBsAg初始水平或治疗3个月后下降幅度是获得较高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较好的预测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2b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下载PDF
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预测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璐 郭斯敏 +7 位作者 庄焱 赵钢德 周惠娟 郭清 杨菁 蔡伟 王晖 谢青 《肝脏》 2015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的疗效和预测因素。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 ETV治疗6个月以上获得病毒学应答者84例,分成继续ET V单药治疗...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的疗效和预测因素。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 ETV治疗6个月以上获得病毒学应答者84例,分成继续ET V单药治疗组45例和ET V基础上加用Peg‐IFNα联合治疗组39例,分别继续治疗24~48周。检测基线和治疗期间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以 HBsAg下降幅度和 HBsAg≤150 IU/mL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 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分析基线HBsAg水平对Peg‐IFN疗效的影响。组间差异采用Fisher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患者 HBsA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ET V单药组(单药组为0.24 lg IU/mL ,联合治疗组为0.61 lg IU/mL ,P=0.0007),且HBsAg≤150 IU/mL患者的比例也明显多于单药组(单药组为11.1%,联合治疗组为30.8%,P=0.0315)。两组的 HBeAg清除和 HBeAg血清学转换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 HBsAg≤1500 IU/mL的患者,在加用Peg‐IFN治疗结束时 HBsAg≤150 IU/mL、HBeAg清除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HBsAg≤150 IU/mL :66.7%比14.8%, P=0.0024;HBeAg清除:58.3%比22.2%,P=0.0272)。结论联合Peg‐INFα对已经获得病毒学应答的ETV经治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 HBsAg下降以及HBsAg≤150 IU/mL的概率,基线HBsAg≤1500 IU/mL患者加用Peg‐IFN能够获得更好的免疫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在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宏 孙洪清 +1 位作者 杨斐 李菊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水平的动态变化在预测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a-2a(PEG-IF...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水平的动态变化在预测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a-2a(PEG-IFNa-2a)治疗的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48~72周,每周一次,每次180pg,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根据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标准将患者分为SVR组和非SVR组。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分别定量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第12周及随访24周,SVR组患者血清HBeAg水平均显著低于非SV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24周SVR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显著低于非SV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VR组患者血清HBeAg、HBsAg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非SVR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24周时HBeAg水平有最佳的预测价值。【结论]HBsAg和HBeAg水平均对干扰素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HBeAg优于HB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血液 肝炎e抗原 乙型/血液 干扰素类/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HBsAg定量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明忠 郭娜 史昌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分析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关系,探讨HBsAg定量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7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干扰素组(49例)和拉米夫定组(38例),分别应用干扰... 目的分析HBsAg定量的动态变化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关系,探讨HBsAg定量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87例,根据病人的意愿分为干扰素组(49例)和拉米夫定组(38例),分别应用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24、36、48周检测血清HBsAg、HBeAg和HBeAb定量水平,分析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的下降幅度与治疗48周时HBeAb/HBeAg比值的相关性。结果拉米夫定组HBsAg定量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干扰素组HBsAg定量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性下降(F=15.112,P<0.01)。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比较,治疗前HBsAg定量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24、36、48周干扰素组HBsAg定量水平低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显著性(t=2.292~9.664,P<0.05)。拉米夫定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幅度与48周时HBeAb/HBeAg比值无相关性(r=0.385,P>0.05),而干扰素组治疗12周时HBsAg水平下降幅度与48周时HBeAb/HBeAg比值呈正相关(r=0.322,P<0.05)。结论治疗12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下降幅度对于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干扰素Α-2b
下载PDF
长期被核苷酸类似物完全抑制e抗原阴性CHB患者加用干扰素α-2b的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彩仙 李小芳 +5 位作者 詹一飞 郑秋莹 冯倩 石香玉 李云静 谭华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983-988,共6页
目的观察长期被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NA)完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加用重组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interferon,r IFNα-2b)的疗效... 目的观察长期被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NA)完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加用重组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interferon,r IFNα-2b)的疗效.方法HBe Ag阴性CHB患者和HBe Ag阴转CHB患者(口服NA出现HBe Ag转阴CHB患者)共计31例.随机被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加用r IFNα-2b 600万U肌注2次/wk,对照组继续口服NA治疗.观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转率、HBs Ag水平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HBsAg阴转情况.治疗组发生HBsAg转换4例(4/16,25%),对照组无HBs Ag转换病例;(2)HBs Ag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组(1148.5 IU/m L±212.3 IU/m L)、对照组(1146.8 IU/m L±217.6 IU/m L),治疗后治疗组(621.8 IU/m L±282.1 IU/m L)、对照组(1113.6 IU/m L±213.2 IU/m L),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 LT)变化治疗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A LT均未见异常;(4)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流感样"症状发生率100%;治疗组有8例患者发生白细胞下降,经过处理均能完成治疗;对照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长期被NA完全抑制HBe Ag阴性CHB患者加用r IFNα-2b可以有效提高HBs Ag阴转率,降低HBs Ag滴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阴性 核苷酸类似物 人工重组干扰素α-2b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周的应答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松 李玥 +4 位作者 全敏 王笑梅 欧蔚妮 邢卉春 成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明确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4周的应答情况及应答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Peg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24周的相关资料。根据应... 目的明确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4周的应答情况及应答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Peg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24周的相关资料。根据应答情况分为联合应答组和无联合应答组。比较两组CHB患者的人口学指标、基线病毒学和生物化学等指标以及治疗12周基线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评价抗病毒应答预测指标的预测价值并确定临界值。进一步分析不同预测指标对于应答预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共纳入患者164例,其中联合应答组17例,无联合应答组147例。两组患者基线HBV DNA、HBs Ag和HBeAg等指标差异显著(P均<0.05)。应答组患者治疗12周HBeAg定量和HBs Ag定量均低于无应答组(P均<0.05),应答组患者治疗12周HBeAg定量与HBs Ag定量较基线下降水平均高于无应答组(P均<0.05)。治疗12周HBeAg水平以及较基线下降水平对于联合应答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0.286与0.324。基线及治疗12周HBs Ag水平对于联合应答的阴性预测值最高,均为0.986。结论 Peg IFNα-2b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24周的应答率约为10%,基线及治疗后12周HBs Ag和HBeAg对于应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和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明慧 谢尧 +9 位作者 邱国华 路遥 赵辉 杨民 宋淑静 刘凤 张书凤 陈利军 成军 徐道振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IFN-a治疗中HBsAg、HBeAg和HBV—DN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患者,在人组后进行IFN-a3MU-5MU隔日皮下注射一次的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的每间隔3个月收集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IFN-a治疗中HBsAg、HBeAg和HBV—DN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患者,在人组后进行IFN-a3MU-5MU隔日皮下注射一次的抗病毒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中的每间隔3个月收集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DNA含量检测,血清HBsAg、HBeAg含量采用美国Abbott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ARCHITECHi2000检测。HBV-DNA含量的检测下线为5×10^2拷贝/ml。分析IFN治疗过程中血清HBV—DNA、HBeAg和HBsAg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人组患者228例,男性162例,女性66例,年龄14~60岁,平均30.94岁;治疗过程中HBV—DNA、HBeAg和HBsAg的含量均逐渐下降干扰素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HBsAg与HBeAg、HBsAg与HBV—DNA含量变化间无相关性(P〉0.05);而血清HBeAg与HBV—DNA含量变化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干扰素治疗时间的延长,HBeAg与HBV—DNA含量逐渐下降,二者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期间,HBeAg与HBV—DNA含量变化密切相关,而HBsAg含量变化与HBeAg和HBV—DNA含量变化无相关性,干扰素治疗期间需对三指标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治疗结果 干扰素-A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DNA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抗病毒和干扰素药物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玉柱 闵祥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2004-2006,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病毒和干扰素药物治疗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从基线...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抗病毒和干扰素药物治疗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从基线(第0天)起给予恩替卡韦(ETV)0.5mg,每天1次口服。所有患者服用至第12周末,第13周开始观察组在继续服用ETV的同时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12周;对照组继续给予ETV口服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清HBV-DNA、HBeAg以及Al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BV-DNA、HBeAg、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PEG-IFN-α-2a和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相比较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更好的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干扰素α-2a/治疗应用 肝炎e抗原 乙型/血液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定量检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宏 张文宏 《微生物与感染》 2012年第4期255-259,共5页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是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药物,较核苷(酸)类药物有更强的免疫控制能力和更高的HBV表面抗原(HBsAg)阴转率和HBV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中,疗效预测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随着HBsAg定量检...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是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药物,较核苷(酸)类药物有更强的免疫控制能力和更高的HBV表面抗原(HBsAg)阴转率和HBVe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中,疗效预测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随着HBsAg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对HBV感染自然史的研究,人们已认识到HBsAg水平与疾病进展和机体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亦表明,抗病毒治疗中HBsAg和HBeAg水平的变化与持续病毒学应答有密切关系,可准确预测疗效。但目前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进一步规范和评估其预测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邓雯 蒋婷婷 +4 位作者 毕潇月 杨柳 林妍洁 张璐 李明慧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感染HBV人数最多的国家。HBV感染后,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病毒,机体免疫耐受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CHB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感染HBV人数最多的国家。HBV感染后,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病毒,机体免疫耐受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CHB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治疗CHB的一线药物,具有提高功能性治愈率、可安全停药、实现持续的非治疗性免疫反应、降低肝癌发生率及避免耐药的发生等优势,可延缓CHB患者病程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从IFN的作用机制、优势、治疗模式、治疗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高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消失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月永 董菁 +2 位作者 陈攸涛 陈靖 江家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qFNa~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预测HBsAg消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PEG—IFNα-2a180p.g,每周1次,共48周。每3个月检测ALT、AST及HBVDNA、HBeAg和H13...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qFNa~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预测HBsAg消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PEG—IFNα-2a180p.g,每周1次,共48周。每3个月检测ALT、AST及HBVDNA、HBeAg和H13sAg定量,对48周治疗结束时HBsAg消失与基线、12周、24周的HBVDNA、HBeAg和HBsAg定量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Fisher精确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7例HBsAg消失。48周时HBsAg的消失与治疗12周时HBeAg水平有关(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3),与治疗24周时HBeAg水平高度相关(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4),与12周或24周时HBsAg-250IU/mL相关(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P=0.002)。与12周时HBVDNA阴转相关(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9),而与24周时HBVDNA是否阴转无关(Fisher确切概率法,P=0.130)。经ROC曲线分析显示,12周、24周HBsAg及24周HBeAg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4(P=0.0021)、0.9606(P=0.001)及0.8350(P=0.040)。结论联合应用24周HBeAg和HBsAg定量水平可能是预测48周疗程结束时是否发生HBsAg消失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DNA 病毒 干扰素Α-2A 聚乙烯二醇类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延长疗程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转换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淑丽 秦兰英 +3 位作者 王灿 于丽君 郭超英 王耀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2-473,共2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目前有两类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单用存在耐药问题、单药干扰素(IFN)的疗效有限。本研究回顾性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IFN治疗CHB的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 表面抗原 乙型 干扰素Α 拉米夫定
原文传递
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维持病毒学应答的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明慧 穆彩琴 +9 位作者 胡蕾萍 张璐 路遥 申戈 宋淑静 张书凤 华文浩 谢尧 成军 徐道振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4-279,共6页
目的 探讨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eAg仍为阳性的CHB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HBeAg阳性CHB并经NA只获得维持病毒学应答,于2008年10月至2013年4月转为peg-IFN-... 目的 探讨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且HBeAg仍为阳性的CHB患者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HBeAg阳性CHB并经NA只获得维持病毒学应答,于2008年10月至2013年4月转为peg-IFN-α-2a治疗的患者.peg-IFN-α-2a 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所有患者采用个性化疗程,对peg IFN-α-2a治疗期间HBsAg和(或)HBeAg持续下降者则继续治疗.患者入组和治疗前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肝脏和肾脏功能指标.peg-IFN-α-2a治疗期间每3个月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peg-IFN-α-2a治疗结束时,以HBsAg消失或血清转换、HBsAg<10 IU/mL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HBeAg血清学转换、病毒学应答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每1~3个月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肝脏、肾脏和甲状腺功能.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入组81例患者,NA治疗中位时间38.6(25.7~102.9)周;peg-IFN-α-2a治疗中位时间82.0(52.9~109.2)周.在80例治疗结束的患者中,13.8%(11例)患者获得HBsAg消失,12.5%(10例)患者达到HBsAg<10 IU/mL,23.8%(19例)患者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消失患者的peg-IFN-α-2a治疗时间长于HBeAg未消失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09,P=0.000).HBsAg消失患者基线水平低于HBsAg未消失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10,P=0.000).基线HBsAg<1 500 IU/mL患者预测治疗结束时HBsAg< 10 IU/mL(包括HBsAg消失)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 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1.9%和86.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61.9%和86.7%.结论 peg-IFN-α-2a治疗可使经NA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的HBeAg阳性CHB的患者获得更高的免疫控制,基线HBsAg水平<1 500 IU/mL可预测peg-IFN-α-2a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核苷(酸)类似物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