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langin induces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via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 被引量:32
1
作者 Hai-Tao Zhang Liu-Bo Lan +6 位作者 Da-Hua Fan Kai-Dan Zhu Xiao-Yi Chen Min Wen Hui-Ming Liu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Hui Lu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7期3377-3384,共8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galangin,a polyphenolic compound derived from medicinal herbs,induces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cells.METHODS: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 AIM: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galangin,a polyphenolic compound derived from medicinal herbs,induces apopt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cells.METHODS: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cell viability.Apoptosis was evaluated by in situ uptake of propidium iodide and Hoechst 33258 and was then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To confirm the apoptotic pathway mediated by galangin,cells were transfected by bcl-2 gene to overexpress Bcl-2 or siRNA to down-regulate Bcl-2 expression.RESULTS:Galangin(46.25-370.0 μmol/L) exerted an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induced apoptosis,and decrease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Treatment with galangin induced apoptosis by translocating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Bax to the mitochondria,which released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nd cytochrome c into the cytosol.Overexpression of Bcl-2 attenuated galangin-induced HepG2 cell apoptosis,while decreasing Bcl-2 expression enhanced galangin-induced cell apoptosis.CONCLUSION:Our data suggests that galangin mediates apoptosis through a mitochondrial pathway,and may be a potential chemotherapeutic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ALANGIN mitochondria BCL-2 APOPTOSIS
下载PDF
Selective toxicity of Caspian cobra (Naja oxiana)venom on liver cancer cell mitochondria
2
作者 Enayatollah Seydi Shabnam Babaei +1 位作者 Amir Fakhri Jalal Pourahmad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7年第5期460-465,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ytotoxicity effects of Caspian cobra(Naja oxiana or N.oxiana) venom on hepatocytes and mitochondria obtained from the liver of HCC rats.Methods:In this study,HCC was induced by diethylnitros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ytotoxicity effects of Caspian cobra(Naja oxiana or N.oxiana) venom on hepatocytes and mitochondria obtained from the liver of HCC rats.Methods:In this study,HCC was induced by diethylnitrosamine(DEN),as an initiator,and 2-acetylaminofluorene(2-AAF),as a promoter.Rat liver hepatocytes and mitochondria for evaluation of the selective cytotoxic effect of N.oxiana venom were isolated and mitochondria and cellular parameters related to apoptosis signaling were then determined.Results:Our results showed a raise in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level,swelling in mitochondria,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Djm) collapse and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after exposure of mitochondria only isolated from the HCC group with the crude venom of the N.oxiana(12.5,25,and 50 mg/m L).This crude venom also induced caspase-3 activation(P < 0.001) in the hepatocytes obtained only from the HCC rat liver.Conclusions:Based on the over all results,we suggested that N.oxiana may b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complementary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ja oxiana APOPT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CYTES mitochondria
下载PDF
帕金森病抑郁治肝的中西医契合点之探讨与应用
3
作者 吴江莹 丁晶 +6 位作者 许迎春 刘晓新 吴潇哲 郭睿婧 郑娜 田珍 黄迪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常见的症状,但该症状在临床中却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目前中西医尚缺乏根治的办法。文章从帕金森病抑郁的病机及其与肝脏相关的西医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共同治“肝”之契合点的理论与应用,... 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常见的症状,但该症状在临床中却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治疗。目前中西医尚缺乏根治的办法。文章从帕金森病抑郁的病机及其与肝脏相关的西医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共同治“肝”之契合点的理论与应用,以期为各位同道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抑郁 线粒体 肝细胞 疏肝解郁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PDF
化瘀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大鼠肝细胞线粒体SOD及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苗 马伯艳 +4 位作者 张贺 康天济 刘春雨 高恩宇 张福利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化瘀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大鼠肝细胞线粒体SOD及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20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糖耐量低减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模型组、化瘀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并设立空白组对照;给药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和腹腔注射糖... 目的:观察化瘀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大鼠肝细胞线粒体SOD及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20周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糖耐量低减大鼠模型,将模型鼠分为模型组、化瘀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并设立空白组对照;给药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和腹腔注射糖耐量实验2 h血糖(2 h PG)水平,提取肝细胞线粒体并测量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化瘀温胆汤组和二甲双胍组FPG、2 h PG及肝细胞线粒体MDA水平低于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SOD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化瘀温胆汤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治疗糖耐量低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温胆汤 糖耐量低减 肝细胞线粒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SSB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马荣芬 陈秋英 刘艳芬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6期2428-2431,共4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采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状况,分析其与临床... 目的观察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采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测SSBP1在肝癌细胞株Hep G2、MHCC97H、SMMC7721、Huh7及正常人肝细胞L-02的表达状况。结果 SSB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0.23、0.36±0.05和80.00%(64/80)、15.00%(12/80),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 G2细胞中SSB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HCC97H、SMMC7721、Huh7及L-0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SBP1表达与肿瘤大小、AFP、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和细胞系高表达SSBP1,与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且SSBP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 预后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牛文民 李忠仁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索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透射电镜线粒体体视学检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肝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及肝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 目的探索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应用透射电镜线粒体体视学检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肝细胞线粒体ATP酶活性及肝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ATP酶活性及肝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电针治疗后,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ATP酶活性及肝细胞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引发的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其治疗作用机理是通过拮抗活性氧过氧化损伤和改善能量代谢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肝细胞线粒体 抗氧化 电针
下载PDF
线粒体溶质载体蛋白SLC25A26诱导肝癌细胞衰老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邵江娟 金春 +3 位作者 彭珣 苏莹 张峰 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探究线粒体溶质载体蛋白SLC25A26通过蛋氨酸循环代谢诱导肝癌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系,用阳性药Etoposide(2μmol·L-1)诱导HepG2细胞衰老后,蛋氨酸循环代谢物SAM (0.1 mmol·L-1)处理,Western blot、R... 目的探究线粒体溶质载体蛋白SLC25A26通过蛋氨酸循环代谢诱导肝癌细胞衰老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系,用阳性药Etoposide(2μmol·L-1)诱导HepG2细胞衰老后,蛋氨酸循环代谢物SAM (0.1 mmol·L-1)处理,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细胞衰老指标(p16、p21、HMGA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转染SLC25A26过表达质粒,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过表达SLC25A26对HepG2细胞衰老指标的影响;HPLC法检测过表达SLC25A26对蛋氨酸循环代谢指标SAM、SAH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过表达SLC25A26对SAM处理后HepG 2细胞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表明,蛋氨酸循环代谢可以削弱Etoposide诱导的HepG 2细胞衰老水平,流式检测表明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过表达SLC25A26降低了胞质中蛋氨酸循环代谢物SAM、SAH水平,补充外源性SAM部分抵消了过表达SLC25A26诱导的HepG 2细胞衰老作用。结论促进蛋氨酸循环代谢可以抑制肝癌细胞衰老,过表达SLC25A26可以诱导肝癌细胞衰老,SLC25A26通过调控蛋氨酸循环代谢诱导肝癌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循环代谢 细胞衰老 SLC25A26 肝细胞癌 线粒体 分子机制
下载PDF
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和Cyt C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郭霞 郭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的改变。荧光发光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的改变。荧光发光法检测细胞色素(cytochrome C,Cyt C)含量,Bcl-2蛋白表达和流式细胞仪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线粒体结构出现明显改变;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6h、24h、48h分别为85.49±2.17、82.59±2.18、28.45±2.39;细胞内Ca^(2+)和Cyt C的释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和caspase-3活性增加.在6h、24h、48 h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和Cyt C的释放分别为(6h:85.49±2.17、19.56±2.09、35.36±3.21:24h:82.59±2.18、14.76±1.03、44.57±5.56:48h:28.45±2.39、88.79±4.32、78.63±7.65).结论: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肝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caspase-3活性增加,使细胞内Ca^(2+)增加,激发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促进Cyt C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肝细胞癌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胞色素C CA^2+
下载PDF
慢性肝炎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及与凋亡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乃玲 白玲 +3 位作者 李琳 张昶 邓涛 陈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 为研究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凋亡的途径及线粒体在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72例慢性肝炎及29例肝炎后肝硬化的活检肝组织进行了各种凋亡蛋白的免疫组化观察;并对其中15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凋亡时线粒体的改变进行了超微结构观... 目的 为研究慢性肝炎时肝细胞凋亡的途径及线粒体在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72例慢性肝炎及29例肝炎后肝硬化的活检肝组织进行了各种凋亡蛋白的免疫组化观察;并对其中15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细胞凋亡时线粒体的改变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肝细胞中促凋亡蛋白(Fas、FasL、Bax)在肝炎组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01),但抑凋亡蛋白(Bcl—2、Bcl-XL、Bcl-2α)在肝硬化组的表达强于慢性炎组。对15例慢性肝炎(按肝组织学分类轻度10例、中度1例、重度1例,肝硬化3例)的364个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40个(11.0%)肝细胞线粒体具有多种损伤,包括线粒体的外膜破裂及内膜和外膜之间的基质溢出于肝细胞胞浆中的现象均清晰可见结论慢性肝炎时有多数线粒体受到损害,线粒体外膜破裂,基质外溢于肝细胞浆,支持近年对凋亡研究的观点,即肝细胞凋亡主要属于内源性凋亡(或称Ⅱ型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细胞 线粒体 超微结构 凋亡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靶向沉默SSBP1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荣芬 陈秋英 刘艳芬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7期2578-2581,共4页
目的观察靶向沉默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靶向SSBP1基因的特异性siRNA,采用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肝癌HepG2细胞,细胞分3组:对照组、空白转染组、转染组。Real time-PCR和We... 目的观察靶向沉默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靶向SSBP1基因的特异性siRNA,采用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肝癌HepG2细胞,细胞分3组:对照组、空白转染组、转染组。Real 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靶向干扰后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增殖、侵袭转移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SSBP1 siRNA能够显著抑制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比较,转染SSBP1 siRNA后HepG2细胞增殖能力、G2期和S期细胞比例、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凋亡抑制基因Bcl-2、转移相关基因MMP-9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凋亡诱导基因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靶向沉默SSBP1基因能够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 细胞增殖 侵袭转移
下载PDF
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昱 郭霞 +2 位作者 姚金峰 崔东来 姚树坤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对肝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对肝癌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Ca2+的影响,探讨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光镜、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线粒体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呈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出现明显改变,降低肝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使细胞内Ca2+增加,细胞Bax表达增加,广泛分布于胞核和胞质中,Bcl-2表达减少。结论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线粒体损伤在黄芩甙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肝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及细胞内Ca2+增加,激发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开放,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使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肝细胞癌 超微结构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华蟾毒它灵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越 胡思宏 +6 位作者 王佳鑫 李柯金 张亚霖 余诗佳 刘红亮 鲍登克 杨虎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653,共8页
目的:探讨华蟾毒它灵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华蟾毒它灵对肝癌细胞株SNU-739存活和毒性的影响。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EdU细胞增殖实验研究华蟾毒它灵对... 目的:探讨华蟾毒它灵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华蟾毒它灵对肝癌细胞株SNU-739存活和毒性的影响。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EdU细胞增殖实验研究华蟾毒它灵对SNU-739细胞增殖的作用。利用DAPI染色、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华蟾毒它灵对SNU-73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的水平及NF-κB p65活化的情况。通过JC-1荧光探针试剂盒和ATP检测试剂盒研究华蟾毒它灵对SNU-739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利用裸鼠体外成瘤实验研究华蟾毒它灵在体内对肝癌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MTT和LDH检测结果表明华蟾毒它灵可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P<0.01),集落形成实验和EdU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华蟾毒它灵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1)。DAPI染色结果显示,华蟾毒它灵处理后SNU-739细胞的核出现染色质凋亡形态。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华蟾毒它灵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华蟾毒它灵处理后,SNU-739细胞内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ax/Bcl-2比例升高(P<0.05)。另外,华蟾毒它灵作用后,肝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ATP的生成量也显著减少(P<0.01)。裸鼠体外成瘤实验表明华蟾毒它灵能够明显抑制体内肝肿瘤组织的生长(P<0.05)。结论:华蟾毒它灵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毒它灵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线粒体
下载PDF
二烯丙基三硫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途径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志科 张蒙夏 +6 位作者 姜浩 伍尤华 艾小红 罗红梅 汪煜华 雷小勇 唐圣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99-1305,共7页
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对多种肿瘤有抗癌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DATS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丫啶橙/溴化乙锭(AO/EB)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在显微镜下计数凋亡细胞数.JC-1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 二烯丙基三硫(diallyl trisulfide,DATS)对多种肿瘤有抗癌作用,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DATS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丫啶橙/溴化乙锭(AO/EB)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在显微镜下计数凋亡细胞数.JC-1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势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分布,ELISA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DATS诱导HepG2细胞凋亡,用50μmol/L与100μmol/LDATS处理48h,细胞凋亡率分别达到60.33%和93.67%,并引起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势降低.Western blot显示,DATS能诱导胞浆细胞色素c增加,与此同时,线粒体细胞色素c减少,诱导HepG2细胞caspase-3活化.提示:DATS可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势,促进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膜释放到胞浆中,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系 线粒体 二烯丙基三硫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紊乱在肝细胞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丽银 郭春雨(综述) 斯韬(审校) 《西部医学》 2023年第7期1089-1092,共4页
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进展和转移与线粒体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紊乱表现为不同方面,如代谢重编程、线粒体DNA(mtDNA)异常和线粒体核糖体缺陷等。本综述旨在总结和讨论线粒体功能... 肝细胞癌(HCC,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进展和转移与线粒体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紊乱表现为不同方面,如代谢重编程、线粒体DNA(mtDNA)异常和线粒体核糖体缺陷等。本综述旨在总结和讨论线粒体功能紊乱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功能紊乱 肝细胞癌
下载PDF
Bear Bile Powder(熊胆粉) Induces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via Mitochondrion-Dependent Pathway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锦燕 陈志鸿 +4 位作者 林薇 钟小勇 陈旭征 彭军 洪振丰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ear Bile Powder (熊胆粉, BBP) on the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HepG2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mediating its anti-c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Bear Bile Powder (熊胆粉, BBP) on the growth and apoptosis of HepG2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olecular mechanisms mediating its anti-cancer activity. Methods: HepG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0.4-1.0 mg/mL of BBP for 24, 48 and 72 h. The viability of HePG2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Cellular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via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analysis with Annexin-V/propidium idodide and 5,5',6,6'-tetrachloro- 1 ,1',3,3'-tetraethyl-benzimidazol-carbocyanine iodide (JC-1)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cell apoptosis and the loss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respectively. Activation of caspase-9 and -3 was evaluated by a colorimetric assay. Results: The treatment with 0.4-1 mg/mL of BBP for 24, 48, or 72 h respectively reduced cell viability significantly by 7%-60%, 20%-90% or 25%-98%,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control cells (P〈0.01). In addition, BBP treatment induc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HepG2 cells. Furthermore, after treated with 0, 0.4, 0.6, 0.8 and 1.0 mg/mL of BBP, apoptosis cells (including early and late apoptotic cells) were 18.0% ± 1.3%, 34.9% ± 2.2%, 33.9% ± 2.8%, 37.4% ± 2.8% and 46.0% ± 2.5%, respectively (P〈0.05); and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with reduced JC-1 red fluorescence were 6.6% ± 0.8%, 8.5% ± 0.8%, 13.5% ± 1.6%, 17.6%± 2.3% and 46.7% ± 3.6%, respectively (P〈0.01). Finally, BBP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and dose-dependently induced activation of both caspase-9 and caspase-3 in HepG2 cells (P〈0.05). Conclusions: BBP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HepG2 hepatocellular cancer cells through mitochondrion-mediated apoptosis, which may, in part, explain its anti-cancer activity. BBP may be a potential novel therapeutic ag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r Bile Powd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POPTOSIS mitochondria
原文传递
艾地苯醌通过调控线粒体活性氧抑制肝癌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及机制
16
作者 唐津天 唐润娟 +3 位作者 薛峰 易超 黎旺红 刘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60,共7页
目的 探究艾地苯醌(IDE)通过调控线粒体活性氧(ROS)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2、4、6、8和16μmol/L浓度孵育24 h)和不同时间(10μmol/L孵育6、12、24、48和72 h)IDE处理后肝癌细胞H... 目的 探究艾地苯醌(IDE)通过调控线粒体活性氧(ROS)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功能及其机制。方法 细胞计数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2、4、6、8和16μmol/L浓度孵育24 h)和不同时间(10μmol/L孵育6、12、24、48和72 h)IDE处理后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活力影响。将10μmol/L IDE处理的HepG2细胞分为IDE-R组和IDE-T2组,将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的分为DMSO-R组和DMSO-T2组。Transwell实验分析IDE-T2和DMSO-T2组细胞侵袭和迁移,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和MitoSOX探针分别检测IDE-R和DMSO-R组细胞总体ROS和线粒体ROS水平。使用HepG2肝癌原位移植裸鼠模型,将其分为IDE-L组和DMSO-L组(8只/组),组织病理学法检测肿瘤的肺转移能力;使用HepG2细胞构建肝癌皮下瘤模型,将其分为IDE-M组和DMSO-M组(8只/组),检测肿瘤生长大小。结果 IDE可以有效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活力,1、2、4、6、8和16μmol/L IDE处理24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33±0.88)%、(9.67±1.20)%、(16.31±1.15)%、(37.36±2.41)%、(61.42±1.76)%和(86.71±2.02)%,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8.09±0.28)μmol/L;10μmol/L IDE处理HepG2细胞6、12、24、48和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1.04±1.52)%、(31.35±1.76)%、(51.37±1.53)%、(75.38±2.37)%和(90.56±1.93)%。细胞内ROS检测发现,IDE-R组线粒体ROS水平[(12 017.34±1 647.23)vs(57 495.67±2 512.15)]和细胞总ROS水平[(11 411.57±1 119.49)vs(51 132.26±2 018.33)]均低于DMS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0和-29.81,P值分别为<0.001和0.009。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IDE-T2组[(27.35±3.14)%,(22.19±2.54)%]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DMSO-T2组[(100.00±2.08)%,(100.00±3.13)%]。体内肿瘤转移分析发现,与DMSO-L组(73.12±3.65)相比,IDE-L组(23.67±2.39)裸鼠肺转移的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P<0.001。皮下成瘤实验显示,IDE-M组肿瘤块体积较DMSO-M组小。结论 抗氧化剂IDE可以通过清除线粒体ROS从而抑制肝癌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转移 艾地苯醌 活性氧 线粒体
原文传递
灰树花提取物抗肝癌活性及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馨予 胡爽 +2 位作者 张峻榕 殷梦雅 周毓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107-2111,共5页
目的考察灰树花提取物抗肝癌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在PLC/PRF/5和HepG2细胞中,采用灰树花提取物处理给药法,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法测定乳酸脱氢酶释放及Capase3活力,JC-1染色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测定Bcl-2和... 目的考察灰树花提取物抗肝癌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在PLC/PRF/5和HepG2细胞中,采用灰树花提取物处理给药法,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化学法测定乳酸脱氢酶释放及Capase3活力,JC-1染色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测定Bcl-2和Bax蛋白表达以及Akt/GSK3β磷酸化情况。在PLC/PRF/5异位荷瘤裸鼠模型中,灰树花的抗肝癌效果得到进一步验证。结果灰树花提取物可以有效降低PLC/PRF/5和HepG2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增加Caspase3活力,减弱线粒体跨膜电位,增加Bax表达,降低Bcl-2蛋白含量,降低Akt/GSK3β磷酸化水平。在不改变体重的情况下,灰树花可有效抑制在PLC/PRF/5异位荷瘤裸鼠模型中肿瘤的生长。结论灰树花可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及Akt/GSK3β通路有效起到抗肝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抗肝癌 线粒体 AKT/GSK-3beta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氧化应激引起Raf-1线粒体转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军 Aleem Siddiqui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9-320,共2页
HBV慢性感染是诱发肝细胞癌(HCC)的首要因素之一,在HBV DNA的开放读码区S、C、P、X中,HBx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与HCC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它在转录活化中的具体机制和对病毒生命周期的影响的确切机制仍未明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而Raf-... HBV慢性感染是诱发肝细胞癌(HCC)的首要因素之一,在HBV DNA的开放读码区S、C、P、X中,HBx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与HCC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它在转录活化中的具体机制和对病毒生命周期的影响的确切机制仍未明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而Raf-1作为原癌基因,对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作为抗凋亡基因,阻止细胞凋亡的发生。本研究试图探讨HBx诱导Raf-1线粒体转位的现象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原文传递
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玲 李富 +2 位作者 何玲 饶小平 宋湛谦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9-274,共6页
目的观察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1-(7-异丙基-1,4a-二甲基-1,2,3,4,4a,9,10,10a-八氢菲基-1-yl)-N-(4-氟苯亚甲基)甲胺]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荧光分光光... 目的观察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1-(7-异丙基-1,4a-二甲基-1,2,3,4,4a,9,10,10a-八氢菲基-1-yl)-N-(4-氟苯亚甲基)甲胺]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荧光分光光度法等分别检测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观察凋亡细胞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cyt-c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建立H22小鼠体内移植实体瘤模型,观察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显示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和BEL-7402细胞)的增殖,IC50值分别为SMMC-7721(44.47±2.15)μmol·L-1、HepG2(52.83±2.25)μmol·L-1和BEL-7402(48.64±1.76)μmol·L-1。倒置显微镜下发生细胞皱缩变圆等变化,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cl-2表达减少,Bax、p53和Cyt c表达增加,caspase-3活力增加,且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小鼠H22肝癌模型中,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对肿瘤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体内外实验显示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凋亡线粒体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异丙基-1 4a-二甲基-1 2 3 4 4a 9 10 10a-八氢菲基-1-yl)-N-(4-氟苯亚甲基)甲胺 脱氢枞胺对氟苯甲醛 凋亡 线粒体 肝癌
原文传递
新齐墩果酸衍生物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新凤 王鹏龙 +4 位作者 杜海渊 孙耀贵 段智变 雷海民 李宏全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14-2118,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齐墩果酸衍生物(3β-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3,5,6-trimethylpyrazin-2-methyl ester,简称为受试物)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新齐墩果... 目的探讨一种新齐墩果酸衍生物(3β-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3,5,6-trimethylpyrazin-2-methyl ester,简称为受试物)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新齐墩果酸衍生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及形态的影响;Annexin V联合PI染色法检测新齐墩果酸衍生物对细胞膜以及用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齐墩果酸衍生物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 an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新齐墩果酸衍生物能抑制人SMMC-7721细胞增殖力,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作用细胞48 h后,细胞出现核固缩,细胞裂解,产生凋亡小体等形态学改变,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线粒体膜电位(Δψm)被降低,Bax、pro-caspase-9、cleaved caspase-9、pro-caspase-3以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被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被下调。结论这种新齐墩果酸衍生物在人SMMC-7721细胞中发挥抗癌作用可能与其破坏了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β-hydroxyolea-12-en-28-oic acid-3 5 6-tnmethylpyrazin-2-methyl ESTER 人SMMC-7721细胞 凋亡 线粒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