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组织中遗传印记基因PEG10表达的特异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1
作者 常莹 陶璐薇 +5 位作者 陈孝平 周秀敏 宋宇虎 黄锦 张琼 林菊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研究PEG10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特异性,为其作为一个潜在的肝癌基因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来自不同器官组织的肿瘤细胞系(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胰腺癌细胞株PC3、人黑... 目的:研究PEG10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特异性,为其作为一个潜在的肝癌基因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来自不同器官组织的肿瘤细胞系(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胰腺癌细胞株PC3、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人T淋巴瘤细胞株Jurkat)、正常人胎肝细胞株L02、32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10例良性肝病患者肝组织、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抽提总RNA,经RT逆转录合成cDNA,再以PCR方法检测PEG10的表达.同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经RT-PCR检测AFP的表达.结果:经RT-PCR扩增的PEG10基因片段为455bp,AFP基因的扩增片段为140bp,与原设计一致;PEG10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明显表达,人胃癌细胞株SGK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胰腺癌细胞株PC3中弱表达,而正常人胚胎肝细胞株LO2和其他肿瘤细胞株(人T淋巴细胞瘤、人黑色素瘤)中表达均为阴性雇32例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EG10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1%和0%;而AFP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3.8%和59.4%.经McNemar检验,显示PEG10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敏感性与AFP表达敏感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X20.01,1=1.78,P>0.05);而癌旁组织中PEG10表达率(0/32)明显低于AFP表达率(19/32)(X20.01,1=17.05,P<0.01).另外10例良性肝病患者(肝硬化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2例,肝血管瘤2例,丙型肝炎1例,血色素病1例)肝组织标本及正常人的外周血细胞进行PEG10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PEG10的表达不但具有比AFP更高的肝癌组织特异性,而且具有相对器官组织特异性.本实验为PEG10作为一个新的肝癌标志物和基因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组织 遗传印记基因 PEG1O 表达 特异性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波 李瑛 +2 位作者 杨丽姝 潘慧莹 钱茂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06-7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传统治疗手段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TACE后对肿瘤局部实施高剂量放射治疗,有望降低TACE后周边肿瘤的复发。适形放射治疗(... 背景与目的: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传统治疗手段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TACE后对肿瘤局部实施高剂量放射治疗,有望降低TACE后周边肿瘤的复发。适形放射治疗(conformal radiation treatment,CRT)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reatment,IMRT)技术使对肝脏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成为可能。本文旨在评价TACE序贯IMRT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1999年9月-2004年12月共治疗PHC72例,UICC1997肝癌分期标准为T2期14例,T3期39例,T4期19例;2001年广州分期Ⅰb期4例,Ⅱa期35例,Ⅱb期20例,Ⅲa期13例。TACE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入5~20ml顺铂、表柔比星与40%碘化油混悬液,1~2mm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4周1次,有门静脉癌栓不予栓塞。IMRT应用CORVUS3.0/5.0逆向治疗计划系统及MIMiC多叶调强准直器,(1.8~5.0)Gy/次,(3~5)次/周;总剂量(34.5~58.8)Gy/10-25次,L-Q方程换算等效常规照射剂量为(42~70)Gy;常规保肝治疗。结果:CR3例,PR53例,有效率(CR+PR)77.78%(56/72),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2%、47.22%、28.25%、16.89%、12.89%;一过性转氨酶升高20.83%(15/72),十二指肠溃疡2.78%(2/72)。结论:TACE序贯IMRT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的远期并发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经皮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生旭 林雪燕 +1 位作者 王永忠 刘宝莲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超声介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通过B超探头穿刺架引导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31例,64个肝癌结节,共治疗272次。结果甲胎蛋白阳性病人下降率占77.8%,转阴率40.7%。9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结节平均直... 目的观察经皮超声介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通过B超探头穿刺架引导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31例,64个肝癌结节,共治疗272次。结果甲胎蛋白阳性病人下降率占77.8%,转阴率40.7%。9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结节平均直径由3.5cm缩小至3.0cm。22例转移癌肿瘤结节平均直径由3.6cm缩小至2.9cm。结论该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易、适应症广、创伤小、便于推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无水酒精 肝癌
下载PDF
KAI1基因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晓冬 吴开春 +4 位作者 郭晓钟 徐建华 郭长存 孟繁平 樊代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该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研究20例肝细胞癌组织、14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KAI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经mRNA的定量分析及统...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该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研究20例肝细胞癌组织、14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KAI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经mRNA的定量分析及统计处理判定KAI1基因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KAI1 mRNA表达水平(0.113±0.110;0.139±0.078)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0.316±0.121),(P=0.0003;P=0.0000);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织中KAI1基因mRN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4152);KAI1mRNA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8261),而Ⅲ期肝细胞癌组织中的KAI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Ⅱ期的肝细胞癌组织(P=0.0221)。结论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肝硬化阶段亦有低表达;肝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低表达与肝癌的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病理学 肝硬化 抑制基因 基因表达 信使RNA 生物合成
下载PDF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药物在肝胆肿瘤区域性联合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于志坚 蔡炜 +2 位作者 袁洪新 袁烨 李小彦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为提高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三氧化二砷、羟基喜树碱与顺氯氨铂、5-氟尿嘧啶等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肿瘤供血脉管行区域性灌注栓塞,结合全身应用,治疗经常规介入化疗病灶缩小后获手术切除但又复发肝... 目的:为提高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三氧化二砷、羟基喜树碱与顺氯氨铂、5-氟尿嘧啶等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肿瘤供血脉管行区域性灌注栓塞,结合全身应用,治疗经常规介入化疗病灶缩小后获手术切除但又复发肝癌、肝癌姑息性切除术后常规化疗药物局部介入治疗无效者,及晚期广泛转移的胆管癌。结果:3种临床类型肝胆系统晚期肿瘤,均取得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或AFP下降等较好疗效。结论:将三氧化二砷、羟基喜树碱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肿瘤供血脉管输注,可起到缩小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客观差距,提高疗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三氧化二砷 羟基喜树碱 诱导分化凋亡 区域性联合化疗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建江 丁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评价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reatment,IM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 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PHC)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3例PHC患者... 目的评价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reatment,IM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 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PHC)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3例PHC患者先予TACE2个周期,2周后予IMRT(3~4.5Gy/次,3~5次/周,总剂量45Gy/10~15次)。结果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6%、47.8%、30.4%。结论IM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廖晓红 杨莉蓉 李慧敏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62例71个病灶,其中高分化33个、中分化30个和低分化8个;梁索型44个、假腺管型13个、实体型9个...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的超声造影资料。结果:62例71个病灶,其中高分化33个、中分化30个和低分化8个;梁索型44个、假腺管型13个、实体型9个和纤维硬化型5个。高、中、低分化程度原发性小肝癌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分别为(14.08±3.94)、(13.51±3.35)、(12.86±2.89)s,达峰时间分别为(29.41±7.10)、(28.14±6.94)、(26.56±6.56)s,消退时间分别为(99.83±12.38)、(72.32±10.25)、(42.19±10.03)s,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消退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造影剂动脉相增强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化程度、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小肝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存在差异,超声造影对其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小肝癌 原发性 病理学
下载PDF
SOCS1与c-myc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忠清 姜雨刚 +1 位作者 陈念平 缪辉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9期765-76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和原癌基因c-myc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在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CS1蛋白和c-myc蛋白在41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和原癌基因c-myc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在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CS1蛋白和c-myc蛋白在41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11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SOCS1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HCC癌组织中SOCS1蛋白阳性率和SOC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SOCS1蛋白在低分化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较高分化HCC癌组织明显减低(P<0.01)。HCC转移组SOCS1蛋白表达阳性率较未转移组低(P<0.05)。HCC癌组织中c-myc蛋白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在HCC癌组织中SOCS1蛋白表达强度与c-myc蛋白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SOCS1在HCC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一系列途径造成c-myc的激活,从而造成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下载PDF
肝癌单克隆抗体HL_2在肿瘤组织中免疫组化的观察
9
作者 林苹 肖远康 +3 位作者 曹皆仙 张洁 陆燕容 黄孝忠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用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测定人肝癌相关抗原──HL_2抗原分子量为50kd。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27例肿瘤及肝病变组织石蜡切片显示HL_2单抗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有较高的阳性反应率(62.7%),与胃癌... 本文用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测定人肝癌相关抗原──HL_2抗原分子量为50kd。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27例肿瘤及肝病变组织石蜡切片显示HL_2单抗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有较高的阳性反应率(62.7%),与胃癌组织也有较多的交叉反应(8/10),但与消化道其他癌和肝炎组织仅有少量的交叉反应,与肝硬化及其他系统的癌组织无交叉反应,说明单抗HL_2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及与其它系统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氩氦冷冻在原发巨块型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郭志 邢文阁 +9 位作者 刘方 于海鹏 李保国 郭秀英 张晟 付丽 邢纪中 张俊义 王友聚 龚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应用氩氦冷冻(AHCS)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新方法。方法48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10~14cm,均为富血供。肝功能ChildA级38例,ChildB级10例。甲胎蛋白阳性40例,阴性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应用氩氦冷冻(AHCS)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新方法。方法48例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10~14cm,均为富血供。肝功能ChildA级38例,ChildB级10例。甲胎蛋白阳性40例,阴性8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病例均在TACE后4周实施AHCS治疗。各组术后行病理学、肝功能、肿瘤标记物、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CT或MRI、超声检查。计算肿瘤坏死率采用Cavalieri方法;评价疼痛、生活质量分别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和EORTCQLQC30方法。结果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随访6~14个月,随访率100%。肿瘤平均坏死率TACE为807%,AHCS为2865%。与TACE比较,AHCS后肿瘤标记物下降幅度较大,坏死较为明显。肝功能与TACE术前比较,TACE术后损害程度较重,持续时间(2周)较长,与TACE比较,AHCS损害轻微,持续时间(1周)较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TACE前比较,TACE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更为明显。AHCS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分布得到纠正。AHCS术后48h,局部疼痛是惟一较TACE重的副反应。结论对于巨块型肝癌,TACE与AHCS具有治疗协同和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近期疗效满意;TACE是抑制肿瘤血管“热池效应”,提高AHCS治疗效果的关键;AHCS术后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肝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巨块型肝癌 肝功能 临床应用 术后 肿瘤 治疗 协同 异常 平均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敏华 吴薇 +5 位作者 杨薇 高文 戴莹 尹珊珊 霍苓 严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9期3491-3494,共4页
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观察肿瘤大小、数目及分布,探讨其对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就诊的164例确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符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入选标... 目的通过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观察肿瘤大小、数目及分布,探讨其对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方法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超声科就诊的164例确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符合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入选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81例射频消融前采用SonoVue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CEUS组),83例射频消融前未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男121例、女43例;年龄38~72岁,平均52.4岁.造影前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平均直径超声造影组3.6 cm,对照组3.5 cm.治疗后采用常规超声,增强CT和/或超声造影等影像检查进行规律性随访.结果超声造影组81例造影后9例(11.1%)因发现肿瘤数目 >5个 (5例)、范围测量>8 cm(2例)、侵及2支大血管或肠管(2例)被确定为非射频消融适应证,余72例101灶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超声造影新发现≤1.7 cm 8例12灶中,5例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治疗后随访病例,3例7个灶为肝细胞癌卫星灶.另有16灶为常规超声不能定性或误诊良性,经超声造影确认并指导射频消融治疗.两组随访6~36个月,超声造影组与对照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5.0%和89.6%(P>0.05).对照组新生率高于超声造影组(22.9% vs 9.7%,P<0.05).结论射频消融前超声造影有助于筛选适应证,显著减少新生转移病例.造影所获信息为早期检出微小癌灶提供了手段和依据,从而有效的提高射频消融对肝癌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肝癌 射频消融 适应证 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0
12
作者 田健 汤钊猷 +2 位作者 叶胜龙 刘银坤 林芷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目的利用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的皮下移植瘤组织在体外建立一株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系(MHCC97),并对其一般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瘤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用10%人AB型血清的高糖DME... 目的利用裸鼠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的皮下移植瘤组织在体外建立一株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系(MHCC97),并对其一般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方法将分离的瘤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用10%人AB型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液建成该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用ABC免疫组化法,观察其肺转移灶中癌细胞甲胎蛋白(AFP)表达情况。结果MHCC97细胞为典型的上皮样细胞,符合一般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的病理学特征。该细胞经皮下和肝内接种均可使裸鼠致瘤,并发生肺部转移。肝内接种者,肺转移达100%(12/12)。MHCC97细胞为异倍体细胞,染色体均为超二倍体,i(1)(q)和der(4)(pter→q35::?)等为其标志染色体,未显示有完整Y染色体存在。肺转移灶的癌细胞AFP阳性。结论MHCC97细胞具有与原移植瘤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细胞 肿瘤转移 甲胎蛋白 生物学
原文传递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反义RNA对肝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冬华 张鸣青 +5 位作者 杜江 徐重 梁巧明 毛积芳 覃汉荣 范子荣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9-41,共3页
研究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反义RNA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效应。方法人IGF-ⅡcDNA0.1kb反向插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NA3,获得IGF-Ⅱ反义RNA表达载体pIGF-ⅡAS,将其导... 研究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反义RNA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效应。方法人IGF-ⅡcDNA0.1kb反向插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NA3,获得IGF-Ⅱ反义RNA表达载体pIGF-ⅡAS,将其导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观察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的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测定pIGF-ⅡAs表达IGF-Ⅱ反义RNA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转导人pIGF-ⅡAs的SMMC-7721细胞,不能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FCMM实导人PIGF-ⅡAs细胞S期增多,而对照组SMMC-7721细胞和带DCDNA3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则无明显变化.结论pIGF-ⅡAS&义RNA体外可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肿瘤抑制基因
原文传递
肝细胞肝癌复发转移相关因子 被引量:3
14
作者 鲁海珍 刘尚梅 赵晓航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612-615,共4页
肝细胞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临床病理指标外,相关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因子、细胞黏附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尤其对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相关... 肝细胞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临床病理指标外,相关因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包括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因子、细胞黏附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尤其对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相关基因如骨桥蛋白、p97等的研究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复发 局部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纪昌林 杨润芝 肖绍树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预测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1次或多次TACE治疗后,分别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并预测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1次或多次TACE治疗后,分别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计算生存率.[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3年(或者观察至死亡),80例患者共进行了163次TACE,按Child-pugh分级A级48例(60.0%),B级32例(40.0%);肿瘤大小<5cm 18例(22.5%),5~10cm 42例(52.5%),>10cm 20例(25.0%);行1、2、3、4次TACE的患者分别为12、56、9、3例;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1.3%、43.8%和17.5%,肿瘤直径<5cm患者TACE后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肿瘤直径为5~≥10crn患者.[结论]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初始肿瘤的大小是决定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生存率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杰(综述) 李海军(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3-305,共3页
许多因素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包括患者的一般状态、肿瘤大体病理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等相关因素。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许多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甲胎... 许多因素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包括患者的一般状态、肿瘤大体病理学特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等相关因素。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征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发现许多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物,如甲胎蛋白-L3、甲胎蛋mRNA、γ-谷氨酰转肽酶Ⅱ、α—L-岩藻糖苷酶、骨桥蛋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复发 局部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乙肝病毒X蛋白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
17
作者 连海峰(综述) 谢斌(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57-459,共3页
乙肝病毒x蛋白(HBx)是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HBx也参与血管生成、HGF/c-met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相关因素而促进肝癌转移。加强HBx参与肝癌... 乙肝病毒x蛋白(HBx)是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HBx也参与血管生成、HGF/c-met信号通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等相关因素而促进肝癌转移。加强HBx参与肝癌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HCC侵袭转移机制,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 肝细胞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