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小刺猴头菌子实体中污染物增塑剂 被引量:6
1
作者 谢萍 宋慧 +1 位作者 刘英杰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40-2045,共6页
采用GC/MS和LC—MS/MS联用技术对栽培小刺猴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组分A进行分析,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两种增塑剂,建立了对有可能造成栽培食用菌被污染的9种常见增塑剂的同时检测方法,该... 采用GC/MS和LC—MS/MS联用技术对栽培小刺猴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组分A进行分析,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两种增塑剂,建立了对有可能造成栽培食用菌被污染的9种常见增塑剂的同时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回收率为71.6%~82.2%,精密度为2.11%~8.53%,检测限为0.0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刺猴头菌 增塑剂 LC—MS/MS
下载PDF
5种无机物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锌、硒富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檀 杜双田 +1 位作者 陈德育 宋社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9-63,79,共6页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ZnSO4、MgSO4、HBO3、NaHSeO3、KCl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Zn、Se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关中地区的原料栽培猴头菌,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ZnSO4、MgSO4、NaH...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ZnSO4、MgSO4、HBO3、NaHSeO3、KCl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Zn、Se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关中地区的原料栽培猴头菌,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ZnSO4、MgSO4、NaHSeO3、KCl不会影响猴头菌的发菌期和产量,而加入的ZnSO4和NaHSeO3能显著地提高子实体中Zn、Se元素的含量;在试验范围内,猴头菌对Zn和Se的富集分别是线性和非线性规律;HBO3对发菌期的影响符合二次多项式趋势,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物 猴头菌 发菌期 产量
下载PDF
小刺猴头发酵多糖对肉鸡胆固醇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尚红梅 宋慧 +5 位作者 姚旭 沈思捷 王丽娜 吴波 姜云瑶 丁国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39-1945,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刺猴头发酵多糖(HFP)对肉鸡血清、肌肉、肝脏、心脏、肌胃、粪便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含HFP为0、0.1%、0.3%、0.5%的饲粮,试验时间为...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刺猴头发酵多糖(HFP)对肉鸡血清、肌肉、肝脏、心脏、肌胃、粪便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饲喂含HFP为0、0.1%、0.3%、0.5%的饲粮,试验时间为42d。结果表明,在不同日龄阶段(14、28、42日龄),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3%和0.5%水平的HFP可显著降低肉鸡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0.3%和0.5%水平HFP添加组肉鸡的胸肌、腿肌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5%水平HFP添加组肉鸡肌胃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添加HFP对肉鸡心脏胆固醇水平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HFP能够显著增加肉鸡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P<0.05),0.3%和0.5%水平的HFP添加组肉鸡粪便中胆固醇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肉鸡饲粮中添加HFP可能通过增加肉鸡粪便中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肉鸡肌肉、肝脏、肌胃中胆固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刺猴头菌 发酵浸膏多糖 肉仔鸡 胆固醇 胆汁酸
下载PDF
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对猴头菇生长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海龙 冯志勇 郭倩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27,共2页
本试验对猴头菇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出菇温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3的产量最高,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的产量分别达到了148.2g·袋-1和125.6g·袋-1;出菇温度维持在16℃左右,出菇周期最短并且产量最高,出菇时间为26d。
关键词 猴头菇 培养料配方 温度
下载PDF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桂红 苗月 +3 位作者 李肖宏 Mahfuz Shad 甄东 宋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58,共9页
为研究小刺猴头菌[Hericium caput-medusae(Bull.:Fr.)Pers]发酵浸膏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工厂化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为原料,采用透析法分级,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纯化,分别获得粗多糖组分HFCP1和中性多糖HFCP1-1;通过PMP柱前... 为研究小刺猴头菌[Hericium caput-medusae(Bull.:Fr.)Pers]发酵浸膏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工厂化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为原料,采用透析法分级,DEAE 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纯化,分别获得粗多糖组分HFCP1和中性多糖HFCP1-1;通过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单糖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化学法检测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HFCP1和HFCP1-1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的IC50值分别为7.66和6.77mg/mL、6.16和5.30mg/mL、0.63和0.85mg/mL、0.39和2.62mg/mL。以RAW264.7细胞建立H2O2诱导损伤模型,细胞抗氧化结果表明:HFCP1和HFCP1-1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增强细胞活力(P<0.05),浓度为100和200mg/L时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HFCP1浓度为100和200mg/L时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P<0.05);HFCP1-1浓度为200mg/L时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SOD活性(P<0.05);也能增加GSH-Px的活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刺猴头菌 多糖 清除自由基 RAW264.7巨噬细胞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肉鸡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吴波 丁国栋 +3 位作者 王丽娜 张中北 杨颜铭 宋慧 《菌物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167-171,186,共6页
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盲肠乳酸杆菌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添加量按其多糖含量在基础日粮中的比例为0.1%... 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盲肠乳酸杆菌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添加量按其多糖含量在基础日粮中的比例为0.1%、0.3%、0.5%)的HFC,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1~42日龄时,0.1%、0.3%、0.5%HFC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1~42日龄时,0.1%、0.3%、0.5%HF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42日龄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0.3%、0.5%HFC组能够极显著降低料肉比(P〈0.01)。定量分析盲肠乳酸杆菌表明:42日龄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0.3%、0.5%HFC组极显著增加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乳酸杆菌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表明:42日龄时,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与盲肠乳酸杆菌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P〈0.01),料肉比与盲肠乳酸杆菌呈显著负相关(r=-0.908,P〈0.05)。饲料中添加HFC有助于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促进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有助于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 肉鸡 乳酸杆菌 生产性能 盲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