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tz-Level Clock Spectroscopy of ^(171)Yb Atoms in a One-Dimensional Optical Lattice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梦娇 刘慧 +4 位作者 张曦 姜坤良 熊转贤 吕宝龙 贺凌翔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33-37,共5页
An ultra-narrow spectroscopy of clock transition with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is crucial for a high-performance atomic optical clock.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about how to obtain a Hertz-level clock transition s... An ultra-narrow spectroscopy of clock transition with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is crucial for a high-performance atomic optical clock.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about how to obtain a Hertz-level clock transition spectrum of 171 Yb atoms. About 4 × 10^4 atoms are loaded into a one-dimensional optical lattice with a magic wavelength of 759 nm, and a long lifetime of 3 s is realized with the lattice power of I W. Through normalized shelving detection and spin polarization, 171 Yb clock spectroscopy with a fourier-limited linewidth of 5.9 Hz is obtained. Our work represents a key step toward an ytterbium optical clock with high frequency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tz-level Clock Spectroscopy of line as time is Yb Atoms in a One-Dimensional Optical Lattice in
下载PDF
弗兰克-赫兹实验OBE模式教学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安盼龙 郑永秋 +1 位作者 许丽萍 刘争光 《大学物理实验》 201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针对工科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的原理理解困难,思路分析不清等难点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先进的OBE教学理念、对实验过程采用量化的BOPPPS进行具体实施。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了原子存在能级。对... 针对工科近代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的原理理解困难,思路分析不清等难点问题展开讨论。结合先进的OBE教学理念、对实验过程采用量化的BOPPPS进行具体实施。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验证了原子存在能级。对大学物理及实验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启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赫兹实验 能级 OBE模式
下载PDF
Ar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的能级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芳林 唐泉清 《大学物理实验》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用充氩四极管测得了夫兰克-赫兹实验的谱峰曲线,结果显示试验曲线中8个峰之间的差值各不相等,这反映出Ar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具有不同能级。同时给出了Ar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平均值为UA′r=12.6V,并在分析谱峰曲线的基础上得到了各个电子... 用充氩四极管测得了夫兰克-赫兹实验的谱峰曲线,结果显示试验曲线中8个峰之间的差值各不相等,这反映出Ar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具有不同能级。同时给出了Ar原子第一激发电位的平均值为UA′r=12.6V,并在分析谱峰曲线的基础上得到了各个电子相对应的能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管 夫兰克-赫兹实验 AR原子 激发电位 能级
下载PDF
用汞管研究弗兰克-赫兹实验中的电离问题
4
作者 董键 满灏 +2 位作者 杜丹丹 墨轩皓 崔秀芝 《物理与工程》 2017年第3期22-24,29,共4页
在弗兰克-赫兹实验中会观察到板极电流振荡曲线在某个电压下突然升高,振荡消失的现象,此时管子内部气体被击穿,产生大量离子和电子.由此产生一个疑问:原子电离是从何时开始的?是只存在于击穿过程中,还是早在击穿之前就存在了呢?通过电... 在弗兰克-赫兹实验中会观察到板极电流振荡曲线在某个电压下突然升高,振荡消失的现象,此时管子内部气体被击穿,产生大量离子和电子.由此产生一个疑问:原子电离是从何时开始的?是只存在于击穿过程中,还是早在击穿之前就存在了呢?通过电流放大器测量栅极G1的电流随栅极G2电压的变化曲线,观察到电流的逐步下降和突然反向的现象,获得了原子电离的直接证据,它说明:不仅在击穿时原子被电离,在击穿之前就存在着电离的过程,电离的数量随着加速电压增大而增多,击穿是电离增多到某种程度的突然放大。该发现的延伸意义是:既然有电离的存在,也就有各种高激发的存在,弗兰克-赫兹实验曲线是多种激发的综合结果,不能只考虑单一能级的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赫兹实验 栅极电流 原子能级 原子电离 峰间距
下载PDF
一个探索型实验的设计
5
作者 方运良 邓锂强 《物理与工程》 2010年第3期24-26,29,共4页
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夫兰克-赫兹实验是以验证实验型出现的.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智能夫兰克-赫兹实验仪来做此实验时,尝试着将一个验证型实验改为一个探索型实验,并适当加深思考题的难度,达到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关键词 夫兰克-赫兹实验 第一激发电势 能级
下载PDF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理论探讨
6
作者 林洽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7-59,共3页
理清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的历史渊源,一些著名的原子物理学的教材中存在的对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的关系存在理解误区,大部分教材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在玻尔理论提出之后才有夫兰克—赫兹实验,实则不然.从理论上分析炉温的... 理清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的历史渊源,一些著名的原子物理学的教材中存在的对夫兰克—赫兹实验与玻尔理论的关系存在理解误区,大部分教材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在玻尔理论提出之后才有夫兰克—赫兹实验,实则不然.从理论上分析炉温的升高,电子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大,导致板极电流相应地减小.发射电压增大,由于单位时间发射的电子数增加,碰撞概率不变,所以板极电流相应增大.随着栅极电压的增加,由于电子初速度的增加,在通过KG空间时,与汞原子的碰撞概率减少,因此板极电流峰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兰克—赫兹实验 玻尔理论 能级
下载PDF
弗兰克和赫兹对原子能级存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战存 张国英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2,共6页
概述了弗兰克和赫兹的生平.正是他们用电子轰击原子,发现其中存在着非弹性碰撞,且原子仅接受一定量的能量,从而证明原子能级存在,并由此而获得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密切协作,不断改进实验,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验间的关系,研究工作不... 概述了弗兰克和赫兹的生平.正是他们用电子轰击原子,发现其中存在着非弹性碰撞,且原子仅接受一定量的能量,从而证明原子能级存在,并由此而获得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密切协作,不断改进实验,正确处理理论与实验间的关系,研究工作不断创新,这些研究工作经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弗兰克-赫兹实验 电子碰撞 玻尔理论 能级 原子物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