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夏季河套地区两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丽峰 李韬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4期43-50,共8页
以2007年夏季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对象,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表明模式对暴雨落区的模拟是成功,然后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对暴雨形成机制在影响天气系统、水汽输送、不... 以2007年夏季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对象,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表明模式对暴雨落区的模拟是成功,然后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对暴雨形成机制在影响天气系统、水汽输送、不稳定层结和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都发生中高纬十分稳定的环流形势下,在第一次暴雨过程中,西北涡和低空西南急流是其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侧的辐合和低层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第二次暴雨过程中,500hPa切变线为其主要影响系统,高层强烈的抽吸作用为暴雨区提供了强劲的上升运动,弱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之间形成强烈位势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第一次暴雨过程中一直有高通量水汽输入,水汽由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两股偏南气流合并而成;第二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有台风"帕布"东北侧的偏东气流输送。与第一次暴雨过程无冷空气作用不同,第二次暴雨过程中由于有弱冷空气侵入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更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和形成。低层螺旋度正值区与未来12~18h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高层为螺旋度负值区,螺旋度这种高低层耦合是触发和维持暴雨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暴雨 数值模拟 影响系统 螺旋度
下载PDF
河套地区汉墓出土鸮壶述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谌璐琳 《肇庆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2-56,共5页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制鸮壶以其独特的形制和特殊的用途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河套地区汉墓出土鸮壶共计37件,与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鸮壶(俑)在形制和年代上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鸮,即通常所说的猫头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 河套地区汉代墓葬出土的陶制鸮壶以其独特的形制和特殊的用途引起人们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河套地区汉墓出土鸮壶共计37件,与河南、陕西等地出土的鸮壶(俑)在形制和年代上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鸮,即通常所说的猫头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成为"神鸟",殷商时尤为百姓所爱,但自西周始,鸮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恶鸟"。河套地区汉墓中的鸮壶,则蕴含了避邪、象征富足等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 汉代 鸮壶
下载PDF
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异常变化及可能成因
3
作者 姜延浩 王少文 金岩 《甘肃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全国160站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合成的相关方法对河套及其邻近地区26个气象站1979—2010年历年夏季降水和相应的环流及外强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高压的异常偏高会造成河套...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全国160站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经验正交函数法(EOF)合成的相关方法对河套及其邻近地区26个气象站1979—2010年历年夏季降水和相应的环流及外强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高压的异常偏高会造成河套及其邻近地区夏季降水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EOF 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学全 卢琦 高前兆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河套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是灌区可持续发展和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应用河段差法、引排差法、最大蒸发量、作物总需水量方法计算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别是49.3×108,49.2×108,54.4×108,49.7×108m3。方法... 河套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是灌区可持续发展和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需要。应用河段差法、引排差法、最大蒸发量、作物总需水量方法计算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分别是49.3×108,49.2×108,54.4×108,49.7×108m3。方法相互佐证,引排差法计算结果,49.2×108m3是灌区实测引用黄河水量。引用黄河水量的分析为河套灌区节水改造、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以及黄河干流水资源分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河套灌区 引用 水量分析 黄河水量 黄河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灌区水资源 水资源分配 供需矛盾 高效利用 计算结果 节水改造 黄河干流 用水管理 计划用水 蒸发量 需水量 引排 作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