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现象学角度看佛教因明中的遮诠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倪梁康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逻辑学研究》
2008年第1期103-119,共17页
-
基金
教育部2006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
-
文摘
笔者在此提出并尝试论证以下三个命题:其一,应当区分佛教因明中与为他比量相关的"遮诠"方法以及可以运用在整个量论领域的"遮遣"方法。具体地说,"遮诠"只是"遮遣"的一种,即专指运用于概念语言领域的遮遣方法。其二,现象学本质直观思想的提出,消解了量论中现量与比量的严格区分,并可以导致对感知、思维、判断、推理、自相、共相、概念、语词等范畴的重新理解。其三,表诠-遮诠方法、连同整个因明,在中国佛教史上乃至在整个佛教史上始终发展不兴,很大原因在于它们被人为地限定在语言层面。
-
关键词
遮诠
因明
现象学
-
Keywords
Apoha, hetu-vidya, phenomenology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论因明、印度逻辑与佛教逻辑之关系
- 2
-
-
作者
张瑾
刘邦凡
魏玮
-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99-102,共4页
-
文摘
"因明"概念具有浓厚的汉传佛教色彩,但并不完全是佛教逻辑的代名词。因明和正理这两个词都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教派特色,因明与正理都是印度逻辑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征:以量论为认识论基础,以追求正确知识为目的。研究因明应以印度逻辑为主线,总摄发端于印度文明之中并在印度本土、汉传地区、藏传地区都各有发展的逻辑,同时保留因明、佛教逻辑、印度逻辑之名称,以因明标明其汉传特色,以佛教逻辑标明其宗教特征,以量论标明其藏传特色。
-
关键词
因明
印度逻辑
佛教逻辑
藏传因明
汉传因明
-
Keywords
hetu vidya
Indian Logic
Buddist Logic
Tibetan hetu vidya
Han Nationality hetu vidya
-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
-
题名因三相之逻辑与哲学分析
- 3
-
-
作者
姜铁稳
-
机构
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
-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6期37-41,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201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2GZQN20
-
文摘
因明俗称佛家逻辑,其代表着古印度逻辑的最高成就。因三相理论在整个量论因明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位置。指出因三相每一相之应有的逻辑含义,并指出对因三相之符号化是一种有益的解读方式,但这种解读因三相之方式似离佛教逻辑之本旨依然有些距离。通过从逻辑和哲学的角度对因三相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因三相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
关键词
因明
量论因明
因三相
喻依
解脱道
-
Keywords
hetu-vidya
Pramana
Lingasya Trairupyam
Drstant
Avimukti-marga
-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