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ulti-Layers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1
作者 M. Fazail Khalid Ibtisam Riaz +3 位作者 Rashid Jalil Usamah Mahmood Rehan Rahat Mir Hafiz Amir Sohail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0年第6期339-346,共8页
A higher value of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h-BN makes it quite favourable material in energy storing device. The variation in dielectric constant was observed as a function of thickness. In this research work multil... A higher value of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h-BN makes it quite favourable material in energy storing device. The variation in dielectric constant was observed as a function of thickness. In this research work multilayers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BN) wa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Chemical exfoliation method. Two solvents Dimethylformamide (DMF) and Isopropyl Alcohol (IPA) were used for the exfoliation of h-BN. Successful sonication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BNNs). The stable dispersibility of h-BN in Dimethylformamide and Isopropyl Alcohol was confirmed by UV Visible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confirm the mono crystallite structure (002) and nanoflakes like morphology of h-BN respectively. This appropriate strategy offered a feasible route to produce multilayer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After the successful fabrication of h-BN multilayers its di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LCR meter. Profilometer revealed the variation in thickness and valu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its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bn)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bnNs) Dimethylformamide (DMF) Isopropyl Alcohol (IPA)
下载PDF
h-BN/Al_(2)O_(3)栅介质氢终端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维 蔚翠 +5 位作者 何泽召 周闯杰 郭建超 马孟宇 高学栋 冯志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7-691,724,共6页
金刚石是实现高频大功率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但是其较低的载流子迁移率制约了器件的性能,六方氮化硼(h-BN)作为氢终端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栅介质材料有望提升金刚石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利用商业化大面积h-BN材料,制备了h-BN/Al_(... 金刚石是实现高频大功率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但是其较低的载流子迁移率制约了器件的性能,六方氮化硼(h-BN)作为氢终端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栅介质材料有望提升金刚石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利用商业化大面积h-BN材料,制备了h-BN/Al_(2)O_(3)栅介质的氢终端金刚石FET,h-BN/Al_(2)O_(3)/氢终端金刚石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得到提升,达到186 cm^(2)/(V·s)。相较于Al_(2)O_(3)栅介质的金刚石FET,h-BN/Al_(2)O_(3)栅介质的金刚石FET最大饱和电流密度和最大跨导均得到提升,分别为141 mA/mm和9.7 mS/mm。通过电容-电压(C-V)测试计算了栅介质和金刚石间界面固定电荷密度和陷阱密度,h-BN/Al_(2)O_(3)栅介质的金刚石FET界面负固定电荷密度为5.4×10^(12)cm^(-2)·eV^(-1),低于Al_(2)O_(3)栅介质的金刚石FET(8.5×10^(12)cm^(-2)·eV^(-1))。固定电荷密度低、载流子迁移率高是h-BN/Al_(2)O_(3)栅介质金刚石FET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场效应晶体管(FET) 氢终端 六方氮化硼(h-bn) 栅介质
下载PDF
Effects of h-BN content on properties of Ni-Cr/h-BN composite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小凤 王日初 +2 位作者 冯艳 彭超群 朱学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334-1339,共6页
Ni-Cr/h-BN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ies were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P/M) method.The effects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BN) content on the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Ni-Cr/h-BN composites ... Ni-Cr/h-BN self-lubricating composities were prepared by powder metallurgy (P/M) method.The effects of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h-BN) content on the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Ni-Cr/h-BN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The corresponding frictional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the lubricant h-BN films on the surfaces of the Ni-Cr/h-BN composites.The results show that,when the content of h-BN increases from 5% to 15% (mass fraction),th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Ni-Cr/h-BN composite decreases from 96.670 MPa to 17.319 MPa,and the hardness (HB) decreases from 33 to 14.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Ni-Cr/h-BN composite decreases firstly from 0.385 to 0.216,and then increases to 0.284,while the wear rate decreases firstly from 4.14×10-9 kg/(N·m) to 1.35×10-9 kg/(N·m),then increases to 2.36×10-9 kg/(N·m).The best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between 10% and 12% h-BN ad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复合材料 bn薄膜 六方氮化硼 粉末冶金 模型分析 质量分数 弯曲强度
下载PDF
不同h-BN含量Ni-P-WS_(2)-BN化学镀层的组织结构及磨损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芳儿 蔡晨镔 +1 位作者 黄寅迪 郑晓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4-290,共7页
目的通过化学镀共沉积技术在Ni-P-WS_(2)镀层中引入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粉末,以进一步提升其硬度和耐磨性,改善其摩擦学性能。方法将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粉末与二硫化钨(WS_(2))纳米粉末共沉积制备Ni-P-WS_(2)-BN复合镀层,并对其进行... 目的通过化学镀共沉积技术在Ni-P-WS_(2)镀层中引入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粉末,以进一步提升其硬度和耐磨性,改善其摩擦学性能。方法将六方氮化硼(h-BN)纳米粉末与二硫化钨(WS_(2))纳米粉末共沉积制备Ni-P-WS_(2)-BN复合镀层,并对其进行400℃×1 h的惰性气氛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镀层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h-BN用量及热处理对复合镀层的影响。结果随着镀液中h-BN用量的增加,镀层中h-BN含量持续上升,镀层的表面粗糙程度先升高、后降低,胞块结构有致密化倾向,硬度由321HV_(0.1)上升至522HV_(0.1),磨损率从1.82×10^(-13)m^(3)/(N·m)降至0.95×10^(-13)m^(3)/(N·m),平均摩擦因数介于1.61~2.00,且呈先降后升的趋势(h-BN用量为3.0 g/L时达到最小值)。经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可达457~822HV_(0.1),磨损率从1.24×10^(-13)m^(3)/(N·m)降至0.31×10^(-13)m^(3)/(N·m),平均摩擦因数降至0.93~1.29。复合镀层的磨损以磨粒磨损机制为主。结论h-BN粉末的共沉积和400℃退火处理可显著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大幅度降低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改善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二硫化钨 镍磷合金 化学镀 热处理 磨损率
下载PDF
Reaction Mechanism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Reaction Sintered h-BN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晓菊 ZHANG Cong +4 位作者 MAN Peng CHANG Yongwei ZHAO Bin FANG Zhijian 成来飞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7年第2期345-348,共4页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ceramic(h-BN) based on the nitridation of B powders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sintering method. 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resu...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ceramic(h-BN) based on the nitridation of B powders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sintering method. The effects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resultant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between B and N2 occurred vigorously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 000 ℃ to 1 300 ℃, which resulted in the generation of t-BN. 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ed 1 450 ℃, transformation from t-BN to h-BN began to occur. A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spherical particles of t-BN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fine sheet particles of h-BN. These particles subsequently displayed a compact arrangement to achieve a more uniform microstructure,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ceramic reaction sintering t-bn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铜纳米颗粒修饰多孔氮化硼高效还原对硝基苯酚的研究
6
作者 张玉梅 高通 +2 位作者 王岳 刘新浩 段彦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寻找高催化活性、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研究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采用煅烧前驱体法制备了表面富含羟基和氨基的高比表面积多孔h-BN载体,通过简单的液相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Cu/h-BN纳米复合... 为了寻找高催化活性、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稳定性好的催化剂,研究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协同催化效应,采用煅烧前驱体法制备了表面富含羟基和氨基的高比表面积多孔h-BN载体,通过简单的液相还原法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Cu/h-BN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铜纳米粒子的引入并未破坏多孔h-BN的二维片状结构,但比表面积及孔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对硝基苯酚(4-NP)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为模型反应,考察Cu/h-BN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当Cu含量为6%(质量分数)时,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4.62×10^(-2) s^(-1))和稳定性,催化活性在5个循环内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具有高比表面积的h-BN载体负载可稳定Cu纳米颗粒,它们之间的协同催化作用使Cu/h-BN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此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金属与h-BN协同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Cu/h-bn复合材料 多孔氮化硼 纳米铜 催化还原 对硝基苯酚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片负载Pd(OAc)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微波辅助Heck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甘思平 李国华 +5 位作者 翟佳欣 张雪明 朱萌萌 胡恩言 张晓蕊 张静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14-2321,共8页
以液相超声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为载体,通过表面羟基、氨基、席夫碱共价功能化后与Pd^2+配位,制备负载型催化剂Pd@BNNSs-Schiff,并将该催化剂应用于微波辅助的Heck反应.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 以液相超声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s)为载体,通过表面羟基、氨基、席夫碱共价功能化后与Pd^2+配位,制备负载型催化剂Pd@BNNSs-Schiff,并将该催化剂应用于微波辅助的Heck反应.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元素分布分析(EDS mapping)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苯乙烯与碘苯摩尔比为1.25∶1,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缚酸剂为三乙胺,催化剂Pd用量为0.08%(质量分数)时,以450 W功率微波辐射20 min收率最高为95.6%;催化活性明显优于以相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Pd@GO-Schiff(78.3%)(GO=氧化石墨烯);Pd@BNNSs-Schiff循环利用6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参照催化剂在循环3次后活性明显降低,7次后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hECK偶联反应 微波辅助 醋酸钯 共价功能化
下载PD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suspended few-layer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sheets 被引量:11
8
作者 Haiqing Zhou Jixin Zhu +8 位作者 Zheng Liu Zheng Yan Xiujun Fan Jian Lin Gunuk Wang Qingyu Yan Ting Yu Pulickel M. Ajayan James M. Tour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232-1240,共9页
推迟的很少层的热传导六角形的硼氮化物(h-BN ) 表试验性地用一个 noncontact micro-Raman 光谱学方法被调查。为单层(1L ) 的一阶的温度系数, bilayer (2L ) 并且九层(9L ) h-BN 表被测量是(当时, electrospinning 准备的 3.41 xide ... 推迟的很少层的热传导六角形的硼氮化物(h-BN ) 表试验性地用一个 noncontact micro-Raman 光谱学方法被调查。为单层(1L ) 的一阶的温度系数, bilayer (2L ) 并且九层(9L ) h-BN 表被测量是(当时, electrospinning 准备的 3.41 xide nanofibers 被期望减少了热电导率与体积样品相比。自从它包含复杂样品准备方法,热电导率正在质问的 nanofibers 的大小。在这个工作,我们在场对单个 nanofiber 的热电导率的大小合适的一个新奇方法。一 microelectro 机械(MEMS ) 设备被设计了并且制作了在单个 nanofiber 上执行热传导性大小。一个特殊 Si 模板被设计收集并且转单个 nanofibers 到 MEMS 设备名上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悬浮 导热性 薄片 拉曼光谱法 非接触式 温度系数 潜在用途
原文传递
六方氮化硼催化的乙烷丙烷共脱氢:一种C-H键活化和机理研究的有效手段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昊 徐冰君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173-2182,共10页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原料.目前工业化的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技术均为直接脱氢技术,例如基于Pt-Sn催化剂的Oleflex工艺以及基于CrO_(x)的Catofin工艺.相对于直接脱氢,氧化脱氢具有不受热力学限制和避免积碳生成的优点.然...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原料.目前工业化的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技术均为直接脱氢技术,例如基于Pt-Sn催化剂的Oleflex工艺以及基于CrO_(x)的Catofin工艺.相对于直接脱氢,氧化脱氢具有不受热力学限制和避免积碳生成的优点.然而,传统的氧化脱氢催化剂(例如VO_(x))难以抑制深度氧化副反应的发生,因而使目标产物烯烃的收率受到抑制.近年来,六方氮化硼(h-BN)对低碳烷烃氧化脱氢过程表现出的高催化活性以及高烯烃选择性,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同时,h-BN在烷烃反应级数以及表观活化能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烷烃脱氢催化剂的性质.研究表明,气相自由基反应对h-BN的催化活性具有重要贡献.但是,烷烃表观反应级数为2这一现象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释.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了探索.本文以乙烷和丙烷的混合烷烃作为反应物,研究h-BN催化的氧化脱氢过程.结果表明,丙烷的存在可以显著促进乙烷脱氢转化的速率,在580ºC下,少量丙烷的引入可以使乙烷的转化率提高47%.同时,固定乙烷分压不变时,乙烷氧化脱氢速率对丙烷分压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这说明烷烃表观的2级级数可以解耦为自由基引发剂和反应物两种角色.原位红外光谱以及氧气反应级数的结果证明,氧气主要通过表面吸附反应的形式与h-BN发生作用.选取环氧丙烷作为指示分子,采用程序升温氧化的实验方法对比丙烷和丙烯的性质,结果发现丙烷生成的环氧丙烷约为丙烯的5倍,说明由丙烷引发生成活性物种是h-BN体系中主要的夺氢氧化活性物种.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基于气相自由基链反应的h-BN氧化脱氢机理,并采用稳态近似推导了烷烃转化速率方程.由速率方程拟合得到的动力学参数能够很好地匹配乙烷丙烷共氧化脱氢的实验结果,可较好地解释本文以及先前工作中h-BN催化烷烃氧化脱氢中的实验现象.综上,本工作为硼基催化剂低碳烷烃氧化脱氢的机理认识提供了新的观点,并发现乙烷丙烷共氧化脱氢是提升乙烷氧化脱氢性能的一种有效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氧化脱氢 自由基链反应 反应级数 C–h键活化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al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for Heat Sink 被引量:1
10
作者 Yeo-Seong Yoon Mee-Hye Oh Ah-Yeong Kim Namil Kim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6期515-519,共5页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材料 高导热 石墨复合材料 散热片 机械性能 聚苯硫醚 电导率值 弯曲强度
下载PDF
大型发电机主绝缘的高导热胶黏剂导热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强 梁良 +1 位作者 王占一 陈庆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2-662,共11页
为改善多胶模压主绝缘的环氧桐马酸酐胶黏剂的导热性能,将两种粒径h–BN(六方氮化硼)粉体按照固定比例混合后,添加到胶黏剂中制作高导热胶黏剂材料。采用导热仪、频域介电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耐高电压测试仪研究了h–BN粉体的添加量对... 为改善多胶模压主绝缘的环氧桐马酸酐胶黏剂的导热性能,将两种粒径h–BN(六方氮化硼)粉体按照固定比例混合后,添加到胶黏剂中制作高导热胶黏剂材料。采用导热仪、频域介电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耐高电压测试仪研究了h–BN粉体的添加量对高导热胶黏剂的导热性能、介质损耗因数、复介电常数、绝缘电阻、击穿强度的影响,运用电介质极化理论分析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形态变化和宏观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观测了复合材料断面中h–BN颗粒与胶黏剂之间的界面形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BN混合粉体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逐渐增多,h–BN–胶黏剂的导热系数不断增加,质量分数在80%~100%时增加速率较快;频域介电谱(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曲线可较好反应h–BN不同添加量对h–BN–胶黏剂的介电参数的影响;h–BN–胶黏剂的击穿场强先降低然后逐渐提高至与纯胶黏剂的击穿场强几乎一致的水平。h–BN添加量在70%以上时,高导热胶黏剂不但能获得较好的导热性,其他性能均满足大型发电机主绝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胶模压主绝缘 高导热胶黏剂 六方氮化硼(hbn) 频域介电谱 击穿场强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对5G基站用屏蔽硅橡胶/羰基铁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广成 朱翠苗 +2 位作者 徐思奕 周城 李建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6-60,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六方氮化硼(h-BN)加入硅橡胶/羰基铁粉复合材料中,对其进行物理改性,研究六方氮化硼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磁导率、导热性以及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方氮化硼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且与硅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将六方氮化硼(h-BN)加入硅橡胶/羰基铁粉复合材料中,对其进行物理改性,研究六方氮化硼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磁导率、导热性以及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方氮化硼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且与硅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六方氮化硼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磁导率。当六方氮化硼添加份数超过20份后可以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持续的热老化会使含有六方氮化硼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六方氮化硼 磁导率 导热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类石墨烯结构二维氮化硼材料:结构特性、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雅萍 李斌 +2 位作者 张长瑞 高世涛 宋阳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石墨烯的发现和成功制备引起了人们对二维材料的研究热潮。六方氮化硼(h-BN)薄膜作为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层状材料,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介绍了h-BN及其相应的低维纳米结构,并概述了近期对二维BN纳米材料的形貌、合成、性能和应用的研究... 石墨烯的发现和成功制备引起了人们对二维材料的研究热潮。六方氮化硼(h-BN)薄膜作为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层状材料,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介绍了h-BN及其相应的低维纳米结构,并概述了近期对二维BN纳米材料的形貌、合成、性能和应用的研究进展。目前对一维和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表明,BN纳米材料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包括高温稳定性、低介电常数、高力学性能、高热导率、高硬度和高耐腐蚀性,BN纳米材料系统已成为最具前景的非碳纳米系统,在不远的将来将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六方氮化硼(h-bn) bn纳米材料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的合成与高温精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郑盛智 刁杰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9-70,84,共3页
采用氯化铵-硼砂法合成的h-BN,得到含量97%,粒度小于1微米的h-BN,G.I.值为3.4左右,以反复试验,温度为900℃最佳。高温精制温度为2060℃,粒度为3~5μm,G.I.值为1.72,纯度在99%以上。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h-bn) 高温精制 粒度 GI值
下载PDF
导热氮化硼复合绝缘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秀 俞智怀 +2 位作者 房桂干 吴伟兵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共7页
为解决纸基绝缘材料散热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六方氮化硼(h-BN)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添加到纸浆纤维中制备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导热氮化硼复合绝缘纸。研究结果表明,APTES对h-BN改性成功... 为解决纸基绝缘材料散热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六方氮化硼(h-BN)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后,添加到纸浆纤维中制备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导热氮化硼复合绝缘纸。研究结果表明,APTES对h-BN改性成功且改性h-BN导热填料热稳定性略有下降;当混合尺寸改性h-BN导热填料添加量为40 wt%时,绝缘纸的导热系数和体积电阻率分别为0.682 W/(m·K)和4.72×1014Ω·cm,比原纸分别提高了387%和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纤维 六方氮化硼 表面改性 导热性能 绝缘性能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在二维晶体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渤翔 方茹 吴天如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3,157,共8页
六方氮化硼(h-BN)因其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着眼于h-BN在微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实现hBN的高质量、大规模可控制备及图形化的代表性工作。围绕h-BN的高介电... 六方氮化硼(h-BN)因其优异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着眼于h-BN在微电子器件领域中的发展与应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实现hBN的高质量、大规模可控制备及图形化的代表性工作。围绕h-BN的高介电常数、原子级平滑表面、高导热性和高稳定性,重点介绍了h-BN在二维晶体介电衬底、半导体器件热管理平台以及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将h-BN应用于隧穿器件和存储阵列的研究成果。最后,对h-BN在新型微电子器件大规模应用的已有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2D)材料 六方氮化硼(h-bn) 微电子器件 介电衬底 隧穿器件 存储阵列 封装材料
下载PDF
高导热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宝军 吴海银 +3 位作者 丁成成 俞娟 王晓东 黄培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2-527,共6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六方氮化硼(h-BN)为填料、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功能性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考察填料h-BN质量分数对PI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六方氮化硼(h-BN)为填料、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功能性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考察填料h-BN质量分数对PI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线衍射仪(XRD)、电子万能试验机、导热系数测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PI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纯PI相比,h-BN改性后的PI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较大的提高;随着hBN质量分数的提高,PI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增大(最大导热系数为0.289 W/(m·K)),干摩擦因数逐渐降低(最低摩擦因数为0.196),磨擦表面温度显著下降,磨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低磨损率为6.76×10-14 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hbn) 聚酰亚胺(PI) 高导热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下载PDF
二维六方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
18
作者 丁馨 徐铖 +1 位作者 许珂 马锡英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六方氮化硼(h-BN)粉末为原料,氩气为携载气体,利用热蒸发沉积法在硅衬底上制备了h-BN二维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该方法生长的膜均匀而光滑,其厚度为4 nm,对应十几层的h-BN。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h-BN薄膜的... 以六方氮化硼(h-BN)粉末为原料,氩气为携载气体,利用热蒸发沉积法在硅衬底上制备了h-BN二维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该方法生长的膜均匀而光滑,其厚度为4 nm,对应十几层的h-BN。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h-BN薄膜的结构,发现h-BN薄膜主要由(002)晶面排列构成,说明其生长方式为典型的层状生长模式。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量了其吸收特性,发现该样品在209 n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最后,研究了h-BN/Si异质结的接触特性和电子输运特性,发现该异质结具有良好的整流特性,在光照下该异质结的光电流显著增大,表明h-BN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电学特性,可用来制备超薄光电子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热蒸发沉积法 纳米薄膜
下载PDF
氮化硼包覆碳化硅纤维表面CVD法生长碳纳米管研究
19
作者 闫兵 岳建岭 +4 位作者 邹杨君 楼嘉伟 杜作娟 刘愚 黄小忠 《表面技术》 EI CAS 2024年第12期218-229,239,共13页
目的通过调节化学气相沉积(CVD)的工艺参数,实现碳纳米管(CNTs)在氮化硼(BN)包覆的碳化硅纤维(SiCf)表面的可控生长。方法通过控制单一变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CVD工艺参数和BN表面... 目的通过调节化学气相沉积(CVD)的工艺参数,实现碳纳米管(CNTs)在氮化硼(BN)包覆的碳化硅纤维(SiCf)表面的可控生长。方法通过控制单一变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CVD工艺参数和BN表面改性对CNTs形貌、长度、含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改变CVD工艺参数,实现了对CNTs形貌、长度、含量的调节与控制,获得了CNTs和BN协同改性的SiC纤维(SiC@BN-CNTs)。其中,SiC@BN-OH在反应温度为700℃、反应时间为20 min等参数下具有最大的CNTs产率(质量分数为10.6%),且形貌良好、含量较高。结论浸渍催化剂和缩短碳源与载体的距离对生长CNTs有积极影响,增加了CNTs的长度和生长密度;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时间能够实现对CNTs长度、含量的精确控制,从而获得高质量、高结晶度的CNTs;在反应器中,气体和催化剂的含量相互影响,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气体和催化剂的比例,按比例同时增加气体和催化剂的流入速率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BN表面羟基化改性处理增强了BN对催化剂的吸附,促进了催化剂颗粒的分散,提高了CNTs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 工艺参数 氮化硼羟基化
下载PDF
板带钢乳化液摩擦学性能与轧制工艺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旭 王士庭 +2 位作者 孙建林 朱广平 王一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2-627,共6页
采用不同的基础油及添加剂配制板带钢轧制乳化液后,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基础油及添加剂对乳化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冷轧实验对各乳化液的轧制工艺润滑效果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运动黏度和皂化值是根据实际的润滑需求... 采用不同的基础油及添加剂配制板带钢轧制乳化液后,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基础油及添加剂对乳化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冷轧实验对各乳化液的轧制工艺润滑效果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运动黏度和皂化值是根据实际的润滑需求选择基础油的主要参数,且基础油的选择影响添加剂的分散与稳定;极压抗磨剂对轧制乳化液的摩擦学性能有显著的提高作用;纳米六方氮化硼(h-BN)作为新型纳米润滑添加剂,不但自身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而且与传统添加剂有良好的协同提高作用;在使用含纳米氮化硼的乳化液进行润滑的冷轧过程中,各轧制工艺特征参数(轧制力、轧制功率等)有显著的降低,初步体现了良好的纳米润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乳化液 摩擦学性能 润滑 六方氮化硼(h-bn) 纳米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