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0年河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薛健 李宗省 +2 位作者 陈雪娇 周慧玲 桂娟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7期1-12,共12页
河西地区是我国“三区四带”和甘肃省“四屏一廊”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利用InVEST模型、USLE方程与修正风蚀方程等评价方法,结合河西地区的气象、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质地等... 河西地区是我国“三区四带”和甘肃省“四屏一廊”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利用InVEST模型、USLE方程与修正风蚀方程等评价方法,结合河西地区的气象、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质地等数据,对2000—2020年河西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量化,并分析各项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识别河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高、中、低值区。结果表明:2000—2020年河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向好,但波动较大,稳定性有待增强。受气候条件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发现林地与草地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海拔在2 500~3 500 m和缓坡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优。2000—2020年河西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最优年份为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低值区主要位于河西地区西北部的平原地带,占比41%。生态修复时要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区域的土壤保持与防风固沙能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中值区主要分布在河西地区的浅山区以及走廊绿洲,占比35%。其巩固提升对策要重点关注农牧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减少人地矛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高值区集中在祁连山区,占比24%,是为整个河西地区提供生态资源与产品的关键区与重点区。今后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维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影响因素 InVEST模型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地区生态景观的演变 被引量:15
2
作者 侯扶江 李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57,共5页
探讨了自然因素与河西生态景观的关系 ,分析了人类活动在其演变中的作用 ,强调了政策导向、畜牧业生产和用水技术的正反影响。绿洲景观的功能在历史时期经历 4个发展阶段 ,现定位于“种植业 +畜牧业”模式。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生态景观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河西内陆区“十二五”农业节水途径及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彦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6,共4页
河西内陆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用水矛盾突出。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尖锐,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下游均相继出现了农田荒芜、植被枯萎、湿地萎缩、土地沙化等严... 河西内陆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用水矛盾突出。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尖锐,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下游均相继出现了农田荒芜、植被枯萎、湿地萎缩、土地沙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甘肃省"十二五"农业节水规划,分析了不同农业节水措施和水平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支撑能力,对制定生态系统建设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区 节水途径 节水潜力 生态系统 支撑能力
下载PDF
河西地区山地草原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闫晓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3-858,共6页
本研究阐述了河西走廊山地草原在国家生态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草畜供求失衡、草原退化、草地使用权、经济发展与草地资源保护中的矛盾等现状问题,提出了河西走廊山地草原可持续发展中关于制订全面长远的草原生... 本研究阐述了河西走廊山地草原在国家生态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面临的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草畜供求失衡、草原退化、草地使用权、经济发展与草地资源保护中的矛盾等现状问题,提出了河西走廊山地草原可持续发展中关于制订全面长远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健全草原生产生活投入保障体系、划定基本草原、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度、创建河西走廊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加大依法治草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草原生态系统 现状分析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河西荒漠绿洲区加工番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有福 张欢欢 +3 位作者 段惠敏 万麻才郞 马向科 王玉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34,共10页
【目的】对选育的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进行多元分析及综合评价,为适宜河西荒漠地区栽培的加工番茄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西荒漠绿洲区的215,511,512,513,515,516,517和L8,L9,L10,L11,L12,L13、L14共14份... 【目的】对选育的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进行多元分析及综合评价,为适宜河西荒漠地区栽培的加工番茄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西荒漠绿洲区的215,511,512,513,515,516,517和L8,L9,L10,L11,L12,L13、L14共14份番茄品系的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番茄红素、V_(C)、可滴定酸、总酚、类黄酮含量等11项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番茄果实品质。【结果】(1)不同番茄品系间果实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5.45%~41.99%,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与番茄红素含量、果实硬度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纵径与横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蛋白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2)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5个主成分为果实纵径和可溶性糖、总酚、V_(C)、番茄红素含量等品质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88.542%,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7.5时,14个番茄品系可分为3类,各类群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4)215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516和L8,三者适宜作为加工型番茄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加工的材料。【结论】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备筛选优良加工型种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遗传多样性 品质评价 河西荒漠绿洲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