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锆石U—Pb年龄及Lu-Hf模式年龄对印支地块基底的限定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超 王世锋 莫亚思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593,共18页
印支地块的板块构造归属不仅对特提斯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周缘板块的陆内变形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本区的花岗岩主要是印支期旧特提斯闭合的产物,少数花岗岩与加里东期的构造活动有关。花岗... 印支地块的板块构造归属不仅对特提斯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新生代青藏高原及周缘板块的陆内变形同样至关重要。我们近期的研究工作表明,本区的花岗岩主要是印支期旧特提斯闭合的产物,少数花岗岩与加里东期的构造活动有关。花岗岩内锆石Lu-Hf二阶段模式年龄主要聚集在1.8~1.6Ga,此外在1.4~1.2Ga有另一峰值区。老挝北部花岗岩峰值区与印支地块内其它地区的锆石u—Pb年龄及Lu—Hf二阶段模式年龄峰值相似,表明印支地块内部有稳定的基底组成。老挝花岗岩年龄峰值与昌都-思茅地块的年龄峰值近于一致,同时,由于奠边府构造带不具有缝合带的属性且两个地块有相似的古生代暖水动物群,我们认为印支地块与昌都-思茅地块可能为同一陆块,这个联合陆块与华南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时期可能是一体的,因为他们的峰值区在4.0~3,5Ga,2.0~1.8Ga,1.4~1.2Ga的3个峰值区完全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花岗岩 U—Pb年龄 LU hf二阶段模式年龄 RODINIA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地壳形成与演化历史:来自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的证据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岳龙 李大鹏 +2 位作者 王忠 刘金宝 刘长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7-166,共20页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华北板块北缘、兴蒙造山系及扬子板块—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系统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北缘锆石年龄平均值为1 837Ma,最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于2 20...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华北板块北缘、兴蒙造山系及扬子板块—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系统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北缘锆石年龄平均值为1 837Ma,最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于2 200~1 800Ma,该期锆石约占全部的40%;次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在2 800~2 200Ma,其众数在全部锆石中约占30%;1 500~1 200Ma、500~100Ma这两个阶段形成的锆石在全区所占比例各约为15%。华北板块北缘最突出的特征是基本不含1000~700 Ma期间形成的锆石,>3 000Ma的锆石在全区分布极为有限。锆石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表明华北板块北缘平均值为2.55Ga,较U-Pb平均年龄老,说明2 200~1 800Ma期间形成的锆石含有较多的古老地壳再循环组分。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最强峰值约为2.8Ga,与全岩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的峰值相一致,Hf模式年龄为3.0~2.25Ga的颗粒占全部的近95%,证明华北板块北缘的地壳增生主要在太古宙至古元古代期间。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3.0Ga的锆石颗粒所占比例不到0.1%,另外近5%锆石的模式年龄分布于中元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所形成的锆石均是先存地壳组分,尤其是中元古代增生地壳的熔融作用形成。兴蒙造山系中锆石U-Pb年龄平均值为497Ma,最强峰分布于石炭纪(约320Ma),石炭纪—二叠纪末(350~250Ma)形成的锆石所占比例达30%以上。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600~440Ma)形成的锆石占全部锆石的55%以上,而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期间(1 200~600Ma)形成的锆石在全区仅占4%。中元古代以前形成的锆石非常有限,说明该区最早形成的地壳组分在兴蒙造山系的形成过程中较充分地参与到后期的岩浆作用过程中。兴蒙造山系中锆石相应的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平均为1.13Ga,明显较相应的U-Pb年龄老,最强峰值出现于约0.6Ga。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0.7~0.28Ga的颗粒在兴蒙造山系所占比例达57%,证明该区最强烈的地壳增生发生于新元古代至古生代期间。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分布于1.5~0.7Ga的锆石在全区约占38%,说明此期间也是该区地壳较强烈的增生期。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大于1.5Ga的锆石所占比例不到5%,古生代以后兴蒙造山系也基本没有明显的地壳增生。扬子与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构造单元中的锆石U-Pb年龄平均为799Ma,年龄为1 300~750Ma的锆石在全部锆石中约占70%。晚古生代—燕山期形成的锆石约占20%。年龄在3500~2 650Ma、2 118~1 680Ma的锆石在该区各约占5%。结合扬子与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平均为1.56Ga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特征,说明1 300~750Ma期间该区较强烈的岩浆作用事件中有较多的古老地壳组分加入其中。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均说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各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历史。地壳是幕式增长的,但各构造单元每幕发生的时间、强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由盆地中不同时代地层中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及全岩Nd同位素特征的系统研究可反演盆地物源供给与周围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hf模式年龄 地壳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 兴蒙造山系 华北板块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