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视锥蛋白样蛋白-1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孙李晴 江依勇 +1 位作者 蔡溢 肖剑英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rve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视锥蛋白样蛋白-1(cone-like protein-1,VILIP-1)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为疾病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rve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视锥蛋白样蛋白-1(cone-like protein-1,VILIP-1)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为疾病组,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60名为健康组。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CAM、VILIP-1;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患者精神分裂症严重情况进行评定;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自身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健康组相比,疾病组NCAM表达水平降低,VILIP-1升高(P均<0.05);NCAM与PANSS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NCAM与MoCA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P均<0.05);VILIP-1与PAN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VILIP-1与MoCA评分之间呈负相关性(P均<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显示,与NCAM、VILIP-1单项诊断相比,联合检测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较高(P均<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内NCAM和VILIP-1表达水平的异常升高或降低是精神分裂症的风险预测因子,可能与病情的诊断、发展及认知功能等具有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采用锥形束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的变化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博文 王艳民 +3 位作者 宋芳 刘敏 段莹 周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在Twin-block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在三维方向上的变化。方法选取20例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拍摄其功能矫治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的CBCT片,运用InVivoDental软件对CBCT片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线距和角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矢状向关节前间隙减小,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增大,冠状向关节上间隙增大(P<0.01);髁突高度、矢状向髁突角度、横断面髁突前后径增加(P<0.01)。结论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后,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和髁突部分骨性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髁突有新骨沉积,高度增加,在关节窝内的位置更向下和向前。CBCT的应用使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得以量化,能对正畸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靶向抑制GLUT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锥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石珂 赵璐 +2 位作者 杨玉兰 王盈盈 汪昌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视网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锥细胞的影响。方法 27只8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 目的观察抑制视网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锥细胞的影响。方法 27只8周龄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GLUT1 siRNA治疗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靶向GLUT1的siRNA,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注射等量非靶向性siRNA,以上操作每2周重复注射1次,共注射9次。建模第18周3组小鼠行明适应视网膜电图检查视锥细胞功能,免疫荧光共定位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查视网膜GLUT1的表达,测定比较视网膜含糖量,通过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查视锥细胞的密度及形态改变。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GLUT1 siRNA治疗组小鼠视网膜GLUT1表达明显下调,较正常对照组下降68.51%(P<0.01)。尽管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 siRNA治疗组视网膜组织含糖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GLUT1 siRNA治疗组小鼠视网膜含糖量比糖尿病对照组低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对照组和GLUT1 siRNA治疗组小鼠的明适应视网膜电图的a波及b波振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GLUT1 siRNA治疗组较糖尿病对照组分别高47.59%和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态学检查发现糖尿病对照组较GLUT1 siRNA组视锥细胞排列稀疏,外节形态更为短小。结论 GLUT1 siRNA通过抑制GLUT1表达,限制转运葡萄糖进入视网膜,降低视网膜局部含糖量从而对光感受器视锥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RNA 小分子干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锥细胞
下载PDF
TJ-1模拟月壤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明镜 戴永生 +2 位作者 张熇 王闯 吴晓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9-1535,共7页
采用TJ-1模拟月壤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静力触探、静载荷试验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合月壤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以期为未来载人登月时宇航员和着陆器登陆可能涉及到有关月面承载能力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参考。首先,使用近255 t TJ-1模拟月壤人工... 采用TJ-1模拟月壤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静力触探、静载荷试验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合月壤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以期为未来载人登月时宇航员和着陆器登陆可能涉及到有关月面承载能力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参考。首先,使用近255 t TJ-1模拟月壤人工制备出13 m×12 m×1.2 m试验用地基,后在试验地基均匀布置6个静力触探测点和2个静载荷试验测点进行测试。针对太沙基承载力计算半经验公式以及规范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12个适合中密实砂土静力触探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探讨。发现直接运用太沙基提出的半经验公式计算月壤承载力结果明显偏小,而由联合试验小组提出的经验公式s[R]36 P 76.6能够用来近似计算月壤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在计算承载力时能够与静载荷试验值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器 静力触探 月壤 TJ-1模拟月壤 地基承载力
下载PDF
不同贯入倾角下TJ-1模拟月壤静力触探模型箱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蒋明镜 王新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2-1450,共9页
为了研究月壤的工程力学特性,采用静力触探模型箱进行了0°,15°和30°三种不同贯入倾角下的TJ-1模拟月壤静力触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力触探试验终止探头退出土体后,地表产生不同的变形模式,贯入倾角愈大地表变形范围愈... 为了研究月壤的工程力学特性,采用静力触探模型箱进行了0°,15°和30°三种不同贯入倾角下的TJ-1模拟月壤静力触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静力触探试验终止探头退出土体后,地表产生不同的变形模式,贯入倾角愈大地表变形范围愈大,垂直贯入表层模拟月壤形成以贯入点为对称中心的圆柱形孔洞,倾斜贯入情况下表层模拟月壤形成一个椭圆形的陷落坑;不同贯入倾角下贯入阻力都随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垂直贯入深度处贯入阻力随贯入倾角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可用公式c 1 1q A b表示;垂直静力触探试验贯入阻力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可以采用公式c h0q exp[0.16(9)]估算;不同贯入倾角下探头周围的水平土压力均随贯入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再减小,同一深度处贯入方向前侧土体水平土压力峰值随贯入倾角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后侧土体水平土压力随贯入倾角增大而线性减小,二者的变化规律均可用公式h,max 2 2p A b表示;600 mm深度处的垂直土压力终值随贯入倾角的增大而线性减小,可用公式p v,end 0.3179 26.448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静力触探试验 模型箱 TJ-1模拟月壤
下载PDF
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髁突矢状向位置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方海军 陶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0-743,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矢状向位置进行测量,为Ⅱ类错早期进行下颌前导的功能矫形治疗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选用临床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40例(男18...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矢状向位置进行测量,为Ⅱ类错早期进行下颌前导的功能矫形治疗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选用临床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应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下颌前导治疗。对照组选用相应年龄阶段骨性安氏I类拥挤、临床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并存在埋伏阻生牙、需拍摄CBCT的患者44例(男19例,女23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拍摄全头颅CBCT。应用Mimics10.01软件对2组患者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关节上间隙宽度、关节前间隙宽度及关节后间隙宽度进行测量,应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两侧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关节上间隙宽度、关节前间隙宽度及关节后间隙宽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安氏Ⅱ类1分类及安氏Ⅰ类对照组2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显示2组间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及关节上间隙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关节前间隙宽度及关节后间隙宽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与安氏I类患者的关节窝深度、关节窝前壁角度、关节上间隙宽度均无显著差异,但关节前间隙宽度明显减小,而关节后间隙宽度明显增大。该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在青春期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功能矫形治疗前,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髁突的前移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位置 青春期 安氏Ⅱ类1分类错 锥形束CT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放 朱晓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学分析,探讨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来笔者科室接受正畸治疗的46例初次矫治患者,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学分析,探讨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高角骨面型上颌尖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差异,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来笔者科室接受正畸治疗的46例初次矫治患者,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18~30岁。所有患者均为骨性Ⅱ~1类错牙合,以FMA角及前后面高比值为分组标准,分为高角组和均角组,通过CBCT获得颅颌面三维影像,测量两侧上颌尖牙的牙与颅骨的关系,牙槽骨高度、厚度及旋转角度,以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上尖牙牙根的颊侧旋转角度在高角骨面型中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角骨面型的成人骨性Ⅱ~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尖牙区的牙槽骨形态是有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尖牙 骨性Ⅱ1分类 垂直骨面型 牙槽骨形态
下载PDF
一种神经生长的抑制性因子——collapsin-1的提取和功能测定
8
作者 丁新生 都爱莲 +2 位作者 邓晓萱 姚娟 程虹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提取一种成年鸡脑源性的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collapsin- 1并测定其功能。方法 鸡脑膜粗提物通过数个离子交换柱和麦胚凝集素亲和柱 ,再经 SDS- PAGE电泳纯化 ,用背根神经节 (DRG)培养物检测其致萎缩活性。结果 成年鸡脑膜提... 目的 提取一种成年鸡脑源性的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collapsin- 1并测定其功能。方法 鸡脑膜粗提物通过数个离子交换柱和麦胚凝集素亲和柱 ,再经 SDS- PAGE电泳纯化 ,用背根神经节 (DRG)培养物检测其致萎缩活性。结果 成年鸡脑膜提取物具有导致背根神经节生长冠萎缩的活性 ;随纯度的增加 ,活性也增加。10 0 kd的蛋白质与致萎缩活性紧密相关。结论  collapsin- 1为一种成年鸡脑源性神经生长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 抑制因子 Collapsin-1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正不动点
9
作者 魏曙光 王开荣 +1 位作者 何光辉 张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136,共3页
利用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拓扑度以及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研究它在锥中的情形,即研究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正不动点存在的边界条件。对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在锥中进行了自然的推广,也是... 利用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拓扑度以及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研究它在锥中的情形,即研究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正不动点存在的边界条件。对上半连续集值1-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在锥中进行了自然的推广,也是对单值1-集压缩映射的正不动点定理进行的一个自然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值1-集压缩映射 正不动点 BANACH空间 上半连续 半紧
下载PDF
随机1-集压缩算子的随机不动点指数计算及其应用
10
作者 张芳 王峰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260-267,共8页
利用锥理论给出了随机1-集压缩算子的随机不动点指数的一些计算方法.最后,把抽象结果应用于研究随机Hammerstein型积分方程多重正随机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随机1-集压缩算子 随机不动点指数 随机积分方程 正随机解
下载PDF
PB-1对PP/EG阻燃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黄兆阁 邹晓燕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可膨胀石墨(EG)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影响,EG用量为25phr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以达到31%。锥形量热仪试验结果表明,EG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PP的热释放速率(HRR)、有效燃烧热(EHC)和质量损失速率(MLR);同时利用扫描电镜(TEM... 本文研究了可膨胀石墨(EG)对聚丙烯(PP)阻燃性能的影响,EG用量为25phr时,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以达到31%。锥形量热仪试验结果表明,EG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PP的热释放速率(HRR)、有效燃烧热(EHC)和质量损失速率(MLR);同时利用扫描电镜(TEM)观察锥形量热仪燃烧后的残渣形貌,发现表观炭层形貌不致密,有大量的孔洞和缝隙。PB-1的加入可明显改善PP/EG复合体系冲击性能,当PB-1/PP为20/80、EG用量为25phr时,阻燃体系综合性能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 PB—1 极限氧指数 锥形量热仪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金属间化物(Sm_(1-x)Pr_x)_2Fe_(17)N_y 的各向异性机制探讨
12
作者 罗广圣 贺伦燕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1998年第2期63-66,共4页
制备了金属间化物(Sm1-xPrx)2Fe17Ny(x=0,0.2,0.4,0.6,0.8,1.0;2<y<3)的粉末样品,并通过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了金属间化物(Sm1-xPrx)2Fe17Ny中Pr原子的替代效应... 制备了金属间化物(Sm1-xPrx)2Fe17Ny(x=0,0.2,0.4,0.6,0.8,1.0;2<y<3)的粉末样品,并通过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了金属间化物(Sm1-xPrx)2Fe17Ny中Pr原子的替代效应,进而对其中的各向异性产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由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Sm1-xPrx)2Fe17Ny当x=0.6时发生了自旋磁结构相变,即由易C轴各向异性变为易锥面各向异性;2)金属间化物(Sm1-xPrx)2Fe17Ny中Pr次格子的面各向异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斯堡尔谱 各向异性 金属间化合物 永磁材料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价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后上前牙内收前后牙槽骨变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姜委杰 刘珺 +1 位作者 刘昌翠 张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986-2990,共5页
背景:安氏Ⅱ类错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拔牙矫治的方案以获得正常的覆、覆盖,改善患者面型及侧貌,此类型患者拔牙后矫治效果与前牙内收量及相应牙槽骨改建量有直接关系。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成人患者上前牙区内收前后牙槽骨变化。方法:选取3... 背景:安氏Ⅱ类错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拔牙矫治的方案以获得正常的覆、覆盖,改善患者面型及侧貌,此类型患者拔牙后矫治效果与前牙内收量及相应牙槽骨改建量有直接关系。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成人患者上前牙区内收前后牙槽骨变化。方法:选取30例安氏Ⅱ~1类成年拔牙患者,双颌排齐整平更换不锈钢方丝后稳定1个月(T_0期),采用Ⅱ类牵引滑动内收上前牙,调整前牙覆、覆盖至正常范畴后固定1个月(T_1期)。在T_0期、T_1期拍摄锥形束CT,对上前牙内收量、牙槽骨厚度及高度测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内收后,上中切牙冠根均舌向移动,内收量牙冠大于牙根;②除根尖区外,前牙区牙槽骨厚度在唇侧增大,腭侧减小(P <0.05),根尖区变化相反;③唇、舌侧牙槽嵴根向降低,腭侧差异有显著性(P <0.05);④结果说明,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患者内收过程中上前牙做倾斜移动,内收时上前牙牙槽骨改建与牙齿移动并非一致,唇腭侧均发生活跃的骨改建,但总体表现为骨吸收大于骨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类错 上前牙内收 CBCT 牙槽骨形态 锥形束CT
下载PDF
氨基酸转运载体LAT1对小鼠胎盘早期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婧 谭毅 +3 位作者 谭冬梅 卢俊杰 梁浩 罗文萍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type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LAT1)在妊娠小鼠第8天(D8)子宫中的表达,探讨LAT1在早期胎盘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20只6~8周龄SPF级KM雌鼠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AT1在妊娠小鼠D8子宫中的表... 目的观察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type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LAT1)在妊娠小鼠第8天(D8)子宫中的表达,探讨LAT1在早期胎盘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20只6~8周龄SPF级KM雌鼠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AT1在妊娠小鼠D8子宫中的表达情况,原代分离D8.5的绒毛膜锥(EPCs),检测LAT1特异抑制剂2-氨基双环[2.2.1]庚烷-2-羧酸(2-aminobicyclo-(2,2,1)-heptane-2-carboxylic acid,BCH)以及LAT1的作用底物亮氨酸(L-leucine)对EPCs黏附及外延生长能力的影响。结果 LAT1高表达于D8子宫蜕膜区,在EPCs中亦呈现阳性表达。LAT1的特异性抑制剂BCH显著性抑制EPCs的外延生长,而亮氨酸对EPCs的外延生长抑制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AT1表达于小鼠早期胎盘形成期的子宫中,从而推测LAT1可能促进滋养层对母体蜕膜组织的侵袭,进而参与胎盘早期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胎盘 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 绒毛膜锥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畸形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娜君 赵春洋 +1 位作者 吴可 马俊青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82-1084,1112,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研究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上、下颌骨的改变,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治机制。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锥形束CT测量、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矫... 目的通过锥体束CT研究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上、下颌骨的改变,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矫治机制。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1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锥形束CT测量、分析。结果 31例患者矫治后下颌升支长度(Co-Go)、下颌体长度(Pog-Co)都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B-冠状面、B-水平面,距离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下颌向前向下生长。ANB减小,U1/SN减小、L1/MP增加,有显著差异(P<0.01),上颌骨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够有效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1 生长改良治疗 TWIN-BLOCK矫治器 锥形束CT
下载PDF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髁突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淑敏 张宇 +1 位作者 王振宁 徐璐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3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12.2岁,均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Ⅰ期矫形治... 目的:探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对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30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12.2岁,均采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进行Ⅰ期矫形治疗,所有患者矫治前后行CBCT扫描,利用QR-NNT软件对原始影像进行3D重建,测量矢状向、冠状向关节间隙大小,分析髁突位置变化;测量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关节窝宽度、深度,髁突长度,分析关节形态变化。结果:矫治后上颌牙弓宽度增加,改良Twin-block矫治器刺激下颌骨生长,患者双侧磨牙达中性关系,覆[牙合]覆盖明显改善,侧貌趋于直面型。导下颌向前后关节前间隙减小(0.50±0.19)mm(P<0.01),关节上间隙和后间隙分别增大(1.25±1.84)mm(P<0.01)和(1.48±1.60)mm(P<0.01),冠状向关节内间隙增大(0.91±1.92)mm(P<0.05),关节上间隙增大(0.85±1.25)mm(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髁突内外径、前后径,髁突长度,关节窝宽度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窝深度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解除了上颌牙弓狭窄对下颌的限制,髁突在关节窝内向前向下移位,充分利用了恒牙早期生长潜力,促进下颌骨生长发育,随着髁突生长,颞下颌关节发生适应性改建,软硬组织改变,面部比例更加趋于协调,可快速、高效改善面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win-block矫治器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 锥形束CT(CBCT) 颞下颌关节 髁突位置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 牙 合 患者正畸治疗前后 咀嚼肌形态变化的三维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以慈 赵娜 +1 位作者 王若冰 马俊青 《口腔生物医学》 2023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咀嚼肌形态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各30例,收集其正畸治疗前后的CBCT影像,观测下颌升支、咬肌、翼内肌、翼外...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咀嚼肌形态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各30例,收集其正畸治疗前后的CBCT影像,观测下颌升支、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等形态指标,比较分析治疗前后咀嚼肌的变化。结果:正畸治疗前后相比,安氏Ⅰ类咬肌角度、咬肌宽度、翼内肌宽度、翼内肌厚度、翼内肌面积、翼外肌上头面积有明显变化,安氏Ⅱ类1分类咬肌角度、咬肌宽度、咬肌厚度、翼外肌上头厚度、翼外肌上头面积有明显变化,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Ⅰ类患者翼内肌面积、翼外肌下头厚度变化量和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相比明显偏大,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形态变化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安氏Ⅰ类 安氏Ⅱ类1分类 咀嚼肌 锥形束CT
下载PDF
A Hybrid Parallel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for 0/1 Knapsack Problem 被引量:3
18
作者 Sudhir B. Jagtap Subhendu Kumar Pani Ganeshchandra Shinde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1年第5期316-319,共4页
In this paper a hybrid parallel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0/1 knapsack problem. Multi-objective problems with non-convex and discrete Pareto front can take enormous computation time to ... In this paper a hybrid parallel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0/1 knapsack problem. Multi-objective problems with non-convex and discrete Pareto front can take enormous computation time to converge to the true Pareto front. Hence, the classical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s (MOGAs) (i.e., non- Parallel MOGAs) may fail to solve such intractable problem in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ime. The proposed hybrid model will combine the best attribute of island and Jakobovic master slave models. We conduct an extensive experimental study in a multi-core system by varying the different size of processors and the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basic parallel model i.e., master-slave model which is used to parallelize NSGA-II.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hybrid model is showing a clear edge over master-slave model in terms of processing time and approximation to the true Pareto fro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PARALLEL Processing Techniques NSGA-II 0/1 KNAPSACK Problem TRIGGER MODEL cone Separation MODEL Island MODEL
下载PDF
血清VILIP-1、尿酸、CRP、NSE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郑守冰 林振中 叶小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9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首次发病脑梗死患者90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VILIP-1水平,酶法测定血清UA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SE水平。然后在患者接受治疗的第1天及第90天分别进行Rankin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VILIP-1、UA、CRP、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学分析,随着脑卒中病情的加重及梗死面积的扩大,血清VILIP-1、UA、CRP、NSE水平升高(P<0.05);预后良好的患者血清VILIP-1、UA、CRP、NSE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ILIP-1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μg/L、0.835、0.807,UA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26.42μmol/L、0.693、0.722,CRP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85mg/L、0.685、0.713,NSE的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0.65ng/L、0.785、0.862,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22。结论血清VILIP-1、UA、CRP、NSE异常表达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且与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血尿酸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Effect of Penetration Rates on the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Silt 被引量:1
20
作者 ZHANG Jiarui MENG Qingsheng +4 位作者 ZHANG Yan FENG Xiuli WEI Guanli SU Xiuting LIU T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61-374,共14页
Partial drainage often occurs during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 on Yellow River Delta silt because of its intermediat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ose of sand and clay.Yet,there is no accurate unde... Partial drainage often occurs during piezocone penetration testing on Yellow River Delta silt because of its intermediat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tween those of sand and clay.Yet,there is no accurate understanding for the range of penetra-tion rates to trigger the partial drainage of silt soils.In order to fully investigate cone penetration rate effects under partial drainage condi-tions,indoor 1 g penetration mode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cavity expansion at variable penetration rat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silt.The boundary effect of the model tests and the variation of key parameters at the different cavity ex-pansion rates were analyzed.The 1 g penetration model test resul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results consistently indicated that the penetration rate to trigger the partially drainage of typical silt varied at least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lso provide the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corresponding to zero dilation and zero viscosity at any given normalized penetration rate for silt in Yellow River Delta.Thes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can be used for the design of offshore platforms in Yel-low River Delta,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e penetration rate effects under the partially drained conditions would provide some technical support for geohazard evaluation of offshore plat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llow River Delta silt cone penetration rate effects 1g model simulation numerical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