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袁星钰 胡安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44-50,共7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可通过代效... 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可通过代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对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上游城市更大。高铁开通对不同圈层内城市GTFP的促进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且在距离省会城市80~180 km处达到最大。此外,高铁开通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结论对如何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带动城市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绿色发展 长江经济带 多时点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志雄 邱云淑 +2 位作者 罗佳惠 韩经纬 陈思盈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55,共18页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立足高铁的时空效应,重点考察劳动力流动引致的知识溢出等效应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以空间滞后项的系数判断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还以间接效应衡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考虑长江经济带高铁网络布局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高铁开通后引起的效应可能有所区别,分区域及细分行业研究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异质性;并进一步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不仅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亦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产业集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正向作用高于中部城市,对西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并无明显影响;高铁开通对不同细分行业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对批发零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及教育等行业集聚水平作用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拓展了劳动力自由流动范围,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知识溢出影响第三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也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中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的重要传导机制。因此,未开通高铁城市应加快推进高铁网络建设,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中、东部地区应加大第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承接力度,促使产业升级;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高铁对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重构效应,警惕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文章将空间溢出效应引入双重差分模型,判断高铁引致的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程度;基于“时空压缩”效应下劳动力流动视角考察“虹吸效应”和“辐射效应”双重影响下的异质性,丰富了高铁建设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理论研究,对高铁建设规划与第三产业布局协同联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第三产业集聚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劳动力流动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高铁建设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吗?——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何雄浪 王诗语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共10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5—2019年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来探讨高铁建设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高铁建设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5—2019年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来探讨高铁建设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高铁建设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显示:高铁建设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地理区位、不同规模城市中存在差异,在长江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促进作用更明显。同时,中介效应回归结果表明: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投资规模有促进作用,并可通过这些路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应充实完善发达地区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弥补欠发达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实走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城乡融合 长江经济带 双重差分法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高铁开通与长江经济带资源错配: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强 杨怡曼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3年第1期23-32,共10页
首先,系统探究了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影响资源错配的内在机理。其次,基于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长江经济带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高... 首先,系统探究了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影响资源错配的内在机理。其次,基于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长江经济带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高铁开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江经济带已开通高铁城市的劳动力错配水平,并对长江经济带已开通高铁城市的资本要素错配具有轻微改善效应,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2)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高铁开通对于劳动力要素的“涓滴效应”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虹吸效应”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改变区域要素配置格局,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即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间资源错配水平的传导机制。最后,从推进高铁网络建设,制定差异化投资政策、加快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地区间产业体系等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资源错配 长江经济带 双重差分
下载PDF
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被引量:113
5
作者 郭建科 王绍博 +2 位作者 李博 彭飞 王丹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1-529,共9页
基于GIS平台,构建可达性模型分析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变化特征,然后通过修正引力模型,从时空压缩效应、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旅游通勤圈空间分异、加剧旅游极化效应等方面分析哈大高铁对东北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 基于GIS平台,构建可达性模型分析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变化特征,然后通过修正引力模型,从时空压缩效应、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旅游通勤圈空间分异、加剧旅游极化效应等方面分析哈大高铁对东北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大大强化了东北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整个通勤圈时空压缩2 h左右,提升幅度均呈现距离高铁增加而衰减现象,且省际城市间的变化大于省内城市间的变化,东三省的变化大于内蒙东部区域的变化。沿线城市在高铁开通后将获得更大的旅游发展动能,并加快哈大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沿线城市"一日游"和"两日游"受益明显,偏远城市则在"七日游"方面受益较多;东北旅游应以高铁为契机,精心开发沿线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一体化合作,打造东北旅游新形象。高铁使旅游市场空间分布上出现"极化效应",提升旅游产业供求效率的同时,拉大了城市间旅游差距,不利于旅游产业协调性发展。今后应以高铁为核心完善快速交通干线布局,将更多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纳入高铁通勤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可达性 城市旅游经济联系 高铁旅游带 旅游通勤圈 旅游极化效应
下载PDF
高铁建设、区域旅游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红梅 郝美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79-90,共12页
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识别其中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探究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发展与合作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贵广、南广高铁的开通显著促进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 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识别其中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探究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发展与合作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贵广、南广高铁的开通显著促进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旅游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但高铁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业发展增长速度的影响是负向的,对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大,但对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方法的我国高速铁路对经济发展影响综述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谢勇 柴激扬 孙毅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5年第5期64-69,共6页
国内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高铁对经济发展影响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各类文献提出的观点和成果进行分类梳理,综述高速铁路在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交通空间经济、产业优化发展四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 国内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高铁对经济发展影响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各类文献提出的观点和成果进行分类梳理,综述高速铁路在宏观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交通空间经济、产业优化发展四方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对高铁经济的微观分析和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健全,为此,需要引导学者在内容、方法上对高铁的经济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32-42,共11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04—2018年数据,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显著地提高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对城...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04—2018年数据,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铁开通显著地提高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对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作用更为明显,高铁开通总体上扩大了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2)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高铁开通加剧了下游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但对于上游地区而言,高铁开通却能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和资本流动是高铁开通扩大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从加强农村地区与高铁站之间交通网络建设、优化高铁空间分布、完善城乡之间要素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开通 城乡收入差距 长江经济带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中国高铁“走进非洲”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水英 顾津静 田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47-59,共13页
近几年,中国高铁的发展引人注目,尤其是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对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巨大促进作用。文章以中国在非洲建设现代铁路的11个沿线国家和11个非沿线国家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中国高铁“走进非洲”对... 近几年,中国高铁的发展引人注目,尤其是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对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巨大促进作用。文章以中国在非洲建设现代铁路的11个沿线国家和11个非沿线国家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中国高铁“走进非洲”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也是影响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口密度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高铁 经济发展 多期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贵州高铁经济带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家凯 胡静 《商业经济》 2016年第6期58-59,150,共3页
贵州迎来高铁时代,深刻的改变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贵州省房地产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高铁的开通又引起了城市基础设施脱节、旅游业服务碎片化、人才流失等问题。面对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贵州省应... 贵州迎来高铁时代,深刻的改变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贵州省房地产业、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高铁的开通又引起了城市基础设施脱节、旅游业服务碎片化、人才流失等问题。面对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贵州省应该因地制宜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推进旅游服务系统化,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化,完善人才扶持政策,使高铁沿线经济发展搭上高铁的顺风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高铁经济带 发展研究
下载PDF
高铁开通、资源错配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 董安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3-66,共14页
高铁作为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在改善资源错配、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资源错配改善视角阐释了高铁开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8年10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高铁开通、... 高铁作为资源流动的重要载体,在改善资源错配、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资源错配改善视角阐释了高铁开通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8年10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高铁开通、资源错配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相较而言,开通高铁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平均提升了0.33个百分点,高铁开通总体上推动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其对长江上游地区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2)引入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高铁开通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N”型变化趋势;基于滞后被解释变量、安慰剂、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等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研究结论可信。(3)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主要通过改善劳动力错配以缓解要素配置扭曲状况,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铁开通 资源错配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贵州省两高经济带发展研究
12
作者 刘诗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8-42,共5页
贵州两高经济带,是指沿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段建设的一条经济走廊。回顾国内外高铁经济带发展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前贵州省实际情况,在对两高经济带建设产业发展重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贵州省两高经济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高经济带 发展案例 发展重点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柳州市参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探讨
13
作者 甘灿业 胡海龙 +1 位作者 陈星卉 唐韵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3-47,103,共6页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是依托于高铁而形成一种新型区域发展模式。先是对高铁经济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运用SWOT模型对柳州市参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作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柳州,要坚...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是依托于高铁而形成一种新型区域发展模式。先是对高铁经济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运用SWOT模型对柳州市参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作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柳州,要坚持內扩外联、整合创新。在具体措施上要实施走出战略,主动参与对接;科学合理规划,强化市区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加快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完善产业体系,明确园区功能;转变政府职能,激活市场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桂黔 高铁经济带 参与机制 建设路径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洪玮 吴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27,共10页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在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在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而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则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该研究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沿线城市制造业的绿色转型,这种影响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其次,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城市、不同层级城市以及沿江和非沿江城市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高铁开通对西部长江上游城市群、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以及非沿江城市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此外,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可以通过加快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要素的流动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而高铁开通对铁路货运能力的释放尚不显著,绿色物流在高铁开通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中的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建议: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铁建设,加快既有线路改造,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坚持落实系统观念,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绿色物流发展,助推制造业绿色转型;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区域联动机制,实现高铁均衡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铁 制造业绿色转型 要素流动 绿色物流
下载PDF
广西参与高铁经济带建设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霓 《东南亚纵横》 2014年第12期20-26,共7页
2014年年底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将签署建设高铁经济带框架协议,高铁经济带建设正式来临;高铁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广西带来战略地位的提升、产业升级、推进开放发展等机遇,也可能导致广西资源人才流出加剧、竞争压力加大、被边缘化等... 2014年年底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将签署建设高铁经济带框架协议,高铁经济带建设正式来临;高铁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广西带来战略地位的提升、产业升级、推进开放发展等机遇,也可能导致广西资源人才流出加剧、竞争压力加大、被边缘化等挑战;广西必须正视高铁带来的正负影响,积极应对,围绕高铁站点加快城市建设,发挥好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升级发展,打造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优化高铁沿线产业布局来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策略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要在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创新方面敢于先行先试,要加大制度组织保障,加大政策优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高铁经济带 策略
下载PDF
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春杨 吴小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9-74,共6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铁建设显著缩短了长江经济带高铁沿线各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其创新增长;高铁开通对中西部城市创新... 基于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高铁建设对区域创新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铁建设显著缩短了长江经济带高铁沿线各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其创新增长;高铁开通对中西部城市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明显,有利于形成东中西创新联动格局,同时拉大了高铁和非高铁城市之间的创新差距,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非均衡发展趋势较为明显。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联网 区域创新 空间结构 长江经济带 演化
下载PDF
高铁经济带、过道效应与非中心区域旅游业发展策略——以肇庆市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东旭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4-19,共6页
高铁经济带中的非中心区域面临着过道效应,应当采取趋利避害的发展策略。积极参与高铁经济带跨区旅游合作,完善旅游合作机制,运用"互联网+公路客运"提高公路客运与高铁的衔接效率,开发城乡融合的高铁一小时经济圈,强化高铁经... 高铁经济带中的非中心区域面临着过道效应,应当采取趋利避害的发展策略。积极参与高铁经济带跨区旅游合作,完善旅游合作机制,运用"互联网+公路客运"提高公路客运与高铁的衔接效率,开发城乡融合的高铁一小时经济圈,强化高铁经济带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制定优惠政策和营销策略,突出旅游主题,打造旅游品牌,发挥地理标志产品的作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加强非中心区域的魅力和吸引力,减少过道效应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经济带 非中心区域 旅游业 过道效应 发展策略
下载PDF
论高铁时代包头在“一带一路”中节点优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喜斌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75-79,共5页
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包头市作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地位。包头市紧抓发展机遇,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发挥联通呼包... 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包头市作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节点地位。包头市紧抓发展机遇,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国家高速铁路网建设,发挥联通呼包鄂榆城市群枢纽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发展活力,形成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成为内蒙古向西、向北开放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时代 一带一路战略 包头 经济节点优势
下载PDF
京沪高铁建设对京津冀、山东“一圈一带”城市经济联系的影响
19
作者 梁超 邸向红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2-47,共6页
京沪高铁建设极大改变了京津冀城市群与山东“一圈一带”城市圈的交通格局,必将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产生重大影响。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加权集成法,研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等时圈的变化特性;选取山东“一圈一带”途径高铁的6个城市... 京沪高铁建设极大改变了京津冀城市群与山东“一圈一带”城市圈的交通格局,必将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产生重大影响。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加权集成法,研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等时圈的变化特性;选取山东“一圈一带”途径高铁的6个城市、京津冀城市群的7个城市,展示京沪高铁开通对两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影响。结论表明,京沪高铁建设显著提升两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显著改变了可达性空间格局。京沪高铁扩大了等时圈的范围,可达时间变化率也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一圈一带 京津冀 等时圈 城市经济联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虚拟旅游流对高铁建设的响应格局及其驱动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海雁 靳诚 +1 位作者 陆玉麒 杜家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1-808,共18页
深度认知网络关注行为对高铁建设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丰富交旅互动研究的理论内涵,为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域,将2015年和2019年的快速交通系统和虚拟旅游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达性、社会网络分析、响... 深度认知网络关注行为对高铁建设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丰富交旅互动研究的理论内涵,为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域,将2015年和2019年的快速交通系统和虚拟旅游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达性、社会网络分析、响应指数、空间变差函数、地理探测器方法,深入分析虚拟旅游流对高铁建设的响应格局及其驱动机理。研究发现:(1)高铁可达性变化格局表现出边缘区域快速提升,核心区域缓速改善的特征。(2)虚拟旅游流格局具有明显的高铁路径依赖性,高铁促进旅游网络关注的距离粘滞性降低,长距离关注路径增加。(3)响应格局显现出明显的维度分异和空间分异;不同维度响应格局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组织性,北-南和东南-西北方向的差异较大。(4)交通建设是城市旅游扩散功能的重要驱动力,服务能力提升推动景区集聚能力的增强;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和虚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正向互馈,促进虚实空间互动和交旅协调发展。应从优化快速交通网络布局、探索需求显化多元路径、推动交旅空间统筹发展方面提升虚拟关注向现实流动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旅游流 高铁建设 响应格局 驱动机理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