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f high risk factors affecting retinopathy in full-term infants in China 被引量:15
1
作者 Li-Na Chen Xiao-Ping He and Li-Ping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77-180,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ccurring before and during birth in full-term infants and the outcome of retinopathy. METHODS: Totally 816 full-term infants admitted in 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ccurring before and during birth in full-term infants and the outcome of retinopathy. METHODS: Totally 816 full-term infants admitted in the neonate intensive unit of Boai Hospital of Zhongshan between 1 May, 2008 and 30 June, 201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Fundus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and evaluated individually on them at the age of 48 hours after delivery, 2 weeks and 1 month. Some possible risk factors happening prenatally or during delivery such as pregnant related hypertension, placenta previa, placental abruption etc, as well as some neonatal risk factors such as neonatal asphyxia,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low birth weight etc, were recorded and evacuated. Then the effect of the risk factors of full-term infants on retinopathy was studi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etinal hemorrhage of full-term infants with prenatal pregnant related hypertension (PRH) of the mother (43.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ull-term infants without (8.0%). (P<0.001). The incidence of retinal hemorrhage of full-term infants with neonatal asphyxia and /or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29.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out (15.7%), but correlation was not found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retina hemorrhage and the degree of hypoxic disease. A pale color of optic disc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 birth weight of full-term infant. Full-term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less than 2500g had a significant higher incidence of retinopathy than those with birth weight equal or more than 2500g( P<0.001). CONCLUSIO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lead to retinopathy of high risk full-term infants are prenatal factors such as PRH, and some neonatal risk factors such as asphyxia,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low birth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term infant high risk factor RETINOPATHY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High Energy and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on Iron Status in Nutritionally at Risk Infants
2
作者 M.A.HUSAINI A.B.JAHAR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25-340,共16页
The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over 180 consecutive days on iron statu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at six tea plantation in West Java, Indonesia. The design used was a clinical trial: two eohorts... The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ry feeding over 180 consecutive days on iron statu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at six tea plantation in West Java, Indonesia. The design used was a clinical trial: two eohorts (i.e., 12 and 18 months old children) and three treatment groups (i.e., energy + micronutrient, micronutrient alone, and placebo) per cohort. Every day except Sunday, the infants attended day-care centers. Twenty four centers and 136 infants were selected. The infants were screened for weight and length and those meeting the criteria (i.e., <-1 SD of length-for-age, and between -1 and -2 SD of weight-for-length of the NCHS reference) were included. The experimental unit was the day-care centers (DCC), where each DCC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hree treatment. As expected, groups of energy + micronutrient and micronutrient alone of the 12 months cohort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upward shift in hemoglobin, ferritin and TS and a downward change in FEP, while the values for the group of placebo remain about the same as at base line. In the first 6 month of treatments, the ANOVA for each iron indicator yielded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of treatment (P<0.01) and for Hb with (P =0.059) on 12 months cohor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in effects of treatment on hemoglobin, TS, ferritin and FEP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the 18 months cohort. In the second 6 month of treatments, the only significant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P<0.01) was in serum ferritin on 18-month cohort.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energy has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iron stores. It is likely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hemoglobin and each iron indicators were reached in 6 months of treatment except ferritin still continued to increase up to 12 month.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on the improvement of iron status was stronger in 12 months than in 18 mon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 The Effects of high Energy and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on Iron Status in Nutritionally at risk infants
下载PDF
靳三针联合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在脑性瘫痪高危儿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小兵 赵建利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1961-1965,共5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性瘫痪高危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西安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性瘫痪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月龄(4.09±0.89)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月龄(4.25±0.74)个月。对照组患儿接受基础康复和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治疗,基础康复是以神经发育学治疗为主的Rood疗法和Bobath疗法,每次40 min,1次/d,5次/周,共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每隔1日针刺1次,每周针刺3次,每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DiagnosisScale,GDDS)得分的差异,常规随访观察患儿的发育状况。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FM、FMFM、适应性行为、语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的GMFM和FMFM评分分别为(39.29±3.90)分、(49.79±3.16)分、(16.83±3.57)分、(25.59±4.11)分,高于对照组的(34.25±4.08)分、(45.69±3.17)分、(13.73±3.44)分、(19.34±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48、5.793、3.955、7.287,均P<0.001);观察组的适应性行为和语言得分分别为(57.33±3.90)分、(69.72±4.76)分、(62.86±4.38)分、(68.19±3.89)分,高于对照组的(55.22±4.08)分、(65.21±4.17)分、(58.44±4.74)分、(63.84±3.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4、4.507、4.331、5.217,均P<0.05)。在校正胎龄为12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发育正常比例分别为85.00%(34/40)、60.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12)。结论靳三针联合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对提高脑性瘫痪高危儿的运动和认知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危儿 靳三针 早期目标-活动-运动环境训练
下载PDF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Neuro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Life 被引量:6
4
作者 Irma Alvarado-Guerrero Adrián Poblano +2 位作者 Erzsebet Marosi María Corsi-Cabrera Gloria A. Otero-Ojeda 《Neuroscience & Medicine》 201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Objective: Measure the effec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ad modum Katona (EI-K) in high-risk premature infants by means of clinical, neurobehavioral, and neurophysiologic tests. Method: We used the Amiel-Tison neurologic ... Objective: Measure the effec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ad modum Katona (EI-K) in high-risk premature infants by means of clinical, neurobehavioral, and neurophysiologic tests. Method: We used the Amiel-Tison neurologic examination, the Bayley Scale of Infant Behavior,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recordings at 42 weeks of conceptional age, and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EI-K (n = 14) and compared these results with those of a group of infants without early intervention (nEI) (n = 11). Results: We found better performance of infants in EI-K than nEI group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in neurologic and behavioral examination measurements, but found no differences in EEG comparisons. Conclusion: Our data suggest significant benefit of the use of EI-K program over n-EI in the neurologic and neurobe-havior examinations of premature infants after 6 months of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MATURE high-risk infants Early INTERVENTION Brain Plasticity
下载PDF
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5
作者 王丽 李晨 +1 位作者 吕攀攀 崔传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2期2004-2008,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高危儿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分析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早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住院的高危儿260例,依据高危儿是否定期返院进行随访分为规范随访组和... 目的通过建立高危儿规范随访监控机制,分析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早期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住院的高危儿260例,依据高危儿是否定期返院进行随访分为规范随访组和非规范随访组。规范随访组170例高危儿中男78例,女92例,日龄12(7,14)d,高危因素1项112例、2项58例;非规范随访组90例高危儿中男41例,女49例,日龄13(7,15)d,高危因素1项59例、2项31例。规范随访组是指根据出院随访计划表在出院后定期返院随访,并根据返院的各项检查结果,及时评估并给予干预措施;非规范随访组为出院后未规律返院随访且失访次数>3次,但有2周龄、3月龄、6月龄、12月龄4个时间点的发育评估资料。比较两组高危儿6月龄、12月龄的体格发育情况,2周龄、4周龄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3月龄、1月龄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U检验。结果规范随访组高危儿6月龄的身长、体质量和头围分别为(70.4±7.8)cm、(8.7±1.6)kg、(43.4±1.5)cm,12月龄分别为(78.3±6.4)cm、(11.4±1.5)kg、(45.3±1.5)cm,均高于非规范随访组的(62.8±8.7)cm、(7.6±2.3)kg、(41.4±1.1)cm、(76.6±7.6)cm、(10.7±1.9)kg、(44.8±1.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78、P<0.001,t=4.509、P<0.001,t=12.830、P<0.001,t=1.907、P=0.058,t=3.256、P=0.001,t=2.498、P=0.013)。规范随访组高危儿出生2周、4周时NBNA评分分别为(36.67±2.18)分、(38.59±1.61)分,非规范随访组分别为(36.62±2.21)分、(37.73±1.34)分,两组出生4周时NBNA评分均比出生2周时升高,且规范随访组高于非规范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月龄时,两组高危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语言、个人社交发育迟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月龄时,两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迟缓率均明显降低,且非规范随访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迟缓率均高于规范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范随访组高危儿营养不良、贫血的总发生率低于非规范随访组[5.8%(10/170)比25.4%(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53,P<0.001)。结论建立规范的随访监控机制,连续性管理高危儿的生长发育,可及时发现偏离并给予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在高危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随访 规范 体格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下载PDF
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预防性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6
作者 农绍汉 余卫红 +1 位作者 李翠红(综述) 周晓光(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已成为影响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目前对高危儿一般采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干预模式。近年来,国外开始探讨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预防性早期干预新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该文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已成为影响全球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内目前对高危儿一般采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干预模式。近年来,国外开始探讨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预防性早期干预新技术,并取得较好效果。该文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预防性早期干预的开始时机、方法和干预模式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预防性早期干预技术的认识水平,促进此干预技术在我国的临床研究与应用,降低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障碍 预防性干预 高危儿
下载PDF
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影响因素分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对高危儿体格发育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利霞 马争迎 +1 位作者 沈玮 李晓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1期4212-4216,共5页
目的 分析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的影响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高危儿体格发育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出生的105例高危儿为研究... 目的 分析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的影响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高危儿体格发育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出生的105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统计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检测高危儿IGF-1、IGFBP-3水平。结果 105例高危儿中,74例体格发育正常,占70.48%。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体格发育正常高危儿相比,体格发育不良高危儿出生体质量<1.5 kg(35.14%vs.74.19%)、出生身长<47 cm(39.19%vs.77.42%)、未添加营养补充剂(28.38%vs.58.06%)、母乳喂养(24.32%vs.41.94%)、人工喂养(18.92%vs.38.71%)、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3.78%vs.61.29%)、无多个看护人(36.49%vs.64.52%)、IGF-1<200 ng/ml(29.73%vs.74.19%)、IGFBP-3<5.0μg/ml(33.78%vs.70.97%)比例较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是否添加营养补充剂、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多个看护人、IGF-1、IGFBP-3为影响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的主要因素(均P<0.05)。与IGF-1、IGFBP-3单项诊断相比,两项联合预测高危儿体格发育不良的灵敏度(58.06%vs.77.42%vs.93.55%)、准确度(72.38%vs.64.76%vs.90.48%)较高(均P<0.05)。结论 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是否添加营养补充剂、喂养方式、母亲文化程度、多个看护人、IGF-1、IGFBP-3为高危儿体格发育情况的影响因素,IGF-1、IGFBP-3联合检测对高危儿体格发育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体格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预测价值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东莞市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
8
作者 谢洋 庾静云 陈霭信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东莞市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2—10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0例高危患儿纳入研究。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200例。常规育儿组主要接受家庭常规干预,早期干预组主要接受家庭配合医疗部... 目的 探讨东莞市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2—10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0例高危患儿纳入研究。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200例。常规育儿组主要接受家庭常规干预,早期干预组主要接受家庭配合医疗部门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比2组的干预效果、发育水平、后遗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早期干预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常规育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2组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2个疗程后,早期干预组发育水平均高于常规育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干预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0.50%,低于常规育儿组的5.50%(P<0.05)。早期干预组干预总依从性为98.50%,常规育儿组干预总依从性为94.00%,早期干预组高于常规育儿组(P <0.05)。结论 早期干预可有效促进高危儿的正常发育,降低后遗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发育水平 大运动 后遗症 依从性
下载PDF
神经发育疗法早期干预对高危早产儿运动、认知发育的影响观察
9
作者 杨海虹 邓富萍 +2 位作者 陈志丹 李琴 李瑞欣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0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究神经发育疗法早期干预对高危早产儿运动、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用早期神经发育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结... 目的探究神经发育疗法早期干预对高危早产儿运动、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采用早期神经发育疗法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疗法的早期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高危早产儿的运动及认知发育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疗法 高危早产儿 运动功能 认知发育
下载PDF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在脑损伤高危儿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洪涛 张惠佳 +3 位作者 王跑球 李惠枝 覃蓉 刘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 目的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平行效度。方法 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60例,均接受AIMS和PDMS-2评估。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原始总分(GM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分位与粗大运动商(GMQ)根据Kappa值进行定性分析。并对两个量表检查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IMS总分与PDMS-2 GMS的相关系数为0.91(P<0.001),AIMS百分位与PDMS-2 GMQ的相关系数为0.6。AIMS评估时间平均(10.47±3.63)min,PDMS-2评估时间平均(26.5±7.77)min(t=28.895,P<0.001)。结论 AIMS与PDMS-2在1-9个月脑损伤高危儿的运动发育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高危因素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 一致性
下载PDF
云南省0~3岁高危儿童发现及专案管理现状分析
11
作者 安艳婷 郭光萍 +4 位作者 郑佳瑞 张晓雨 刘云芬 汤四意 车学继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3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0~3岁高危儿童发现率及主要高危因素、探索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影响因素,为提升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于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抽中的云南省5个州市10家医疗保健机构,对前来... [目的]分析云南省0~3岁高危儿童发现率及主要高危因素、探索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影响因素,为提升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于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抽中的云南省5个州市10家医疗保健机构,对前来进行儿童保健的2470例0~3岁儿童开展调查。通过查阅医疗文书获得高危儿童情况及专案管理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儿童母亲获得高危儿童专案管理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云南省0~3岁高危儿童发现率为29.92%,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为44.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成长期高危因素种类越多(OR=5.249)、新生儿期高危因素种类越多(OR=2.086)高危儿童被专案管理的可能性越大,但胎儿期高危因素种类越多(OR=0.444)高危儿童被专案管理的可能性越小。儿童分娩医疗保健机构级别为州市级及以上(OR=0.512)、医生未提醒家长带儿童体检(OR=0.313)、产科医生(OR=0.265)、新生儿科医生(OR=0.222)、儿童保健科医生(OR=0.038)未告知家长儿童是高危儿童为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云南省0~3岁高危儿童发现率高,专案管理率低,儿童高危因素发现的时期和种类、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儿童专案管理质量是影响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童 专案管理 现状分析
下载PDF
改良aEEG、NCIS、SNAPPE-Ⅱ评分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3
12
作者 徐文慧 刘娜娜 +2 位作者 柳涛 陈晓 罗时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足月儿临床资料,并于生后12h内进行...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和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Ⅱ(SNAPPE-Ⅱ)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足月儿临床资料,并于生后12h内进行相应评分。比较无脑损伤组与脑损伤组之间各评分分值的差异,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3种评分预测高危儿脑损伤的最佳值。结果 119例高危儿中,65例(54.6%)发生脑损伤。脑损伤组的改良aEEG评分和NCIS评分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均P<0.001),而SNAPPE-Ⅱ评分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P<0.001)。改良aEEG评分、NCIS和SNAPPE-Ⅱ评分对脑损伤的最佳预测值分别为9、95和22。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可作为围产期高危儿脑功能监测的工具,对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EEG评分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围产期补充- 高危儿 脑损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黎炽旺 敖当 +1 位作者 李悦东 陈宏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80-184,共5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ROP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参与及影响了ROP的发生与进展,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ROP的预防及治疗,对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有...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ROP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参与及影响了ROP的发生与进展,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ROP的预防及治疗,对提高我国人口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量研究显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氧疗、机械通气、贫血、输血、早产儿感染、妊娠期并发症等均是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对这些可能影响R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达到对危险因素的早期综合干预,提高ROP的整体防治水平,减少ROP的远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对妊娠糖尿病高危产妇血清指标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对妊娠糖尿病(GDM)高危产妇血清Nesfatin-1、Visfatin和肽素水平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GDM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对妊娠糖尿病(GDM)高危产妇血清Nesfatin-1、Visfatin和肽素水平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GDM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1)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血清Nesfatin-1、Visfatin及和肽素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产妇的血清Nesfatin-1、Visfatin及和肽素水平基本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得更加明显(P<0.05)。(2)两组母婴不良结局比较:对照组发生产妇妊娠不良结局的9例(18%),观察组3例(6%),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婴儿中,对照组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8例(16%);观察组发生新生儿不良结局3例(6%),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两组产妇的SAS及SDS得分基本接近(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AS及SDS得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产妇两项得分下降得更加明显(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的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改善GDM高危产妇血清Nesfatin-1、Visfatin和肽素水平及母婴预后,还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躁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高危产妇 动机性访谈 认知负荷式饮食教育 母婴预后
下载PDF
湘西地区营养高危早产儿早期追赶生长分析
15
作者 黄君 石磊 +3 位作者 刘林涛 吴鸿燕 田艳 田红燕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了探究湘西地区营养高危早产儿的早期追赶生长情况,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出生且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就诊的23例营养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个体化科学营养指导,采用Z值评分法对早产儿不同时期的体重... 为了探究湘西地区营养高危早产儿的早期追赶生长情况,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出生且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就诊的23例营养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个体化科学营养指导,采用Z值评分法对早产儿不同时期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3例高危早产儿出生时年龄别体重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HAZ)、年龄别头围Z值(HCZ)均小于-2,分别为-4.34±0.99,-5.12±1.61,-4.60±1.62;3月龄、6月龄体重、身长、头围、WAZ、HAZ、HCZ等数值均明显高于出生时(P<0.001);6月龄WAZ,HAZ,HCZ大于等于-2的比例分别为78.26%,52.17%,73.91%.提示经过早期科学营养指导,营养高危早产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会有一个体格快速增长期,大多数早产儿首先在体重、头围上实现追赶,然后是身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高危 营养 追赶生长 Z值评分
下载PDF
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进行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张娜 崔欣华 +2 位作者 王立云 陈庚 邵艳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44-49,共6页
目的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结果,给予高危儿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并进行效果分析,旨在观察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高危儿早期干预提供研究线索。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儿童... 目的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Ms)评估结果,给予高危儿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并进行效果分析,旨在观察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高危儿早期干预提供研究线索。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儿童保健科随访并且GMs扭动运动评估结果异常的高危儿460例,分为观察组(n=261)和对照组(n=199)。对照组接受儿童保健科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儿童不安运动(FMs)结果分布情况,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对两组儿童6月龄和12月龄(早产儿采用矫正月龄)的发育商(D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GMs扭动运动异常结果分布无差异(χ^(2)=1.568,P=0.210)。干预后,观察组正常FMs比例(末次)高于对照组(χ^(2)=6.803,P=0.009)。Gesell发育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6月龄(近期效果)粗动作能、精细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和应人能DQ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2.035~4.728之间,P<0.05);6个月后(12月龄),观察组儿童除外语言能DQ,对照组儿童除外粗动作能DQ,两组儿童其余能区均较6月龄时增加(均P<0.05);观察组12月龄(远期效果)各能区DQ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距增大(t值介于6.861~9.305之间,P<0.05)。结论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可提高正常FMs的发生率,促进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依托扭动运动阶段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进行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扭动运动 个性化早期综合干预 Gesell发育评估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230例0~1岁高危儿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调查分析
17
作者 朱思逸 刘雅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0~1岁高危儿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相关影响因素,为高危儿的早期发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建立高危儿管理档案并完成长期随访的230例0~1岁高危儿,在体... 目的:分析0~1岁高危儿体格生长、神经心理发育相关影响因素,为高危儿的早期发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建立高危儿管理档案并完成长期随访的230例0~1岁高危儿,在体检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在12月龄时使用儿心量表评估其发育商(DQ)。结果:不同出生胎龄儿童1、3、6、9、12月龄时的身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6、42.7、35.4、18.1、7.6,P<0.05)。不同出生胎龄儿童1、3、6、9月龄时的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4.2、24.8、9.8、6.8,P<0.05)。不同胎龄儿童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5个能区的D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9、5.1、11.5、9.2、7.7,P<0.05);除精细动作外,不同出生体重儿童大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的D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9、6.9、5.9、5.9,P<0.05),胎龄<34周的儿童大运动DQ值评分偏低,出生体重<1500 g的儿童大运动、适应能力、语言DQ值评分偏低。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的高危儿体格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应格外重视,应定期监测并进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体格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下载PDF
FOCUS-PDCA在提高早产儿专案管理率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黄赛君 俞红 +2 位作者 钟素静 刘珂 何小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6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FOCUS-PDCA管理方法在提高早产儿专案管理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运用FOCUS-PDCA管理方法,通过查找(Find)、组织(Organize)、明确(Clarify)、理解(Understand)、选择(Select)、计划(Plan)、实施(Do)、查检(Check)和执行(Act)等9... 目的探讨FOCUS-PDCA管理方法在提高早产儿专案管理率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运用FOCUS-PDCA管理方法,通过查找(Find)、组织(Organize)、明确(Clarify)、理解(Understand)、选择(Select)、计划(Plan)、实施(Do)、查检(Check)和执行(Act)等9个步骤加强我院早产儿管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早产儿管理情况。调查早产儿专案管理率=(年度本院早产儿专案管理人数/同期本院内1岁以下早产儿数)×100%。统计本年度辖区内1岁以下早产儿数为分母,其中早产儿专案管理人数为分子。比较对策实施前后2017—2018年我院出生的早产儿专案管理率变化,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专案管理率由活动前89.66%提升到93.18%。结论运用FOCUS-PDCA方法可以提高早产儿专案管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早产儿 专案管理率 高危儿管理 儿童保健 随访
下载PDF
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任红瑾 熊晏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了解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分析各能区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对今后高危儿的管理及早期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547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研究者... 目的了解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现状,分析各能区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对今后高危儿的管理及早期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重庆市璧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547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研究者设计的基本信息调查表及Gesell诊断量表对高危儿进行测试检查,每个能区的测试结果以发育商表示。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其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547名高危儿,入组年龄均为8月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5个能区的异常率分别为3.7%、11.7%、6.4%、34.2%和11.5%。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分娩年龄≥35岁、脐带扭转打结、早产是高危儿适应性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母亲有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孕期胆汁淤积、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是高危儿大运动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男童、早产、低出生体重是高危儿语言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早产是高危儿精细动作及个人社交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需特别关注,母亲分娩年龄、孕期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孕期胆汁淤积及脐带情况对儿童脑发育也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神经心理发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黎小琨 杜飞娥 梁彩平 《医师在线》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5月在台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0例脑损伤高危儿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联合组(3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5月在台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0例脑损伤高危儿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联合组(38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组在早期康复干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通过智能发育商数(DQ)、智力发育指数(MDI)、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二版(PDMS-2)中粗大运动商数(GMQ)和精细运动商数(FMQ)评估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DI、DQ、GMQ、FMQ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高危儿 神经节苷脂 早期干预 智力 运动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