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dynamic response of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 under tunnel aerodynamic effects
1
作者 Xiaogen Liu Shuang Qi +1 位作者 Detian Wan Dezhi Zheng 《Railway Sciences》 2023年第2期211-224,共14页
Purpos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 under aerodynamic load effect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In order to obtain the dynamic strain response of passenge... Purpos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 under aerodynamic load effects.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In order to obtain the dynamic strain response of passenger compartment window glass during high-speed train crossing the tunnel,taking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window glass of the CRH3 high speed train onWuhan-Guangzhou High Speed Railwa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study tests the strain dynamic response and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of the high speed train passing through the tunnel entrance and exit,the tunnel and tunnel groups as well as trains meeting in the tunnel at an average speed of 300 km$h-1.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crossing the tunnel,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window glass of high speed train is subjected to the alternating ac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ir pressures,which shows the typical mecha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ternating fatigue stress of positive-negative transient strain.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of passenger compartment window glass for high speed train caused by tunnel aerodynamic effects does not exceed 5 MPa,and the maximum value occurs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 of crossing the tunnel groups.The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 bears medium and low strain rates under the action of tunnel aerodynamic effects,while the maximum strain rate occurs at the meeting moment when the window glass meets the train head approaching from the opposite side in the tunnel.The shear modulus of laminated glass PVB film that makes up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 is sensitive to the temperature and action time.The dynamically equivalent thickness and stiffness of the laminated glass and the dynamic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window glas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ction time under tunnel aerodynamic pressure.Thus,the influence of the loading action time and fatigue under tunnel aerodynamic effects on the glass strength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for the bearing performance of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Originality/value-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analysis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damage mechanism,strength design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high speed train gl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speed train window glass tunnel aerodynamic effect Strain dynamic respons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Strain rat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Effect of ambient wind on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high-speed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被引量:7
2
作者 ZHOU Xi-sai LIU Tang-hong +2 位作者 CHEN Zheng-wei ZOU Xiang LIU Dong-r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465-1475,共11页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ε turbulence model, the effect of ambient wind on the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a high-speed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was studi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ssu...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ε turbulence model, the effect of ambient wind on the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a high-speed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was studi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ssure changes of the train surface and tunnel wall were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flow field around the trai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rain runs downwind, the pressure change is smaller than that generated when there is no wind. When the train runs upwind, the pressure change is larger. The pressure change is more sensitive in the upwind condition than in the downwind condition. Compared with no wind condition, when the wind velocity is 10 m/s and 30 m/s, the pressure amplitude on the train head is reduced by 2.8% and 10.5%, respectively. The wall pressure amplitude at 400 m away from the tunnel entrance is reduced by 2.4% and 13.5%, respectively. When the wind velocity is-10 m/s and-30 m/s, the pressure amplitude on the train head increases by 3.0% and 17.7%, respectively. The wall pressure amplitude at 400 m away from the tunnel entrance increases by 3.6% and 18.6%, respectively. The pressure waveform slightly changes under ambient win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wind on the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AMBIENT WIND pressure wave tunnel
下载PDF
高速列车突入复线隧道的横风效应分析
3
作者 王磊 谭忠盛 +3 位作者 骆建军 李宇杰 李飞龙 尚素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50,共10页
横风作用下运行环境不同导致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发生突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基于高速列车流场的可压缩、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动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 横风作用下运行环境不同导致高速列车气动特性发生突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性。基于高速列车流场的可压缩、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进行求解,通过与动模型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横风对列车周围流场与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得到了横风作用下列车气动荷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周围流场分布受横风影响显著,隧道外流场向列车背风侧偏移,并形成起始于隧道入口处的纵向涡旋,而隧道内列车背风侧涡旋消失,迎风侧形成延伸至入口处的垂向涡旋,并在列车驶入过程中隧道内涡旋结构逐渐消失。在列车驶入隧道前列车迎风面气动压力以正值为主,背风面气动压力以负值为主。当列车驶入隧道时列车表面压力发生剧烈变化,气动压力波动程度随列车驶入而明显减弱。气动荷载变化规律与风环境密切相关,无风时尾车横向力和升力变化幅值最大,而横风下头车横向力和升力变化幅值最大。此外,列车气动性能与编组位置密切相关,横风下头车横向力变化幅值分别是中车、尾车的4.8倍和15.4倍,头车升力变化幅值分别为中车、尾车的1.1倍和1.2倍,头车发生行车安全事故风险最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情形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评价和高铁隧道选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横风 隧道 气动荷载 流场
下载PDF
高速列车突出隧道过程中横风效应研究
4
作者 王磊 张传凯 +3 位作者 骆建军 谭忠盛 李宇杰 李飞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1-1643,共13页
为研究横风效应对突然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列车流场的三维、可压缩性的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模型,研究横风效应对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流场分布和列车表面压力的影响,揭示列车气动荷载变化... 为研究横风效应对突然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列车流场的三维、可压缩性的非定常特性,建立隧道-列车-横风三维数值模模型,研究横风效应对驶出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流场分布和列车表面压力的影响,揭示列车气动荷载变化机理。通过与动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横风下列车驶出隧道过程中流场分布具有显著空间效应,受列车与隧道相互作用影响,隧道出口附近流场具有明显非定常特性;相较于无风情形,横风下列车底部压力变化幅值增大60%,列车迎风面、顶部压力变化幅值分别增大38.1%和28.6%,背风面压力变化幅值差异为4.8%,背风面压力分布受横风影响最小;横风效应导致列车气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气动荷载变化幅值远比无风情形的大,无风时尾车横向力、升力变化幅值最大,横风作用下头车横向力变化幅值最大,倾覆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 横风效应 数值模拟 驶出
下载PDF
400 km/h高速列车过隧道时列车风特性研究
5
作者 熊小慧 张朵朵 +3 位作者 耿语堂 杨波 唐明赞 陈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为探明400 km/h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列车风特性,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和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道内列车风时域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按照列车各部分到达和驶离测点的时间对车体周围流场进行分区,采... 为探明400 km/h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列车风特性,采用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和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隧道内列车风时域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按照列车各部分到达和驶离测点的时间对车体周围流场进行分区,采用5个特征参数衡量各区域内列车风速度的变化,探讨列车编组长度和隧道长度对列车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内列车风时域变化特征受列车运行位置和隧道内压力波传播的显著影响;列车风正峰值会随着列车编组长度、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峰值到达时刻分别延后和提前,8车编组对应的列车风正峰值相较于3车编组时增加68.75%,400 km/h时的列车风正峰值相较于300 km/h时增加22.65%;同种隧道长度下的列车风速度最大正峰值出现在隧道中点位置处,且此处的波动更为剧烈复杂,主要是压缩波和膨胀波叠加得更加频繁。长隧道内压力波系叠加对列车风速度峰值的影响减弱,当隧道长度达到3 km时,列车风正峰值相较于1 km长度时下降3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400 km/h高速铁路 隧道 列车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隧道类型对驶出隧道高速列车横风效应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磊 张传凯 +2 位作者 谭忠盛 骆建军 李飞龙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4,共11页
基于横风下高速列车流场的非定常特性,建立横风-隧道-列车数值模型进行计算,研究隧道类型对横风下高速列车驶出过程中气动压力、流场特性和列车气动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出口处气动压力受隧道类型影响最为显著,单线隧道列车迎、背... 基于横风下高速列车流场的非定常特性,建立横风-隧道-列车数值模型进行计算,研究隧道类型对横风下高速列车驶出过程中气动压力、流场特性和列车气动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出口处气动压力受隧道类型影响最为显著,单线隧道列车迎、背风侧气动压力变化幅值比双线隧道气动压力变化幅值分别大15.7%和22.6%;在列车类型、车速和横风条件相同情况下,阻塞比是导致单线隧道气动压力较大的根本原因;列车背风侧分离涡形成位置到头车鼻尖距离相同,但双线隧道列车背风侧流场偏移程度更大;头车与中车周围流场分布规律基本相同,受隧道类型影响较小,而尾车流场分布特性受隧道类型影响较大.尾车气动荷载对隧道类型更加敏感,双线隧道尾车横向力系数、升力系数变化幅值分别比单线隧道大27.3%和7.1%.当高速列车在横风环境中驶出隧道时,建议考虑隧道类型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类型 驶出隧道 高速列车 横风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被动式压力控制技术的高速列车车内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7
作者 梅元贵 范崇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7,共10页
现有采用被动式技术的高速列车车内压力计算方法,未考虑压力保护阀实际工作状态及鸭嘴孔的影响,不利于准确预测通过隧道时的车内压力。基于被动式压力保护阀开闭控制技术路线和空调鸭嘴孔开闭对车体气密性的影响特征,建立列车通过隧道... 现有采用被动式技术的高速列车车内压力计算方法,未考虑压力保护阀实际工作状态及鸭嘴孔的影响,不利于准确预测通过隧道时的车内压力。基于被动式压力保护阀开闭控制技术路线和空调鸭嘴孔开闭对车体气密性的影响特征,建立列车通过隧道时的车内压力计算方法。在采用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黎曼变量特征线法获得车外压力后,分析单列车通过短、中长、长、特长隧道情况下压力保护阀开闭特征,并对比分析单列车通过隧道情景下现有计算方法与本文方法预测车内压力变化的差异;结合压力舒适性标准限值分析车内压力舒适性指标值。研究表明:本文计算方法合理可行,不仅能更精确预测被动式技术的高速列车车内压力变化规律,而且为压力保护阀开闭控制技术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空气动力学优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压力波 车内压力 被动式压力控制技术 压力保护阀 鸭嘴孔
下载PDF
定形态隧道压力波激扰下车内压力迭代学习控制
8
作者 陈春俊 曹宇啸 +1 位作者 何智颖 杨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8,共9页
同一列车重复通过同一隧道时所产生隧道压力波激扰具有形态相似、变尺度变幅值的特性.针对现有控制策略未考虑这一定形态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反馈遗忘迭代学习的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高速列车车内外气压传递数学模型,并利用实测... 同一列车重复通过同一隧道时所产生隧道压力波激扰具有形态相似、变尺度变幅值的特性.针对现有控制策略未考虑这一定形态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反馈遗忘迭代学习的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高速列车车内外气压传递数学模型,并利用实测车内外压力数据进行修正与验证;其次,通过控制列车通风设备的阀门来减缓车内压力变化,提出阶反馈遗忘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并设计变幅值和变尺度处理方法;最后,利用实测压力波生成一组定形态的随机压力波,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重复定形态的隧道压力波激扰下,高阶反馈遗忘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能够使车内压力在第8个迭代周期后1 s变化率基本收敛到200 Pa/s以下,而且均方根误差也在第4个迭代周期后降低到15.000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压力波 迭代学习控制 重复定形态
下载PDF
隧道竖井高度对高速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周丹 唐健瑜 唐子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19-2830,共12页
为研究隧道竖井高度对高速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带有浮力修正的RNG k-ε双方程模型和体积热源模型,构建隧道高速列车运动火灾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着火列车迫停于... 为研究隧道竖井高度对高速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带有浮力修正的RNG k-ε双方程模型和体积热源模型,构建隧道高速列车运动火灾数值仿真方法,并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着火列车迫停于竖井上游的火灾场景,竖井高度变化对烟气输运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停车后期;列车停车360 s时,随竖井高度增大,竖井烟囱效应增强,隧道拱顶纵向流速正峰值增大,而隧道拱顶温度峰值呈减小趋势。对于着火列车迫停于竖井下游的火灾场景,竖井烟囱效应以及隧道内活塞风对火灾烟气输运起主导作用;列车停车90 s时,烟气出现逆流现象,随着竖井高度增大,火源上游烟气逆流速度峰值增大,烟气逆流长度先增大后保持不变,当竖井高度由20 m增大至100 m时,火源上游高温烟气逆流至竖井底部所需时间缩短253 s;列车停车360 s时,隧道拱顶处温度峰值的变化规律发生改变,当竖井高度由20 m增大至100 m时,隧道拱顶处温度峰值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火灾 隧道竖井 移动火源 烟气输运
下载PDF
高铁气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开裂体动力响应分析
10
作者 高阳 陈一铂 +1 位作者 徐伟铭 石松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07,共7页
根据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壁面气动荷载特性,在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对列车风作用下衬砌开裂体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衬砌开裂体尺寸和气动荷载加载频率及峰值的影响,对气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处的安全性进行... 根据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壁面气动荷载特性,在理论分析及模型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对列车风作用下衬砌开裂体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衬砌开裂体尺寸和气动荷载加载频率及峰值的影响,对气动荷载作用下衬砌裂损处的安全性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开裂体固有频率与自身厚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随其长度增加而快速降低,下降幅度最高可达70.29%;开裂体位移响应随外荷载峰值增加而增加,且与荷载加载周期数正相关.外荷载频率接近结构固有频率时,结构的位移和速度均显著增加.当荷载频率为1和5 Hz时,开裂体悬臂端位移峰值分别为荷载频率3 Hz时的10.75%和1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列车风 固有频率 动力响应 衬砌开裂
下载PDF
海拔对隧道救援站列车火灾烟气蔓延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周丹 张则栋 +2 位作者 陈涛 李金柱 陈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2-1617,共16页
采用三维非定常N-S方程和完全浮力修正的RNG k-ε湍流模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实现列车在隧道内的运动过程模拟,构建高海拔隧道紧急救援站列车火灾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现有动模型试验和隧道静止火灾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正... 采用三维非定常N-S方程和完全浮力修正的RNG k-ε湍流模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实现列车在隧道内的运动过程模拟,构建高海拔隧道紧急救援站列车火灾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现有动模型试验和隧道静止火灾试验数据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和正确性,研究海拔对事故隧道、紧急救援站和列车中部车厢附近横通道内的烟气流速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着火列车驶入隧道紧急救援站时,活塞风主导了火灾烟气的蔓延趋势;在列车停车瞬间,随着海拔增大,事故隧道拱顶处和列车中部车厢附近横通道拱顶处的烟气流速峰值及温度峰值逐渐增大;列车停车后,活塞风逐渐衰减,烟气开始在隧道拱顶处向火源上游逆流;随着海拔增大,紧急救援站下游高温区域蔓延范围逐渐扩大,事故隧道拱顶处温度峰值随之升高;随着时间推移,高海拔与低海拔隧道拱顶处的温度峰值差异逐渐增大,可能对更高海拔隧道救援站内的人员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不同海拔处列车中部车厢附近横通道内人眼高度处的温度均超过330 K(对人体有危害),且在同一时刻,海拔越高,横通道内高温烟气层高度越低,烟气沉降速度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列车火灾 隧道紧急救援站 烟气蔓延
下载PDF
高铁列车荷载作用下桩-土复合地基及近接地铁隧道的动力响应模拟研究
12
作者 李团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4,110,共6页
[目的]作为典型的振动荷载,高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荷载会诱发桩-土地基及附近结构产生动力响应,有必要对桩-土复合地基及近接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西安地铁14号线下穿大西高速铁路特大桥工程,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 [目的]作为典型的振动荷载,高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荷载会诱发桩-土地基及附近结构产生动力响应,有必要对桩-土复合地基及近接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基于西安地铁14号线下穿大西高速铁路特大桥工程,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峰值振动加速度、峰值振动速度和峰值振动位移作为动力响应评价指标,研究了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桩-土复合地基及近接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当施加列车荷载时,地基内部的动力响应指标均随着埋深的增加而衰减,但存在近接隧道时,动力响应指标值显著增加,且在隧道埋深处衰减明显。随着距桩基中心距离的增加,隧道埋深处的桩-隧之间地基的各动力响应指标从“波浪形”分布变为单调递减分布。根据峰值振动速度的控制阈值,近接隧道埋深处距桩基础中心水平3.6 m范围内的地基处于危险影响区,必须采用减振措施;3.6~11.4 m范围内的地基处于强影响区,建议采取减振措施;11.4 m以外的地基处于弱影响区,视结构的重要性决定是否需要采取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高铁列车荷载 动力响应 控制阈值
下载PDF
坡度对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影响研究
13
作者 周丹 王鸿亿 +1 位作者 张则栋 杜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189,共8页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不同坡度条件下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采用Fluent软件建立高海拔坡度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列车火灾模型,通过分析救援站内烟气流速、温度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坡度变化对隧道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研...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不同坡度条件下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采用Fluent软件建立高海拔坡度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列车火灾模型,通过分析救援站内烟气流速、温度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坡度变化对隧道救援站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停车时刻,随着隧道坡度由0‰变化至±30‰,隧道拱顶烟气流速峰值均逐渐减小。列车停车后,正坡度越大,烟气逆流流速峰值下降,烟气逆流长度越短;负坡度则与之相反。对于正坡度隧道,建议人员向火源的上游方向疏散逃生更安全;对于负坡度隧道而言,建议人员向火源的下游方向疏散逃生更安全。研究结果对高海拔隧道火灾防排烟系统设计以及人员疏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坡度 列车火灾 紧急救援站 烟气蔓延 高海拔
下载PDF
高速列车在艰险山区铁路长大隧道运行时的乘坐舒适性研究
14
作者 敬霖 刘磊 +1 位作者 黄初贤 黄志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探讨艰险山区铁路长大隧道特殊线路环境对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影响,考虑隧道内沿线高地温分布情况,建立列车隧道运行的计算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和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隧道温度和海拔高度对列车在长大隧道运行时车内压力及列车... 为探讨艰险山区铁路长大隧道特殊线路环境对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影响,考虑隧道内沿线高地温分布情况,建立列车隧道运行的计算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模型和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隧道温度和海拔高度对列车在长大隧道运行时车内压力及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高地温隧道环境下,车内压力变化幅值最高下降13.2%,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仅在交会时减小,列车运行平稳性指标最高下降3.36%;随着海拔上升,车内压力变化幅值呈线性下降,列车运行平稳性指标减小,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仅在进出隧道及交会时减小。研究结果对保证高速列车在艰险山区铁路隧道运行时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艰险山区铁路 高速列车 隧道运行 乘坐舒适性
下载PDF
升力翼对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气动效应的影响
15
作者 王田天 黄大飞 +4 位作者 王钰 王军彦 施方成 朱彦 张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02-1712,共11页
在高速列车上安装升力翼可以为高速列车提供升力,降低列车对轨道的压力,从而有效减少轮轨磨损,但安装升力翼对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的气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RNG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升力翼列车通过隧道时的气... 在高速列车上安装升力翼可以为高速列车提供升力,降低列车对轨道的压力,从而有效减少轮轨磨损,但安装升力翼对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的气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RNG 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升力翼列车通过隧道时的气动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进入隧道过程中,升力翼尾流结构增大,对列车表面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升力翼尾流使列车表面压力下降,同时升力翼增加车隧阻塞比,使列车表面的压力上升,两者共同影响列车表面压力,导致列车表面压力分布复杂;安装升力翼使列车表面与隧道壁面的压力幅值均增加,列车表面压力幅值最大增加5.4%,隧道壁面压力幅值最大增加14.1%;同时,对隧道出口的微气压波产生不利影响,在距离隧道出口20 m处的微气压波幅值上升4.1%。研究结果可为升力翼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翼 高速列车 隧道 压力 微气压波 阻塞比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高速列车振动下管片接缝变形与防水性能仿真分析
16
作者 杜佳骏 吴悦 +3 位作者 郑长青 齐春 霍永鹏 晏启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8,共5页
[目的]为防治大直径盾构隧道渗漏水病害,保障高速列车行驶安全与隧道正常运营,必须对高速列车振动下的隧道管片接缝变形与防水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依托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层-隧道三维模型与密封垫-沟槽二维... [目的]为防治大直径盾构隧道渗漏水病害,保障高速列车行驶安全与隧道正常运营,必须对高速列车振动下的隧道管片接缝变形与防水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依托湛江湾海底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层-隧道三维模型与密封垫-沟槽二维精细化模型。首先以纵缝为例研究了大直径盾构隧道内高速列车振动下管片位移动力响应与管片接缝变形特征,然后基于最不利管片接头变形工况分析了一种密封垫防水性能。[结果及结论]单列高速列车振动下管片接缝位移响应过程分为变形增加、变形危险与变形消退3个阶段;变形危险阶段管片环上部与左右两端处接缝张开且错台量较大,邻近接缝受两侧管片挤压作用张开且错台变小;轨道道床下接缝几乎无变形,轨道道床会大大减弱列车振动对管片衬砌的影响;密封垫与密封垫间接触应力呈U形分布,密封垫与管片沟槽间接触应力由中间接触部位向两边逐渐减小;相较于密封垫与管片沟槽间接触路径,密封垫与密封垫间接触面更易发生渗漏水。在本工程的最不利工况下,提供的一种三角形开孔密封垫能满足本隧道防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高速列车振动 管片接缝 密封垫防水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通过最不利隧道气动阻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卫梦杰 刘峰 +3 位作者 邸娟 杨斯涵 马健斌 陈大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为了探明高速列车与最不利长度隧道耦合作用下列车气动阻力变化规律,以某动车组为计算模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采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最不利隧道内8辆编组单车穿越和双车等速交会时的气动效应进行了三维数... 为了探明高速列车与最不利长度隧道耦合作用下列车气动阻力变化规律,以某动车组为计算模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采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对最不利隧道内8辆编组单车穿越和双车等速交会时的气动效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遂渝线上二岩隧道实测数据对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列车所受气动阻力变化与列车头尾部的压差变化有直接关系,压差的升高和降低会引起阻力的增大和减小。(2)在隧道内以时速300 km单车穿越和双车交会过程中,整车最大气动阻力分别发生在列车入隧道后3.1 s和2.8 s时刻,阻力系数分别达到1.37和1.49,且此时头车阻力在整车中占比最大,分别为34.67%和36.57%。(3)当列车头头交会和头尾交会时,尾车阻力占比最大,分别为56.79%和37.33%;当列车尾尾交会时,头车阻力占比最大,为44.62%,而尾车阻力此时接近为0。(4)列车行驶速度提高会引起气动阻力迅速增大,当列车时速从250 km提升至400 km时,隧道内单车穿越和双车交会整车气动阻力平均值分别增大了132%和150%。研究结果可为车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最不利隧道 气动阻力 列车交会
下载PDF
高速列车通过不同隧道衬砌结构时气动效应特性研究
18
作者 李飞龙 姜昌山 +4 位作者 余虔 韩进宝 张合青 骆建军 王锦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40-1453,共14页
为研究隧道衬砌结构上的气动压力时空特征和不同影响因素下气动效应的变化规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有限体积法理论以及非定常、黏性、可压缩性N-S方程和RNG湍流方程,建立精细化的隧道-列车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 为研究隧道衬砌结构上的气动压力时空特征和不同影响因素下气动效应的变化规律,基于滑移网格技术、有限体积法理论以及非定常、黏性、可压缩性N-S方程和RNG湍流方程,建立精细化的隧道-列车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合理性。研究表明:1)全过程压力云图和流场云图可清晰地揭示出气动压力波的传播过程及特性;2)基于列车长度修正了最大压缩波的既有经验公式,提出列车摩阻因数为2.255 Pa/m;3)拟合出了不同隧道衬砌结构下压力峰峰值衰减率与循环周期数的关系式,为后期分析气动荷载对衬砌结构的疲劳损伤奠定了理论基础;4)揭示出列车尾部完全驶出隧道后或长隧道中管片结构上的气动压力峰值相较于模筑衬砌隧道中的气动压力峰值衰减更快,盾构隧道出口外20 m和50 m处的微气压波幅值相较于模筑衬砌隧道降低1.5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模筑衬砌隧道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气动压力峰值 微气压波
下载PDF
低真空隧道列车车厢内部火灾温度分布特征
19
作者 庞世俊 陈大伟 郗艳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解决低真空隧道内高速列车运营时,火灾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危险性、列车结构的完整性及人员安全等问题,以低真空隧道内的高速列车车厢为研究对象,首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着火车厢内部发生火灾后的温度衰减特征;然后分析相邻车厢内部... 为解决低真空隧道内高速列车运营时,火灾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危险性、列车结构的完整性及人员安全等问题,以低真空隧道内的高速列车车厢为研究对象,首先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着火车厢内部发生火灾后的温度衰减特征;然后分析相邻车厢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最后研究着火车厢内部最大温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着火车厢及相邻车厢顶棚处沿着纵向的温度呈指数形式衰减;相邻车厢内,功率对温度衰减影响较大,即:低火源功率(0.3~0.6 MW)下,高温烟气蔓延相对较弱,相邻车厢内乘客相对安全;中火源功率(0.7~1.1 MW)下,高温烟气蔓延显著,由于受到车厢壁面以及车门的影响出现温度突变点;高火源功率(1.2~1.5 MW)下,热羽流强度较高,高温烟气蔓延受车厢壁面以及车门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车厢连接部分与相邻车厢内的高温蔓延趋势基本一致。车厢内的最大温度与火源功率及火源至顶棚的距离有关,并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真空隧道 高速列车 车厢内部 列车火灾 温度分布 最大温度
下载PDF
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桥隧交叠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20
作者 路啸 相旭 +4 位作者 徐硕 徐强 陈嘉琦 赵明建 李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70,共9页
为研究桥隧结构在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频响函数和峰值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分析单点振动荷载作用下桥隧结构动力响应规律。依托西安地铁14号线下穿大西高速铁路特大桥基础工程,采... 为研究桥隧结构在高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频响函数和峰值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分析单点振动荷载作用下桥隧结构动力响应规律。依托西安地铁14号线下穿大西高速铁路特大桥基础工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高速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桥隧交叠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全频域单点扫频振动荷载作用下,桥隧交叠结构的动力响应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隧道不同位置处的动力响应呈现明显差别,靠近桩基一侧拱腰的动力响应明显大于拱顶和拱底,平均差值分别为2.48 dB和4.15 dB。考虑列车振动荷载的移动效应会增大桥隧交叠结构的动力响应,移动荷载作用下拱顶处的峰值加速度增加约358%,靠近桩基一侧拱腰处增加约358%,远离桩基一侧拱腰处增加约280%,隧道拱底处增加约206%。此外研究发现,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均在距离桥隧交叠结构附近约10 m处开始迅速增强,超过10 m范围内动力响应变化趋于稳定,应加强靠近桥隧交叠结构10 m范围内的监控量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振动荷载 桥隧交叠结构 动力响应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