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eeding of Brassica napus Cultivar Shuangyou 092 with High Oil Content and Its Fine-quality and High-yield Cultural Techniques
1
作者 朱家成 张书芬 +6 位作者 王建平 文雁成 张书法 赵磊 曹金华 何俊平 蔡东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8期1866-1868,1937,共4页
Shuangyou 092, a Brassica napus cultivar with high oil content,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was bred b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of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ith Zhongshuang 9 as female parent, and... Shuangyou 092, a Brassica napus cultivar with high oil content,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was bred b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Crops of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ith Zhongshuang 9 as female parent, and th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maintainer line 32B as male parent. It was registered and released in 2014. The average yield was 2 858.5 kg/hm^2 in Henan province regional test of high quality, 12.43% higher than the check variety Fengyou 9 in 2010-2011 and 2011-2012. Its yield was 3 478.8 kg/ha in Henan Province productive test of high quality,9.52% higher than the check variety Fengyou 9 in 2012-2013.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in 2011-2012 and 2012-2013, the seeds quality of Shuangyou 092 was very good with near zero erucic acid (0.0%, 0.1%) in fat acid, 17.19 μmol/g and 19.78 μmol/g glucosinolates in its meal, the oil content of 46.60% and 45.76%. The cultivar was resistant (tolerant) to Sclerotinia, virus diseases, cold, and lodging. Its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can be obtained by planting in large scale, sowing at right time, rational close planting, balancing fertilizer and harvesting at righ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ea napus high oil content Shuangyou 092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Exploration on High Oil Resource Creation of Brassica napus in Hilly Area of Sichuan
2
作者 刘念 蒙大庆 +5 位作者 汤天泽 范其新 李芝凡 李迎春 张体刚 范存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396-1398,共3页
In recent years, the yield of double low rapesee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oil content of rape is generally low,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rapeseed industry. After many years... In recent years, the yield of double low rapesee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oil content of rape is generally low,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rapeseed industry. After many years' efforts, Mia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s made use of a variety of breeding methods to explore the creation and breeding of high oil rapeseed, an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oil content Brassica napus Resource creation
下载PDF
Advance in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gene mining of high-oil maize 被引量:1
3
作者 Meiyan Hong Xiangxiang Zhang +2 位作者 Qiong Liu Lixia Luo Ruixing Guo 《Oil Crop Science》 2018年第4期236-246,共11页
As one of the 3 worldwide major grain crops, maize is the main source of food, feed and edible vegetable oil. High-oil maize has been selectively bred for many years due to its high oil content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As one of the 3 worldwide major grain crops, maize is the main source of food, feed and edible vegetable oil. High-oil maize has been selectively bred for many years due to its high oil content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However, compared with normal maize, the progress of high-oil maize breeding is hindered nowadays. Main problems are scarce of high-oil maize germplasm, conventional breeding methods, and slow genetic research progress on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this study,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gene mining of high-oil maize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enetic breeding and utilization. Several high-oil basic popu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after more than 100 years of selection, which have served as the unique resources for high-oil maize breeding. They have also been used to dissect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oil biosynthesis in maize kernel. Using linkage and association analyses, many QTLs and loci associated with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mapped. In addition, some candidate genes for QTLs have been validated to regulate maize grain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Prospect for high-oil maize was also discussed to provide knowledge about genetic mechanism of oil biosynthesis and improvement of kernel quality in ma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oil MAIZE GERMPLASM oil content FATTY ACID GENETIC research
下载PDF
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邯豆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王涛 王旭 +3 位作者 周敬霄 杨璞 郭海萍 肖付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20-124,共5页
为了促进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邯豆1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表现以及配套栽培要点。邯豆17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以邯豆7号为母本,中品03-517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 为了促进高油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邯豆17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和品质表现以及配套栽培要点。邯豆17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于2007年以邯豆7号为母本,中品03-517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18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194.6 kg·hm^(-2),比对照品种冀豆12增产8.4%,2019年续试,平均产量为3723.6 kg·hm^(-2),比对照增产10.5%,2018-2019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459.1 kg·hm^(-2),比对照增产9.5%。2019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22.2 kg·hm^(-2),比对照增产12.8%。2020年邯豆17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豆20200003。该品种抗倒性好,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粗蛋白含量为38.66%,粗脂肪含量为21.76%,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区域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豆17 高油 高产 抗病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高纯液氨中痕量油分检测方法
5
作者 姜阳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介绍了气体中油分检测的多种方法,比较了各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根据液氨中油分杂质的特性,提出了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对痕量油分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15 mg/kg。液氨中有机碳为0.01~1.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9%~4.40%... 介绍了气体中油分检测的多种方法,比较了各方法的原理与适用范围。根据液氨中油分杂质的特性,提出了用总有机碳分析仪对痕量油分进行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15 mg/kg。液氨中有机碳为0.01~1.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9%~4.40%,加标回收率为99.64%~107.14%,可以实现高纯液氨中痕量油分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液氨 油分 总有机碳 TOC
下载PDF
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6
作者 晏伟 杨德政 +6 位作者 秦信蓉 程尚明 赵军 王丹丹 罗雯 鲍坤 喻时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培育高产、高油及耐密植油菜新品种,为高油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应用提供种质选择。【方法】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两系D418AB作母本,以恢复系YD84R作父本,于2023年育成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的】培育高产、高油及耐密植油菜新品种,为高油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的应用提供种质选择。【方法】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利用隐性核不育两系D418AB作母本,以恢复系YD84R作父本,于2023年育成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520162)。【结果】宝油187在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07.7 kg/667m^(2),比对照(蓉油18)增产4.09%;平均产油量104.6 kg/667m^(2),比对照增产22.18%;平均生育期215 d。在长江中游区域试验中宝油187平均产量210.3 kg/667m^(2),比对照(华油杂50)增产7.32%;平均产油量107.6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9%;平均生育期215 d。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宝油187芥酸为0.05%,硫甙为20.45μmol/g饼,含油量为51.94%。【结论】宝油187中抗菌核病,丰产性好,耐密植,高油分,适宜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冬油菜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宝油187 高油分 新品种 隐性核不育 芥酸 硫甙
下载PDF
高油核桃新品种陇薄丰1号的选育
7
作者 辛国 徐丽 +3 位作者 朱建朝 任志勇 郑小平 张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1026,共4页
陇薄丰1号是从陇南穗状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丰产、高油核桃新品种。坚果圆形,单果质量10.6~12.7 g,单个核仁质量5.8~8.1 g,壳厚0.94~1.15 mm,出仁率55.0%~63.6%。果壳光滑,纵径33.8~35.3 mm,横径30.1~33.6 mm,侧径31.0~35.2 mm... 陇薄丰1号是从陇南穗状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丰产、高油核桃新品种。坚果圆形,单果质量10.6~12.7 g,单个核仁质量5.8~8.1 g,壳厚0.94~1.15 mm,出仁率55.0%~63.6%。果壳光滑,纵径33.8~35.3 mm,横径30.1~33.6 mm,侧径31.0~35.2 mm。缝合线平,结合紧密。核仁饱满,浅黄色,脂肪含量68.6%,蛋白质含量17.3%,风味油香,无涩味。在甘肃武都,9月上旬果实成熟;雌雄异花、同株,雄先型。陇薄丰1号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炭疽病、褐色顶端坏死病表现为抗病,耐干旱、耐瘠薄能力较强。适宜在秦巴山区及立地条件相近地区发展,在甘肃省陇南地区可进行生产性栽植。栽植第2年挂果,高接大树第4年和第5年平均666.7 m2产量各为188.32 kg、230.1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核桃 新品种 陇薄丰1号
下载PDF
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付亚荣 刘泽 +6 位作者 姜春磊 翟中杨 杨亚娟 吴泽美 季保汐 敬小龙 唐光亮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我国油田堵水调剖技术已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调驱以及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经历了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大多学者重点关注堵水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堵水效果如何评估研究较少... 我国油田堵水调剖技术已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调驱以及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经历了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大多学者重点关注堵水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堵水效果如何评估研究较少。为此,将油井化学堵水波及油层分为内、外两区域,增加的原油产量在达西渗流线性系统中理论上无限叠加,以内区、外区、交界面等3个产出液流动控制方程为理论依据,基于Duhamdl原理的反褶积算法,建立油井井口压力模型、有效渗透率模型、产油量计算模型等评价油井化学堵水效果。在50多口油井应用后,评价符合率达到95%以上,消除了技术人员习惯直接利用堵水前后产油量的差值判断堵水效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为油井化学堵水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高含水 化学堵水 反褶积算法 评价符合率
下载PDF
高真空脱溶工艺对南极磷虾油品质影响
9
作者 宋静茹 张光耀 +4 位作者 肖盈辰 黄佳蓉 徐文思 周大勇 宋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73-283,共11页
为评估高真空脱溶技术对南极磷虾油品质的影响,该研究测定正己烷残留量、虾青素含量、色泽、氧化稳定性、脂肪酸组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和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genic index,TI)等多项指标,对脱溶工艺效果... 为评估高真空脱溶技术对南极磷虾油品质的影响,该研究测定正己烷残留量、虾青素含量、色泽、氧化稳定性、脂肪酸组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和血栓形成指数(thrombogenic index,TI)等多项指标,对脱溶工艺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结果表明,在50℃处理50 min、60℃处理30 min或70℃处理15 min的条件下,南极磷虾油中的正己烷残留量显著降至20 mg/kg以下,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GB/T 2716-2018》对溶剂残留量的限定。脱溶工艺保护了虾青素含量,确保其质量分数维持在30 mg/kg以上,满足《农业农村部水产行业标准磷虾油:SC/T 3506-2020》对磷虾油合格品的规定。脱溶处理后的磷虾油在色泽、氧化稳定性、脂肪酸组成以及AI和TI等关键指标上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未见显著变化(P>0.05)。高真空脱溶工艺有效去除了溶剂残留,同时完好保留了磷虾油的理化特性和营养价值,为油脂工业高效、环保的脱溶解决方案的提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真空 南极磷虾油 高真空脱溶 正己烷残留量 虾青素含量
下载PDF
高含油抗病耐寒油菜新品种浙农油12的选育
10
作者 许岩 张泉锋 +3 位作者 冯宇操 肖家睿 孙一鸣 冯玉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064-2068,共5页
浙农油12是一个高含油、抗菌核病和病毒病、耐寒性好的油菜新品种,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并于2023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330235,适宜在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冬油菜区秋冬季节种... 浙农油12是一个高含油、抗菌核病和病毒病、耐寒性好的油菜新品种,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选育,并于2023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3)330235,适宜在长江下游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冬油菜区秋冬季节种植。该品种以具有适性广、品质高的3个油菜品种为基础材料,通过杂交组合测配和世代材料分离,以聚合抗主要病害、耐低温冻害、高含油量等优势农艺和品质性状为定向选择目标,通过系谱法多年选育而成。该品种多点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2 813.5 kg·hm^(-2),比对照增产2.7%;含油量49.71%,硫苷含量21.48μmol·g^(-1),无芥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含油 抗病 耐寒 浙农油12 选育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石油管材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余凤玲 周普 +1 位作者 胡凌霄 朱世东 《全面腐蚀控制》 2024年第4期146-150,共5页
当前油田开采面临着高温高压、高Cl^(-)、高含硫等日渐复杂的工况环境,石油管材的耐蚀性能以及防护技术的适用性面临较大挑战,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因其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且具有广尺度特点可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简述了分子... 当前油田开采面临着高温高压、高Cl^(-)、高含硫等日渐复杂的工况环境,石油管材的耐蚀性能以及防护技术的适用性面临较大挑战,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因其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且具有广尺度特点可弥补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首先简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应用,阐述了管材在Cl^(-)、CO_(2)/H_(2)S等体系中的分子动力学腐蚀机理研究,概述了分子动力学在研究防腐涂层中的研究应用。最后,对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今后在耐蚀材料研发中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油气田用新材料的研制、防护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油田 高含硫 腐蚀机理 防护技术
下载PDF
低温输送管道稠油的黏附机理
12
作者 吕杨 黑树楠 +3 位作者 吕永伟 王峥嵘 田守成 赵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225-11237,共13页
为从微观角度揭示高含水稠油低温输送黏附机理,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主要方法,从稠油/水/管壁体系的界面特性、扩散性能、组分与特征结构分布以及胶质沥青质协同作用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该体系的黏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体系的界面特性显著... 为从微观角度揭示高含水稠油低温输送黏附机理,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主要方法,从稠油/水/管壁体系的界面特性、扩散性能、组分与特征结构分布以及胶质沥青质协同作用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该体系的黏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体系的界面特性显著影响稠油黏附作用,且与沥青质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体系中的范德华引力相互作用是影响稠油黏附的主要作用之一。结果发现沥青质和胶质分子主要分布在油水界面和油/管壁界面附近,而正庚烷和甲苯分子分布在油滴的疏水内部,这是由于胶质沥青质分子存在强极性所导致的。沥青质分子中含有O原子的官能团优先分布在油水界面,通过与水分子结成氢键防止水分子向管壁运动并与烃类混合物分子产生竞争黏附;含有N原子和S原子的官能团在油滴和管壁之间的黏附作用中出现优先接触黏附的现象,对稠油黏附层起到“衔接与桥梁”的作用;C_(5)长侧链会抑制胶质和沥青质分子向油水和油/壁界面的运移,削弱稠油的黏附强度。在胶质沥青质协同作用中,沥青质含量超过8wt%时,胶质分子的增溶效应被抑制,体系中逐渐形成沥青质多聚体,促进稠油黏附现象的发生,危害集输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可见高含水稠油低温输送黏附机理是由低温下的范德华引力为主导,胶质沥青质等极性大分子的杂原子官能团优先与管壁接触黏附现象为桥梁,沥青质聚集效应和胶质增溶效应为协同作用的复杂相互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稠油 低温输送 黏附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间相互作用 胶质和沥青质
下载PDF
高黏土陆相页岩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13
作者 冯子辉 张居和 +4 位作者 邵红梅 霍秋立 金玮 贾忠伟 苏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7,共13页
页岩储层“四性”实验评价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及核心。现有实验技术存在页岩含油量检测不准、微纳米孔隙测量视域小及代表性差、流动性直接测量参数缺乏等难题,不适应古龙页岩油生产需求。通过研发实验装备、确定实验条件,建立... 页岩储层“四性”实验评价是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及核心。现有实验技术存在页岩含油量检测不准、微纳米孔隙测量视域小及代表性差、流动性直接测量参数缺乏等难题,不适应古龙页岩油生产需求。通过研发实验装备、确定实验条件,建立基于保压密闭岩心“四性”实验技术及流程。结果表明:古龙高成熟和成熟页岩含油量测定较国标法可减少损失71%和50%,应用新建不同成熟度页岩含油量恢复模型,恢复了国标法现场录井页岩含油量数据;高成熟与低成熟阶段页岩中干酪根有机质、不同赋存状态油和水定量特征差别明显,受干酪根有机质向页岩油转化及演化程度的控制;页岩孔缝组合构成规模储集空间及流动网络通道,储集空间分为2大类7亚类12种类型,总孔隙度高于粉砂质岩、灰质岩、云质岩;确定页岩油上部、中部、下部油层组含油性与流动性特征,圆柱状页岩样品驱替油率为16%~43%,同一地层温度(100℃)不同驱替压力(10~50 MPa)下的超临界CO_(2)驱替使孔隙度增加4.51百分点、渗透率增加0.53×10^(-3)μm^(2)。研究成果为页岩油规模增储和效益上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土陆相页岩 “四性”实验技术 古龙页岩油 保压密闭岩心 含油量 孔缝组合 驱替油率
下载PDF
高油酸小粒花生品种冀花18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瑾 李玉荣 +1 位作者 程增书 宋亚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95-98,共4页
冀花18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高油品种冀花5号为母本、高油酸种质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油食两用小粒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该品种在2013~2014年全国北方片小粒组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 5... 冀花18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高油品种冀花5号为母本、高油酸种质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油食两用小粒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该品种在2013~2014年全国北方片小粒组区域试验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 577.7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260.4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花育20号增产9.31%和5.34%;在2015年全国北方片生产试验(共22个试点)中,荚果平均产量为4 332.00 kg/hm^(2),子仁平均产量为3 153.0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花育20号增产7.20%和4.16%。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冀花18号含油量54.97%,油酸含量81.80%,油酸亚油酸比值为30.30。该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2017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18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花18号 花生品种 小粒型 高油酸 品质育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强度石油套管冲击性能波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映辉 夏文斌 +3 位作者 周勇 赵健明 汤松辉 吴润 《钢管》 CAS 2023年第4期65-69,共5页
为了探究高强度石油套管冲击性能波动的原因,在同批次调质热处理后的无缝钢管上取系列试样,分析冲击功相差3.7倍的试样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及夹杂物。通过金相观察及分析统计,冲击性能低和高的试样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SE... 为了探究高强度石油套管冲击性能波动的原因,在同批次调质热处理后的无缝钢管上取系列试样,分析冲击功相差3.7倍的试样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及夹杂物。通过金相观察及分析统计,冲击性能低和高的试样的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SEM结果表明,少数在铁素体周围的碳化物尺寸较大,且组织均匀性略差,从而导致冲击性能变差。TEM结果结合碳化物定量统计表明,冲击性能好的试样,高碳部分的碳含量为0.137%,A_(c3)为902℃,其晶粒相对较细,高温回火后,组织均匀性较好,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于晶界和基体上。冲击性能低的主要原因是淬火后的回火温度过高,造成碳化物集聚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套管 高强度 冲击性能 显微组织 碳含量
下载PDF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的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研究
16
作者 王玮 马潇潇 +5 位作者 王冬昭 蒋洪蔚 谢建国 郑宇宏 王曙明 李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13年以垦02-728为母本、吉育3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20-2021年... 为促进大豆新品种吉育3517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该品种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13年以垦02-728为母本、吉育303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2020-2021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06.3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4.9%,其中最高产量达4400.0 kg·hm^(-2)。202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697.2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303平均增产6.8%,其中最高产量达4285.6 kg·hm^(-2)。202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20028。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油分含量两年平均23.40%,属高油品种。本研究还对其栽培模式进行了探索,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示范,相比同生育期组主推品种吉育303增产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吉育3517 高油 高产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大港页岩油高频脉冲处理参数优化研究
17
作者 杨东海 程晓瑞 +5 位作者 栾健 仲洪旭 陈朝辉 赵昕铭 谢卫红 云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页岩油具有凝点高、含蜡量高、乳化程度高的特点,导致传统热化学脱水工艺对页岩油采出液处理效果欠佳,难以达到外输标准。高频脉冲原油处理技术可以高效脱水,但对页岩油采出液处理参数的优化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了高频脉冲原油处理技术对... 页岩油具有凝点高、含蜡量高、乳化程度高的特点,导致传统热化学脱水工艺对页岩油采出液处理效果欠佳,难以达到外输标准。高频脉冲原油处理技术可以高效脱水,但对页岩油采出液处理参数的优化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了高频脉冲原油处理技术对大港页岩油采出液的处理效果,并对处理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频脉冲脱水技术可以实现页岩油采出液有效破乳,显著降低页岩油含水率。通过处理参数的优化发现,电场强度和电场频率的提高均有利于提高脱水效率,同时,存在脱水效果最好的电场处理时间、操作温度以及破乳剂质量分数参数;在电场强度为200 kV/m、电场频率为5 kHz、电场处理时间为60 min、操作温度为75℃、破乳剂质量分数为0.010%的条件下,页岩油脱水后含水率为0.48%,综合效益最好。研究结果为页岩油采出液处理参数优选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高频脉冲 参数优化 破乳剂 含水率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含CO_(2)凝析气藏油环体积预测方法
18
作者 陈浩 蒋东梁 +7 位作者 邢建鹏 王红平 左名圣 王朝锋 杨柳 刘希良 于海增 袁志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8,共9页
准确、高效地预测高含CO_(2)凝析气藏油环体积对于开发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但海上深水凝析气藏难以通过大规模钻探来探明油环体积,且高浓度CO_(2)的萃取作用使油环体积变化更加复杂。首先通过CO_(2)充注实验还原高含CO_(2)凝析气藏成藏... 准确、高效地预测高含CO_(2)凝析气藏油环体积对于开发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但海上深水凝析气藏难以通过大规模钻探来探明油环体积,且高浓度CO_(2)的萃取作用使油环体积变化更加复杂。首先通过CO_(2)充注实验还原高含CO_(2)凝析气藏成藏过程,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数据开展数据预处理,建立样本数据库,并通过关联分析优选其主控因素,明确不同地层条件和气顶组成下油环体积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开展油环体积预测训练,搭建油环体积的预测模型,实现输入主控因素以精确、快速预测油环体积的目的。预测结果表明,采用三次核函数的机器学习模型与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矿场实际的油环体积误差分别为3.43%、5.10%和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CO_(2) 凝析气藏 油环体积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加才 仝坤 +3 位作者 王淳 钟邦秀 王晓鹏 刘玉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5-571,共7页
高含水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结合水和乳化水,其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处置的瓶颈。近年来水热处理技术被引入石油石化工业用于高含水含油污泥的脱水干化和回收油。本文介绍了高含水含油污泥的来源、成分、分类、特点和处理难点,概述... 高含水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结合水和乳化水,其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处置的瓶颈。近年来水热处理技术被引入石油石化工业用于高含水含油污泥的脱水干化和回收油。本文介绍了高含水含油污泥的来源、成分、分类、特点和处理难点,概述了高含水含油污泥调质脱稳技术现状,总结了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水热处理技术的处理机理、技术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含油污泥 脱水 水热处理技术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连铮 傅玉清 +3 位作者 赵荣娟 王岚 裴颜龙 李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6-269,共4页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we did and are doing 10 generations in suburbs of Beijing from 1991-2001. In the same time we are doing 10 generation of soybean breeding near Sanya on Hainan Island during the October to Ma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we did and are doing 10 generations in suburbs of Beijing from 1991-2001. In the same time we are doing 10 generation of soybean breeding near Sanya on Hainan Island during the October to May. We made cross 398 combinations and a lot of propagation of soybean elite. We select a best local popularized variey for cross with soybean variety with 1-2 best character for breeding, for example high yielding, high oil or high protein content, high resistance to nematode and others We made alternate breeding in North and on South. In the same time we test breeding materials in two conditions: soil with high fertility and low fertility. Finally, we released two soybean cultivars: Zhonghuang 12 and Zhonghuang 13,and two cultivars will released this year. We test more than 10 soybean lines in 15 provinces. We got a good line with high oil content and high protein content. And we developed several soybean lines resistant to soybean cyst nemat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breeding high oil content high protein cont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