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f three popular Indian groundnut varieties for foliar disease resistance and high oleic acid using SSR markers and SNP array in marker-assisted backcrossing 被引量:1
1
作者 Yaduru Shasidhar Murali T.Variath +10 位作者 Manish K.Vishwakarma Surendra S.Manohar Sunil S.Gangurde Manda Sriswathi Hari Kishan Sudini Keshavji L.Dobariya Sandip K.Bera Thankappan Radhakrishnan Manish K.Pandey Pasupuleti Janila Rajeev K.Varshney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5,共15页
Foliar fungal diseases(rust and late leaf spot)incur large yield losses,in addition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fodder quality in groundnut worldwide.High oleic acid has emerged as a key market trait in groundnut,as it in... Foliar fungal diseases(rust and late leaf spot)incur large yield losses,in addition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fodder quality in groundnut worldwide.High oleic acid has emerged as a key market trait in groundnut,as it increases the shelf life of the produce/product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health benefits to consumers.Marker-assisted backcrossing(MABC)is the most successful approach to introgressing or pyramiding one or more traits using traitlinked markers.We used MABC to improve three popular Indian cultivars(GJG 9,GG 20,and GJGHPS 1)for foliar disease resistance(FDR)and high oleic acid content.A total of 22 BC3F4 and 30 BC2F4 introgression lines(ILs)for FDR and 46 BC3F4 and 41 BC2F4 ILs for high oleic acid were developed.Recurrent parent genome analysis using the 58 K Axiom_Arachis array identified several lines showing upto 94%of genome recovery among second and third backcross progenies.Phenotyping of these ILs revealed FDR scores comparable to the resistant parent,GPBD 4,and ILs with high(~80%)oleic acid in addition to high genome recovery.These ILs provide further opportunities for pyramiding FDR and high oleic acid in all three genetic backgrounds as well as for conducting multi-location yield trials for further evaluation and release for cultivation in target regions of In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iar disease resistance high oleic acid Late leaf spot Marker-assisted backcrossing SNP array Background genome recovery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used to determine the oleic/linoleic acid ratio in cultivated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 被引量:1
2
作者 Kelly D. Chamberlin Noelle A. Barkley +4 位作者 Barry L. Tillman Jack W. Dillwith Robin Madden Mark E. Payton Rebecca S. Bennett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年第3期227-237,共11页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peanut industry for high oleic peanuts and also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high oleate trait into newly released varieties. Early generation screening of breeding lines for high ...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in the peanut industry for high oleic peanuts and also for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high oleate trait into newly released varieties. Early generation screening of breeding lines for high oleic acid content greatly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developing new peanut variet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methods used to classify individual peanut seed as high oleic or not high oleic. Results from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two variations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genotyping,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ly accepted reference standard results from gas chromatography (GC).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four (374) seeds, spanning twenty-three (23) genotypes and all four peanut market-types (runner, Spanish, Valencia and Virginia), were individually tested by each method. Percent accuracy levels for rating individual seed as high oleic (H) ranged from 97.4% (NIRS) to 99.5% (CE). All of the method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carry only a minor risk for miss-classification (loss of material) and are suitable for use by peanut breeding programs in early generation breeding line scre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oleic acid PEANUT FATTY acid Gas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al Time PCR
下载PDF
不同气象条件对高油酸花生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胡延岭 杨海棠 +8 位作者 李盼 于沐 石彦召 刘软枝 朱桢桢 韩艳红 郑晓川 赵利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以河南、山东等5个花生主要产区培育的19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材料,于2019年~2021年连续3年在郑州种植,采集3年间花生关键生育期(6月~9月)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结合各个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 以河南、山东等5个花生主要产区培育的19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材料,于2019年~2021年连续3年在郑州种植,采集3年间花生关键生育期(6月~9月)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结合各个品种的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品种对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敏感程度不同,冀花16、冀花11对开花下针期的温度和日照时数比较敏感,该时期的异常高温会致使其产量明显下降。中花413、中花412和花育917的产量与旬降水量成显著负相关,耐涝程度较差。对品种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开农1768、南充1704、冀农16、开选016、花育961、郑农花25、郑农花23、冀农11、花育633和1508G等10个高油酸品种为年际间稳定性较好的品种,研究结论为高油酸品种的培育及深入利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气象条件 产量
下载PDF
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浙黑甜1号的选育
4
作者 李付振 张小利 +6 位作者 陈小央 刘波 厉宝仙 何爱珍 张泉锋 方丽 朱灵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30-933,共4页
浙黑甜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花育51号为母本、云南四粒黑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黑色种皮、口感微甜等突出特性。2020... 浙黑甜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花育51号为母本、云南四粒黑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高油酸食用型黑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好、抗病性强、黑色种皮、口感微甜等突出特性。2020—2021年连续2 a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为3 892.95 kg·hm^(-2),籽仁平均产量为2 817.30 kg·hm^(-2),分别比对照小京生增产30.37%和36.27%。浙黑甜1号蛋白质含量27.1%,粗脂肪含量45.8%,油酸含量76.9%,油亚比(O/L)12.05,抗叶斑病、青枯病,中抗锈病。该品种于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春播及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花生 新品种 浙黑甜1号 高油酸
下载PDF
不同花生油对月饼饼皮面团特性及月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龙钰婷 柴秀航 +1 位作者 徐勇将 刘元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1,113,共8页
旨在通过改变油脂来提升广式月饼的品质,以市售压榨一级花生油(PO,高温压榨)、市售压榨精制高油酸花生油(HO,高温压榨)、低温压榨高油酸花生油(RO,经脱胶处理)、低温压榨高油酸花生油(CO,未脱胶处理)为油脂原料来制作月饼,探究了4种花... 旨在通过改变油脂来提升广式月饼的品质,以市售压榨一级花生油(PO,高温压榨)、市售压榨精制高油酸花生油(HO,高温压榨)、低温压榨高油酸花生油(RO,经脱胶处理)、低温压榨高油酸花生油(CO,未脱胶处理)为油脂原料来制作月饼,探究了4种花生油的品质差异,及其对月饼饼皮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水分分布、质构特性的影响,以及对广式月饼理化特性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同时,对月饼饼皮面团特性与月饼品质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压榨花生油在酸值、过氧化值和氧化稳定性方面均优于高温压榨花生油;相比于普通花生油,高油酸花生油的油酸含量较高,而亚油酸含量大幅减少;RO制作的面团与PO制作的面团相比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显著降低,损耗因子显著增加,且PO制作的面团最大曲率时间最长,CO制作的面团最大曲率时间最短,不同花生油制作的面团质构特性不存在显著差异;RO制作的月饼感官得分最高,品质最好;面团黏性模量、最大曲率时间与月饼硬度呈显著正相关,面团最大曲率时间与月饼感官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综上,低温压榨高油酸花生油可以改变月饼饼皮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水分分布,并对最终产品的感官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油 月饼 面团 流变学特性 水分分布 质构特性 感官评分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小利 李付振 +6 位作者 厉宝仙 陈小央 刘波 张泉锋 方丽 朱灵龙 范飞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63-1566,共4页
浙花6号是以花育52号为母本、小京生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杂交后代按系谱法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突出、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20—2021年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7... 浙花6号是以花育52号为母本、小京生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杂交后代按系谱法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突出、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20—2021年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74.00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040.58 kg·hm^(-2),分别比对照小京生增产36.4%和47.5%。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其蛋白质含量22.0%,油酸含量77.9%,亚油酸含量4.74%,油亚比16.43。该品种中抗叶斑病、青枯病和锈病,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目前浙江省育成的首个高油酸食用型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高产稳产、早熟性好、耐连作,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地区春播及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浙花6号 高油酸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油酸浓香花生油和普通浓香花生油风味比较
7
作者 王灿 赵慧敏 +5 位作者 李晓龙 张春华 尚刚 桑杨圣 王翔宇 董迎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为了探究浓香花生油的感官属性与呈香前体物质之间的关系,以高油酸花生仁和普通花生仁为原料,经炒籽—压榨—水化脱胶制备浓香花生油,测定了高油酸花生仁(山东、安徽和河北产)和普通花生仁(山东产)的理化指标、炒籽前后氨基酸及糖含量... 为了探究浓香花生油的感官属性与呈香前体物质之间的关系,以高油酸花生仁和普通花生仁为原料,经炒籽—压榨—水化脱胶制备浓香花生油,测定了高油酸花生仁(山东、安徽和河北产)和普通花生仁(山东产)的理化指标、炒籽前后氨基酸及糖含量的变化和浓香花生油脂肪酸组成,分析了浓香花生油的感官属性以及浓香花生油呈香前体物质(氨基酸和蔗糖)变化量与感官属性强度的相关性,同时对浓香花生油的风味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安徽和河北高油酸花生仁比普通花生仁脂肪含量高;炒籽后高油酸花生仁的氨基酸损失更多,安徽和河北高油酸花生仁的蔗糖损失更多;高油酸花生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达到77.28%~81.35%,其氧化诱导期是普通花生油的5.7~11.7倍;高油酸花生油的熟坚果味、花生酱味、焦香味和煳味强度均高于普通花生油,甜香味和生花生味强度则弱于普通花生油;浓香花生油呈香前体物质变化量与感官属性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高油酸花生油中杂环类、酚类、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普通花生油。综上,炒籽前后高油酸花生仁和普通花生仁中呈香前体物质变化的不同,使高油酸花生油和普通花生油中风味化合物含量和感官评价结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油 普通花生油 风味 感官评价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育种研究进展
8
作者 邓陈威 雷亚柯 +4 位作者 张建航 展世杰 王伟杰 杨亚洲 贾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5-18,共4页
油酸是决定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品质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将提高花生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含量作为品质改良的重要方向。综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技术优化花生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培育兼具高产、抗病性... 油酸是决定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品质指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将提高花生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含量作为品质改良的重要方向。综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育种技术优化花生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培育兼具高产、抗病性强和专用型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对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围绕高油酸性状产生的分子机理、分子标记技术在高油酸花生育种上的应用、高油酸花生鉴定技术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高油酸品种选育现状,指出当前高油酸花生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拓宽高油酸花生育种目标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育种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34-37,共4页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油酸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生产实践中,应掌握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关键栽培技术。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应选择合适地块,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抗花生品种。...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油酸花生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生产实践中,应掌握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关键栽培技术。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应选择合适地块,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抗花生品种。高油酸花生春播适宜时间是5月10日前后(地下5cm处地温稳定在19℃以上);生长过程中注意防旱排涝,适时进行花生化控、调节植株生长进程,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在花生收获和摘果过程中,单收单储,防止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栽培技术 春播 植株生长
下载PDF
油酸和高油酸油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青哲 王月 +1 位作者 方靖凯 叶德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共4页
介绍了油酸的生物来源、健康益处、食用安全性及适宜膳食量等,并提出研究建议,以期为油酸和高油酸植物油的摄入及健康作用宣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酸 高油酸油脂 健康益处 安全性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耐碱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成凯 卢家毅 +6 位作者 宋晓峰 董晓娜 于田利 付春 任建军 于复欣 乔利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本试验以8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NaHCO_(3)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随NaHCO_(3)浓度升高,供试品种(系)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碱害率升高;综合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其平均值的差... 本试验以8个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不同浓度NaHCO_(3)胁迫下花生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随NaHCO_(3)浓度升高,供试品种(系)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降低趋势,碱害率升高;综合相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其平均值的差异性分析结果,确定0.5%NaHCO_(3)为本试验所设浓度梯度下鉴定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萌发期耐碱性的最适浓度。采用隶属函数法对0.5%NaHCO_(3)胁迫下8个花生品种(系)的种子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碱害率4个指标进行耐碱性综合评价得出,耐碱性由高到低排序为:宇花33>宇花208>宇花61>宇花18>宇花91>宇花625>宇花169>宇花32。本试验结果可为高油酸花生耐碱品种鉴定及其盐碱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高油酸 萌发期 耐碱性评价
下载PDF
向日葵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相关miRNA的挖掘和表达分析
12
作者 周菲 王文军 +5 位作者 黄绪堂 马军 吴立仁 王静 谢鹏远 刘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5-971,共7页
为探究miRNA(microRNA)在向日葵种子油脂合成中的作用,解析植物油脂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基于前期高油酸向日葵种子三个发育时期(开花后7 d、22 d、37 d)miRNA测序的结果,对影响油脂合成代谢的miRNA进行挖掘和表达分析。结果发现L7d vs L22... 为探究miRNA(microRNA)在向日葵种子油脂合成中的作用,解析植物油脂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基于前期高油酸向日葵种子三个发育时期(开花后7 d、22 d、37 d)miRNA测序的结果,对影响油脂合成代谢的miRNA进行挖掘和表达分析。结果发现L7d vs L22d、L7d vs L37d和L22d vs L37d三组比较中参与油脂代谢通路的差异表达miRNA共有22个。表达量聚类热图分析发现,22d vs 37d比较组中大部分miRNA下调表达,表明油脂代谢相关的大部分miRNA在开花后37 d相比于22 d表达量降低。将靶基因注释到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合成通路中的22个差异表达miRNA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量与种子含油量和脂肪酸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分别发现己酸与miR172a3,十三烷酸与miR171b2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油分含量与miR167d5p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miRNA可能参与油脂的合成。通过共表达分析发现,有6对油脂代谢相关的miRNA(miR166u、miR171b_2、miR397a_3、miR157d、miR167a-5p、miR169v_1)与其靶基因呈负相关的共表达关系,表明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miRNA调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高油酸 种子发育 脂肪酸 microRNA测序
下载PDF
技术采纳视角下农户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行为研究--基于河南8个主产县区的调查数据
13
作者 韩艳红 杨海棠 +7 位作者 胡延岭 刘软枝 石彦召 李盼 于沐 朱桢桢 时运岭 郭振超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9,共11页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花生主产区都大力支持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UTAUT理论构建对河南省农户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行为理论模型,系统研究影响农户高...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花生主产区都大力支持高油酸花生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UTAUT理论构建对河南省农户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行为理论模型,系统研究影响农户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意愿及行为的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意识、信息意识对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风险意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意愿、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意愿与社群影响的交互项对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油酸花生品种选择行为对绩效期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农户 品种选择 UTAUT模型
下载PDF
BnGLO4 gene cloning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in Brassica napus L
14
作者 Xi Li Xiaodan Wang +5 位作者 Shijun Li Zechuan Peng Dongfang Zhao Bingqian Zhou Chunyun Guan Mei Guan 《Oil Crop Science》 CSCD 2023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High oleic acid rapeseed oil offers superior nutritional and health benefits,but its mass production is limited due to poor resistance and slightly lower yield.Photosynthesis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of biological sur... High oleic acid rapeseed oil offers superior nutritional and health benefits,but its mass production is limited due to poor resistance and slightly lower yield.Photosynthesis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of biological survival and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crop resistance to stresses,yield,and quality.To identify photosynthesis-related genes,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was conducted on high oleic acid rapeseed Gaoyousuan No.1 and low oleic acid rapeseed Xiangyou 15 resulting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total of 9396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4669 upregulated and 4727 down-regulated).From these genes nine candidate genes were screened using GO and KEGG analysis with BnGLO4 being selected for cloning purposes.The BnGLO4 gene fragment has a length of 1161 bp with an ORF sequence of 1092 bp encoding a theoretical isoelectric point of pI 7.60;it encodes an unstable lipid-soluble protein localized in peroxisomes without transmembrane structural domains or signal peptides.Its amino acid sequence homology was highest with that of BnaA01G0355200ZS,BnaA01G0355600ZS,BnaA05G0410400ZS,BnaC01G0441800ZS,and Brassica rapa(XP_009117145.1),Brassica napus(CDY39100.1),Brassica cretica(KAF3533604.1)and Brassica oleracea var.oleracea(XP_013610644.1)belonging to the same cruciferous family.The BnGLO4 gen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s to abiotic stresses such as salt,drought,and temperature extremes along with photosynthesis and growth in rapeseed plants.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GLO4 gene(BnaA01G0355200 ZS)were highest in filaments while being higher at each stage in seeds and siliques with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 at day 14 in seeds.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after 3 h of salt stress treatment,reaching a maximum at 12 h before slightly decreasing at 24 h.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photosynthesis and stress response in high oleic rapes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oleic acid TRANSCRIPTOME Glycolate oxidase GLO4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宝 孙聪 +5 位作者 杨瑞楠 张林尚 张晓晓 陈雁然 梁慧敏 梁少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103,114,共9页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 为促进高油酸花生油的高值化利用,在无溶剂体系中以高油酸花生油为原料,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为酰基供体,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以目标甘三酯1,3-二棕榈酸-2-油酸(POP)、1-棕榈酸-2-油酸-3-硬脂酸(POS)、1,3-二硬脂酸-2-油酸(SOS)含量,硬脂酸指数和酰基位移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促酯交换合成类可可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乙酯与棕榈酸乙酯物质的量比1.3∶1、酰基供体与高油酸花生油物质的量比12∶1、加酶量2.7%(以底物质量计)、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在该条件下产物甘三酯中POP、POS、SOS的含量分别为14.55%、48.87%、25.17%,硬脂酸指数为0.56,酰基位移率为7.35%。产物的目标甘三酯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与可可脂相近,可作为可可脂替代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可可脂 酶促酯交换 高油酸花生油 脂肪酸乙酯 酰基位移
下载PDF
油菜籽脂肪酸组成的遗传结构剖析
16
作者 杨雨婷 于文凯 +5 位作者 徐颖 王会 梅德圣 蒋立希 胡琼 刘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52,共13页
为选育高油酸油菜品种,发现脂肪酸合成相关的主效/微效基因和等位变异,剖析甘蓝型油菜籽油脂中脂肪酸自然变异的遗传结构基础,以来自世界各地的289份油菜种质核心资源为材料,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其在长江流域中下游主产区两个环境中... 为选育高油酸油菜品种,发现脂肪酸合成相关的主效/微效基因和等位变异,剖析甘蓝型油菜籽油脂中脂肪酸自然变异的遗传结构基础,以来自世界各地的289份油菜种质核心资源为材料,基于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其在长江流域中下游主产区两个环境中的脂肪酸组成表型,进行全基因关联分析。结果发现9个位点显著调控油脂品质,其中A08和C03染色体上的两个位点为主效应位点,表型解释率分别为45.01%和43.52%,分别对应于BnFAE1.A08和BnFAE1.C03两个主效基因;在其它7个微效应位点上筛选到了6个候选基因。变异分析发现,在BnFAE1.A08基因及上下游2 kb区域有38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和5个InDel(插入和缺失)变异、BnFAE1.C03起始密码子后6 bp位置上1个InDel的变异影响了油酸含量。两个主效基因变异构成的单倍型组Hap1能够准确鉴定出油酸含量达64%的油菜品种,且Hap1单倍型组可追溯到最早的双低油菜品种Tower。通过进一步关联分析,在A05染色体上找到小效应位点O9.A5,能在两个主效应位点Hap1基础上将油酸含量提高到7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脂肪酸组成 GWAS FAE1基因 高油酸
下载PDF
高油酸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玉花 单艳 +1 位作者 张晓兰 陶加进 《耕作与栽培》 2023年第4期54-56,60,共4页
高油酸油菜菜籽中油酸含量高,菜油营养价值高,已成为当前油菜育种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通过认定的新品种较少,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需求。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8个高油酸油菜杂交种11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油酸油菜杂交... 高油酸油菜菜籽中油酸含量高,菜油营养价值高,已成为当前油菜育种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通过认定的新品种较少,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需求。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8个高油酸油菜杂交种11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油酸油菜杂交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油酸油菜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顺序大小依次为主花序有效长度、结角密度、全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部位、抗寒性(受冻率)、每角粒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千粒重、1次有效分支数、单株有效角果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同为高油酸的浓香油莎豆油和浓香花生油的风味比较
18
作者 陈璐 刘玉兰 +1 位作者 马宇翔 朱文学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72,共8页
为从油料组分层面探究同为高油酸油料制取的油脂风味差异,以油莎豆和高油酸花生仁为原料制备浓香油莎豆油和浓香花生油,对原料的氨基酸组成和糖类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油料烘烤前后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考察其对两种浓香型油脂风味... 为从油料组分层面探究同为高油酸油料制取的油脂风味差异,以油莎豆和高油酸花生仁为原料制备浓香油莎豆油和浓香花生油,对原料的氨基酸组成和糖类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油料烘烤前后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考察其对两种浓香型油脂风味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DE-GC-MS)对浓香油莎豆油和浓香花生油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结合气味活度值(OAV)、气相色谱-嗅闻-质谱(GC-O-MS)和感官评价对两种浓香型油脂的特征香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油莎豆中的氨基酸总含量(4.27 g/100 g)显著低于高油酸花生仁(38.34 g/100 g),但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分别为1.80、1.24 g/100 g)均显著高于高油酸花生仁(分别为0.52、0.46 g/100 g);烘烤后,油莎豆中赖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含量降低,高油酸花生仁中谷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明显降低。浓香油莎豆油和浓香花生油中分别检测到14类122种挥发性成分和12类89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25.69 mg/kg和21.94 mg/kg。浓香油莎豆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醛类、吡嗪类、酚类、烷烃类、呋喃类、酯类、酮类等,浓香花生油中依次是吡嗪类、醛类、烷烃类、酮类、呋喃类等。浓香油莎豆油的关键风味成分有20种,其中醛类的风味贡献度最大,其次是吡嗪类,浓香花生油的关键风味成分有14种,其中吡嗪类的风味贡献度最大,其次是醛类。通过GC-O-MS结合感官评价分析,共鉴定出8种气味活性物质,浓香油莎豆油中甜香味、坚果味的风味特征较明显,浓香花生油中烤花生味、烤杏仁味等风味特征较明显。氨基酸及糖类为参与美拉德反应的重要前体物质,其含量的差异可能是两种浓香型油脂特征风味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同为高油酸油料所制取油脂的风味形成机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油料 油莎豆 花生 可溶性糖 氨基酸 挥发性成分 特征风味成分 感官评价
下载PDF
我国高油酸花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廖俊华 何泽民 +1 位作者 游宇 毛金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共4页
概述了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现状,综述了高油酸花生育种、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育种 栽培技术 产品开发
下载PDF
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树涛 刘志旺 +4 位作者 张诗行 殷业超 董敬超 张宇 周文雨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5,91,共7页
为准确评价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34个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进行农艺性状及SSR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间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差异显著,但是出米率差异较小,稳定在(70.34±0.78)... 为准确评价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34个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进行农艺性状及SSR位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间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差异显著,但是出米率差异较小,稳定在(70.34±0.78)%之间;采用56对引物对34个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品种(系)进行多态性分析,筛选出18对引物在这些种质间存在多态性,平均等位位点数为2.89个,Shannon’s信息指数分布在0.06~3.06之间,平均值为1.2,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指数分布在0.33~0.91之间,平均值为0.66;34个高油酸花生相似系数分布在0.346~0.885之间,平均值为0.661;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聚类分析表明,所有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品种(系)分布在不同分枝上,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研究结果提高了SSR分子标记筛选的效率,也为阜花系列高油酸花生遗传多样性提供参考,为今后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