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Risk of Water Breakout in the Bottom Plate of High-Intensity Mining of Extra-Thick Coal Seams
1
作者 Shuo Wang Hongdong Kang Xinchen Wang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5期81-91,共11页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anger of water breakout in the bottom plate of extra-thick coal seam mining, 2202 working face of a mine in the west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t is proposed to use the on-site moni...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anger of water breakout in the bottom plate of extra-thick coal seam mining, 2202 working face of a mine in the west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it is proposed to use the on-site monitoring means combining borehole peeping a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combine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danger of water breakout in the bottom pl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maximum damage depth of the bottom plate is 27.5 m, and its layer is located above the Austrian ash aquifer, which has the danger of water breakout;2) the drill hole peeping at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working face shows that the depth of the bottom plate fissure development reaches 26 m,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water barrier layer has been damaged, so there is the risk of water breakout;3) for th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the anomalous area,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return air downstream channel occurs in the field with a one-week lag, which shows tha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events may reflect the water breakout of the underground. This shows that th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events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of the underground flow field,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early warning of water break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diction of sudden water haz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Thick Coal Seam high-Intensity Min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Water-Surge Hazard Borehole peeping
下载PDF
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和应用低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詹毓彦 王金栋 张东升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及低潮气量的PEEP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538例,损伤严重程度根据AIS90-ISS定级标准进行评分。分析与ARDS相关的因素以此判断对病情...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危因素以及低潮气量的PEEP机械通气模式治疗创伤性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538例,损伤严重程度根据AIS90-ISS定级标准进行评分。分析与ARDS相关的因素以此判断对病情发展趋势的影响。将确诊后ARDS患者随机分为A、B2组,采用不同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在机械通气2、12、24、48h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时间、发生率。结果(1)胸外伤后呼吸、血压、血气异常,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四肢或骨盆骨折、慢性阻塞性肺病,ARDS发病率均明显增高(P均<0.01);ISS≥16时,ARDS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2)A、B2组SaO2、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PaCO2B组明显高于A组,(P<0.01);B组VILI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A组MODS发生率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MODS发生时间较A组明显延迟(P<0.01)。结论(1)高龄、休克、呼吸困难、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大量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影响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2)低潮气量+PEEP机械通气适合ARDS患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外伤 高危因素 机械通气 低潮气量
下载PDF
下腔静脉直径变化对高PEE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彭璋 袁茵 +1 位作者 袁世荧 石瑞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评估床边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变化对于高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FR)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ICU住院治疗行机械通气... 目的评估床边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变化对于高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fluid responsiveness,FR)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ICU住院治疗行机械通气的休克无自主呼吸患者50例,最终40例入选。调整呼吸机参数(容量控制模式,潮气量6~8 mL/kg,PEEP调至15 cmH2O,若患者正在使用高PEEP进行治疗则不调节),稳定0.5 h后置入经食道超声探头记录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应用床旁超声测量3个完整呼吸周期的下腔静脉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并计算最大直径平均值(Dmax)、最小直径平均值(Dmin)及其差值(ΔD)。测量后选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30 min内输注完毕。分别于补液试验前后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以补液前后CO增加量(ΔCO)≥15%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R组)和无反应组(NR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补液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下腔静脉直径变化,评估各指标预测FR的价值,并计算出最佳阈值。结果 R组与NR组相比,补液前下腔静脉直径塌陷率(ΔIVC1)、下腔静脉直径变异率(ΔIVC2)均明显增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ROC曲线计算出ΔIVC1、ΔIVC2最佳阈值分别为13.5%、12.7%。结论ΔIVC1、ΔIVC2可以作为补液前预测FR的指标,分别大于13.5%、12.7%时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p休克患者 容量反应性 下腔静脉直径变化
下载PDF
小潮气量及高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8
4
作者 戴维蕾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潮气量、高PEE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和不同PEEP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1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的急性窘迫综合征患者与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小潮气量、高PEE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和不同PEEP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1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的急性窘迫综合征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PaO2/FiO2、PaO2均改善明显,24h后PaCO2改善明显。结论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小潮气量 peep 护理
下载PDF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吉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潮气量及PEEP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机械通气治...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潮气量及PEEP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24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力学指标及肺功能、血气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第3天Cdyn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Rrs及P 0.1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aO_2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潮气量、高PEEP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明显好转,肺功能得以明显改善,血气功能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peep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肺功能
下载PDF
高水平应力条件下大断面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闫飞 严国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4-36,共3页
针对长平煤矿高水平应力条件下大断面沿底留顶巷道难以支护的现状,通过地应力测试、钻孔窥视、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了巷道顶板围岩破坏分析。根据分析的结论,提出43042巷道沿顶布置支护方案,并通过设置测站实测表面位移、顶板离层、测力... 针对长平煤矿高水平应力条件下大断面沿底留顶巷道难以支护的现状,通过地应力测试、钻孔窥视、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了巷道顶板围岩破坏分析。根据分析的结论,提出43042巷道沿顶布置支护方案,并通过设置测站实测表面位移、顶板离层、测力锚杆等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43042巷道支护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地应力 高水平应力 钻孔窥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全身麻醉围术期动脉血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雪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全身麻醉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合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HAPC患者50例,年龄41~52岁,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及循环系统合并症。两组患者均来自高原世...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全身麻醉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合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HAPC患者50例,年龄41~52岁,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及循环系统合并症。两组患者均来自高原世居人群,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A组手术开始即给予5 cm H2O PEEP,B组无PEEP。麻醉方式为全静脉插管全身麻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及维库溴胺诱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L),50%氧空混合机械通气。采取两组患者手术切皮前(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及手术结束前(T3)的动脉血样本,观察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的复苏时间。结果 A组患者T1与T2、T1与T3两时间点Pa O2、Sa O2组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与T3两时间点Pa O2、Sa O2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Pa O2、Sa O2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1、T2和T33个时间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停药后的苏醒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PC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应用PEEP可有效促进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提高动脉氧合,减少麻醉苏醒时间,对循环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动脉氧合 苏醒
下载PDF
高压窥视装置中的视镜玻璃的设计与研究
8
作者 刘丰 齐军 罗友高 《压力容器》 2016年第7期42-47,共6页
参考N.E.C轴向自紧式密封机理,将有机玻璃成功应用于80 MPa压力等级的高压窥视装置,实现了传感设备在常压状态下对容器内部承压设备工作状况的窥视问题。同时运用Ansysworkbench 14.5对有机玻璃视镜在承压工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详细地... 参考N.E.C轴向自紧式密封机理,将有机玻璃成功应用于80 MPa压力等级的高压窥视装置,实现了传感设备在常压状态下对容器内部承压设备工作状况的窥视问题。同时运用Ansysworkbench 14.5对有机玻璃视镜在承压工况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模拟计算,提出了通过检测有机玻璃最大变形量来预判其失效的方案,样机实际应用情况验证了该方案正确有效。该装置的研制思路和分析方法,对高压和超高压领域窥视装置设计和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紧密封 有机玻璃 高压 窥视装置
下载PDF
高应力煤层顶板巷道底鼓治理技术研究
9
作者 陈金宇 何杰 《中州煤炭》 2016年第10期78-81,共4页
巷道底鼓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科技人员的难题。随着采深的加大,地应力以及采动应力显现更加明显,巷道的帮顶支护技术随着材料、机具、工艺的创新已经被有效解决,矿山压力的显现只能在支护比较薄弱、或者说没有支护体的底板进行显现。这... 巷道底鼓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科技人员的难题。随着采深的加大,地应力以及采动应力显现更加明显,巷道的帮顶支护技术随着材料、机具、工艺的创新已经被有效解决,矿山压力的显现只能在支护比较薄弱、或者说没有支护体的底板进行显现。这就造成很多巷道帮顶基本无变形,而底鼓十分严重。对常村矿煤层顶板运料斜巷底鼓问题进行了地质资料调查,根据底板岩层强度及破坏深度,制订了合理的加固方案及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顶板巷道 底鼓 高应力 底板窥视 预埋鸟笼锚索 注浆
下载PDF
西曲矿坚硬顶板水力预裂技术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磊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4期156-159,共4页
本文综合分析西曲矿18402工作面坚硬顶板实际情况之后,将水力预裂控制技术应用于工作面初采初放及回采期间,通过钻孔窥视的方式检验水力预裂现场应用效果,窥视结果显示水力预裂使得钻孔内出现显著的竖向导通裂隙,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 本文综合分析西曲矿18402工作面坚硬顶板实际情况之后,将水力预裂控制技术应用于工作面初采初放及回采期间,通过钻孔窥视的方式检验水力预裂现场应用效果,窥视结果显示水力预裂使得钻孔内出现显著的竖向导通裂隙,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工作面在初采初放期间回采到约30 m时,石灰岩顶板及时断裂垮落,并且在整个回采期间也未出现瓦斯超限警报的情况,有力地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可以将水力预裂控制技术推广到矿井其他类似条件的8号煤层工作面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水力预裂 钻孔窥视 高压泵
下载PDF
基于钻孔窥视的煤巷锚杆支护优化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超 索王博 《陕西煤炭》 2022年第5期58-62,共5页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高地应力造成的煤矿巷道大面积变形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对此,以黄陵一号煤矿809回风顺槽为研究背景,采用井下钻孔窥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巷道深部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利用支护参数经验计算公式设...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高地应力造成的煤矿巷道大面积变形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对此,以黄陵一号煤矿809回风顺槽为研究背景,采用井下钻孔窥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巷道深部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利用支护参数经验计算公式设计了长高强度锚网索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长高强度锚网索支护方案能够将巷道围岩整体变形控制在35 mm内,满足了煤矿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巷道 钻孔窥视 围岩破坏 巷道支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