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慧毅
任先军
+1 位作者
张峡
梅芳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拉萨( 海拔3 658m ) 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05 、1 、2 、3 、4 、6 、10 周,分别截取标本,行...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拉萨( 海拔3 658m ) 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05 、1 、2 、3 、4 、6 、10 周,分别截取标本,行 X 线摄片、骨痂区取材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高原组与平原组骨愈合过程相似,但从2 ~6 周的标本上可见高原组骨痂中成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有典型的扇蛤样细胞膜。而成骨细胞的数量不及平原组,而且演变为骨细胞的过程也明显推迟约2 ~3 周。结论:高海拔下骨折愈合以软骨内化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实验性骨折
组织学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赵慧毅
任先军
张峡
梅芳瑞
机构
福建厦门市中山医院骨科
重庆市新桥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79-681,共3页
文摘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拉萨( 海拔3 658m ) 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05 、1 、2 、3 、4 、6 、10 周,分别截取标本,行 X 线摄片、骨痂区取材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高原组与平原组骨愈合过程相似,但从2 ~6 周的标本上可见高原组骨痂中成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有典型的扇蛤样细胞膜。而成骨细胞的数量不及平原组,而且演变为骨细胞的过程也明显推迟约2 ~3 周。结论:高海拔下骨折愈合以软骨内化骨为主。
关键词
高海拔
实验性骨折
组织学变化
Keywords
high altitude experimental bone fracture histological outcome
分类号
R683.0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赵慧毅
任先军
张峡
梅芳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