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参数辨识的低速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策略
1
作者 蒯松岩 吴文扬 +2 位作者 卓金亮 魏伟 王玺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铁芯材料磁导率呈非线性变化而导致电感变化,继而在最大转矩电流控制比(MTPA)控制下出现固有的计算参数与实际参数不匹配现象,严重影响了电机的动态性能和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针对这一现象,该文采用高频... 在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铁芯材料磁导率呈非线性变化而导致电感变化,继而在最大转矩电流控制比(MTPA)控制下出现固有的计算参数与实际参数不匹配现象,严重影响了电机的动态性能和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针对这一现象,该文采用高频注入原理,通过对高频注入产生的响应信号解调辨识得到实时的电感参数,然后令辨识得到的电感参数参与到MTPA计算中,保证了参数辨识的准确性和电机运行的稳定性,避免了最大转矩电流控制参数与电机不匹配导致的失控问题。最后,采用DSP LAUNCHXL-F28379D为控制核心的实验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辨识电感参数并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 旋转高频电压注入 参数辨识 最大转矩电流比
下载PDF
Buoyancy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in rotating smooth square U-duct at high rotation number 被引量:6
2
作者 Yang Li Guoqiang Xu +1 位作者 Hongwu Deng Shuqing Tian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3期107-120,共14页
The buoyancy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in a rotating,two-pass,square channel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curent work.The classical copper plate technique i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regional averaged heat transfer... The buoyancy effect on heat transfer in a rotating,two-pass,square channel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in curent work.The classical copper plate technique is performed to measure the regional averaged heat transfer cofficients.In order to perform a fundamental research,all turbulators are removed away.Two approaches of altering Buoyancy numbers are selected:varying rotation number from 0 to 2.08 at Reynolds number ranges of 10000 to 70000,and varying inlet density ratio from 0.07 to 0.16 at Reynolds number of 10000.And thus,Buoyancy numbers range from 0 to 12.9 for both cases.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t transfer and Buoyancy numbers are in accord with those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rotation numbers.For both leading and trailing surface,a critical Buoyancy number exists for each X/D location.Before the critical point,the effect of Buoyancy number on heat transfer is limited;but after that,the Nusselt number ratios show different increase rate.Given the same rotation number,higher wall temperature ratios with its corresponding higher Buoyancy numbers substantially enhance heat transfer on both passages.And the critical exceed-point that heat transfer from trailing surface higher than leading surface happens at the same Buoyancy number for different wall temperature ratios in the second passage.Thus,the stronger buoyancy effect promotes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at high rotation number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oyancy effect Heat transfer Wall temperature ratio Rotating U-duct high rotation number
原文传递
考虑楔形间隙效应的油膜阻尼器支承性质分析
3
作者 贾翔宇 吴庭苇 +2 位作者 白宇杰 张剀 徐旸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4-1604,共11页
支承部件对高速旋转机械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合理设计、优化系统的支承部件是保证、提升稳定性的可靠手段。油膜阻尼器是一类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的旋转机械支承部件,能够有效实现系统刚度系数、阻尼系数等支承参数的设计方案。与常... 支承部件对高速旋转机械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合理设计、优化系统的支承部件是保证、提升稳定性的可靠手段。油膜阻尼器是一类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的旋转机械支承部件,能够有效实现系统刚度系数、阻尼系数等支承参数的设计方案。与常规滑动轴承轴颈的运动形式不同,油膜阻尼器的阻尼体通常绕其支点作“圆锥摆”形式的涡动,即阻尼体径向位移与切向速度沿其轴向呈线性分布,导致阻尼介质在阻尼体与外壳之间形成油膜厚度沿轴向线性分布的楔形间隙,进而造成阻尼器与轴承在油膜力及支承参数性质上的差异。因此,计算、设计油膜阻尼器的支承参数时,考虑楔形间隙效应的影响是必要的。本文首先对描述油膜压强分布的经典Reynolds方程做出了修正,推导了考虑楔形间隙时方程的具体形式。接着,采用基于超松弛迭代法(SOR)的有限差分法(FDM)对修正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通过与ANSYS Fluent计算结果及已有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最后,借助数值积分与回归分析的计算工具,求得了阻尼器支承参数的函数表达形式及相应的线性化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分析油膜阻尼器的支承性质时,考虑楔形间隙效应的影响是必要的。通过采用基于修正Reynolds方程的数值计算工具,能够提升计算效率,并为阻尼器性能的分析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机械 油膜阻尼器 楔形间隙 REYNOLDS方程 支承参数
下载PDF
Effect of Coriolis and centrifugal forces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t high rotation number and high density ratio in non orthogonally internal cooling channel 被引量:2
4
作者 Brahim Berrabah Miloud Aminallah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16-234,共19页
Numerical predic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re performed for a two-pass square channel with 45° staggered ribs in non-orthogonally mode-rotation using the second moment closure model. At Re... Numerical predic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re performed for a two-pass square channel with 45° staggered ribs in non-orthogonally mode-rotation using the second moment closure model. At Reynolds number of 25,000, the rotation numbers studied were 0,0.24, 0.35 and 1.00. The density ratios were 0.13, 0.23 and 0.50.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high buoyancy parameter and high rotation number with a low density ratio, the flow in the first passage is governed by the secondary flow induced by the rotation whereas the secondary flow induced by the skewed ribs was almost distorted. As a result the heat transfer rate is enhanced on both co-trailing and co-leading sides compared to low and medium rotation number. In contrast, for the second passage, the rotation slightly reduces the heat transfer rate on co-leading side at high rotation number with a low density ratio and degrades it significantly on both co-trailing and co-leading sides at high buoyancy parameter compared to the stationary, low and medium rotation numbers.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fair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bend region and the second passage, while in the first passage were overestimated at low and medium rotation nu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e cooling 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 (CFD) Heat transfer high buoyancy parameter high rotation number
原文传递
不同桨叶数量的高转速明轮推进性能
5
作者 杨静雷 邓志鹏 +1 位作者 侯亮 尚彦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桨叶数量的高转速明轮推进器力学特性,以解决目前高转速明轮推进器流场特性不清晰的问题。【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基于N-S方程,对系列桨叶在不同转速下的推力、升力、力矩以及流场特性等进行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 【目的】研究不同桨叶数量的高转速明轮推进器力学特性,以解决目前高转速明轮推进器流场特性不清晰的问题。【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基于N-S方程,对系列桨叶在不同转速下的推力、升力、力矩以及流场特性等进行研究,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计算方法对于高转速明轮的推力在v<5 m/s和v=9 m/s牵引航速段时误差较大,但在峰值v=7 m/s附近误差普遍在9%以下,且总体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接近;明轮在不同牵引航速和不同转速下均有一个最佳推力曲线,且桨叶数量不同时最佳的推力也存在差异;明轮在牵引航速v<5 m/s时有轻微颤振,主要由于桨叶的进流角设计与牵引航速不完全匹配有关,而过高的转速(r>2500 r/min)不会对明轮的推进效率产生增益;在高牵引航速(v>8 m/s)状态下可以通过增加桨叶数量的方式提高明轮的推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明轮推进器 桨叶数量 牵引航速 最大推力
下载PDF
Effect of Blockage Ratio on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in Rotating Ribbed Channels at High Rotation Numbers
6
作者 DENG Hongwu LI Hua +2 位作者 TAO Zhi QIU Lu ZHU Jianqi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902-913,共12页
At high rotation numbers,the rotational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ould be diverse among the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blockage ratios.However,most studies are conducted under low rotation number(less than 0.25)... At high rotation numbers,the rotational effects on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ould be diverse among the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blockage ratios.However,most studies are conducted under low rotation number(less than 0.25)and selected blockage ratio.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rib blockage ratio(ranges from 0 to 0.3)on pressure loss and heat transfer in a rotating square channel under high rotation number(up to 0.81).The ribs staggered on leading and trailing walls were oriented 90°to the mainstream flow.The Reynolds number and the wall-to-fluid temperature ratio varied from 20000 to 40000 and 0.08 to 0.2,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larger blockage ratio resulted in a better heat transfer but a higher pressure drop.The optimum blockage ratio was 0.1 for the best thermal performance.The rotational effects were weakened in the passage with a higher blockage ratio,where the critical rotation number could not be observed.Moreover,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induced by rotation was more significant when the temperature ratio increased.Finally,the correlation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pressure drop and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on the leading and trailing e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performance rib blockage ratio high rotation number
原文传递
旋转双流程叶根弯道流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尚梦雨 范青 +1 位作者 张科 雷蒋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旋转带来的叶片内部动-热负荷不均衡性会严重影响透平机械的安全与稳定。为研究旋转数和浮力系数对涡轮动叶片内部通道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应用CFD仿真计算方法,分别以光滑和带肋的叶根弯道为对象,在旋转数分别为0、0.15、0.2、0.25、0.... 旋转带来的叶片内部动-热负荷不均衡性会严重影响透平机械的安全与稳定。为研究旋转数和浮力系数对涡轮动叶片内部通道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应用CFD仿真计算方法,分别以光滑和带肋的叶根弯道为对象,在旋转数分别为0、0.15、0.2、0.25、0.3和浮力系数分别为0、0.3、0.4、0.5、0.6的条件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旋转数增加,科氏力作用增强,在科氏力指向侧的流动传热得以强化;浮力系数增大,旋转浮升力作用增强,会导致内流通道前后缘面出现双峰流,外流通道前缘面出现流动分离甚至产生回流;综合对比光滑通道和带肋通道,带肋通道的换热强度更大,且受到旋转效应的影响比光滑通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叶根弯道 流动传热 旋转数 浮力系数 斜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固态高分子等温物态方程的适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温原 《上海塑料》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针对现有高分子等温物态方程形式多样且繁杂,判断物态方程适用性困难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8个等温物态方程的自洽性判据,并通过B'∞=-1的条件,降低了等温物态方程参数的数量。通过代数原理,建立了物态方程参数数量和B(n)0的... 针对现有高分子等温物态方程形式多样且繁杂,判断物态方程适用性困难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8个等温物态方程的自洽性判据,并通过B'∞=-1的条件,降低了等温物态方程参数的数量。通过代数原理,建立了物态方程参数数量和B(n)0的对应关系,提出高分子等温物态方程适用性的判断原则。对25个常用等温物态方程和12种高分子材料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2参数方程中,Spencer方程优于其他方程,而Yan方程最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物态方程 高分子 适用性原则 自洽性 独立参数数量 拟合精度
下载PDF
旋转圆柱绕流的流场特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何颖 杨新民 +2 位作者 陈志华 刘波 易文俊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08,共8页
在亚临界区Re=1.4×10^5条件下,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均匀来流作用下的旋转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非旋转时的实验和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文中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转速条件下(0≤α≤2,α为圆周线速度与... 在亚临界区Re=1.4×10^5条件下,基于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均匀来流作用下的旋转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非旋转时的实验和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文中计算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转速条件下(0≤α≤2,α为圆周线速度与自由来流速度的比值)的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圆柱旋转可以有效地抑制其旋涡脱落,随着转速的增加,可大幅提高其升阻比,主要表现为阻力系数减小而升力系数线性增大。当α=2时,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在经过短暂过渡期后达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雷诺数 旋转圆柱 圆柱绕流
下载PDF
高雷诺数圆柱绕流分离的旋转控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颖 杨新民 +1 位作者 陈志华 易文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3-1150,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高雷诺数旋转圆柱绕流的流场特性,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雷诺数Re分别为3 900、1.4×105、1.0×V106的圆柱绕流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以典型非旋转圆柱绕流为算例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 为了深入研究高雷诺数旋转圆柱绕流的流场特性,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雷诺数Re分别为3 900、1.4×105、1.0×V106的圆柱绕流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以典型非旋转圆柱绕流为算例与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与结果的准确性,然后对旋转速度α分别为1、2、3、4时的圆柱绕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雷诺数条件下旋转效应都可以有效抑制旋涡脱落和尾部湍流的产生,且分离涡随着转速和雷诺数的增大而变小。同时,雷诺数越小,圆柱的升阻比越大,而超临界区升阻力系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且其值较小;雷诺数越大,受到粘性力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雷诺数 大涡模拟 旋转圆柱 圆柱绕流 旋转控制
下载PDF
高旋转数下45°斜肋回转通道平均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豪 邓宏武 +1 位作者 李洋 田淑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9-1346,共8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涡轮叶片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研究了高旋转数下带45°斜肋回转通道的平均换热特性。在通道进口雷诺数从10000~70000,旋转数从0~2.07的范围内,实验研究了旋转状态下,方形截面带45°斜肋U型通道径向出流...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涡轮叶片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研究了高旋转数下带45°斜肋回转通道的平均换热特性。在通道进口雷诺数从10000~70000,旋转数从0~2.07的范围内,实验研究了旋转状态下,方形截面带45°斜肋U型通道径向出流与径向入流两个流程四个侧面在0°,22.5°和45°三个安装角下的平均换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45°斜肋增强了通道换热,减弱了旋转对换热的影响;由于浮升力作用在肋间二次流上,导致通道内外侧出现临界回流现象;转角减弱了第一通道旋转对换热的影响,增强了第二通道旋转对换热的影响,其影响在低旋转数下并不显著,在高旋转数下开始变得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换热 内冷通道 高旋转数 高雷诺数 转角
下载PDF
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旭东 刘同冈 +1 位作者 费菲 龚德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101,共5页
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应用于高转速轴密封时,因离心作用的影响会引起磁性液体出现大量迁移,导致密封性能变差,高转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摩擦热引起磁性液体温度升高,导致磁性液体黏度降低、密封性能受损。设计一种适用于高转速的磁性液体... 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应用于高转速轴密封时,因离心作用的影响会引起磁性液体出现大量迁移,导致密封性能变差,高转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摩擦热引起磁性液体温度升高,导致磁性液体黏度降低、密封性能受损。设计一种适用于高转速的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在普通磁性液体密封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互换旋转磁极与静止磁极位置,消除离心力对磁性液体的影响;通过增加非导磁套筒,加快热量传递,降低磁性液体温度。对密封结构关键部件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磁极和永磁体的径向尺寸、永磁体的轴向长度,优化后密封间隙处磁通密度分布更均匀,磁通密度梯度更大,密封性能最优。通过ANSYS分析,模拟出高转速磁性液体密封结构中磁通密度的分布和极齿上的磁通密度大小,证实密封结构优化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高转速轴密封 参数优化
下载PDF
高旋转数下光滑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宏武 程俊华 +1 位作者 陈豪 田淑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通过提高回转通道内气体压力到500 kPa以上,显著扩展了实验参数范围.实验雷诺数Re和旋转数Ro范围分别为10000~70000和0~2.08,完全匹配了真实发动机的Re和Ro.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高旋转数下方截面光滑U型通道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高... 通过提高回转通道内气体压力到500 kPa以上,显著扩展了实验参数范围.实验雷诺数Re和旋转数Ro范围分别为10000~70000和0~2.08,完全匹配了真实发动机的Re和Ro.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高旋转数下方截面光滑U型通道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旋转数下,旋转效应对通道进口和转弯段局部换热的影响比进口效应和弯道效应显著;第1通道后缘面换热随旋转数的增大而增强,而中下游前缘面在超过临界旋转数后换热增强;高旋转数下第2通道下游后缘面的换热强于前缘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叶片冷却 回转通道 对流换热 高旋转数
下载PDF
高拱坝表孔宽尾墩体型参数对泄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练继建 桑林瀚 +1 位作者 缑文娟 李会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共7页
高拱坝坝顶较薄,表孔溢流坝面较短,导致宽尾墩应用于高拱坝表孔对泄流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探究满足表孔泄流能力设计要求的宽尾墩体型,基于东庄水利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宽尾墩俯角、收缩比、墩尾折角、始折点位置等体型参数... 高拱坝坝顶较薄,表孔溢流坝面较短,导致宽尾墩应用于高拱坝表孔对泄流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探究满足表孔泄流能力设计要求的宽尾墩体型,基于东庄水利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宽尾墩俯角、收缩比、墩尾折角、始折点位置等体型参数对高拱坝表孔泄流能力的影响以及泄流能力与过堰水流弗劳德数Fr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孔泄流能力随着宽尾墩俯角的减小而减小,随着收缩比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墩尾折角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始折点位置与堰顶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减小;提出了表征宽尾墩各类体型参数与堰上水头影响的综合影响系数k综,当k综≥2时,宽尾墩不影响表孔的泄流能力,当k综<2时,随着k综值的减小,宽尾墩对表孔泄流能力的影响逐渐增大;过堰水流Fr沿程变化曲线在宽尾墩始折点上游存在一个折点,该折点处的Fr越大,宽尾墩对表孔泄流能力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宽尾墩 泄流能力 体型参数 弗劳德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与VSC-HVDC连接的弱电网暂态频率偏移定量计算和调整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唐欣 张武其 +1 位作者 陈胜 杨志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70-2176,共7页
针对电压源换流器型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连接弱电网时,若逆变站采用定有功控制方式,由于受端电网旋转惯量较小而产生扰动下暂态频率偏移较大的问题。该文采用了一种... 针对电压源换流器型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连接弱电网时,若逆变站采用定有功控制方式,由于受端电网旋转惯量较小而产生扰动下暂态频率偏移较大的问题。该文采用了一种虚拟转动惯量控制策略,将VSC-HVDC的逆变站模拟为同步发电机,以增加受端交流系统的转动惯量,为受端电网提供动态频率支持。进而,建立了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给出了最大暂态频率偏移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暂态频率调整方法。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3种扰动下不同虚拟转动惯性取值时的系统频率响应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虚拟转动惯量的方法不仅能够较好的抑制扰动下频率的波动幅度,减小暂态频率偏移,而且所占用的逆变站容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 虚拟转动惯性 暂态频率偏移 参数设计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拟合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的高分辨到达角估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明月 何明浩 +1 位作者 韩俊 郁春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5-1152,共8页
为进行高分辨到达角(DOA)估计的同时避免稀疏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协方差拟合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ESPRIT)算法.首先将协方差拟合准则转换成半正定规划问题,利用凸优化进行求解,得到更接近理论值的信号协方差矩阵;然后对估计的信... 为进行高分辨到达角(DOA)估计的同时避免稀疏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协方差拟合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ESPRIT)算法.首先将协方差拟合准则转换成半正定规划问题,利用凸优化进行求解,得到更接近理论值的信号协方差矩阵;然后对估计的信号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特征值的差异估计信源个数;最后利用子空间旋转不变性反解出未知DOA.仿真实验从DOA估计精度、分辨率等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较传统ESPRIT算法具有更高的DOA估计分辨率并且受相干信源影响小;与稀疏类算法相比,不依赖先验信息以及避免了网格失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角估计 协方差拟合 高分辨 旋转不变子空间信号参数估计算法
下载PDF
基于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与优化算法的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30
17
作者 许伯强 孙丽玲 李和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0-147,5,共8页
将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与优化算法相结合而提出一种新的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检测方法。针对两种典型的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classification,MUSIC)与旋转不变信号参数估计技术(estimation of signa... 将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与优化算法相结合而提出一种新的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检测方法。针对两种典型的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classification,MUSIC)与旋转不变信号参数估计技术(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technique,ESPRIT),应用模拟转子故障的定子电流信号测试其频率分辨力、精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即使对于短时信号,二者仍具高频率分辨力,可以准确地分辨定子电流信号中转子故障特征分量、主频分量之频率;但对其幅值、初相角,仅能提供"粗糙"估计。为此,尝试以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A)与模式搜索算法(pattern search algorithm,PSA)确定各分量的幅值与初相角。同时,分别对MUSIC与ESPRIT、SAA与PSA做了性能对比,遴选优者并应用于转子故障检测。最后,针对转子断条故障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与优化算法的异步电动机转子故障检测方法有效、可行,即使在负载波动、噪声等干扰严重情况下仍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动机 转子故障检测 高频率分辨力谱估计技术 优化算法 多重信号分类 旋转不变信号参数估计技术 模拟退火算法 模式搜索算法
下载PDF
视觉位感条纹多维动态测量原理及其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剑锋 李思钰 +3 位作者 吴生源 陈新伟 罗曼婷 钟舜聪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29,共8页
针对现有单目视觉测量技术不易实现结构三维振动同步测量及转动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新型视觉位感条纹作为振动位移或旋转角位移传感器,以单台高速相机作为探测器,实现非旋转结构三维振动位移、转轴三维振动位移、旋转角位移及转速等... 针对现有单目视觉测量技术不易实现结构三维振动同步测量及转动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新型视觉位感条纹作为振动位移或旋转角位移传感器,以单台高速相机作为探测器,实现非旋转结构三维振动位移、转轴三维振动位移、旋转角位移及转速等多维度、多参数的同步测量,形成了一系列视觉位感条纹动态测量新方法。对不同功能视觉位感条纹的由来及其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一系列实验结果验证了各类视觉位感条纹在非旋转结构三维振动、转轴三维振动与转动多参数同步测量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相关方法可为多类结构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新的测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感条纹 高速相机 视觉测量 三维振动 旋转参数
下载PDF
高效能精梳机分离接合工艺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任家智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13,共5页
对瑞士立达E6 2型精梳机及国产FA2 6 6、F12 6 8型精梳机的棉网叠合层数、分离罗拉继续顺转量、前段倒转量、分离罗拉运动速度、平均分离牵伸倍数等分离接合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讨了分离罗拉的有效输出长度、所纺纤维长度等参数与棉... 对瑞士立达E6 2型精梳机及国产FA2 6 6、F12 6 8型精梳机的棉网叠合层数、分离罗拉继续顺转量、前段倒转量、分离罗拉运动速度、平均分离牵伸倍数等分离接合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讨了分离罗拉的有效输出长度、所纺纤维长度等参数与棉丛叠合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梳机 分离接合工艺 棉丝叠合层数 有效输出长度 比较
下载PDF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高旋弹姿态控制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强 万初朋 +1 位作者 高潇 王晗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4-640,共7页
针对高速旋转弹姿态控制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非线性、强耦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参数自适应姿态控制算法.在建立姿态控制模型并通过前置反馈补偿方法对俯仰偏航通道进行解耦的基础上,利用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对姿态闭环... 针对高速旋转弹姿态控制系统存在的模型不确定、非线性、强耦合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参数自适应姿态控制算法.在建立姿态控制模型并通过前置反馈补偿方法对俯仰偏航通道进行解耦的基础上,利用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对姿态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参数进行在线自适应整定.仿真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能有效改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减小弹体参数时变对控制器性能的影响,提高其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旋弹 姿态反馈控制 变论域 参数自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