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tumors lateroventral and ventral to the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被引量:8
1
作者 LEIPeng WUYi LIZhi-yun WANGY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28-832,共5页
Background Since there are a complex anatomic structure and vital function in the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it is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tumors lateroventral and ventral to the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This clinic... Background Since there are a complex anatomic structure and vital function in the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it is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tumors lateroventral and ventral to the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This clinical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analyze surgical approaches, manner of tumor res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Methods Thirty-four patients underwent microsurgical excision of tumors lateroventral and ventral to the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by means of three approaches. The tumors comprised mostly Schwannoma and meningioma (88.24%, 30/34) in this group. Tumor volume varied from 3.0 cm×2.5 cm×2.0 cm to 12 cm×3.0 cm×2.5 cm. Of the 34 patients, 4 had dumbbell-shaped tumors growing outside the spinal canal and 7 tumors growing into the intracranium. Results The tumor was totally removed in 32 patients (94.1%). Follow-up for 7 months to 6.4 years (median 3.6 years) showed a recovery of a normal life or work ability in 30 (83.3%) patients. Conclusion Modified operative approaches an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 can raise the rate of total tumor removal and reduce the disability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WANNOMA MENINGIOMA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approach MICROsurgery
原文传递
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10例
2
作者 王希 赵琳 +4 位作者 张勇 毕立清 尤永平 季晶 颜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分析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重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技术要点及该术式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6—9月开展的10例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手术,解析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并结合随... 目的:分析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脑损伤重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技术要点及该术式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23年6—9月开展的10例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手术,解析手术过程技术要点,并结合随访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全麻下取俯卧位在胸8椎间隙经皮行硬脊膜外腔穿刺,在X线透视下动态调整脊髓刺激电极可顺利将其顶端置入颈2水平,进行为期2~3周的刺激治疗。刺激参数选择:频率5/70 Hz电压1~5 V;刺激小周期:开15 min,关15 min;刺激大周期:8点开机,20点关机。在术后4周进行随访,8例术前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患者中1例到达微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5例MCS-,2例仍为VS状态;2例术前MCS-患者中1例脱离微小意识,1例MCS+,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微创、安全并且有效,有短程的治疗价值和诊断价值,在意识障碍促醒诊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手术过程需要注意穿刺置入电极特有的难点和技术操作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高颈段脊髓电刺激 意识障碍 技术要点 诊疗价值
下载PDF
手术治疗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冯鑫剑 冯大雄 +1 位作者 黄小林 黄学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27-1731,共5页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手术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70)、预后不良组(n=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手术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70)、预后不良组(n=3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入院和末次随访日本矫形学学会(JOA)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评分、ASIA感觉、运动评分、手内肌肌力评分、住院时间、影像学资料等],多元回归分析一般资料与ASIA感觉、运动评分改善率、JOA评分改善率、预后良好的情况,并分析预后良好的相关影响因素、临界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病理征、椎间盘突出、后方韧带损伤、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手术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髓内高信号范围、脊髓受压最大处矢状径、脊髓最大受压程度(MSCC)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年龄、椎前高信号比率、后纵韧带骨化比率、椎管最狭窄处矢状径、MCC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入院时手内肌评分、ASIA运动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椎前高信号、椎管最狭窄处百分比、入院时手内肌评分、入院ASIA运动评分、入院JOA评分(P<0.05)。MCC预测手术治疗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手术治疗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的预后良好率高,MCC为主要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 手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患者颈长肌和颈伸肌的影像观察
4
作者 李扬 葛邦新 +2 位作者 张康鑫 王振军 王博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29-132,136,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的颈长肌和颈伸肌变化情况,并分析颈长肌和颈伸肌的术后变化与ACD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该科2016年6月~2021年6月...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的颈长肌和颈伸肌变化情况,并分析颈长肌和颈伸肌的术后变化与ACD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该科2016年6月~2021年6月开展单节段ACDF手术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进行VAS评分、mJOA评分和NDI指数等疗效指标评价;同时,采用颈椎MRI T2加权像检查并测量其颈长肌和颈伸肌的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 area,CSA),颈长肌的最长径/最短径比值(ratio of long and short lines,RLS)以及颈长肌和颈伸肌的容积。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对颈长肌和颈伸肌容积与上述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节段ACDF手术且获访24~30个月、平均25.9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颈肩痛VAS评分、mJOA评分和NDI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标准评价,优38例,良22例,可2例。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颈长肌CSA和颈长肌容积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颈长肌RLS均显著增加(P<0.05);颈伸肌CSA和颈伸肌容积在手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的颈长肌容积与同时期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呈负相关性(P<0.05),与mJOA评分无明确相关性(P>0.05);而颈伸肌容积与同时期的VAS评分、NDI指数和mJOA评分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ACDF手术后,颈长肌可出现一定程度退变,颈伸肌的退变并不显著。颈长肌的退变可对手术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手术 颈长肌 颈伸肌 颈深屈肌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5
作者 朱晓凤 尉国莲 +2 位作者 姚丹华 金叶霞 盛娇娇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03-605,609,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39例...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根据术后是否继发神经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39例)和非休克组(6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共100例,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39例,发生率为39.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均可能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级及24 h尿量增多均是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均可用于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预测,且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效能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与是否存在低钠血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及24 h尿量关系密切;而上述指标联合在预测术后继发神经源性休克风险方面显示出更佳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手术 神经源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激励理论联合协同干预对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后的颈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和应对倾向的影响
6
作者 伏徐徐 彭玉慧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59-465,共7页
目的:探究激励理论联合协同干预对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后的颈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和应对倾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2023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激励理论联合协同干预对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后的颈脊髓损伤患者功能康复和应对倾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月—2023年5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协同干预+激励理论)和对照组(22例,协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的应对方式、Barthel指数(BI)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情况,并回顾性分析了影响颈脊髓损伤患者的BI功能因素。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应对倾向、FIM评分、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方式、BI指数、FIM评分、应对倾向、积极应对两两之间为正相关,而消极应对与其均为负相关关系(P<0.05)。应对倾向、FIM评分、积极应对、联合干预均会正向影响BI指数。结论:激励理论联合协同干预对于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后的颈脊髓损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增加患者应对方式,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增强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激励理论 协同干预 颈脊髓损伤 功能康复 应对倾向
下载PDF
颈椎病外科治疗选择及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74
7
作者 贾连顺 袁文 +17 位作者 倪斌 陈雄生 陈德玉 沈强 刘祖德 叶晓健 肖建如 谭军 徐印坎 赵定麟 侯铁胜 周维江 戴力扬 吴德升 朱海波 刘洪奎 张文明 张文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3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经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报告 4585例脊髓型颈椎病 ,对发病因素、病程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全部实施颈前路减压及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 ,其中 335例于术后 6个月~ 2年再次手术。术后 985...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经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报告 4585例脊髓型颈椎病 ,对发病因素、病程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全部实施颈前路减压及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 ,其中 335例于术后 6个月~ 2年再次手术。术后 985例随访 5年 7个月~ 1 7年 ,平均 7年 7个月。结果 :功能评价 ,优 476例 (48.32 % )、良 335例 (34 .0 1 % )、可 94例 (9.54 % )及差 80例 (8.1 3 % )。手术疗效与病变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减压程度和颈椎稳定性相关 ,病程在 6个月内的患者疗效优于 1年以上者 (P <0 .0 1 )。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减压远期效果是肯定的 ;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治疗 远期疗效评价 脊髓压迫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8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3 位作者 朱海波 袁文 吴德升 戴力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切除1个椎节8例(Ⅰ组),2个椎节11例(Ⅱ组),3个椎节9例(Ⅲ组),术后采用日本矫形... 目的: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切除1个椎节8例(Ⅰ组),2个椎节11例(Ⅱ组),3个椎节9例(Ⅲ组),术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3年,平均改善率75.8%。患病时间、术前脊髓损伤及症状的轻重均影响到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后纵韧带 骨化 外科手术 颈椎病
下载PDF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预警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江华 刘云 +2 位作者 杨立井 詹新立 肖增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预警意义。方法:2014年9月-2015年4月对53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病患者术中进行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A组),选取60例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和手术方式匹配但未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 目的: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预警意义。方法:2014年9月-2015年4月对53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颈椎病患者术中进行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A组),选取60例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和手术方式匹配但未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作为对照(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后颈痛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A组病例中术中预警的类型和原因,以及与术前诊断、手术方式和手术节段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0.5h(0.8-2.1h),术中出血量为390±236ml(120-600ml),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0.7h(0.6-2.4h),术中出血量为346±293ml(105-610ml),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的颈部和上肢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6.5±1.6 vs.6.8±1.4,7.6±2.4 vs.7.4±2.7,3.8±1.2vs.3.6±1.6,3.3±1.4 vs.3.9±1.8,P〉0.05),A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NDI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B组[(19.2±7.1 vs 22.1±5.6,(84.1±10.3)%vs(73.3±9.2)%;P〈0.05]。在A组病例中,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椎间融合手术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术中监测"严重预警"发生率更高(P〈0.05),但两种手术方式的"次要预警"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型颈椎病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单节段手术与双节段手术之间的术中监测"严重预警"和"次要预警"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前路手术中能及时预警神经损伤,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电生理监测 手术 脊髓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颈椎黄韧带叠压症 被引量:10
10
作者 毛宾尧 应忠追 +1 位作者 胡裕桐 刘创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49-951,T005,共4页
目的 :研究颈椎黄韧带叠压对脊髓压迫和影响。方法 :对 1994年以来 ,经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随访的6 7例黄韧带叠压症 ,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观察。结果 :切除黄韧带、椎管扩大成形术后 6 7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优良率 91%。结论 ... 目的 :研究颈椎黄韧带叠压对脊髓压迫和影响。方法 :对 1994年以来 ,经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随访的6 7例黄韧带叠压症 ,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观察。结果 :切除黄韧带、椎管扩大成形术后 6 7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优良率 91%。结论 :长期屈颈位工作和颈椎间盘等退变 ,使黄韧带过长、变韧、骨化 ,尤于颈椎过伸时 ,引起黄韧带叠压颈脊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黄韧带 脊髓 叠压 外科
下载PDF
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治疗重度意识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月青 张赛 +4 位作者 孙洪涛 赵永青 武慧丽 董俊强 宫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颈段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重度意识障碍病人的促醒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重度意识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植物状态8例,最小意识状态14例。病人在原发病急性期后3个月接受电生理评估,15例病人在满足... 目的探讨高颈段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重度意识障碍病人的促醒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重度意识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植物状态8例,最小意识状态14例。病人在原发病急性期后3个月接受电生理评估,15例病人在满足电生理评估标准后接受高颈段SCS治疗,余9例未接受治疗。结果所有病人随访9个月,接受SCS治疗的15例病人中清醒9例,GOS评分:轻度残疾2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5例;刺激后脑血流量较刺激前增加了36.6%(t=2.775,P<0.05)。未接受SCS治疗的病人均未清醒。结论高颈段SCS是治疗重度意识障碍病人较为适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重度 脊髓电刺激 高颈段 最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
下载PDF
高位颈段脊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丁学华 朱诚 张光霁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569-571,共3页
本文报告高位颈段脊髓肿瘤70例,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6.6岁,病变位于脊髓外硬膜下48例,髓内21例,硬脊膜外1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70例中有51例恢复工作,占73%,生活能自理5例,占7.1%,另8例生活仍不能自理,占11.4%,... 本文报告高位颈段脊髓肿瘤70例,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6.6岁,病变位于脊髓外硬膜下48例,髓内21例,硬脊膜外1例,均经手术治疗。结果70例中有51例恢复工作,占73%,生活能自理5例,占7.1%,另8例生活仍不能自理,占11.4%,在院内死亡2例,占2.85%。文章着重强调了手术操作技巧,术中应该注意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及术后的妥善处理等问题,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文章还对如何早期诊断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颈段 脊髓 脊髓肿瘤
下载PDF
颈髓损伤后呼吸肌功能障碍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雅 洪毅 +1 位作者 姜树东 白金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是伤后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可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神经移位术、细胞移植等手段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修复。本文将颈髓损伤后呼吸肌功能障碍的解剖基础、临床表现、修复技术方法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呼吸肌 功能障碍 修复 电刺激 磁刺激 神经移位术 细胞移植 综述
下载PDF
一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奕 崔君霞 靳峥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39-1440,F0003,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变患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脑血流量,已作为治疗意识持续恶化的最新方法,逐步在国内外应用。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调查表明,此法可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我院于2011年9月10日... 近年来研究发现,脊髓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变患者神经递质的含量和脑血流量,已作为治疗意识持续恶化的最新方法,逐步在国内外应用。美国神经外科协会(AANS)调查表明,此法可很好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我院于2011年9月10日对一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实施了高颈段脊髓刺激促醒手术,经多学科联合及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顺利。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 护理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梅盛前 陈其昕 +2 位作者 陈维善 吴琼华 兰俊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1周内手术)和B组(1周后手术)。根据损伤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治疗后随访JOA评分,比较手术治疗前后A、B两组JO...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24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A组(1周内手术)和B组(1周后手术)。根据损伤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治疗后随访JOA评分,比较手术治疗前后A、B两组JOA评分增加幅度。结果所有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A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比B组好。结论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手术疗效与手术时机有关,伤后至手术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只要术式选择合理、手术操作正确,前后路手术均能获得脊髓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外科学 颈椎间盘
下载PDF
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志东 江晓兵 +3 位作者 梁德 张顺聪 姚珍松 孙志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01-303,310,共4页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加服补气通络胶囊...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胶囊对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术后加服补气通络胶囊(主要由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治疗。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3、6个月和1年),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定计分法(17分制)评定脊髓功能及复查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片,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脊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进行评比,对照组术后优36例,良15例,一般9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治疗组术后优31例,良13例,一般6例,差0例,优良率为88.0%;两组比较,术后6个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植骨融合率均达到100%。【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疗效;补气通络胶囊对其临床疗效能够起到强化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学 脊髓型颈椎病/中药疗法 补气通络胶囊/治疗应用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席志鹏 谢林 +2 位作者 康然 陈方庆 孙道喜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9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颈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回顾了2011年3月~2014年3月28例接受颈椎手术患者的术中监测结果,术中对患者进行MEP、SEP监测,观察手术、麻醉事件对SEP、M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并以术...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颈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回顾了2011年3月~2014年3月28例接受颈椎手术患者的术中监测结果,术中对患者进行MEP、SEP监测,观察手术、麻醉事件对SEP、MEP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并以术前、术后JOA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3例术后波形改善,1例术中未观察到MEP,其余24例术前、术中、术后波形无明显阳性改变;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深度可对SEP波形产生影响,肌松剂可对MEP波形产生影响,低血压可使SEP、MEP波形发生改变,脊柱手术中的操作可引起SEP、MEP改变.结论 MEP、SEP进行术中监测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敏感性,可以帮助监测和减少术中脊髓神经损伤,因此,建议将SEP、MEP术中监测常规运用于颈椎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颈椎手术 脊髓神经损伤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峰 许喆 张富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分布,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海拔地区急... 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分布,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0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共241(79.80%)例存在不同类型的早期并发症,主要有便秘(75.49%)、心率减慢(47.35%)、低钠血症(45.03%)、高热(40.72%)、呼吸功能障碍(34.10%)和血压下降(30.79%)。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西宁市定居时间<1年、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部位为C4及以上、合并颅脑损伤、未进行气管切开和未进行雾化吸入排痰为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发生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737、3.522、3.673、2.301、1.993和2.942,均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以对西宁市定居时间<1年、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部位为C4及以上、合并颅脑损伤、未进行气管切开和未进行雾化吸入排痰患者加强监控,降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急性颈髓损伤 早期并发症 多因素分析 治疗策略
下载PDF
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临床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窦锐 曹艳霞 +1 位作者 金秀均 吕卫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减压 前路手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立强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选取FBSS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连续硬膜外腔镇痛联合胶原酶注射或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等传统介入手术治疗组(16例)。B组进行硬膜外腔SCS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评定。方法:选取FBSS患者3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连续硬膜外腔镇痛联合胶原酶注射或椎间盘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等传统介入手术治疗组(16例)。B组进行硬膜外腔SCS治疗组(15例)。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评估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VA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JOA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B组在治疗后12个月的VAS值、ODI指数、JOA值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BSS)疗效优于传统的微创介入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刺激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评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