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ge Breeding Simulations in a Hollow Electron Beam
1
作者 Vincenzo Variale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3期596-602,共7页
关键词 空心电子束 电荷态 育种 放射性离子束 充电状态 模拟 放射性同位素 电子束离子源
下载PDF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红卫 刘占稳 +5 位作者 张汶 张雪珍 袁平 郭晓虹 张子民 王义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综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近几年来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ECR离子源 高电荷态 束流强度 微波加热 磁镜场
下载PDF
蒸发冷却技术在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磁体上的应用——LECR4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斌 阮琳 +2 位作者 顾国彪 卢旺 张雪珍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9-225,共7页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磁体的功率密度高、发热量大,磁体线圈的高效冷却是制约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离子源磁体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基于蒸发冷却技术的近代物理研究所第四代高电荷态ECR离子源(LECR4)的研制工作。该...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磁体的功率密度高、发热量大,磁体线圈的高效冷却是制约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离子源磁体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基于蒸发冷却技术的近代物理研究所第四代高电荷态ECR离子源(LECR4)的研制工作。该离子源磁体线圈采用饼式单元结构,利用线饼单元间的窄隙作为冷却工质的流动通道,液态蒸发冷却工质在通道内吸收线圈热量并汽化,气态的工质向上流动进入冷凝器而冷凝。基于冷却工质的相变过程,建立自循环蒸发冷却热力循环,实现对磁体线圈热量的传输。设计制作完成的LECR4离子源进行了系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循环蒸发冷却方式的离子源磁体线圈长期稳定运行在60℃左右,各项磁场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蒸发冷却 磁体 线圈 LECR4
下载PDF
高性能全永磁ECR离子源LAPECR2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良亭 赵红卫 +5 位作者 张子民 王辉 马保骅 李锡霞 张雪珍 马新文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9,共5页
研制了一台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设计性能较高的全永磁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离子源LAPECR2(Lanzhou all permanent magnetic ECR ion source No.2)。该离子源将用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 kV高压平台,... 研制了一台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设计性能较高的全永磁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离子源LAPECR2(Lanzhou all permanent magnetic ECR ion source No.2)。该离子源将用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 kV高压平台,为其提供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束流。LAPECR2的研制采用全新的全永磁磁体结构设计,通过采用高性能的NdFeB永磁材料、优化的磁结构设计以及精确的计算,实测源体的磁场参数能达到高性能ECR离子源的设计要求。离子源采用较高频率的14.5 GHz微波馈入加热等离子体,波导直接馈入离子源以增强馈入微波的稳定性与效率。此外,还大量采用了一些有利于提高离子源高电荷态离子产额的关键技术,如铝内衬等离子体弧腔、负偏压盘、铝制等离子体电极、三电极引出系统、辅助掺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 永磁 高电荷态
下载PDF
金属筒在ECR2高电荷态离子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平 刘占稳 +7 位作者 张汶 赵红卫 张雪珍 郭晓虹 李锡霞 周嗣信 王义芳 魏宝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2-396,共5页
叙述了用金属筒来增强ECR2离子源的高电荷态离子束流强度。铝筒的增强效果最为显著。与锆简相比,Ar(8+)离子的束流强度从245μA增至330μA,Ar(9+)离子从125μA增至150μA。
关键词 ECR 离子源 金属筒 高电荷态离子 次级电子
下载PDF
双频加热的LECR3离子源设计及初步的调试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良亭 张子民 +3 位作者 赵红卫 张雪珍 郭晓虹 曹云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74-678,共5页
研制成功了一台新的ECR(ElectronCyclotronResonance)离子源LECR3(LanzhouECRNo .3)。该离子源能为原子核物理与表面物理研究提供高电荷态离子束流 ,LECR3的设计主要基于IMP(InstituteofModernPhysics)的 14 .5GHzECR离子源 (LanzhouECR... 研制成功了一台新的ECR(ElectronCyclotronResonance)离子源LECR3(LanzhouECRNo .3)。该离子源能为原子核物理与表面物理研究提供高电荷态离子束流 ,LECR3的设计主要基于IMP(InstituteofModernPhysics)的 14 .5GHzECR离子源 (LanzhouECRNo .2 ) ,但采用了双频加热、波导直接馈入微波功率及铝制等离子体弧腔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另外 ,LECR3的弧腔容积比LECR2的大 ,增加可注入的微波功率 ,可有效地增加引出的高电荷态离子束流的强度。虽然增大了弧腔的内径 ,但仍然保持径向六极磁铁在弧腔内壁上产生最大磁场强度与LECR2的同样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CR3离子源 设计 调试 双频加热 高电荷态离子源 多频注入
下载PDF
高电荷态ECR2离子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占稳 张汶 +11 位作者 张雪珍 郭晓红 袁平 赵红卫 冯玉成 李锦钰 王辉 高级元 马保华 周嗣信 王义芳 未宝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10-312,共3页
介绍了兰州重粒子加速器ECR2离子源的结构特点,给出该离子源的调试结果。
关键词 离子源 高电荷态 磁镜场 重粒子 加速器
下载PDF
强流高电荷态全永磁ECR离子源LAPECR2的初步调试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良亭 李锦钰 +11 位作者 王辉 马宝华 张雪珍 宋明涛 李锡霞 朱玉华 冯玉成 赵力民 王平志 马新文 刘慧萍 赵红卫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65-970,共6页
研制成功了一台强流高电荷态全永磁ECR(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离子源LAPECR2(Lanzhou All Permanent Magnet ECR Ion Source No.2)。该离子源在完成磁体装配后已成功在近代物理研究所320 kV高压平台上安装就位,与后束运线完成... 研制成功了一台强流高电荷态全永磁ECR(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离子源LAPECR2(Lanzhou All Permanent Magnet ECR Ion Source No.2)。该离子源在完成磁体装配后已成功在近代物理研究所320 kV高压平台上安装就位,与后束运线完成对接组装。离子源于2005年7月在14.5 GHz实现了第一次成功起弧,并引出较强的混合束流。目前离子源已与后束线以及部分实验终端完成了联调,在实验终端能够获得强流较高电荷态的离子束流。本文将着重论述该全永磁源的结构技术特点和主要参数指标。本文还着重论述了LAPECR2离子源在14.5 GHz微波功率馈入条件下的初步调试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束流向实验终端联调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着重分析了影响束流引出与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离子源 全永磁 高电荷态 空间电荷效应
下载PDF
ECR离子源高电荷态金属离子产生的MIVOC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雷 曹云 +3 位作者 赵红卫 张子民 冯玉成 李锡霞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13-616,共4页
为满足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实验要求,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LECR2)及10GHz+14.5GHz(LECR3)高电荷态ECR离子源上使用MIVOC(Metallic ion fromvolatile compounds)方法进行了高电荷态金属离子产生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 为满足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实验要求,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LECR2)及10GHz+14.5GHz(LECR3)高电荷态ECR离子源上使用MIVOC(Metallic ion fromvolatile compounds)方法进行了高电荷态金属离子产生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铁和镍的各种高电荷态离子的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是210eμA的Fe11+、175eμA的Fe12+、142eμA的Fe13+、25eμA的Fe16+、64eμA的Ni10+、57eμA的Ni13+、31eμA的Ni15+和15eμA的Ni16+。本文将分别给出两种金属离子产生的多电荷态束流谱图,并对实验装置的安排、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讨论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化合物金属离子 饱和蒸汽压 ECR离子源 高电荷态
下载PDF
ECR高电荷态离子源——CAPRICE的调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占稳 张汶 +2 位作者 王云海 欧文智 魏宝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03-306,共4页
本文介绍了10GH_z CAPRICE离子源的实验装置结构、工作原理及运行中各参数对引出束流的影响,同时给出了N、O、Ne、Ar四种元素的高电荷态束流大小及其离子束的连续谱。结果是满意的。
关键词 高电荷态 离子源 ECR源
下载PDF
HIRFL注入器PIG离子源的研制
11
作者 宋惠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本文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注入器(SFC)所用PIG离子源的研制和改进工作,使用新研制的PIG源,已在注人器SFC上获得了5μA的O_(16)^(5+)及10μA的C_(16)^(4+)的离子束。
关键词 注入器 离子源 重离子加速器
下载PDF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ECR)述评
12
作者 欧文智 《真空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7,5,共6页
本文论证了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ECR)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介绍了ECR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ECR 高电荷态 共振面 磁镜场 六极约束场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无掩膜干涉光刻系统的数值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启明 郭小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8-564,共7页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近场增强效应,可以代替光子作为曝光源形成纳米级特征尺寸的图像.本文数值分析了棱镜辅助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系统的参量空间,并给出了计算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选择高折射率棱镜、低银层厚度、入射波长和光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近场增强效应,可以代替光子作为曝光源形成纳米级特征尺寸的图像.本文数值分析了棱镜辅助表面等离子体干涉系统的参量空间,并给出了计算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适当地选择高折射率棱镜、低银层厚度、入射波长和光刻胶折射率,可以获得高曝光度、高对比度的干涉图像.入射波长为431nm时,选择40nm厚的银层,曝光深度可达200nm,条纹周期为110nm.数值分析结果为实验的安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光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克莱舒曼结构
下载PDF
一台14.5GHz新型高磁场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红卫 刘占稳 +13 位作者 张雪珍 郭晓虹 高级元 张子民 袁平 张汶 雷海亮 曹云 冯玉成 李锦钰 王辉 马保华 王义芳 魏宝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17-722,共6页
自行研制成功一台14.5GHz新型高磁场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描述了该离子源结构特点、参数优化及其磁场分布,并给出了调试测量结果.该离子源轴向磁镜场在轴线上的最高磁场可达1.5T,六极永磁体在弧腔内表... 自行研制成功一台14.5GHz新型高磁场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描述了该离子源结构特点、参数优化及其磁场分布,并给出了调试测量结果.该离子源轴向磁镜场在轴线上的最高磁场可达1.5T,六极永磁体在弧腔内表面磁场可达1.0T.经初步调试,可得到07+140eμA,Ar11+185eμA,Xe26+50eμA.所得结果与1998年国际上最好的ECR离子源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 离子源 高电荷态 高磁场 微波 束流强度
原文传递
ECR源的新工作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占稳 张汶 +7 位作者 赵红卫 袁平 张雪珍 郭晓红 李锡霞 周嗣信 王义芳 魏宝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叙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ECR2源所使用的新工作模式的条件、特点及高电荷态离子束的输出性能,给出了对该模式特点的初步分析.
关键词 ECR 离子源 高电荷态离子束 重离子加速器
原文传递
强流高电荷态Pb离子束的产生与优化研究(英文)
16
作者 何伟 李锦钰 +4 位作者 赵环昱 曹云 孙良亭 赵红卫 张子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07-911,共5页
随着原子物理及表面物理研究的发展,高电荷态金属离子束的需求日益增多.近来,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LECR3离子源实验平台上,以炉子法产生的铅离子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ECR离子源关键参数(如:磁场、炉子功率、掺气等... 随着原子物理及表面物理研究的发展,高电荷态金属离子束的需求日益增多.近来,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4.5GHzLECR3离子源实验平台上,以炉子法产生的铅离子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ECR离子源关键参数(如:磁场、炉子功率、掺气等)影响高电荷态铅离子束产额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了LECR3离子源的状态参数,从而获得了强流高电荷态铅离子束18eμA207pb30+和6.7eμA207pb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离子源 炉子法 金属离子 高电荷态离子 金属离子束 高电荷态 优化研究 强流 LECR3离子源 近代物理研究所
原文传递
高电荷态ECR离子源引出束流4D发射度测量仪设计
17
作者 赵阳阳 赵红卫 +3 位作者 孙良亭 杨尧 王云 曹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3-419,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引出束流品质和横向相空间耦合情况,根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电荷态离子源引出束流发射度测量需求,针对束流流强为1 eμA~1 emA,能量范围为10~35 keV/q的直流或脉冲高电荷态重... 为了进一步探究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引出束流品质和横向相空间耦合情况,根据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电荷态离子源引出束流发射度测量需求,针对束流流强为1 eμA~1 emA,能量范围为10~35 keV/q的直流或脉冲高电荷态重离子束,设计了一台实时四维Pepper-pot发射度测量仪。该Pepper-pot型发射度测量仪具有响应时间快和工作范围宽等特点。针对强流重离子束诊断的特点,在结构与材料选择上做了设计与优化,并对获得图像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ECR离子源 4D发射度 Pepper-pot型发射度测量仪 数字图像
原文传递
ATLAS用于CARIBU项目的ECR离子剥离器(英文)
18
作者 R.C.Pardo R.Vondrasek +3 位作者 T.Kulevoy V.Aseev R.Scott P.Suominen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9-222,共4页
A new radioactive beam facility for ATLAS,the Californium Rare Ion Breeder Upgrade (CARIBU), is under construction.The facility will use fission fragments from a 1 Ci <sup>252</sup>Cf source;thermalized ... A new radioactive beam facility for ATLAS,the Californium Rare Ion Breeder Upgrade (CARIBU), is under construction.The facility will use fission fragments from a 1 Ci <sup>252</sup>Cf source;thermalized and collected into a low-energy beam by a helium gas catcher.In order to reaccelerate these beams,the existing ATLAS ECR-I ion source is being redesigned to function as a charge breeder source.The design and features of this charge breeder configura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project status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 ion source charge BREEDER FISSion FRAGMENTS radioactive ion beams
原文传递
LBNL 14GHz离子源AECR-U的最新进展(英文)
19
作者 M.Galloway D.Leitner +1 位作者 C.M.Lyneis W.Cornelius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5-79,共5页
A radial sputter prob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ECR-U as an additional method of producing metal ion beams.Negative voltage is applied to the probe to incite collisions with target atoms,thereby sputtering material... A radial sputter prob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ECR-U as an additional method of producing metal ion beams.Negative voltage is applied to the probe to incite collisions with target atoms,thereby sputtering material into the plasma.The sputter probe is positioned through one of the 6 radial access slots between the permanent hexapole structure of the AECR-U.The probe position can be varied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edge of the hexapole magnet structure.Charge state distributions and peak beam intensities at bias voltages up to-5kV were obtained for gold samples at varying distances of the probe with respect to the plasma.For high charge states production the radial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lasma was more sensitive than for the medium and lower charge states.For high charge state ion production the probe was optimized at a distance of 0.6cm inside the chamber wall(4.1cm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hamber).Stable beams with peak intensities of up to 28eμA of Au<sup>24+</sup> and 1.42eμA of Au<sup>41+</sup> have been produced using the sputter probe technique. In addition,a solid state circuit under development by Scientific Solutions,Inc which provides a bandwidth up to 100MHz was used to drive the 14GHz klystron amplifier for the LBNL AECR-U ion source.Various broadband and discrete heating modes were tested and the results for high charge state ion production were compared with single frequency he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 ion source high charge state METALLIC ions BROADBAND microwave
原文传递
用于产生放射性离子束ECR离子源(英文)
20
作者 P.Jardin C.Canet +11 位作者 J.C.Cornell M.Dupuis C.Eleon J.L.Flambard G.Gaubert N.Lecesne P.Leherissier F.Lemagnen R.Leroy J.Y.Pacquet M.G.Saint Laurent A.C.C.Villari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06-210,共5页
ECRIS’s dedicated to radioactive ion production must be as efficient as those used for production of stable elements,but in addition they are subject to more specific constraints such as radiation hardness, short ato... ECRIS’s dedicated to radioactive ion production must be as efficient as those used for production of stable elements,but in addition they are subject to more specific constraints such as radiation hardness, short atom-to-ion transformation time,beam purity and low cost.Up to now,different target/ion-source systems(TISSs)have been designed,using singly-charged ECRISs,multi-charged ion sources or an association of singly-to-multi-charged ECRISs.The main goals,constraints and advantages of different existing ECR setups will be compared before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is given of the one designed for the SPIRALⅡproject and its future impr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ion source electromagnetic ISOTOPE SEPARATOR radioactive nuclear beamS charge breed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