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Orthopyroxen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under Different Oxygen Fugacities 被引量:4
1
作者 DAI Lidong LI Heping +3 位作者 LIU Congqiang SHAN Shuangming CUI Tongdi SU Gen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03-809,共7页
At presure 1.0-4.0 GPa and temperature 1073-1423 K and unde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nditions, a YJ-3000t multi-anvil solid high-pressure apparatus and Sarltron-1260 Impedance/Gain-Phase analyzer were employed to co... At presure 1.0-4.0 GPa and temperature 1073-1423 K and unde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nditions, a YJ-3000t multi-anvil solid high-pressure apparatus and Sarltron-1260 Impedance/Gain-Phase analyzer were employed to conduct an in-situ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orthopyroxene. The buffering reagents consist of Ni+NiO, Fe+Fe3O4, Fe+FeO and Mo+MoO2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oxygen fugac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made clear that: (1) within the measuring frequency range from 10-1 to 106 Hz, the complex impedance (R) is of intensive dependence on the frequency; (2)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 tends to increase along to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T), and Log a vs. 1/ T fit the Arrenhius linear relations; (3) Under the control of oxygen buffer Fe+Fe3O4, with the rise of pressure,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tends to increase wherea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nds to decrease.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activation volume of the main current carders of orthopyroxene have been obtained, which are (1.715±0.035) eV and (0.03±0.01) cm^3/mol, respectively; (4) Under given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nds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oxygen fugacity, while under given pressure the activation enthalpy tends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oxygen fugacity; and (5) The sample's small polarons mechanism has provided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to the conduction behavior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PYROXENE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xygen fugacity small polaron
下载PDF
A new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in-situ oxygen fugacity in diamond anvil cells and measur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anhydrous olivine at high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2
作者 Wen-Shu Shen Lei Wu +5 位作者 Tian-Ji Ou Dong-Hui Yue Ting-Ting Ji Yong-Hao Han Wen-Liang Xu Chun-Xiao Gao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86-191,共6页
We present a novel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oxygen fugacity,which is broadly used to in-situ measu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in minerals and rocks during diamond anvil cell experiments.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 We present a novel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oxygen fugacity,which is broadly used to in-situ measur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in minerals and rocks during diamond anvil cell experiments.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olivine are determined under controlled oxygen fugacity conditions(Mo–MoO2)at pressures up to 4.0 G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873 K.The advantages of this new technique enable the measuring of the activation enthalpy,activation energy,and activation bulk volume in the Arrhenius relationship.This provides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conduction in olivine.Electrical conduction in olivine is best explained by small polaron movement,given the oxygen fugacity-dependent variations in con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ressure high temperature oxygen fugacity
下载PDF
Sleep Quality for Patients Receiv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and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in an ICU: Two Case Studies 被引量:1
3
作者 Hiroaki Murata Yoko Yamaguchi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8年第9期605-615,共11页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receiv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or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o inve... Aim: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receiv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or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to investigate what types of nursing support are offered to such patients. Methods: We examined one patient each for NPPV and NHF. Polysomnography (PSG), review of the patient chart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for analysis. Results: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or NHF demonstrated a noticeable reduction in deep sleep, with most of their sleep being shallow. Their sleep patterns varied greatly from those of healthy individua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experiencing extremely fragmented sleep, sleep in these patients was more likely to be interrupted by nursing interventions, such as during auscultation of breath sounds. Furthermore, it was revealed that “anxiety or discomfort that accompanies the mask or air pressur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and “discomfort that accompanies the nasal cannula or NHF circuit”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HF may be primary causes of disrupted sleep. Our results suggest a need for nursing care aimed at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PPV or N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 NASAL high-Flow oxygen Therapy (NHF) Sleep DEPRIVATION ICU 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郭泳梅 黎艳聪 张道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适用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好转出院的6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止咳...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适用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好转出院的6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按照呼吸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HFNC组(30例)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气分析[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情况。根据年龄及PaO_(2)FiO_(2)分层,分析HFNC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治疗前后心率、PaO_(2)、PaO_(2)FiO_(2)比较[(85.47±13.21)次min vs.(97.67±22.62)次min、(95.92±27.33)mmHg vs.(80.3±19.02)mmHg、(321.23±78.73)mmHg vs.(278.40±67.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PV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比较[(90.33±12.02)次min vs.(105.70±22.03)次min、(20.67±0.76)次min vs.(24.93±2.45)次min、(91.54±34.81)mmHg vs.(70.86±24.03)mmHg、(311.03±113.14)mmHg vs.(240.53±86.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及PaO_(2)FiO_(2)分层,与治疗前比较,HFNC组患者年龄≥71岁、PaO_(2)FiO_(2)在201~300 mmHg之间的患者治疗后PaO_(2)、PaO_(2)FiO_(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及NPPV均可改善AECOPD患者的氧合功能,效果相当,可作为NPPV的备选方案。HFNC尤其适用于年龄71岁及以上、PaO_(2)FiO_(2)在201~300 mmHg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赵红侠 董伟 +2 位作者 杨美艳 庞宇 李凌维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治疗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性...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应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对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治疗的1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值、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均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H值、PaO_(2)、OI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都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辅助通气的有效方法,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吸性酸中毒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动脉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武亚梅 王晶 唐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对比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对比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4例AHF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扩血管、利尿等治疗,对照组给予NPPV治疗,观察组给予HFNC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动脉氧分压(PaO_(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的变化情况及2组比较的区别,应用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的区别。随访28 d,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误吸、胃胀气等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和NT-proBNP较前明显降低(P均<0.05),PaO_(2)较前升高(P均<0.05),PaCO_(2)较前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是(23.77±2.36)次/min、心率为(89.17±5.80)次/min、NT-proBNP为[13631.00(9997.25,16328.00)]pg/ml、PaO_(2)为(66.87±2.78)mmHg和PaCO_(2)为(37.06±2.56)mmHg,与对照组的(23.33±2.81)次/min、(87.69±5.02)次/min、[12517.00(9836.75,17742.00)]pg/ml、(67.74±2.67)mmHg和(37.07±1.93)mm Hg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均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大于对照组[(3.35±0.69)分比(2.76±0.77)分,P=0.001],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10.41%比28.26%,P=0.028),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12.50%比10.86%)和病死率(10.41%比8.69%)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HFNC和NPPV在AHF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HFNC并发症较较少,患者舒适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Ⅰ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大型养殖工船氧锥设计与运行效果试验
7
作者 林礼群 马凤爽 +3 位作者 张耀明 徐志强 邹海生 王云杰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保证养殖水体适宜的溶氧浓度对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为满足养殖工船超大封闭水体及高密度养殖的需氧要求,以氧锥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氧锥尺寸模型,根据双膜理论与菲克定律以及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标准,开展氧锥增氧性能试验。结果... 保证养殖水体适宜的溶氧浓度对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为满足养殖工船超大封闭水体及高密度养殖的需氧要求,以氧锥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氧锥尺寸模型,根据双膜理论与菲克定律以及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标准,开展氧锥增氧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氧锥出口的溶氧质量浓度能达到40 mg/L,超饱溶氧接近400%,实现超高溶氧饱和度;在氧气进气量为7.6 m^(3)/h,氧锥操作压力为0.07~0.25 MPa条件下,增氧能力受操作压力影响不明显,但是最佳进气量范围受操作压力影响显著。操作压力越大,当氧气进气量增大时,越不容易形成大气泡析出水面,从而保持较高的氧气利用率;在氧气进气量大于6.5 m^(3)/h,操作压力为0.07~0.25 MPa,每个养殖舱配置1个氧锥能满足养殖舱氧量需求。该研究为大型养殖工船增氧设备的工程设计及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工船 高密度养殖 氧锥 增氧能力 操作压力
下载PDF
密闭增压补氧舱泄压过程中的木垛燃烧特性研究
8
作者 刘志茂 刘卫军 +3 位作者 文康 姜辉 张俊 姚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探究增压补氧舱泄压时间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通过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试验对舱体泄压时压力与时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对比模拟与真实泄压曲线,验证了泄压理论公式适用于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过程计算。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过程... 为探究增压补氧舱泄压时间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通过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试验对舱体泄压时压力与时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对比模拟与真实泄压曲线,验证了泄压理论公式适用于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过程计算。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过程,结果表明:使用1个DN20、2个DN40和1个DN65规格的泄压阀可满足此类建筑安全疏散的要求。当密闭增压建筑中某房门未紧闭的标准舱室内发生4层木垛燃烧后,若能及时对建筑进行整体泄压,对标准舱外公共区域的人员疏散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密闭增压建筑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密闭增压建筑 泄压过程 模拟分析 燃烧实验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性能测试
9
作者 贺春伟 王亚婷 +3 位作者 周益龙 王慧 付紫玉 马德东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6期49-5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仪的性能。方法:选取R-80S双水平无创呼吸机-HFNC仪一体机、HF-60A HFNC仪、HFT-300 HFNC仪、H-80A HFNC仪4台HFNC仪,将HFNC仪连...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仪的性能。方法:选取R-80S双水平无创呼吸机-HFNC仪一体机、HF-60A HFNC仪、HFT-300 HFNC仪、H-80A HFNC仪4台HFNC仪,将HFNC仪连接至气体流量计、模拟人头及夹板模拟肺后放置于低压舱中。设置HFNC仪的流量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 L/min,并设置低压舱模拟海拔分别为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 m。记录4台HFNC仪在不同设置海拔和流量下的实际输出气道流量、气道压力变化及趋势。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000 m模拟海拔内且设置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4台HFNC仪的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均随着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海拔和设置流量之后,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升高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其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变化的程度各不相同,且没有统一规律。另外,随着海拔升高,4台HFNC仪在设置流量为10~35 L/min范围时的实际输出气道压力也随之逐渐升高,当设置流量超过35 L/min时,其实际输出气道压力随海拔升高至一定数值(转折点)后出现下降趋势,且总体上设置流量越高,出现转折点的海拔越低。结论:在高海拔环境使用HFNC仪进行氧疗时,应注意其实际输出气道流量升高、气道压力增大的情况,需结合患者实际所需气道压力、舒适度及患者长期居住海拔高度综合考虑HFNC仪的流量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高海拔环境 性能测试 气道流量 气道压力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小花 何凤珍 +1 位作者 刘雪 袁晓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HFNC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NIPPV组(75.00%)(P<0.05);治疗后,与NIPPV组及治疗前相比,HFNC组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更低(P<0.05);治疗后HFNC组CRP、IL-6、WBC水平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HFNC组MDA、MPO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SOD高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IPPV组(P<0.05)。结论 经HFNC治疗后可改善AECOPD合并Ⅱ-RF患者血气功能,减轻患者机体炎症状态,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病情较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改良动态ROX指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HFNC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崔芳芳 张传红 +1 位作者 傅元冬 缪冬冬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 分析改良动态ROX指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高流量鼻导管(HFNC)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2例,HFNC成功66例,失败36例,改良ROX指数为PaO_(2)/FIO_(2)与RR×HR的比值×100,动态... 目的 分析改良动态ROX指数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高流量鼻导管(HFNC)治疗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2例,HFNC成功66例,失败36例,改良ROX指数为PaO_(2)/FIO_(2)与RR×HR的比值×100,动态指数定义为HFNC前与HFNC 2 h指数的差值,分析不同指数对HFNC失败的预测效能及相关因素。结果 HFNC失败组年龄、APACHE II评分高于HFNC成功组。HFNC 2 h时,HFNC成功组HR、RR和FiO_(2)低于HFNC失败组,SpO_(2)、PaO_(2)、PaCO_(2)、SpO_(2)/FIO_(2)和PaO_(2)/FIO_(2)高于HFNC失败组。HFNC成功组HFNC持续时间、HFNC 2 h ROX,动态ROX,HFNC 2 h改良ROX和改良动态ROX指数均高于HFNC失败组。动态ROX、HFNC 2 h改良ROX和改良动态ROX的AUC(95%CI)分别为0.703(0.590~0.790)、0.726(0.622~0.829)和0.811(0.717~0.902),临界值分别为0.97、6.78和0.12。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动态ROX>0.97、HFNC 2 h改良ROX>6.78和改良动态ROX>0.12是HFNC失败风险降低的影响因素。结论 改良动态ROX指数可早期预测HFNC预后,改良动态ROX>0.12和HFNC 2 h改良ROX>6.78在预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HFNC失败风险方面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高流量鼻导管 ROX指数 心率 血氧分压
下载PDF
机械通气撤离序贯治疗中应用HFNC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逸倩 张玲 +1 位作者 曹玲 王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撤离序贯治疗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该方案对患者撤离24 h后痰液湿化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118例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撤离序贯治疗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该方案对患者撤离24 h后痰液湿化与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118例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试验组患者接受HFNC,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撤离24 h后痰液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再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湿化满意率(81.36%)较对照组(49.1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和Ⅲ度患者分别为31例(52.54%)、24例(40.68%)和4例(6.78%),与对照组患者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均上升,PaCO_(2)均下降,且试验组P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下降,且试验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再插管率(3.39%)较对照组(18.64%)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47%)较对照组(32.2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撤离序贯治疗中给予重症肺炎患者HFNC治疗能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撤机后24 h的痰液湿化效果、痰液黏稠度、患者血氧状态和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再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撤离序贯治疗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重症肺炎 痰液湿化 动脉血氧分压
下载PDF
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
13
作者 张元铭 梁玉兰 杨盛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63-567,572,共6页
目的:探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RF)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RF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CPAP序贯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观察... 目的:探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HHFNC)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RF)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RF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CPAP序贯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和观察组(NCPAP序贯HHFNC治疗)各5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24 h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短于常规组;治疗24 h后,两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pH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76.36±7.28 mmHg、204.75±20.15mmHg、7.25±0.59)均高于常规组(72.57±7.05mmHg、193.07±19.47mmHg、6.93±0.51),呼吸频率(51.43±3.67次/min)低于常规组(53.82±4.16次/min),两组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反应蛋白(9.25±1.06 mg/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22±0.31)、降钙素原(1.17±0.31 ng/L)均低于常规组(10.84±1.27 mg/L、1.48±0.36、1.41±0.45 ng/L)(均P<0.05)。结论:NCPAP序贯HHFNC可缩短肺炎合并RF新生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调节患儿血气指标及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TcPCO_(2)和TcPO_(2)监测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晓恩 陈娜 +2 位作者 任月红 张洁 张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分析经鼻无创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和经皮氧分压(TcPO_(2))监测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早产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 目的分析经鼻无创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和经皮氧分压(TcPO_(2))监测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呼吸支持治疗的早产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改良组(经鼻无创高频震荡通气)和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每组40例。2组均联合TcPCO_(2)和TcPO_(2)监测。观察2组通气0、6、12、24 h后的pH值、TcPCO_(2)/TcPO_(2)指标、无创通气时间、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通气0 h,2组血液pH值、TcPCO_(2)、Tc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通气6、12、24 h血液pH值、TcPO_(2)均明显升高,TcPCO_(2)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创通气时间和治疗失败转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均明显降低(P<0.05)。2组气漏、腹胀、鼻部损伤、肺出血、感染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5.00%(2/40),改良组病死率为2.50%(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无创高频震荡通气联合TcPCO_(2)和TcPO_(2)监测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儿呼吸功能,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皮二氧化碳和经皮氧分压监测 持续正压通气
下载PDF
术后无创呼吸支持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芮柯 魏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9-643,共5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指术后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支气管痉挛及吸入性肺炎等。PPCs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手术和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患者围术期康复及预后。无创呼吸支持(N...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指术后发生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支气管痉挛及吸入性肺炎等。PPCs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手术和麻醉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患者围术期康复及预后。无创呼吸支持(NRS)包括常规氧气疗法(COT)、无创正压通气(NPPV)、经鼻高流量(HFNC)氧疗等,通过改善肺部呼吸力学和满足氧气需求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目前NRS已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广泛应用,但其术后应用尚无共识。本文就近年来术后NRS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NRS的模式、NRS在不同类型手术的应用和NRS在不同类型患者的应用等内容,为促进术后康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术后康复 无创呼吸支持 无创正压通气 经鼻高流量氧疗
下载PDF
水中溶解氧对低锡中铌锆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旭彤 李九霄 +4 位作者 于一笑 赵志伟 郑锋欣 曾奇锋 刘庆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7,共7页
在含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 000μg·L^(-1))环境中对Zr-0.4Sn-0.7Nb-0.3Fe-0.1Cr-0.15Mo-0.12O新型低锡中铌锆合金进行了长达300 d的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腐蚀过程中合金表面氧化膜微观结构的变化,并结合离位电化学检测... 在含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 000μg·L^(-1))环境中对Zr-0.4Sn-0.7Nb-0.3Fe-0.1Cr-0.15Mo-0.12O新型低锡中铌锆合金进行了长达300 d的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了腐蚀过程中合金表面氧化膜微观结构的变化,并结合离位电化学检测表征了腐蚀后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分析了溶解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溶解氧环境中腐蚀时,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厚度随时间呈线性增加,氧化膜内裂纹增多,氧化膜/基体界面起伏加剧;当溶解氧含量较高时,合金的腐蚀质量增加较大,表面氧化膜内裂纹较多。在含溶解氧环境中腐蚀130 d时,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最小,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大,其耐腐蚀性不仅与表面氧化膜厚度有关,还受氧化膜内缺陷影响;腐蚀300 d时,合金的阻抗谱呈多容抗弧特征,较高溶解氧含量下的容抗弧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高温高压腐蚀 氧化膜 溶解氧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高压氢燃料气瓶加压惰化排气陡降机制
17
作者 邓佳佳 庹中兰 +5 位作者 夏海山 薛大文 王薛人 赵文杰 吴硕 卢金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为了提高惰化效率并确保高压氢燃料气瓶的安全应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加压惰化过程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特征。在加压注气过程中最大氧气体积分数位于氢燃料气瓶的底部区域,而在排气过程开始阶段发现最大氧气体积分数的陡降现象,设... 为了提高惰化效率并确保高压氢燃料气瓶的安全应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评估加压惰化过程中的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特征。在加压注气过程中最大氧气体积分数位于氢燃料气瓶的底部区域,而在排气过程开始阶段发现最大氧气体积分数的陡降现象,设计不同的模拟方案分析陡降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速度-压力耦合效应是排气过程开始阶段氧气体积分数陡降的根本原因,其中瓶内速度场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速度场的影响在未静置和静置方案中分别为91.4%和86.7%,而压力场的影响仅为8.6%和13.3%;排气反向冲量及排气低压向瓶内传递诱导流场,叠加加注形成流场共同促使气瓶底部区域内的流动再循环,使得瓶底区域的流动速度增加且速度场与氧气体积分数场协同效应加强,强化了对流传质形成陡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氢燃料气瓶 惰性气体 氧气体积分数 对流传质 速度-压力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绳带捆绑技术联合高压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8
作者 刘佳 鄞莹 邓平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43-46,51,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绳带捆绑技术联合高压氧对下肢运动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试验组(4...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绳带捆绑技术联合高压氧对下肢运动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试验组(41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绳带捆绑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下肢运动功能、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各项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绳带捆绑技术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加快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带捆绑技术 高压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肢运动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对改善脊柱骨折形态及功能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李智伟 王肖虎 姚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288-1292,共5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9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脊柱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9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手术组(54例)和联合组(55例),手术组采用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采用高压氧辅助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炎症因子、脊柱形态、脊柱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分别为(8.6±1.4)mg/L、(5.4±1.4)pg/ml、(6.6±1.2)pg/ml,均低于手术组[(10.4±2.4)mg/L、(6.3±1.8)pg/ml、(7.3±1.8)pg/ml];联合组术后2周、4周的伤椎后凸角分别为(40±5)°、(28±3)°,均低于手术组[(44±5)°、(31±4)°];Cobb角分别(18.6±4.2)°、(10.3±2.4)°,均低于手术组[(22.4±5.3)°、(12.2±3.2)°];联合组术后2周、4周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为(25±5)分、(18±4)分,均低于手术组[(29±5)分、(22±5)分],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JOA)评分分别为(20±4)分、(24±5)分,均高于手术组[(18±3)分、(20±5)分];联合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2±2.3)d、(45±10)d、(85±10)d,均低于手术组[(12.4±3.6)d、(50±11)d、(90±11)d];联合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5/55)低于手术组22.2%(12/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有效缓解患者炎症反应,对促进脊柱形态、功能恢复,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弓根钉内固定术 高压氧 脊柱形态 脊柱功能
下载PDF
低负荷血流限制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对男性运动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彭永 胡江平 朱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1,共9页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对运动型男性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角度探讨运动改善微循环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湖北民族大学60名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和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每组20人。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30%1RM)的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70%1RM强度)的抗阻训练;对照组该时间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分别在干预开始的前1 d以及6周干预结束后次日的晨起空腹状态下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经皮氧分压、肌氧饱和度、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大腿围、肌力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皮氧分压和肌氧饱和度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③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大腿围和大腿肌肉力量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④上述结果证实,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可能通过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血管因子的分泌,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大腿微循环功能,并增加大腿肌肉的收缩力量,且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对微血管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的干预效果更佳,因此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较高强度抗阻运动在提高微循环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血流限制 高强度抗阻 微循环功能 肌肉力量 微血管血流灌注量 经皮氧分压 肌氧饱和度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