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ified HEART risk score in chest pa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被引量:11
1
作者 Chun-Peng MA Xiao WANG +3 位作者 Qing-Sheng WANG Xiao-Li LIU Xiao-Nan HE Shao-Ping NIE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ObjectiveTo validate a modified HEART [History, Electrocardiograph (ECG), Age, Risk factors and Troponin] risk score in chest pa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ObjectiveTo validate a modified HEART [History, Electrocardiograph (ECG), Age, Risk factors and Troponin] risk score in chest pa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used a prospectively acquired database and chest pai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suspected NSTE-ACS were enrolled. Data recorded on arrival at the ED were used. The serum sample of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 other than conventional cardiac Troponin I used in the HEART risk score was tested. The modified HEART risk score was calculated. The end point was the occurrence of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 defined as a composi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PCI),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or all-cause death, within three months after initial presentation.Results A total of 1,300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 total of 606 patients (46.6%) had a MACE within three months: 205 patients (15.8%) were diag-nosed with AMI, 465 patients (35.8%) underwent PCI, and 119 patients (9.2%) underwent CABG. There were 10 (0.8%) deaths. A progres-sive, significant pattern of increasing event rate was observed as the score increased (P &lt; 0.001 byχ2 for trend).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0.84. All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low risk (score 0-2), intermediate risk (score 3-4), and high risk (score 5-10). Event rates were 1.1%, 18.5%, and 67.0%, respectively (P &lt; 0.001).ConclusionsThe modified HEART risk score was validated in chest pa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NSTE-ACS and may complement MACE risk assessment and patients triage in the ED.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score is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hest pain EMERGENCY risk assessment Troponin 1
下载PDF
急性胸痛患者早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洁 宋东丽 +8 位作者 刘胜囡 崔维凯 王玉婷 王怡帆 边圆 尹心心 蒋丽军 王甲莉 陈玉国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63-1567,共5页
急性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精准识别高风险性和低风险性胸痛有益于高危患者得到及时诊疗以及低危患者减少过度医疗,同时改善预后和缓解院前急救及急诊科医疗资源的严峻。近年来急性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不断开发,其敏感度... 急性胸痛是急诊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精准识别高风险性和低风险性胸痛有益于高危患者得到及时诊疗以及低危患者减少过度医疗,同时改善预后和缓解院前急救及急诊科医疗资源的严峻。近年来急性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工具不断开发,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各有不同。本文对目前急性胸痛患者早期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早期风险评估 急诊科 院前急救
下载PDF
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在急性胸痛快速分诊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邓晓梅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7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在急性胸痛快速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全科医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分诊模式)与研究组(n=30,予以基于高危... 目的:探究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在急性胸痛快速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全科医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予以常规分诊模式)与研究组(n=30,予以基于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的分诊模式)。比较两组就医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分诊时间、停留时间、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44)。结论: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于急性胸痛快速分诊中可提高就诊效率,降低误诊风险,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胸痛风险评估量表 急性胸痛 分诊 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余雪梅 李志芳 江锡环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8期65-68,共4页
目的 观察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PIH)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分娩的92例PIH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4),对照组... 目的 观察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PIH)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安庆市立医院分娩的92例PIH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DS)及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SAS及SDS评分、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较干预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比例及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前瞻性护理可有效减少PIH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与出血率,同时能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并有助于改善血液动力学水平与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评估表 前瞻性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
下载PDF
HEART评分联合床边超声在高危胸痛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何晓灵 黄健强 +1 位作者 侯纯妹 黄国梁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HEART评分联合床边超声在急诊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到揭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HEART评分选择高危胸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2例,实验组予HEART评分联合床边超... 目的:探讨HEART评分联合床边超声在急诊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到揭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根据HEART评分选择高危胸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2例,实验组予HEART评分联合床边超声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对照组予HEART评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有无统计学差别。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在急诊ACS(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上有更高的敏感度(P<0.05)、特异度(P<0.05)及准确性(P<0.05)。结论:在高危胸痛患者中使用床边超声联合HEART评分筛查急性ACS诊断上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更好地减少漏诊、误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评分 床边超声 高危胸痛
下载PDF
院前急救在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艳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8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高危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直接送往医院急诊科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入医院急诊科前开展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高危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直接送往医院急诊科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入医院急诊科前开展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及死亡率4.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8%、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胸痛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救治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胸痛 院前急救 救治效果
下载PDF
HEART评分在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病情评估和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筱姝 李志民 李志强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年第6期371-375,共5页
目的分析HEART评分在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导药物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门头沟教学医院急诊科的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的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 目的分析HEART评分在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并指导药物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门头沟教学医院急诊科的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的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为观察组,依据HEART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比较2组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的差异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117例,中危患者35例(占35.0%),诊断ACS 18例(占36.6%),低危患者43例(占36.8%),诊断ACS 1例(占2.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生MACE 9例(占7.7%),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43(0.19,1.00),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发现使用HEART评分进行病情分级对患者30 d MACE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40(0.17,0.96),P<0.05]。结论HEART评分可以准确筛选出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的中、低危ACS患者,保障患者安全,可以用作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患者快速病情评估和用药指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HEART评分 急性非高危心源性胸痛 病人病情 药物治疗
下载PDF
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高危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双子 李平 +2 位作者 郑显兰 吴利平 彭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目的:评价和确定Braden-Q儿童压疮评估量表用于诊断住院患儿压疮高风险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2014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且Braden-Q量表≤24分的372例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追踪分析,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和评价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度危险的临界值。结果:372例研究对象中有37.73%的患者Braden-Q评分≤16分(最低11分),72.27%的患者Braden-Q评分17~24分;共发生院内压疮21例,其分值主要集中在13~16分。当Braden-Q量表诊断压疮高危的临界值为16分时,其预测压疮危险的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759,阳性预测值为0.185,阴性预测值为0.985,约登指数(0.585)较其他临界值更大,Braden-Q量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3。结论:Braden-Q量表16分是诊断儿童压疮高度危险的最佳临界值,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发生压疮的风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Q 压疮 高度危险 临界值
下载PDF
校正的HEART风险评分在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马春朋 刘晓丽 +4 位作者 龚志忠 王晓 贺晓楠 师树田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5期412-415,480,共5页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在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基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人群,计算校正的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共人选923例胸痛患者。371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校正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95%置信区间:0.83-0.88)。在三个重要的亚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在0.80以上。所有入选患者被分为3组:低危组(评分0~2分)、中危组(评分3-4分)和高危组(评分5-10分),相应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8%、18.2%和71.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敏肌钙蛋白I校正的HEART评分可以用于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而无冠状动脉疾病的胸痛人群的分诊。不同的组别采取不同的分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分 胸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高敏肌钙蛋白I
下载PDF
HEART风险评分在有冠心病的急性胸痛人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春朋 刘晓丽 +6 位作者 蔡丽丽 朱爱红 董雪飞 马春明 马利祥 王庆胜 聂绍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研究HEART风险评分在有冠心病的急性胸痛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已有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选有冠心病病史的急性胸痛人群,计算HEART风险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共入选377例急性胸痛患者,其... 目的研究HEART风险评分在有冠心病的急性胸痛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已有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选有冠心病病史的急性胸痛人群,计算HEART风险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共入选377例急性胸痛患者,其中186例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EART风险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3(95%CI:0.68~0.78)。入选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评分2~3分),中危组(评分4~5分)和高危组(评分6~10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3%(1/12),38.3%(72/188)和63.8%(113/17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实施不同的分诊策略。结论HEART风险评分可以用于有冠心病的急性胸痛人群的分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诊 冠心病 风险评分 高敏肌钙蛋白I
下载PDF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高危儿中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玮 王翠 +1 位作者 席宇诚 黄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3-916,共4页
目的:了解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在高危儿中应用时的组间信度及组内信度。方法:在我院就诊的44例高危婴幼儿参与本研究,平均月龄(8.95±4.16)个月(最大月龄16个月,最小月龄3个月),其中男婴29例,女婴15例。将婴幼儿分为四个年龄... 目的:了解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在高危儿中应用时的组间信度及组内信度。方法:在我院就诊的44例高危婴幼儿参与本研究,平均月龄(8.95±4.16)个月(最大月龄16个月,最小月龄3个月),其中男婴29例,女婴15例。将婴幼儿分为四个年龄亚组,即:<4个月龄的11例,5—8个月龄的9例,9—12个月龄的13例,13—16个月龄的11例。共有3名评估者加入本研究。在组间信度的研究中,1名评估者应用AIMS对婴幼儿进行现场运动评估并摄像,其余2名评估者通过观看录像对婴幼儿进行独立评分,通过3个评估者对同一婴幼儿的AIMS评分计算组间信度。在组内信度的研究中,与第一次评估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其中2名评估者分别通过观看录像对婴幼儿进行第二次评估,通过计算评估者对同一婴幼儿两次评估的AIMS评分计算组内信度。通过计算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测信度。结果:在组间信度研究中,总体ICC=0.994,各年龄亚组ICC=0.970—0.993,任意两个评估者之间的总体ICC=0.986—0.995;在组内信度的研究中,总体ICC=0.993—0.999。结论:AIMS在评估高危婴幼儿运动发育水平时具有较高的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运动评估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高危婴儿 信度
下载PDF
基于CCTA对胸痛病人高危斑块成分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永霞 马跃虎 +3 位作者 王同兴 谢光辉 徐辉 唐春香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研究伴高危斑块的胸痛病人其斑块成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行CCTA且于2个月内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3例冠心病病人,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8±8.7)岁。依据病人是否存在...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研究伴高危斑块的胸痛病人其斑块成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行CCTA且于2个月内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43例冠心病病人,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8±8.7)岁。依据病人是否存在高危斑块及胸痛将病人分为2组,组1同时存在胸痛和至少1个高危斑块特征(23例),组2仅有胸痛或高危斑块特征任意一项(20例)。测量斑块成分特征参数[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脂质斑块体积占比(脂质斑块%)、脂质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偏心指数]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参数[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斑块近、远端FFRCT差值(△FFRCT)]。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参数的差异。利用约登指数计算斑块成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判断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的临界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其临界值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组1的脂质斑块%、脂质斑块面积均高于组2(均P<0.05),FFRCT值低于组2(P<0.05),2组间其他斑块成分特征参数及△FFR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脂质斑块%、脂质斑块面积及FFRCT特征参数的诊断能力,FFRCT的临界值为0.82时的敏感度最高(61%)、特异度最低(85%),AUC最高(0.80)。结论采用CCTA分析高危斑块中脂质斑块成分特征并进行FFRCT测量,可作为评估高危斑块合并胸痛病人的有效辅助手段,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高危斑块 血流储备分数 胸痛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亚锋 李敏玲 +2 位作者 李会玲 李宁 刘小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诊护士根据预先制定的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对2011~2013年来急诊科就诊的主诉为急性胸背痛251例患者进行分诊.将经过影像学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95例作为确诊组...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在急性胸背痛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诊护士根据预先制定的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对2011~2013年来急诊科就诊的主诉为急性胸背痛251例患者进行分诊.将经过影像学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95例作为确诊组,非主动脉夹层患者156例作为对照组,在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主动脉夹层危险因素分布、危险因素评分结果基础上,采用ROC法评价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截断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在评分>4分时达到最大,为0.923,95%CI为0.883~0.953,P<0.01,Youden指数为0.833,评分>4为截断值.评分>4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值分别为(91.58%,91.67%,10.99,0.092),具有分诊诊断价值.结论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评分>4可以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分诊的辅助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背痛 主动脉夹层风险评分表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诊分诊 诊断评价 ROC分析
下载PDF
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性高危胸痛疾病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光颖 李峥 张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高危胸痛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以急性高危胸痛收入我院急诊胸痛中心的156例患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床旁超声心...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高危胸痛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以急性高危胸痛收入我院急诊胸痛中心的156例患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床旁超声心动图协助临床确诊心肌梗死136例,其中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床旁超声协助诊断气胸3例,床旁超声诊断肺动脉栓塞4例,后经生化检查及肺动脉血管造影证实,协助诊断主动脉夹层2例,经主动脉三维CT重建及动脉造影证实;另有11例,经床旁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后经详细检查,其中3例为颈椎病,2例为带状疱疹,2例急性胸膜炎,1例为急性心包炎,另2例胸痛自然缓解后出院,对于急性胸痛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高危胸痛的鉴别诊断中至关重要,能够及时迅速的提供鉴别诊断信息,从而及时指导急性高危胸痛的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心动图 急性高危胸痛 诊断
下载PDF
HEART和HEARTS3评分体系对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价值对比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燕 张毅刚 +4 位作者 王海波 任淑红 曹秋玫 蒋春英 王森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对比HEART和HEARTS3评分体系对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徐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51例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发病后30 d内心血... 目的对比HEART和HEARTS3评分体系对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徐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51例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发病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分别应用HEART、HEARTS3评分体系评价其危险分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计算两种评分体系评估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性,并比较。结果治疗30 d后共有42例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11.97%,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6例。发生组年龄及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心肌梗死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史、冠状动脉疾病史患者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ART评分体系高危者,其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准确率分别为70.37%、44.44%,均低于HEARTS3评分的83.78%%、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ART预测治疗30 d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均低于HEARTS3评分体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ART和HEARTS3评分体系均可有效评估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HEARTS3评分准确性更高,对胸痛患者疾病的快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评分 非ST段抬高 胸痛 心血管事件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Autar量表的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丁颖 汤珏瑶 郭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将800例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按围生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自制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将800例剖宫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按围生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自制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7例,干预组仅发生1例。结论应用基于Autar量表的围生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评估表,可有效筛查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围生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Autar量表 高危因素评估表 围生期护理
下载PDF
HEART风险评分在非心肌梗死性胸痛人群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春朋 龚志忠 +3 位作者 刘晓丽 贺晓楠 王晓 聂绍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HEART风险评分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性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这是一个源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患者。计算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 目的:研究HEART风险评分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性胸痛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这是一个源于前瞻性获得的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胸痛中心就诊的胸痛患者。计算HEART评分。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研究总计入选1041名胸痛患者。其中,332名患者发生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EART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95%CI:0.74~0.80)。随评分增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显著增加(P〈0.001)。入选的所有患者分成三组:低危组(评分0~2分),中危组(评分3~4分)和高危组(评分5~8分),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17.1%和54.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的组别,给予不同的分诊方案。结论:HEART风险评分可以用于急诊科非急性心肌梗死性胸痛患者的分诊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分 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 高敏肌钙蛋白I
下载PDF
Wellens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树娟 崔建国 张清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4074-4078,共5页
Wellens综合征是一组以心电图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正负双向性改变或演变为主,通常不伴ST-T改变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Wellens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在胸痛缓解期间,心电图V_2~V_5导联T波呈对称性倒置或正负双向性改变,... Wellens综合征是一组以心电图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正负双向性改变或演变为主,通常不伴ST-T改变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Wellens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在胸痛缓解期间,心电图V_2~V_5导联T波呈对称性倒置或正负双向性改变,极易导致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LENS综合征 心电描记术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猝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HP模型的高铁线路风险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汤兆平 孙剑萍 +1 位作者 刘欢 汤丽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243-2247,共5页
建立一种改进F-AHP的风险评估模型,在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过程中,运用"二次标度转换"法,获得更为公正准确的指标权重;通过引入级别特征值,改进单一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风险等级的模糊评价方法;并以某高速铁路区段为例... 建立一种改进F-AHP的风险评估模型,在构造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过程中,运用"二次标度转换"法,获得更为公正准确的指标权重;通过引入级别特征值,改进单一运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风险等级的模糊评价方法;并以某高速铁路区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合理可靠,能更加准确地判定高速铁路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风险评估模型 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 标度转换 最大隶属度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静 刘苓 袁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高危儿,分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结合临床诊断确定是否有脑性瘫痪(脑瘫)、发育迟缓和发育偏离。并随访至12...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的高危儿,分扭动运动阶段和不安运动阶段,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结合临床诊断确定是否有脑性瘫痪(脑瘫)、发育迟缓和发育偏离。并随访至12月龄以上有明确的随访结局。计算GMs质量评估的预测效度。结果:160名高危儿随访结局:脑瘫11例(6.9%),发育迟缓32例(20.0%),发育偏离58例(36.3%),发育正常59例(36.8%)。GMs评估对神经学发育异常的预测效度:扭动阶段敏感性73.27%,特异性55.93%,阳性预测值74.00%,阴性预测值55.00%;不安阶段敏感性16.83%,特异性100.00%,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41.26%。结论:GMs质量评估结合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并坚持长期随访,可协助临床预测高危儿神经学发育结局,对高危儿早期干预起到指导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