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原油开发规划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王凤兰 方艳君 +2 位作者 王天智 张继风 孙洪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开发规划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指导作用,是油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开发规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在明确开发规划的基本内涵及与计划、战略的区别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发... 开发规划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龙头指导作用,是油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制定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开发规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和效益。在明确开发规划的基本内涵及与计划、战略的区别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庆油田发展的2类7项开发规划系列技术,包括开发规律及指标预测技术、技术经济政策界限确定技术、开发效果及潜力评价技术、规划编制及优化技术4项核心技术和可采储量及SEC储量评估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及决策支持技术、规划信息化技术3项支撑技术。通过分析当前油田开发规划技术发展存在的生产与技术难题,明确了3个发展方向以及3条实现路径。研究成果与认识对油田开发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特高含水 开发规划 技术系列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及工程实践路径
2
作者 杨勇 曹绪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胜利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在科学、技术、管理、工程四个角度面临的开发矛盾,以渤76块为典型单元,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具体对策分析,构建了“适、专、快、集”的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适”指在老油田科学开发方式转化上,构建不... 针对胜利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在科学、技术、管理、工程四个角度面临的开发矛盾,以渤76块为典型单元,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具体对策分析,构建了“适、专、快、集”的老油田化学驱综合治理新方法。“适”指在老油田科学开发方式转化上,构建不同油藏类型老油田化学驱最佳介入时机模型,提出了在含水率相对较低的阶段,是适合化学驱的有利时机,高效开发方式需“适”介入。“专”指在老油田开发技术应用上,改变传统聚合物先溶解后注入的开发思路,研制可控相转化聚合物,使聚合物先注入后溶解,解决炮眼剪切降解的难题,提高油水流度控制能力,老油田开发矛盾需“专”治理。“快”指在老油田综合管理模式上,改变传统方式,即矿场提问题、研究院设计方案、化工厂生产驱油剂的“串联”管理模式,提出充分发挥矿场、研究院、生产厂三方优势的“并联”管理模式,形成针对单一油藏的产品工业化工艺包以及产业化落地方案,老油田开发技术实现“快”转化。“集”指在老油田工程应用实践上,打破老油田化学驱地面大规模建站的工程工艺模式,采用集约化撬装配注设备,实现老油田化学驱的集约快速配注,老油田工程工艺实现“集”应用。运用上述方法,在胜利油田渤76块综合含水率上升初期,实施由水驱转为可控相转化聚合物驱,实施后一年即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单井日产油水平增加8.6t/d,综合含水率降低3.1%,验证了综合治理模式的可行性,为高含水老油田化学驱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老油田 高质量发展 综合治理新方法 提高采收率 工程实践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方法、分布特征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吉涛 李俊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9,共12页
为了提高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与评价效果,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梳理了剩余油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剩余油微观分布、宏观分布和饱和度定量分析3个方面总结了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概括了水驱油藏、稠油油藏和化学驱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 为了提高高含水油田剩余油研究与评价效果,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梳理了剩余油的概念、影响因素,从剩余油微观分布、宏观分布和饱和度定量分析3个方面总结了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概括了水驱油藏、稠油油藏和化学驱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目前剩余油研究的难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剩余油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密度、井网模式、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生产动态等;剩余油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分析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矿场测试方法等,各种方法的研究目的和适用条件不同,测试结果反映不同位置、不同尺度下的剩余油饱和度分布;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总体呈现高度分散和相对富集的特征,剩余油微观分布呈现连续相和非连续相多种形式;剩余油研究发展趋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5方面:超大物理模型的构建、多尺度高分辨率成像系统集成、考虑不同驱替介质及物性时变与非连续相非线性渗流的数值模拟改进方法、多学科多方法矿场测试的综合应用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 分布特征 非线性渗流 研究方法 适用条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深度开发面临挑战及发展方向
4
作者 刘合 杜庆龙 +6 位作者 高兴军 孟岚 杨冰冰 邹存友 王治国 朱振坤 梁鸿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高含水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主体,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全面肯定中国高含水老油田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高含水分类油藏开发现状,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提高采收率、... 高含水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储量和产量的主体,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全面肯定中国高含水老油田重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高含水分类油藏开发现状,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提高采收率、低成本高效开发及全生命周期绿色开发3大方面的挑战,明确了高含水老油田总体发展方向及核心关键技术,一是发展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目标的精准开发技术,二是发展以“智能高效”为目标的采油工程技术,三是发展以“高效、绿色、智能”为目标的地面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中国高含水老油田今后较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老油田 深度开发 挑战 展望
下载PDF
管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在海上M油田的应用
5
作者 周路遥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88-90,共3页
针对海上油田部分大液量生产井受平台设备处理限制影响,在高含水阶段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管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生产井井下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实现油水分离减少井口产出水的目的。以M油田L井为例,通过该技... 针对海上油田部分大液量生产井受平台设备处理限制影响,在高含水阶段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管式井下油水分离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生产井井下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实现油水分离减少井口产出水的目的。以M油田L井为例,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油井高峰日产水量减少超1700方/天,有效缓解平台水处理压力及成本,同时,油井生产效率和产能得到有效提升。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海上类似油田生产井的油水分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液量 高含水阶段 井下油水分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surface-active polym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 case study of Daqing placanticline oilfield, NE 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YU Qiannan LIU Yikun +3 位作者 LIANG Shuang TAN Shuai SUN Zhi YU Y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6期1206-1217,共12页
Experiments on surface-active polym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were carried out by detection analysis and modern phys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reservoirs and fluids in Daqing placanticline oilfield.... Experiments on surface-active polymer flood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were carried out by detection analysis and modern physical sim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reservoirs and fluids in Daqing placanticline oilfiel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active polym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mmon polymers and polymer-surfactant systems in molecular aggregation,viscosity and flow capacity,and it has larger molecular coil size,higher viscosity and viscosifying capacity,and poorer mobility.The surface-active polymer solution has good performance of viscosity-increasing and viscosity retention,and has good performance of viscoelasticity and deformability to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f viscosifying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Surface-active polymer can change the chemical property of interface and reduce interfacial tension,making the reservoir rock turn water-wet,also it can emulsify the oil into relatively stable oil-in-water emulsion,and emulsification 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property to enhance oil washing efficiency under non-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The surface-active polymer flooding enlarges swept volume in two ways:Microscopically,the surface-active polymer has mobility control effect and can enter oil-bearing pores not swept by water to drive residual oil,and its mobility control effect has more contribution than oil washing capacity in enhancing oil recovery.Macroscopically,it has plugging capacity,and can emulsify and plug the dominant channels in layers with high permeability,forcing the injected fluid to enter the layer with medium or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flow resistance,and thus enlarging swept volu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water-cut oilfield reservoir surface-active polymer oil-washing efficiency swept volume plug by EMULSIFICAT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下载PDF
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焕泉 杨勇 +4 位作者 王海涛 王建 吴光焕 崔玉海 于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2,共13页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 渤海湾盆地胜利油区经过60多年开发,整装、断块油藏已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含水率超过90%,稠油油藏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整体采出程度不到40%,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需要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整装油藏特高含水后期高耗水层带发育、低效水循环严重,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有效动用难度大,深层、薄层超稠油注汽难、热损失大,有碱复合驱油体系结垢严重,聚合物驱后油藏动态非均质性更强、剩余油更加分散以及特高含水后期套损井多、出砂加剧、精细分层注采要求高等难题,明确地质及剩余油分布特征,深化驱油机制认识,围绕整装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断块油藏高效均衡开发、稠油油藏转方式开发、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开发开展技术攻关,形成整装油藏精细流场调控技术、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稠油油藏热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技术、特高含水期主导采油工程技术等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系列,开辟先导试验区,取得显著开发效果,实现工业化应用,支撑胜利油区持续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分布特征 精细流场调控 立体开发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 稠油热复合开发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我国高含水油田开发形势及政策建议
8
作者 吴永超 凡哲元 侯振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6期18-22,共5页
我国已开发高含水油田储量、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70%以上,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高含水油田大多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面临着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难以满足开发需... 我国已开发高含水油田储量、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70%以上,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高含水油田大多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面临着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难以满足开发需求、成本高、效益低等难题。同时,国内油气资源仍有较大潜力,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油气需求持续旺盛。为了解决高含水油田未来发展战略问题,在分析我国高含水油田开发形势、面临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建议从国家层面完善配套机制和政策体系,包括常规油气分类分阶段差异化财税政策、油气矿业权相关政策,持续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争取低油价返还特别收益金政策等,以促进高含水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老油田 开发形势 可持续发展 扶持政策
下载PDF
高含水老油田剩余油再富集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吉涛 李俊键 +4 位作者 张博文 王勇 张荣达 马康 姜汉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中国陆上老油田大部分已进入高含水期,基于矿场实践经验,部分油井经过一段时间关井后,含水率明显降低,剩余油在局部的再富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水驱后剩余油在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向油藏低势闭合区的再富集是影响剩余油再分... 中国陆上老油田大部分已进入高含水期,基于矿场实践经验,部分油井经过一段时间关井后,含水率明显降低,剩余油在局部的再富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水驱后剩余油在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下向油藏低势闭合区的再富集是影响剩余油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含水率分级与分流量曲线建立水驱油藏含水饱和度分级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剩余油再富集程度指数和动用潜力指数,从富集程度和动用潜力2个角度对剩余油再富集过程进行表征和评价,并基于实验室尺度物理模拟实验考虑重力、水动力2个主导条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剩余油再富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力主导条件下,剩余油再富集主要发生在油藏上部及隔层下部,高压力梯度时再富集效果更好;而在水动力主导条件下,高压力梯度对于剩余油再富集有促进作用,距离构造顶部的距离越大,剩余油再富集空间越大,采收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老油田 剩余油 再富集 物理模拟实验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组合式清水剂在南海高含水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禹盟 铁磊磊 +3 位作者 王春林 李翔 杜朝阳 吴豹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根据南海高含水油田的产液及污水处理流程特点,制备了前端由有机硫清水剂PC04和后端由乳液聚丙烯酰胺清水剂TC02构成的组合式清水剂。室内实验表明,当两种清水剂按照体积比4∶1分别加注时,展现出良好的清水能力。现场应用试验表明,T1系... 根据南海高含水油田的产液及污水处理流程特点,制备了前端由有机硫清水剂PC04和后端由乳液聚丙烯酰胺清水剂TC02构成的组合式清水剂。室内实验表明,当两种清水剂按照体积比4∶1分别加注时,展现出良好的清水能力。现场应用试验表明,T1系列前端清水剂PC04加注浓度为20 mg/L,后端清水剂TC02初始浓度为3 mg/L,处理后污水含油值均值为16 mg/L。T2系列前端清水剂PC04加注浓度为20 mg/L,后端清水剂TC02加注浓度为8 mg/L,处理后污水含油值均值为15 mg/L,组合式清水剂具有优异的除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清水剂 组合式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含油污水
下载PDF
鄯善油田特高含水期CO_(2)吞吐增油与埋存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艳明 刘静 +2 位作者 张棚 公学成 马建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根据鄯善油田注CO_(2)吞吐井组先导试验,分析低渗透低黏度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展CO_(2)驱油与埋存的注采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鄯善油田发育中—深层油藏,CO_(2)注入呈超临界状态,注入特征与注水类似,存在剖面动用不均和平面突进问题;C... 根据鄯善油田注CO_(2)吞吐井组先导试验,分析低渗透低黏度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展CO_(2)驱油与埋存的注采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鄯善油田发育中—深层油藏,CO_(2)注入呈超临界状态,注入特征与注水类似,存在剖面动用不均和平面突进问题;CO_(2)吞吐生产具有“气态CO_(2)排出阶段、增油生产阶段、逐步失效阶段”的三段式开采特征;3口吞吐井换油率差异较大,增油效果主要受地下剩余油富集程度影响;CO_(2)主要埋存机理为溶解作用和矿化作用,同步埋存率高达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鄯善油田 特高含水期 CO_(2)吞吐 CO_(2)驱油 埋存 换油率 埋存率 作用机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冲积扇储层剩余油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阳 李际 +2 位作者 宋丙慧 黄金富 吴兴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共17页
冲积扇是中国特高含水油田最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其水动力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研究程度较低,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冲积扇储层提高采收率、挖掘剩余油是特高含水油田效益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综合分析了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冲积扇是中国特高含水油田最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其水动力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研究程度较低,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冲积扇储层提高采收率、挖掘剩余油是特高含水油田效益稳产的关键问题之一。综合分析了近几十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冲积扇储层剩余油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认为冲积扇宏微观储层特征研究逐渐精细化、精准化,剩余油研究方法正在向定量化、可视化发展,而关于剩余油的形成及动用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结合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指出未来冲积扇储层剩余油的研究应重点关注3个问题:1)宏微观储层及宏微观剩余油的关系研究;2)剩余油的动用机理的探讨及应用;3)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研究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剩余油 特高含水油田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机器学习的流场分级方法研究——以D油田为例
13
作者 尹彦君 冯高城 +3 位作者 白瑞婷 路强 刘成 魏志勇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6期65-71,共7页
目前我国大量老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储层在水驱过程中形成流场,流场内注入水存在大量的无效循环,驱油效率低,正确的流场评价成为高含水油藏挖潜措施之一。针对高含水油田长时间注入水冲刷导致储层物性时变这一现象,引入水相驱替通量,... 目前我国大量老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储层在水驱过程中形成流场,流场内注入水存在大量的无效循环,驱油效率低,正确的流场评价成为高含水油藏挖潜措施之一。针对高含水油田长时间注入水冲刷导致储层物性时变这一现象,引入水相驱替通量,建立储层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随水相驱替通量变化的渗流模型,形成时变数值模拟技术。在考虑驱替效率及注入水冲刷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以油通比作为指标对流场进行分级评价。引入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采用轮廓系数对分类数进行优选,确定流场分级的最佳分级类别及边界,克服人为主观影响。将建立的时变数值模拟及无监督机器学习流场分级方法应用于D油田,在确定流场分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产液结构调整策略,可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3.44个百分点。该方法为高含水油田流场评价及优势通道刻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分级 时变数值模拟 油通比 无监督机器学习 轮廓系数 高含水油田
下载PDF
水驱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无效水循环带的判别方法——以渤海B油田为例
14
作者 钟洪娇 王涛 +1 位作者 田苗 寇双燕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6期68-71,共4页
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随着水驱开发的深入,油田含水饱和度增加,相渗曲线中水相渗透率快速上升,且在油田的开发后期,高过水倍数下,水相渗透率会急剧增加,呈现K ro/K rw与S w的关系曲线快速偏离直线的现象,造成无效水循环带的形成。为此,... 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随着水驱开发的深入,油田含水饱和度增加,相渗曲线中水相渗透率快速上升,且在油田的开发后期,高过水倍数下,水相渗透率会急剧增加,呈现K ro/K rw与S w的关系曲线快速偏离直线的现象,造成无效水循环带的形成。为此,需要对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无效水循环带的判别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渤海B油田的实际岩心以及开发动态数据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含水率高于90%的油井,分析单井含水率导数变化及水驱特征曲线,对含水率导数出现峰值、水驱特征曲线出现偏离直线且上翘的油井鉴定为存在无效水循环带,明确了该油田无效水循环带的判别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渤海B油田高含水油井进行了筛选,并实施了相应治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B油田 无效水循环带 特高含水 水驱特征曲线 含水率导数 含油饱和度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层系重组方案的灰色决策优选法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巧云 张吉群 +4 位作者 邓宝荣 常军华 李华 刘双双 许晓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3-468,共6页
水驱层状砂岩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在细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层系优化重组,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利用单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将灰色决策理论的思想与反映油藏开发效果的各种指标以及专家经验... 水驱层状砂岩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在细分层的基础上进行层系优化重组,是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利用单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将灰色决策理论的思想与反映油藏开发效果的各种指标以及专家经验相结合,并引入效果因子概念,综合考虑反映油藏层系矛盾的各种因素,如渗透率级差、单层水淹程度、动用程度、剩余资源量、井段长度与油层个数等,构造出效果样本矩阵和效果测度矩阵,从而快速地确定最优层系组合方案。实例分析及与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灰色决策优选法结果可靠,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效率与效果不能兼顾的矛盾,并有助于指导层状注水砂岩油藏高含水期的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层系重组 效果因子 灰色局势决策 油藏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规模角点网格计算机辅助油藏模拟历史拟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叶继根 吴向红 +2 位作者 朱怡翔 刘合年 罗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开展了大规模角点网格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并研制了角点网格完井射孔层位辅助软件工具,解决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之间的衔接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方法,该方法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的数学模型。... 开展了大规模角点网格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应用研究,并研制了角点网格完井射孔层位辅助软件工具,解决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之间的衔接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历史拟合方法,该方法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自动历史拟合的数学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成熟技术和专家知识,研制了历史拟合影响因素分析和计算机辅助优化拟合软件,根据主控因素,分3个层次,将历史拟合由初步拟合到精细拟合,提高了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数值模拟研究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该方法应用于苏丹Greater Unity油田的开发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角点网格 历史拟合方法 高含水油藏 剩余油分布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深度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致学 凌庆珍 +4 位作者 邓虎成 王庆东 孙治雷 李能武 张玉修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火烧山油田二叠系平地泉组H_2层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从H_2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划分出2个中期、8个短期旋回层序。讨论了短期旋回层序...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火烧山油田二叠系平地泉组H_2层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从H_2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划分出2个中期、8个短期旋回层序。讨论了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分布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关系,建立了以中期旋回层序和洪泛面为年代地层框架。以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地层格架,以短期旋回为等时编图单元,编制了H_2层沉积微相图。应用相控储层建模技术,以短期旋回层序为建模单元,建立了火烧山油田H_2层精细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高含水油田深度开发阶段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高含水油田 深度开发 等时地层格架 剩余油分布 储层建模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油田油井合采技术界限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熊钰 卢智慧 +2 位作者 李玉林 王建君 任利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1-63,67,共4页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和长期注水开发,将造成合采油井层间矛盾突出。因合采层位组合大多基于层系划分原则,缺乏对合采层位组合方法系统、定量的研究。通过油田动、静态资料分析,深入研究油井层间组合的影响因素以... 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和长期注水开发,将造成合采油井层间矛盾突出。因合采层位组合大多基于层系划分原则,缺乏对合采层位组合方法系统、定量的研究。通过油田动、静态资料分析,深入研究油井层间组合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层间组合对产液的影响,确定层位组合的合理技术界限,并由此提出对应注水井的分级配注要求。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增加产油量、减缓层间干扰、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油田 技术界限 层间干扰 渗透率倍比 压力系数比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4
19
作者 饶良玉 吴向红 +1 位作者 韩冬 李贤兵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大部分国内油田和海外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探索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微观和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后认为,采取分层次、分规... 大部分国内油田和海外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探索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油田高效、可持续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微观和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后认为,采取分层次、分规模剩余油分布研究策略有利于明确剩余油的优势潜力及挖潜技术方向,综合多学科定量化表征剩余油分布有利于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为更精准表征剩余油需大力发展地震、测井及大型精细化数值模拟技术,微观上需建立更完善的仿真模型及更先进的饱和度测量方法,宏观上需加强天然能量驱动油藏及非常规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完善以多层状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为主导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改善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微观剩余油分布 宏观剩余油分布 提高采收率 油藏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动态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晨 张金庆 +1 位作者 周文胜 王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提液是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减缓产量递减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油井提液动态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区域静态资料的依赖性和局限性,但常规动态法只能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难以量化提液潜力。基于渗流理论,首先建立油井无... 提液是海上中高含水油田减缓产量递减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生产动态数据的油井提液动态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对区域静态资料的依赖性和局限性,但常规动态法只能计算无因次采液指数,难以量化提液潜力。基于渗流理论,首先建立油井无因次采液指数与含水率的定量表征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油井无因次历史最大合理生产压差确定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油井最大产液量实时计算方法,从而达到动态法直接量化油井提液潜力的目的。应用实例表明,W油田实施提液后各井产液量基本达到了计算值,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仅需要油井产液量和产油量2个基本生产动态数据就可以直接量化油井提液潜力,克服了海上油田区域静态资料不足的问题,具有数据基础简单、结果合理、操作简便和可实施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海上中高含水油田提液潜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含水油田 最大产液量 提液潜力 生产压差 采液指数 海上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