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on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ollowing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in steno-occlu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被引量:1
1
作者 Zhiqi Mao Meng Li Yan Ma Yanfei Chen Hongqi Zhang Feng Li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1585-1590,共6页
Five patients treated for intracranial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in Xu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from 2005-2011 were included in ... Five patients treated for intracranial cerebral hemorrhage after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in Xu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from 2005-2011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Prior to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all patients showed diminished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and an ipsilateral ischemic lesion. Intracranial cerebral hemorrhage developed within 1-4 days following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Transcranial Doppler showed increase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velocity of 50-100% in the operated hemisphere. 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focal hyperperfusion, an ipsilateral ischemic lesion and diminished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following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bypass in patients with steno-occlu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hemorrhage STA-MCAo cclusion cerebrovascuiar disordersS uperfiCihy alperperfusionte mp ral artery-middlis echemic lesion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 erebral artery bypass STENOSIS
下载PD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ovascular Atherosclerosis: Importance of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被引量:1
2
作者 Hajime Imura Dai Nishina +5 位作者 Yuuji Maruyama Makoto Shirakawa Motoko Tanoue Daigo Suzuki Takahide Yoshio Masami Ochi 《Surgical Science》 2013年第12期535-542,共8页
Objective: Cerebrovascular atherosclerosis is known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erioperative stroke in coronary arterial bypass grafting (CABG).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cerebrovascular lesio... Objective: Cerebrovascular atherosclerosis is known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erioperative stroke in coronary arterial bypass grafting (CABG).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degree of severity of cerebrovascular lesions for which patients can still undergo CABG with an acceptably low risk in current techniques. Methods: Cerebrovascular atherosclerosis was evaluated and graded for 200 consecutive patients prior to CABG. Grading was initially based on the level of stenosis in carotid, vertebral, and cerebral arteries: grade-0: normal or mild stenosis in cerebral arteries or stenosis <50% in other arteries;grade-1: moderate in cerebral arteries or 50% - 69% in others;grade-2: severe in cerebral arteries or 70% - 89% in others;grade-3: occlusion in cerebral arteries or 90% - 100% in others. The grading was finally adjusted to a risk of regional ischemia by considering symptoms, number of lesions, and brain perfusion in scintigram. Therefore, some patients were up-graded. Off-pump CABG was scheduled for all patients. The lowest 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during surgery was differently controlled in each grade: grade-0: ≥70 mmHg;grade-1: ≥80 mmHg;grade-2: ≥80 mmHg with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grade-3: ≥90 mmHg with IABP;grade-4: ≥90 mmHg with IABP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yamiral. Results: Grade-1 and -2 included 38 and 29 patients respectively. Grade-3 initially included 36 patients and 14 of them were up-graded to grade-4 (extremely high risk patients). Stroke was seen in one patient (0.5%), for whom mild speaking disturbance occurred on the fifth day from CABG.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ovascular atherosclerosis can undergo CABG with a low risk of stroke. Intraoperative management of blood pressure may be critical for stroke prevention in 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IAL bypass GRAFTING Strok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陆弘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闭塞有关,导致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搭桥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经治疗后可改善患侧脑供血,因此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闭塞有关,导致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搭桥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经治疗后可改善患侧脑供血,因此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于脑血管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 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临床预后及脑灌注状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浩 王毅 +2 位作者 吴凌云 石志勇 杨咏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7-596,共10页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出血位置(蛛网膜下腔、单纯脑室、脑实质)、出血半球、术前是否反复出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部CT灌注(CTP)检查数据及DSA资料等。术后近期(3~6个月)随访时收集MR血管成像(MRA)资料,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新近一次远期(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收集是否存在新发卒中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mRS评分、头部CTP数据及DSA资料等。通过头部DSA评价手术侧半球改良铃木分期,铃木分期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中期,Ⅴ、Ⅵ期为晚期。根据手术侧的大脑半球DSA对烟雾血管浓集程度分级,大脑半球底部未见烟雾血管定义为无,虽在脑底形成了烟雾血管,但比较稀疏定义为稀疏,脑底部可见大量的烟雾血管在颈内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烟雾网络,并在脑底向各个方向扩展定义为浓集。通过远期随访头部DSA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并与术后近期随访MRA比较,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纤细或不显影,则定义为纤细或萎缩,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扩张或形态不变,则定义为扩张或不变。基于大脑中动脉(侧位)的DSA,使用松岛分级评价新生代偿血管,以颈外动脉造影的新生血管分布范围占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域比例进行分级,A级为>2/3,B级为1/3~2/3,C级为<1/3。与术前相比,若远期随访时mRS评分降低,则定义为神经功能预后改善,评分不变定义为神经功能无变化,评分增加定义为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功能结局以mRS评分为评价标准,0~1分为无残疾,2~3分为轻度至中度残疾,4~5分为重度残疾,6分为死亡。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远期随访时大脑双侧半球的CTP资料分别划分手术侧和手术对侧半球感兴趣区(ROI)。各ROI分别采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max)4个脑灌注参数。各ROI灌注参数分别与小脑齿状核平面的小脑皮质(ROI 3)相应参数做相对值,得出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max),以比较半球间脑灌注情况。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35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8±13)岁;高血压病11例(31.4%),糖尿病7例(20.0%),吸烟史9例(25.7%);出血半球左侧17例(48.6%),右侧18例(51.4%);出血位置包括脑实质出血9例(25.7%),单纯脑室出血21例(60.0%),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14.3%)。(2)纳入患者随访36~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9)个月。随访出现新发脑出血5例(14.3%),包括脑室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出血时间在手术后15~40个月,其中手术侧出血3例(8.6%),对侧出血2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新发脑缺血性事件,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远期随访时旁路移植血管通畅25例(71.4%),纤细或萎缩10例(28.6%);新生代偿血管A级12例(34.3%),B级16例(45.7%),C级7例(20.0%)。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神经功能预后改善23例(65.7%),无变化7例(20.0%),恶化5例(14.3%)。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时神经功能结局明显改善(P=0.013),无残疾比例为80.0%;远期随访改良铃木分期分布不同(P<0.01),以晚期比例最大(77.1%),中期比例较少(20.0%);mRS评分(P=0.622)及烟雾血管密度(P=0.1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CTP术侧尾状核[(0.94±0.07)比(1.22±0.11),t=-23.664,P=0.04]、纹状体rCBF[(0.99±0.06)比(1.23±0.08),t=-23.654,P=0.03]减少;各ROI r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胼胝体膝[(1.21±0.10)比(0.96±0.07),t=14.790,P=0.03]、内囊前肢[(1.17±0.07)比(0.95±0.06),t=18.593,P=0.02)] rMTT延长;rTmax差异在前峡部[(0.94±0.03)比(1.03±0.03),t=-17.750,P=0.049]、内囊后肢[(1.04±0.05)比(0.92±0.03),t=14.210,P=0.04)]、额叶[(1.06±0.03)比(1.05±0.04),t=-1.972,P=0.03]和顶叶[(0.97±0.04)比(1.09±0.04),t=-17.750,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4)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时非手术侧rCBF在扣带回[(1.17±0.16)比(1.06±0.08),t=4.067,P<0.01]、胼胝体膝[(1.29±0.22)比(1.05±0.07),t=6.454,P<0.01]、前峡部[(1.16±0.15)比(1.05±0.08),t=4.338,P=0.02]、苍白球[(1.13±0.14)比(1.08±0.08),t=2.113,P=0.01]增加,在纹状体显著降低[(0.87±0.06)比(1.05±0.06),t=-17.750,P=0.02)];顶叶r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7±0.04)比(1.04±0.05),t=-10.353,P=0.02];各部位r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苍白球r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2)比(1.01±0.02),t=-2.958,P=0.04]。结论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可改善出血型烟雾病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促进铃木分期进展至高分期,对脑深部血管网络的灌注影响较小。出血型烟雾病手术对侧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预后 脑血管循环 联合血运重建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应用多支动脉桥经左胸小切口与正中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5
作者 傅元豪 宫一宸 +2 位作者 张鲁锋 吴松 凌云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支动脉桥进行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应用多支动脉桥行单纯非体外... 目的探讨应用多支动脉桥进行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应用多支动脉桥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123例,根据患者需求及术者倾向选择正中切口(正中切口组,n=51)或左胸小切口(左胸小切口组,n=72)入路,在患者出院前利用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桥血管评估,术后随访终点指标为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和再次血运重建。结果左胸小切口组远端吻合口(2.7±0.7)个,正中切口组(3.0±0.8)个,差异无显著性(t=-1.885,P=0.062)。左胸小切口组全动脉化比例较高[91.7%(66/72)vs.41.2%(21/51),χ2=36.762,P=0.000],围术期输血率较低[31.9%(23/72)vs.64.7%(33/51),χ2=12.920,P=0.000]。正中切口组围术期死亡1例。出院前对100例进行桥血管评估,其中左胸小切口组70例,正中切口组30例,复查吻合口共280个,2组桥血管总体通畅率(FitzGibbon A级)差异无显著性[94.2%(179/190)vs.94.4%(85/90),χ2=0.006,P=0.937]。118例随访中位时间24个月(6~36个月),2组MACCE发生率[2.9%(2/70)vs.6.3%(3/48),χ2=0.808,P=0.369]和再次血运重建率[2.9%(2/70)vs.2.1%(1/48),χ2=0.000,P=1.00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ICS CABG应用多支动脉桥可行,手术策略更倾向于应用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桥血管通畅率、术后早期随访结果不亚于正中切口手术,且可减少围术期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桥血管
下载PDF
分站式杂交手术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茜 王大玮 +2 位作者 沙博欣 晋美 王欣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究分站式杂交手术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分站式杂交手术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研究组采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心功能、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ApoB/ApoA1比值水平;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MACCE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3 d,研究组血清CK-MB、cTnI、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3 d,2组血清ApoB、ApoB/ApoA1比值低于术前,ApoA1高于术前,NYHA分级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有效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分站式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肌钙蛋白I 载脂蛋白类 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及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改良Rankin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新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讨论CT灌注成像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及与改良Rankin量表(m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颞浅... 目的讨论CT灌注成像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及与改良Rankin量表(m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接受CT灌注成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mRS、KPS、MBI评分均比术前、术后7 d高(P<0.05),而mRs低于术前及术后7 d;术后3个月,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流量容量(rCBV)比术前、术后7 d高(P<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指标比术前、术后7 d低(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可有效改善烟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缺血区域侧支循环代偿,改善颅内缺血,而CT灌注成像能有效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循环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基于CT灌注成像的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段鸿洲 李良 +4 位作者 邱建星 张扬 伊志强 张家湧 鲍圣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在指导及评价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43例有临床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术前进行...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在指导及评价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43例有临床缺血表现的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或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术前进行脑血管造影及脑CT灌注成像,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并评估多个ROI区域以下指标的平均值: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mit time,rMTT)及达峰值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血流评估结果,选取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手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及脑CT灌注成像,测量术后rCBF、rCBV、rMTT、rTTP。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①43例均顺利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后造影42例(97.7%)吻合口通畅,术后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3.67±1.02,术后1周3.30±0.89,术后3个月2.88±0.96,术后12个月2.34±1.02,与术前相比,t=2.634,P=0.012,t=5.373,P=0.000,t=7.342,P=0.000),随访期间未再出现与患侧相关的脑卒中。②43例手术前后脑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术前患侧rCBF较健侧明显降低[(31.37±9.29)ml.100g-1.min-1 vs.(45.41±6.91)ml.100g-1.min-1,t=-7.921,P=0.000],rMTT、rTTP较健侧明显升高[rMTT(11.32±3.19)s vs.(8.43±1.95)s,t=5.754,P=0.000;rTTP(3.71±1.22)s vs.(2.03±0.87)s,t=9.889,P=0.000],rCBV与健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患侧rCBF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44.05±10.24)ml.100g-1.min-1,t=-7.273,P=0.000],rCBV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rMTT、rTTP较术前明显降低[rMTT术后(8.16±1.99)s,t=7.743,P=0.000;rTTP术后(1.88±1.29)s,t=7.333,P=0.000]。手术后患侧以上指标与健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CT灌注成像能够良好地评估颈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患者的脑血流状态,基于脑CT灌注成像结果筛选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脑血流、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 脑血管障碍 脑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谌燕飞 李萌 +2 位作者 马妍 焦力群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00年10月—2009年10月间因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的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00年10月—2009年10月间因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的血管造影、临床症状等资料及氙CT检测脑血流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17例患者平均年龄(42±13)岁,其中男131例(60.4%),女86例(39.6%)。所有患者术前6个月内均存在脑缺血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7例(53.9%)、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37例(17.1%)、完全性卒中63例(29.0%)。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血流动力学评价,显示受累血管区局部脑血流量降低。②术前血管造影显示,烟雾病62例(28.6%),一侧颈动脉闭塞72例(33.2%),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57例(26.3%),介入治疗困难的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6例(12.0%)。③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388个吻合口中,380个通畅,通畅率为98.0%(380/388)。围手术期9例(4.1%)患者出现颅内血肿,1例(0.5%)因颅内血肿引发脑疝死亡。④217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4.6%。其中17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18)个月,81例患者于手术后1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⑤共50例患者术后1个月接受氙CT定量检测脑血流,显示患侧局部脑血流量较术前明显改善(t=3.312,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中长期临床随访,显示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性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缺血 随访研究 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Moyamoya病血管吻合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白 惠品晶 +5 位作者 惠国桢 颜燕红 徐正昌 黄亚波 胡春洪 郭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烟雾病(MMD)患者血管吻合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15例MMD患者行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手术前后TCD检测MCA及ST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CT灌注成像(CTP)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烟雾病(MMD)患者血管吻合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15例MMD患者行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手术前后TCD检测MCA及ST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与CT灌注成像(CT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CD显示术后手术侧MCA起始部(狭窄处)血流速度较术前降低(P<0.05),其远段血流改善,血管搏动指数(PI)升高(P<0.05)且血流方向逆转;术后手术侧STA频谱形态由"高阻型"转变为"低阻型",P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以平均血流速度(Vm)及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改变最为显著(P<0.01)。TCD与CTP评估吻合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5918,P<0.05)。结论 TCD可无创、动态检测血管吻合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为手术疗效的评估及定期随访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大脑中动脉 颞浅动脉 血管吻合术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扬 董然 +6 位作者 芮宏亮 刘韬帅 郑居兵 徐晓宇 赵洋 宋邦荣 张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056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基本资料、手术过程、围术期合并症、住院费用及出院情况,并完成中远期随访。结果入组患者术前肌酐浓度为(184.56±145.93)mmol/L,肾小球滤过率为(34.57±12.61)mL·min^-1·1.73m^-2,其中CKD 3期739例、4期226例、5期91例。左主干病变183例(17.3%),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3.02±0.73)支。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936例(88.6%),平均完成冠状动脉吻合数(2.92±0.82)支。围术期病死率为64例(6.1%),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需透析患者83例(7.9%)、二次开胸止血率73例(6.9%)、围术期心肌梗死134例(12.7%)、新发房颤155例(14.7%)。术后随访率为92.2%,随访时间6(1,11)年,长期生存率93.6%,其中全因死亡58例,23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术后新增长期透析患者34例。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急诊手术、术前透析史、脑梗史、左主干病变与围术期死亡成正相关(P=0.039,0.037,0.020,0.009,0.000),而非体外循环手术与围术期死亡呈负相关(P=0.002);术前透析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史及三酰甘油浓度控制不佳,随访期间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0.003,0.031)。结论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搭桥手术的风险高于普通患者,其中女性、急诊手术、术前透析史、脑梗史及左主干病变是患者发生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非体外循环可能是患者围术期恢复的保护性因素。此外,术前透析史、COPD病史及三酰甘油控制不佳则是术后中远期发生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手术前后CT灌注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东波 宋冬雷 +2 位作者 顾宇翔 徐斌 廖煜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搭桥治疗中CT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组实施搭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手术侧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搭桥治疗中CT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组实施搭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手术侧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降低,达峰时间(TTP)延长情况,符合搭桥手术指征。手术后2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显著升高,显示了搭桥手术对这2组患者缺血区局脑血流灌注的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烟雾病组相对脑血容量(rCBV)较手术前升高,而非烟雾病搭桥组rCBV与术前变化不明显;烟雾病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较手术前缩短,非烟雾病组rTTP改变不明显。结论 CT灌注对局部脑血流的评价结果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前的重要手术指证;CT灌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搭桥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升主动脉钙化的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杰 苏丕雄 +4 位作者 刘岩 张希涛 颜钧 顾松 赵洋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升主动脉钙化的处理方法,总结手术效果,以减少OPCAB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连续治疗的236例伴有升主动脉钙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升主动脉钙化的处理方法,总结手术效果,以减少OPCAB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7年12月期间,我院连续治疗的236例伴有升主动脉钙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采用"No-touch"技术,35例采用Enclose辅助完成近端吻合,197例采用Heartstring辅助完成近端吻合。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所有移植血管桥均采用瞬时测血流量技术(TTFM)保证吻合口吻合质量。结果远端吻合口881个,近端吻合口267个,桥血管血流量16.2±18.7ml/min,弹力指数(PI)4.9±2.3,近端吻合口吻合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平均动脉压(MAP)78.1±10.4mmHgvs.80.9±8.1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1.9±3.6mmHgvs.10.9±2.1mmHg,平均肺动脉压(MPAP)17.3±4.3mmHgvs.15.3±2.8mmHg,心排血量(CO)4.2±1.2L/minvs.4.5±1.6L/min,中心静脉压(CVP)9.2±2.3cmH2Ovs.9.3±1.8cmH2O,心率(HR)71.4±14.0次/分vs.73.4±16.5次/分等,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因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死亡,4例患者术后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经内科治疗随访2个月后好转,其余患者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等重大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0.5±4.2d。185例随访3~24个月,无心血管事件及脑血管意外,心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结论术前及术中充分评估主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减少升主动脉操作的近端吻合器吻合技术,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升主动脉钙化 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老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晴 乔秋博 毕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分析320排CT评估的脑血管功能情况与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OPCABG的老年患者213例,并根据是否出现POCD分为病例组28例... 目的:探讨老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分析320排CT评估的脑血管功能情况与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OPCABG的老年患者213例,并根据是否出现POCD分为病例组28例和对照组185例,行320排CT检查、评估脑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术后14 d再次进行评估,对比分析POCD的危险因素和CT脑灌注成像各参数与 POCD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既往脑血管病、糖尿病、头颅CT 血管造影重度狭窄和CT 脑灌注异常均明显升高(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血管病史(OR=1.837,95% CI:1.075~3.141,P=0.026)和脑灌注异常(OR=3.224,95% CI:2.073~5.013,P=0.000)为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发现脑血管狭窄、脑灌注不良以及维持血糖平稳对于降低POC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认知障碍 脑血管障碍 糖尿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搭桥手术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晔 温良 金心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3期94-9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STA-AAG bypass)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9例实施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及术后数字减...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STA-AAG bypass)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9例实施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包括术前及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的脑血管情况、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显示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术中所见、随访结果。结果术前DSA显示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和(或)闭塞,后循环和(或)颈外动脉和(或)对侧前循环部分代偿,术中多普勒检测颞浅动脉-角回动脉吻合处血流通畅。术后DSA示颞浅动脉-角回动脉吻合通畅,CTP各项参数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3~20个月,无新发脑缺血事件及死亡。结论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术前及术后需DSA全面评估颅内外血管情况及CTP评估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角回动脉搭桥术 大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恒朝 王现强 孙寒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数据库中提取,远期随访采用电话随访和(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再血管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OPCAB远期MACC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48例患者平均随访(91.7±20.9)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有53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8.2%,共计有5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595例患者中有132例发生MACCE。MACCE者与非MACCE者在年龄、术前血肌酐、术前尿素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2,95%CI:1.001~1.043,P=0.0440)、女性(OR=1.638,95%CI:1.063~2.524,P=0.0252)、术前尿素氮(OR=1.177,95%CI:1.089~1.272,P<0.001)、术前谷草转氨酶(OR=1.012,95%CI:1.000~1.024,P=0.0466)、COPD(OR=3.329,95%CI:1.692~6.552,P=0.0005)、脑梗死史(OR=1.656,95%CI:1.059~2.592,P=0.0271)是OPCAB后远期MACCE的危险因素,LVEF(OR=0.977,95%CI:0.961~0.994,P=0.0083)是OPCAB后远期MACCE发生的保护因素,即术前LVEF值越高,远期MACCE发生的风险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女性、术前尿素氮、术前谷草转氨酶、COPD、脑梗死史是OPCAB后患者远期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远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辅助通气与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慧 胡盛寿 +4 位作者 郑哲 袁昕 侯剑峰 陈祖君 姚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延长机械通气(PMV)与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01至2008-12-31行单纯CABG术的4022例患者,按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常规辅助通气时间≤12h组(常规组,n=176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延长机械通气(PMV)与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01至2008-12-31行单纯CABG术的4022例患者,按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常规辅助通气时间≤12h组(常规组,n=1764),助辅通气时间〉12h组(PMV组,n=2205),远期随访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心绞痛发作、因心脏病再次入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MV与终点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PMV组较常规组比较,PMV与远期随访心原[生死亡(HR=2.54,95%CI1.14.5.66)、因心脏病再次人院(HR=1.36,95%CI1.10~1.69)的风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V与远期随访心绞痛发作(HR=1.29,95%C10.99~1.68)的风险临界相关(P=0.05);PMV与远期随访全因死亡(HR=1.38,95%C10.83~2.29)和MACCE事件(HR=1.20,95%C10.93~1.55)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V显著增加了患者远期心原性死亡及因心脏病再次人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械通气 远期随访 死亡率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建忠 彭慕建 王继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5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照组行颞肌、... 目的研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照组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随访期间造影结果,记录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左右两侧治疗后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升高,血流阻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造影显示,对照组造影后变化不大,研究组颞浅动脉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明显,可改善脑部血流,降低术后并发症,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闭塞性脑血管病 老年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野 杜娟 凤玮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0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174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ABG术后是否发生高尿酸血症分组,87例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组,87例术后尿酸正常患者为对照组。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CABG术后3年内发生MACCE的高危因素。结果研究组CABG术后3年内发生MACCE的患者比例(26.4%)高于对照组(6.9%),差异有显著性(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ABG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术后3年内发生MACCE的风险为尿酸正常患者的6.82倍(95%CI 2.39~19.46,P<0.001)。CABG术后高尿酸血症预测MACCE的敏感性为79.3%(95%CI 63.6%~95.0%),特异性为55.9%(95%CI 47.7%~64.0%),阳性预测值为26.4%(95%CI 17.0%~35.9%),阴性预测值为93.1%(95%CI 87.7%~98.5%)。结论CABG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可预测患者术后3年内MACCE的发生风险。对CABG术后早期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进行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尿酸血症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飞 吴一芳 +1 位作者 苏少华 海舰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烟雾病、颅内动脉瘤及颅内肿瘤的治疗。文章重点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从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基础、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方式及适应症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重建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