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利宁 李毓新 +4 位作者 吉智 袁莲芳 周琪 范秀博 李建华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747-1749,共3页
目的探讨符合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2014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152例(ACI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符合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2014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152例(ACI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hs-CRP水平。ACI患者按CISS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96例,心源性(CS)17例,穿支动脉疾病(PAD)24例,其他病因(OE)4例,不确定病因(UE)11例。其中LAA患者进一步分为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动脉30例,动脉到动脉栓塞38例,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17例及混合机制组11例,比较各组间Hcy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ACI组患者的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CISS病因分型中,LAA组、CS组患者的Hcy水平高于PAD组、OE组及U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E组、LAA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UE、CS组和PA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LAA组患者的不同发病机制的Hcy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载体动脉堵塞穿支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亚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到动脉栓塞组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到动脉栓塞组患者的hs-CRP水平高于混合机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Hcy、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明确ACI病因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欢 邓云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片及螺内酯片。结果:实施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BNP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此时观察组血清BNP水平为(1.74±0.48)ng/mL低于对照组血清BNP水平(2.53±0.6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且此时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为(6.73±0.96)μg/mL低于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8.92±1.05)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BNP及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螺内酯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伟 张亚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常规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常规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组),每组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改变及其对血管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降压、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的总体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则呈现下降趋势(P<0.05),其余各项血脂指标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hs-CRP、血管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且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s-CRP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孙陆衍 张广吾 +4 位作者 周婷婷 蒋黎 王芳 史梦倩 范世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789-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以OGTT试验1 h血糖值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低1 hPG组(100例)和高1 hPG组(10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稳态模型指数,分析1 h血...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以OGTT试验1 h血糖值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低1 hPG组(100例)和高1 hPG组(10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稳态模型指数,分析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1 h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1 hPG组比较,高1 hPG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Z分别=-3.41、-3.04、-2.43、-1.98、-2.45,t分别=-3.16、-2.37、-4.25,χ~2=16.50,P均<0.05),2 hCP、3 hCP及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明显降低(Z分别=-2.57、-2.12、-4.96,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 h血糖与TG、TC、LDL、ALT、AST、HbA1c、hsCRP及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27、0.28、0.23、0.31、0.28、0.29、0.20、0.18,P均<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4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G、LDL、ALT、HOMA-β及HOMA-IR是1 h血糖的影响因素(t分别=2.17、3.05、5.73、-9.26、4.03,P均<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血脂、肝功能、稳态模型指数及机体炎症反应水平相关,1 h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测的一个新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餐后1 h血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慧敏 艾辉 刘飞 《中国医药》 2014年第7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无手术指征的ACS患者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无手术指征的ACS患者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开始每天晚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3及6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VEGF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前后受试者的心功能及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30例患者的VEGF 分别为(34±8)、(75±8)和(140±11)pmol/L;hsCRP分别为(10.3±5.4)、 (4.4±1.4) 和 (2.1±1.1) mg/L,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 VEGF及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功能Ⅲ级治疗前为29例,治疗3个月后为16例,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Ⅱ级为24例和Ⅰ级6例。治疗前30例患者均有心绞痛发作,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只有16例,治疗6个月后仅有3例偶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12例,治疗后0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使ACS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 hsCRP水平明显降低;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患者血清VEGF水平促进了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丽瀛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利尿药...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利尿药、强心剂、血管扩张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hs-CRP的影响,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及hs-CRP的浓度水平均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曲美他嗪 慢性心衰 心功能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2
7
作者 邓树荣 王贤明 +1 位作者 李洪韬 何光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70-473,477,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效果。方法:1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实验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针灸等疗法;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加早期康复锻炼。两组均为14d一疗程。取两个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7d以及治疗后14d三个时间段进行比较,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CRP指标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治疗后7d和14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卒中量表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补体因子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钱琦 陈忠 马根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8-462,共5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处补体因子H(CFH)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Ⅰ(高脂饲料喂养10周)、模型组Ⅱ(高脂饲料喂养20周)、预防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予瑞舒...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处补体因子H(CFH)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Ⅰ(高脂饲料喂养10周)、模型组Ⅱ(高脂饲料喂养20周)、预防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予瑞舒伐他汀预防性给药10周)和治疗组(于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给予瑞舒伐他汀,喂至20周)。阶段试验结束时取主动脉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FH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脂及血清hsCRP、C3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Ⅰ和模型组Ⅱ比较,预防组及治疗组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和斑块内CFH表达增多;CFH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脂、hsCRP、C3a水降低(P<0.01或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反应,增加CFH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补体因子H 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多因素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华 黄姣平 +4 位作者 黄秀娟 赖小惠 陈伟坤 熊斌 黄灼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影响。方法对90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以干预前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值≥0.02mm为界限,将患者分为增厚组24例及非增厚组66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影响。方法对90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以干预前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值≥0.02mm为界限,将患者分为增厚组24例及非增厚组66例,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其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结果增厚组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史的比例及平均年龄均显著高于非增厚组(P<0.05);强化干预治疗1a末,两组空腹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强化干预时间越早,血糖下降越显著,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进展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总动脉内 中膜 糖化血红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多因素干预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逐日给药与间日给药对血脂的影响
10
作者 袁浩宇 王鹏 俞瑜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5期38-40,共3页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逐日给药与间日给药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达标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2例LDL-C水平已达标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患者逐日...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逐日给药与间日给药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已达标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2例LDL-C水平已达标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试验组患者逐日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对照组患者间日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经6周治疗后,分别考察LDL-C及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纳入患者平均年龄(55.1±8.91)岁;治疗6周后,试验组的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87±21)mg/d L比(106±25)mg/d L,P=0.008],LDL-C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0.8±0.2)%比(34.2±6.7)%,P=0.001],而hs-CRP水平增减幅度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LDL-C及hs-CRP水平已达标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维持LDL-C水平达标,瑞舒伐他汀间日给药5 mg劣于逐日给药,但两者对于降低hs-CRP水平具有相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间日给药 逐日给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永 粱宇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2期98-100,103,共4页
目的探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6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 目的探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6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8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s-CR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Lee氏心衰积分均低于入院时,6 min步行距离及LVEF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ee氏心衰积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及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低于入院时,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曲美他嗪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莹 渠宁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相关性。方法将87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有肾脏损害组(19例)和无肾脏损害组(68例),分别测定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BC等...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相关性。方法将87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有肾脏损害组(19例)和无肾脏损害组(68例),分别测定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BC等有关感染指标,对比分析PCT等感染指标的水平变化,探讨PCT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相关性。结果有肾脏损害组PCT检测值高于无肾脏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hs—CRP及WBC值均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发生与细菌感染有关,是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PCT有可能作为监测肾损害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一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