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cation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Tissues of Natural Cases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永宏 赵丽 +13 位作者 韩春华 王凤龙 刘月焕 林健 杨汉春 郭鑫 李栋梁 韦海涛 祝俊杰 赵景义 赵振华 马明 杨龙峰 王金玲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20-25,共6页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P-PRRS). [Method] Antigen location and hist...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HP-PRRS). [Method] Antigen loca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in natural cases infected by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HP-PRRSV) were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H. E. staining. [Result] The virus antigen mainly existed in epithelial calls, and also a few in mecrophages, lymphocytes and brain nerve cells. [ Conclusion] The cell and tissue tropism of HP-PRRSV strain in natural cas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revious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Natural case IMMUNOHISTOCHEMISTRY Antigen location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Pathogenicity of a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riant in Piglets 被引量:4
2
作者 WEI Tian-chao TIAN Zhi-jun +8 位作者 ZHOU Yan-jun AN Tong-qing JIANG Yi-feng XIAO Yan HU Shou-ping PENG Jin-mei HAO Xiao-fang ZHANG Shan-rui TONG Guang-zh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280-1291,共12页
Since May 2006,a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HP-PRRSV) variant characterized by 30 amino acids deletion within its NSP2-coding region emerged and caused extensive economic ... Since May 2006,a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HP-PRRSV) variant characterized by 30 amino acids deletion within its NSP2-coding region emerged and caused extensive economic losses to China's pig industry.To investigate the in vivo pathogenicity and immune responses of the newly emerging PRRSV,3 groups of 60-d-old conventional piglets were inoculated intranasally with a representative strain of the HP-PRRSV variant HuN4 with 3 different infection doses (3×103-3×105 TCID50).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virus variant caused severe disease in piglets and the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onsisted of persistently high fever (41.0-41.9oC) and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60-100%),the marked clinical signs of PRRS and severe histopathogenic damages in multiple organs.It induced rapid and intens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and seroconversion was detected in most infected pigs at 7 d post-infection (DPI).The virus vigorously replicated in vivo and the highest virus average titer was 9.7 log copies mL-1 serum at 7 DPI.Elevated levels of IFN-g and IL-10 cytokine production in serum in this study were also observed.Taken together,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P-PRRSV variant HuN4 strain is highly pathogenic for piglets and suitable to be a reference strain of highly virulent PRRSV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the new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athogenicITY immune responses viral load
下载PDF
A direct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for rapid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of highly pathogenic North American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China without RNA purific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Kang Kang Keli Yang +8 位作者 Jiasheng Zhong Yongxiang Tian Limin Zhang Jianxin Zhai Li Zhang Changxu Song Christine Yuan Gou Jun Luo Deming Gou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Background: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and particularly its highly pathogenic genotype (HP-PRRSV), have caused massiv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global swine industry. Results: To ... Background: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and particularly its highly pathogenic genotype (HP-PRRSV), have caused massiv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global swine industry. Results: To rapidly identify HP-PRRSV, we developed a direct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ethod (dRT-PCR) that could detect the virus from serum specimen without the need of RNA purification Our dRT-PCR assay can be completed in 1.5 h from when a sample is received to obtaining a result. Additionally, the sensitivity of dRT-PCR matched that of conventional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cRT-PCR) that used purified RNA The lowest detection limit of HP-PRRSV was 6.3 TCIDs0 using dRT-PCR. We applied dRT-PCR assay to 144 field sample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strong consistency with those obtained by cRT-PCR. Moreover, the dRT-PCR method was able to tolerate 5-20% (v/v) serum. Conclusions: Our dRT-PCR assay allows for easier, faster, more cost-effective and higher throughput detection of HP-PRRSV compared with cRT-PCR method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to describe a real-time RT-PCR assay capable of detecting PRRSV in crude serum samples without the requirement for purifying RNA. We believe our approach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to other RNA vir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Real-time RT-PCR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Highly Pathogenet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riant in Hubei,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Yi HUANG Bing ZHANG +6 位作者 Zhen-fang FU Simon Rayner Fang-liang ZHENG Wang-wang LIANG Ke-li YANG Di-ping XU Han-zhong WANG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18,共10页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of pig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2006, more than 10 provinces of China have experienced an epizoot...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s of pigs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2006, more than 10 provinces of China have experienced an epizootic outbreak of pig diseases characterized by high fever, reddened skin and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June 2006 to April 2007, we have investigated some clinical samples in Hubei province by RT-PCR and cloned several major genes, N, GP5 and NSP2 gene, shown in this study.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se genes revealed that the highly pathogenic PRRSV variant, ZB, was responsible for 2006 emergent outbreak of pig disease in Hubei province similar with those variants isolated from other provinces in China in 2006, and belongs to the NA-type PRRSV. In the PRRSV variants, the N and GP5 shear about 90% identity with prototypic ATCC VR-2332 and some typical NA-type Chinese isolates, except the 2850bp NSP2 gene (only shares 65% identity with ATCC VR-2332). But they all shear more than and 97% identity with other highly pathogenetic Chinese PRRSV strains. Additionally, there are extensive amino acid (aa) mutations in the GP5 protein and 2 deletions in the Nsp2 protei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isolates. Most of the variants found in 2006 epizootic outbreak of pig diseases in China were the farthest variants from the typical NA-type PRRSV in phylogenetic distance, and these diversiti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athogenicity observed between these variants and original Chinese PRRSV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 high pathogenic variant GP5 N NSP2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1株高致病性基因2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
5
作者 罗毅 徐发荣 +4 位作者 徐莹 张乐乐 王郁捷 尹灵丹 刘平黄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0,共7页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仔猪临床腹泻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接种病料的Vero细胞连续盲传3代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定导致细胞病变的病毒为PEDV,毒株命名为JMS。通过RT... 为了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仔猪临床腹泻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接种病料的Vero细胞连续盲传3代后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确定导致细胞病变的病毒为PEDV,毒株命名为JMS。通过RT-PCR扩增JMS毒株S基因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JMS属于GⅡb基因型。采用500 TCID50(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的剂量对3日龄仔猪进行攻毒发现,攻毒仔猪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并在48 h内死亡,致死率为100%。对仔猪剖检和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发现,攻毒仔猪肠壁变薄,绒毛结构破损、变短甚至脱落。综上,本研究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PEDV毒株,为后续探究PEDV流行毒株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GⅡb型 高致病性
下载PDF
猪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及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性测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闫若潜 赵雪丽 +2 位作者 赵明军 盛敏 吴志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0-574,共5页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自猪肝脏总DNA中扩增、克隆猪α干扰素(PoIFN-α)成熟肽基因并亚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融合重组猪α干扰素(rPoIFN-α)蛋白通过尿素变性、低浓度蛋白复性液复性...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自猪肝脏总DNA中扩增、克隆猪α干扰素(PoIFN-α)成熟肽基因并亚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融合重组猪α干扰素(rPoIFN-α)蛋白通过尿素变性、低浓度蛋白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进行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分别测定rPoIFN-α蛋白在PK15细胞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增殖活性及在Marc-145细胞上抑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增殖活性,以分别评价rPoIFN-α的活性单位及其体外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所需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克隆的PoIFN-α成熟肽基因全长501bp,编码166个氨基酸;表达的rPoIFN-α蛋白分子量大小20.7ku左右,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经纯化后的蛋白纯度在95%以上;纯化的rPoIFN-α蛋白在PK15细胞上抗VSV病毒活性单位为1.4482×104IU/mL(5.2×106IU/mg),在Marc-145细胞上能完全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所需的rPoIFN-α蛋白最低有效剂量为640U/mL(2.3×104U/mg)。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的开发以及用于高致病性PRRSV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表达 纯化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GS/LZh/07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锦艳 田宏 +9 位作者 尚佑军 刘湘涛 郑海学 靳野 尹双辉 满自萍 赵娜 蔡承茹 蔺芳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8-443,共6页
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发现该病料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CPE,应用猪蓝耳病病原检测试剂盒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RRSV,命名为Gs/Lzh/07株。同时应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 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发现该病料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CPE,应用猪蓝耳病病原检测试剂盒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RRSV,命名为Gs/Lzh/07株。同时应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发现所扩增到的Nsp2基因有90个核苷酸的缺失。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Nsp2基因与经典毒株PRRSV-ch-1a核苷酸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同源性为72.7%;与高致病性变异毒株NX和SD核苷酸同源性为95.5%,氨基酸同源性为90.9%,可见该毒来源于2006-2007年流行毒株,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已经在甘肃省存在。该毒株的成功分离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供数据,也为预防控制该病积累了资料。Nsp2的特性分析为揭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V在甘肃省的流行特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分离 鉴定 NSP2 特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建武 庄金山 袁世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1831,共10页
【目的】对来自2006年猪病流行爆发地的组织样品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确定引起本次流行的致病病原及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RT-)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PRRSV北美型和欧洲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 【目的】对来自2006年猪病流行爆发地的组织样品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确定引起本次流行的致病病原及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RT-)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PRRSV北美型和欧洲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以及瘟病毒的检测,对PRRSV阳性的进行ORF5的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检测到16份PRRSV北美型阳性样品,PCV2阳性样品2份,其它病毒均未检到。PRRSV ORF5序列分析表明笔者分离到的PRRSV株可分为2个群。【结论】(1)PRRSV与2006年肆虐中国养猪业的猪病流行有直接关系;(2)2006年PRRSV流行株主要是以JX0612株为代表,但不同遗传特征的PRRSV也在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5 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X1003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施开创 林昌华 +3 位作者 张步娴 官家明 李军 钟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了解广西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对PRRSV广西地方分离株GX1003株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包括Poly(A)尾,GX1003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20nt。同源性分析表明,GX1003株与比对的... 为了解广西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对PRRSV广西地方分离株GX1003株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包括Poly(A)尾,GX1003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20nt。同源性分析表明,GX1003株与比对的国内外PRRSV美洲型毒株全基因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5.0%~99.4%和82.1%~99.1%,与欧洲型代表株LV株的同源性分别为60.6%和51.3%。序列分析表明,GX1003株的NSP2编码区存在第481位aa和第533~561aa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具有高致病性PRRSV(HP-PRRSV)的遗传特征;同时,在不同编码区出现与HP-PRRSV代表株JXA1株不同的遗传变异现象。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比对的所有美洲型毒株可以分为4个亚群,GX1003株分布在以JXA1株为代表的亚群4中。表明PRRSV广西地方分离株GX1003株属于HP-PRRSV,但其基因组在不同区域发生了新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高致病性 基因组序列 变异分析
下载PDF
呼吸道综合症病猪群病原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叶耀辉 吴南洋 +3 位作者 黄梅清 郑敏 雷松波 张世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应用PCR技术和免疫荧光试验对福建省某猪场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发病猪群进行多重病原检测和人工感染病猪肺脏淋巴结等器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病猪肺脏和淋巴结等病料匀浆的RT-PCR检测为PRRSV变异株阳性,但PRV、CSFV、PCV2及SIV... 应用PCR技术和免疫荧光试验对福建省某猪场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发病猪群进行多重病原检测和人工感染病猪肺脏淋巴结等器官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病猪肺脏和淋巴结等病料匀浆的RT-PCR检测为PRRSV变异株阳性,但PRV、CSFV、PCV2及SIV均为阴性;免疫荧光试验结果与RT-PCR一致;将阳性病料接种Marc-145分离到1株病毒,人工感染断奶仔猪能复制出与临床自然病猪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人工感染濒死猪肺脏呈间质性肺炎病变。综合分析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该猪群暴发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变异型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猪群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病原检测 变异型
下载PDF
乳猪“高热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与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明娴 邢刚 +3 位作者 孙文博 黄杰 姜学涛 周继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6-851,共6页
本研究针对疑似高热症疫情的猪场,从分离病原的致病特性及基因特征,对高热症的病因进行了探索。以RT-PCR/PCR从临床病料中检测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核酸,利用Marc-145细胞从病料中分离... 本研究针对疑似高热症疫情的猪场,从分离病原的致病特性及基因特征,对高热症的病因进行了探索。以RT-PCR/PCR从临床病料中检测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核酸,利用Marc-145细胞从病料中分离到PRRSV(XS070425毒株)。测序结果显示,XS070425毒株Nsp2基因无高致病性PRRSV Nsp2基因533~561位连续29个氨基酸"RPVTPLSEPIPVPAPRRKFQQVKRLSSAA"的缺失;但遗传进化分析显示,XS070425毒株Nsp2、ORF5基因与近期我国报道的高致病性PRRSV-HuN4和JXA1有较高的同源性,达95%~96%。致病性试验显示,PRRSV-XS070425原始病料悬液和Marc-145细胞分离物接种健康猪后,病毒血症可持续26d,并出现典型的PRRS临床症状和体温升高,但不致死感染猪。这些结果说明,无NSP2蛋白29个氨基酸残基缺失的PRRSV也是猪高热症的重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高热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致病性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CD_4^+ T细胞表位优势区的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剑玉 郑其升 +5 位作者 郭小参 侯凤香 王琳 陶红梅 侯继波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临床分离株的M基因(525 bp),通过设计4对引物,把M蛋白分成4段K1(78-112)、K2(98-131)、K3(118-153)、K4(139-174),分别扩增相应基因M1、K1、K2、K3和K4,连接pET-32a(+)表达载体,经... 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临床分离株的M基因(525 bp),通过设计4对引物,把M蛋白分成4段K1(78-112)、K2(98-131)、K3(118-153)、K4(139-174),分别扩增相应基因M1、K1、K2、K3和K4,连接pET-32a(+)表达载体,经鉴定后转化Escherichia coliBL21,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分别在相对分子质量30.8×103和24.4×103位置出现目的条带,重组蛋白均可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将蛋白M1免疫BALB/c小鼠,于第三次免2周后从小鼠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分别用K1、K2、K3、K4蛋白进行体外刺激。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泌IFN-γ细胞因子的T细胞的频率,K1蛋白刺激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M1蛋白K1(78-112)段为T细胞表位优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M蛋白 T细胞表位 表位优势区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健 孙志 +2 位作者 张建武 刘维全 袁世山 《微生物与感染》 2007年第4期219-227,共9页
目的确定"猪高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是否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探寻高致病性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机制,以及进一步研制针对后者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 目的确定"猪高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是否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为探寻高致病性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机制,以及进一步研制针对后者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5段扩增了高致病性PRRSV JX143株的全长cDNA,将各cDNA片段克隆到pBlueScriptⅡSK(+)载体中,进而利用重叠区中的单酶切位点将其连接成JX143株的全长cDNA克隆pJX143和含有遗传标记Mlu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pJX143-M。结果全长cDNA克隆经体外合成RNA后转染MA-104细胞,均获得稳定的拯救病毒。通过比较亲本病毒与拯救病毒的病毒滴度、多步生长曲线和利用拯救病毒vJX143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发现病毒学及生物学特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RRSV的JX143株病毒确实是引起"猪高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建立了首个高致病性PRRSV的感染性cDNA克隆,证明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生物学特性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感染性克隆 高致病性 动物回归试验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野毒株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敏 李燕华 +4 位作者 蔺涛 刘闰夏 何孔旺 童光志 袁世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旨为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野毒株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通过将HP-PRRSV野毒株JX143感染Marc-145细胞,感染的细胞经连续传代35代,建立了稳定的PRRSV持续感染的细胞模型,获得了JX143-Marc-145-P35细胞株。应用RT-... 旨为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野毒株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通过将HP-PRRSV野毒株JX143感染Marc-145细胞,感染的细胞经连续传代35代,建立了稳定的PRRSV持续感染的细胞模型,获得了JX143-Marc-145-P35细胞株。应用RT-PCR、免疫荧光、空斑形态分析等技术跟踪观察了JX143-Marc145细胞株连续传代过程中病毒在细胞内的存在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病毒持续性感染过程中基因的特征性变化,通过RT-PCR扩增出JX143-Marc145-P35的全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模型建立的过程中,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的产生经历了从慢到快又到慢的过程,RT-PCR检测和免疫荧光证实JX143-Marc-145细胞中PRRSV持续稳定存在,表现出病毒持续感染的基本特征。该细胞与正常的Marc145细胞相比,细胞周期无显著差异,但JX143-Marc-145-P35的空斑形态与亲本病毒JX143相比略大。通过序列比较分析,JX143-Marc-145-P35v与亲本猪JX143的同源性为99.4%,存在38个非同义突变,其中,31个位于非结构蛋白,7个位于结构蛋白。试验成功建立了稳定的PRRSV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细胞周期与正常细胞无显著差异,但病毒在持续性感染过程中无论是基因还是表型都发生了变异,且在体外持续性感染建立的过程中,对于氨基酸突变的选择压力很可能施加于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和主要糖蛋白。该模型的建立对深入研究病毒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PRRSV持续性感染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持续性感染 细胞模型
下载PDF
芜湖地区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水平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海燕 季慕寅 +3 位作者 张冬冬 王巨龙 朱广双 杨艳丽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为评估芜湖地区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效果,对2013~2016年这3种疫病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为芜湖地区综合防控相关疫病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对芜湖地区部分规模猪场和散养户进行血清学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1 038份,... 目的:为评估芜湖地区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效果,对2013~2016年这3种疫病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为芜湖地区综合防控相关疫病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对芜湖地区部分规模猪场和散养户进行血清学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1 038份,使用间接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监测。结果:(1)猪瘟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1.9%,芜湖四区四县中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弋江区,最低为南陵县,规模养殖户的血清抗体阳性率略低于散养户。(2)猪口蹄疫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3.9%,芜湖四区四县中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三山区,最低为繁昌县,规模养殖户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高于散养户。(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5.1%,低于国家免疫要求,需加强针对性免疫措施。结论:监测结果表明,猪瘟、猪口蹄疫血清抗体水平符合国家要求,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清抗体水平低于国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口蹄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抗体水平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毒株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令宅 张哲 +3 位作者 刘陈针玉 赵卓 刘涛 袁万哲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3,共6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经典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PRRSV)、与NADC 30-lik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 30-like PRRSV)Ns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用于扩增3种不同毒株的RT-PCR引物,... 根据GenBank登录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经典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C-PRRSV)、与NADC 30-lik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 30-like PRRSV)Ns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1对用于扩增3种不同毒株的RT-PCR引物,建立了HP-PRRSV、C-PRRSV、NADC 30-like PRRSV等3种毒株RT-PCR鉴别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可扩增出1072bp(C-PRRSV),985bp(HP-PRRSV)与682bp(NADC 30-like PRRSV)的特异性片段,而对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对HP-PRRSV,C-PRRSV、NADC 30-like PRRSV的最低核酸检出量分别为385,269,402pg,对来自临床的39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检测阳性率为51%。该方法可用于3种不同PRRSV毒株临床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高致病性 经典型 NADC 30-like 鉴别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靖飞 张园 +3 位作者 李志辉 王慧煜 曹达江 梅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7,共4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且能够区分普通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的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国内发表的高致病性PRRSV NSP2基因序列,针对Nsp2缺失区设计一对引物和探针,在结合PRRSV通用检测引物探针进行荧光...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且能够区分普通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的荧光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经公布的国内发表的高致病性PRRSV NSP2基因序列,针对Nsp2缺失区设计一对引物和探针,在结合PRRSV通用检测引物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用已知PRRSV普通株和高致病性株及其他病毒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特异检测并区分高致病性株和普通株。将该方法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通过对32份样本检测,通用阳性为28份,阳性率为87.5%。高致病性株为17份,阳性率为59.38%。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PRRSV的快速检测,并且可以区分普通株和高致病性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高致病性毒株 双重荧光RT—PCR
下载PDF
一例猪蓝耳病与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金磊 朱肖亭 +3 位作者 李玉龙 张子敬 王二耀 徐照学 《猪业科学》 2020年第8期80-82,共3页
2019年河南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仔猪消瘦,大批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致病病原,研究团队对患病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了疑似病原,再通过对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 2019年河南某猪场暴发了一起以仔猪消瘦,大批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了确定致病病原,研究团队对患病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确定了疑似病原,再通过对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毒(PRV)、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4种疑似病原进行PCR和RT-PCR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瘟病毒 猪伪狂犬病病毒 PCR RT-PCR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博 陈中元 +1 位作者 王京仁 王贵平 《养猪》 2021年第4期115-117,共3页
2020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了一场以仔猪呼吸困难、消瘦、皮肤发绀,并有大量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送检4头仔猪的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经过治疗并采... 2020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了一场以仔猪呼吸困难、消瘦、皮肤发绀,并有大量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送检4头仔猪的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经过治疗并采取严格的预防免疫措施,该猪场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混合感染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新毒株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志 李岚 +6 位作者 王赛赛 刘爽 吴发兴 郑辉 李蕾 张燕霞 李晓成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为探明2011年我国猪群仔猪腹泻的病因,采用巢式RT-PCR方法对河南和辽宁省2个规模猪场采集43份出现腹泻的粪便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PRoV)的检测,结果表明:43份腹泻样品均为PEDV,没有检测出T... 为探明2011年我国猪群仔猪腹泻的病因,采用巢式RT-PCR方法对河南和辽宁省2个规模猪场采集43份出现腹泻的粪便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PRoV)的检测,结果表明:43份腹泻样品均为PEDV,没有检测出TGEV和PRoV。对扩增的PEDV进行测序和分析显示,这些PEDV流行毒株均属于基因G2.3亚型,彼此之间的同源性高达99.2%~100%,与2011年韩国和2008年泰国流行的PEDV毒株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将其中3份病料在Vero细胞传代后接种2日龄仔猪,结果发现接种后13~57h内仔猪全部死亡,接种仔猪呈现典型的腹泻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提示了这些PEDV流行毒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RT-PCR 检测 致病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