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HIV/AIDS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世一 张亮 李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3期147-148,150,共3页
目的 及时掌握昆明市艾滋病病毒 (HIV)的流行动态 ,特别是对一般人群的传播范围。方法 对监测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1年共检测血清标本 3 52 8份 ,检出 55例HIV感染者 ,检出率为1 56 %。其中哨点监测 1 738... 目的 及时掌握昆明市艾滋病病毒 (HIV)的流行动态 ,特别是对一般人群的传播范围。方法 对监测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1年共检测血清标本 3 52 8份 ,检出 55例HIV感染者 ,检出率为1 56 %。其中哨点监测 1 738人 ,检出 36名HIV感染者 ;面上扩大监测 1 590人 ,检出 6名HIV感染者 ;匿名检测2 0 0人 ,检出 1 3名HIV感染者 ;检出率分别为 2 0 7%、0 38%、6 50 %。HIV感染者本市占 74 55 % ,外地占2 5 45 %。男性多于女性 ,其比例为 2 0 5∶1。年龄在 1 6~ 39岁的占 96 36 % ;职业以无业、农民为主。 56 36 %是通过静脉吸毒感染 ,43 64 %通过性途径感染。结论 HIV进入一般人群的危险性增大 ;性传播有明显上升趋势 ,构成比为 43 64 % ,与 2 0 0 0年 (2 8 1 7% )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控制吸毒特别是性途径造成的HIV传播 ,提高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HIV AIDS 监测 流行病学 艾滋病
下载PDF
孕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母儿结局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尉建霞 范玲 陈雪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情况及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后的母儿结局,并分析GBS带菌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体验门诊就诊的孕妇4959例,于孕35~37周采集阴道下1/3及肛门括约肌... 目的了解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情况及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后的母儿结局,并分析GBS带菌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分娩体验门诊就诊的孕妇4959例,于孕35~37周采集阴道下1/3及肛门括约肌上2~3cm处直肠标本(共1份),采用PCR法进行GBS检测,其中278例检测出B族链球菌阳性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产检332例检测GBS阴性者为对照组。GBS阳性者临产后或胎膜早破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分析其妊娠结局及GBS带菌的高危因素。结果 GBS阳性者278例,带菌率为5.61%。GBS阳性组年龄显著高于GBS阴性组(t=2.941,P<0.05),两组文化程度有显著性差异(X^2=8.108,P<0.05),而两组经产妇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X^2=2.593,P>0.05)。新生儿中无GBS感染导致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发生,1例可疑GBS感染,1例新生儿脓疱疹。GBS阳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GBS阴性组(X^2=4.809,P<0.05),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产时发热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180、0.009、2.187,均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497、0.529,均P>0.05)。年龄、阴道炎是GBS定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1、2.955,均P<0.05),而糖尿病不是GBS定植的高危因素(OR=1.108,P>0.05)。结论 GBS阳性孕妇临产后使用抗生素规范治疗可改善母儿结局,建议对GBS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妊娠 高危因素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病在儿童血液肿瘤化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特征与诊疗挑战
3
作者 梁硕 张书芹 +2 位作者 顾斯萌 闫素英 刘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20-24,共5页
侵袭性真菌病(IFD)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发病率高,尤其影响儿童。IFD不仅能提高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而且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多重挑战。其中,曲霉菌、念珠菌和毛霉菌为主要的病原体。这些真菌引起的感染通常表现为非... 侵袭性真菌病(IFD)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发病率高,尤其影响儿童。IFD不仅能提高这些患者的死亡率,而且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多重挑战。其中,曲霉菌、念珠菌和毛霉菌为主要的病原体。这些真菌引起的感染通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和呼吸困难,进一步增加诊断的复杂性。目前,多种诊断手段如血清学检测和组织活检用于识别病原体,但效果有限。使用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突破性真菌感染的风险。新的诊断技术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药物治疗监测可能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跨学科的协作和进一步的研究是改善这些高风险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儿童 血液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高风险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