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Eros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of Sloping Field in the Sichuan Hilly Basin:Taking a Cultivated Slope in Neijiang as Example
1
作者 ZHENG Jinjun QI Yongqing +2 位作者 HUA Lizhong HE Xiubin ZHANG Xinbao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EI CAS 2006年第4期984-988,共5页
^137Cs nuclear trac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estimate rates of soil redistribution on a sloping field with traditiona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located near Shangqiao Village, Neijiang City, in the Sichuan Hilly Basin... ^137Cs nuclear trac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estimate rates of soil redistribution on a sloping field with traditional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located near Shangqiao Village, Neijiang City, in the Sichuan Hilly Basin of China. The downslope changes of ^137 Cs inventory and its corresponding soil erosion rates in the sloping field show a rolling trend and have two peak values in two inflexions of the sloping field, these result reflects that the changes of microphysiognomy play a key role on the spatial soil redistribution of the slop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ichuan hilly basin ^137CS soil erosion rates micro-physiognomy
下载PDF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被引量:2
2
作者 Luo Huai-liang, Zhu Bo, Chen Guo-jie, Gao Mei-rong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Sichuan, China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3年第03B期981-986,共6页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 With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being planted, there has been a marked land use change since 1970s'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r posts operated over long time,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NPP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and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 that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has outstanding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adjusting local climate, raising soil fertility, alleviating menace of drought, and raising NPP and biomass of biological community. It is very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afforest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in populous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Key Words: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LUCC); eco-environmental effect;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the artificial alder and cypress mixed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 as for sichuan Provinc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on ECO
下载PDF
Sediment source identification by using ^(137)_Cs and ^(210)Pb radionuclides in a small catchment of the Hilly Sichuan Basin, China 被引量:15
3
作者 ZHANGXinbao HEXiubin +3 位作者 WENAnbang D.E.Walling FENGMingyi ZOUX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8期1953-1957,共5页
Double radionuclide tracers of 137Cs and 210Pb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ediment sources in the Wujia Gully, a small catchment in the Hilly Sichuam Basin in 2002. Aver-age 137Cs and 210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rce ... Double radionuclide tracers of 137Cs and 210Pb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sediment sources in the Wujia Gully, a small catchment in the Hilly Sichuam Basin in 2002. Aver-age 137Cs and 210Pb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urce soils of the steep forest slopes, gentle cultivated terraces and bare slopes were 7.15±0.40 and 162.01±3.86 Bqkg-1, 4.01±0.31 and 70.96±2.65 Bq·kg-1, and 0 and 15.12±1.22 Bq·kg-1,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recently depos-ited sediments in the reservoir were 3.06±0.23 and 72.66±1.61 Bq·kg-1,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mixing model, the relative sediment contributions from steep forest slopes, gen-tle cultivated terraces and bare slopes (including channel banks) were estimated to be 18%, 46% and 36%, respec-tively. Cultivated terraces and bare slopes (including channel banks) were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mportant sediment sources in catchment.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in the catch-ment was 642 t·km-2·a-1 from the deposited sediment volume in the reservoir since 1956. Soil erosion rates for the forest slopes and cultivated terraces, which accounted for 2/3 and 1/3 of the drainage area in the catchment, were esti-mated to be 173 and 886 t·km-2·a-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137CS ^210PB 放射性核 四川盆地 相对贡献法 巫江
原文传递
黑龙滩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白芹菲 王艳琪 +3 位作者 鲍玉海 贺秀斌 罗鹏 韦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6,共9页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 [目的]为阐明水库消落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测定分析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及其稳定性指标。[结果]消落带土壤>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与未淹水对照相比降低4.21%,其中,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下降12.27%,人工恢复植被下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加3.84%;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差异显著(p<0.05),人工恢复植被下土壤大团聚体含量(69.48%)显著高于自然恢复模式(43.20%);消落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随水位高程增加而升高,团聚体稳定性指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人工恢复模式下均大于自然恢复模式,团聚体分形维数(D)、土壤可蚀性因子(K)与团聚体破坏率(PAD)人工恢复模式小于自然恢复模式,表明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抗蚀性高于自然恢复模式。[结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在淹水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下降,但人工恢复模式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滩水库消落带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水库消落带 植被恢复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_2、N_2O和CH_4排放特征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中杰 朱波 +2 位作者 江长胜 韩广轩 高美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 利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观测川中丘陵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旱地小麦CO2 、N2 O和CH4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季中 ,常规、无氮、空白、裸地等实验处理的CO2 、N2 O和CH4的排放通量具有显著差异。CO2 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 ,CO2 日最高排放值在每日 1 3:0 0~ 1 5 :0 0时出现 ,最低排放值出现在凌晨 3:0 0~6 :0 0 ,且作物的不同生长季CO2 排放通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小麦生长季中 ,N2 O通量排放呈递增趋势 ,N2 O排放通量表现为常规 >空白 >裸地。旱地小麦CH4通量排放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排放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旱地 温室气体 小麦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和三峡地区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塘库沉积^(137)Cs断代 被引量:26
6
作者 齐永青 张信宝 +2 位作者 贺秀斌 文安邦 伏介雄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1-648,共8页
选择川中丘陵区和三峡地区四川盐亭、南充和重庆开县的4个小流域,采集塘库沉积泥沙137Cs样品,确定了1963年以来塘库淤沙量,并据此分析了流域输沙模数和侵蚀模数。研究表明,开县春秋沟的淤沙模数最高,为1869t.km-2.a-1;盐亭武家沟和集流... 选择川中丘陵区和三峡地区四川盐亭、南充和重庆开县的4个小流域,采集塘库沉积泥沙137Cs样品,确定了1963年以来塘库淤沙量,并据此分析了流域输沙模数和侵蚀模数。研究表明,开县春秋沟的淤沙模数最高,为1869t.km-2.a-1;盐亭武家沟和集流沟分别为701t.km-2.a-1和710 t.km-2.a-1;南充天马湾沟为566 t.km-2.a-1。对小流域地貌特征的分析和谷地水田取样结果表明,除塘库淤积区外,各小流域谷地内基本无泥沙淤积。因此,除南充天马湾沟按现有水面面积作为淤积面积求算的淤沙模数明显偏小外,其他小流域的塘库淤沙模数基本可以表征各研究小流域的侵蚀模数。对研究小流域侵蚀产沙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除降雨和土地利用状况外,地形起伏、土壤抗蚀性及岩层产状也是三地侵蚀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三峡地区 侵蚀产沙 ^137CS 小流域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被引量:30
7
作者 朱波 高美荣 +2 位作者 刘刚才 罗贵生 张先婉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56-62,共7页
利用调查与观测资料分析川中丘陵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演替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在近30a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林地与旱耕地的消长促发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演替,导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 利用调查与观测资料分析川中丘陵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与耕地演替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在近30a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林地与旱耕地的消长促发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演替,导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形成,同时农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复杂,随着施肥、水土保持等农田管理技术的进步,以土壤侵蚀为主的土地退化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单产分别较建国初期增长约2~5培,农业生态系统呈正向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生态系统 耕地 土壤侵蚀 农田管理 人为活动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川中丘陵夏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刘晓林 马晓君 +5 位作者 豆攀 黄科程 王兴龙 张頔 孔凡磊 袁继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6-364,共9页
以玉米品种‘正红505’为材料,设置4.50万株·hm^(-2)、5.2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 5个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川中丘陵夏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玉米品种‘正红505’为材料,设置4.50万株·hm^(-2)、5.25万株·hm^(-2)、6.00万株·hm^(-2)、6.75万株·hm^(-2)、7.50万株·hm^(-2) 5个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川中丘陵夏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高、节间长、茎节长粗比逐渐增加,茎粗、茎粗系数、节间干重、单位茎长干物质重、茎秆压碎强度和外皮穿刺强度逐渐减小,除穗位高外,其余各性状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当种植密度增加到7.50万株·hm^(-2)时,第1、3、5茎节的外皮穿刺强度分别较4.50万株·hm^(-2)显著降低27.10%、22.78%和30.80%。在本试验设置的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在6.00万株·hm^(-2)处获得最大值,与4.50万株·hm^(-2)相比,6.00万株·hm^(-2)显著增产12.02%。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穗长、穗粗、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穗数和秃尖长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压碎强度与外皮穿刺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且茎秆压碎强度和外皮穿刺强度分别与茎粗、茎粗系数、节间粗、节间干重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株高、节间长和茎节长粗比呈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茎秆农艺性状与茎秆压碎强度的相关性更好。单株产量与茎粗、茎粗系数、节间粗、节间干重、单位茎长干物质重、茎秆压碎强度和外皮穿刺强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和茎节长粗比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茎粗系数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对茎秆压碎强度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茎秆性状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群体产量,茎粗系数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重可以作为评价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农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茎秆性状 抗倒伏能力 产量 川中丘陵
下载PDF
坡面版WEPP模型在川中丘陵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严冬春 文安邦 +1 位作者 张忠启 郑进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5,63,共5页
利用WEPP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盐亭站5个径流小区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模拟发现:WEPP模型对次降雨土壤侵蚀的预测,相对误差在30%以内的占总样本86%以上;对年降雨土壤侵蚀预测的误差较稳定,且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说明WEPP... 利用WEPP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盐亭站5个径流小区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模拟发现:WEPP模型对次降雨土壤侵蚀的预测,相对误差在30%以内的占总样本86%以上;对年降雨土壤侵蚀预测的误差较稳定,且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说明WEPP模型对长时间尺度的土壤侵蚀预测更准确。WEPP模型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预测,通过坡面侵蚀曲线可以明显分出侵蚀发育区、加速侵蚀区和主要侵蚀区;降雨量和平均雨强越大,加速侵蚀区越短,侵蚀量越大;坡长越长,加速侵蚀区越长,侵蚀量越大,最大侵蚀量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PP模型 川中丘陵区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 被引量:24
10
作者 闫建梅 何丙辉 +2 位作者 田太强 李天阳 梅雪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62,共6页
对四川遂宁船山区桂花镇南垭小流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裸地为对照)的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地的饱和贮水量表现为甜橙林(228.10mm)>核桃林(198.92mm)>水保林(196.71mm)>缓坡耕地(193.9... 对四川遂宁船山区桂花镇南垭小流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裸地为对照)的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和裸地的饱和贮水量表现为甜橙林(228.10mm)>核桃林(198.92mm)>水保林(196.71mm)>缓坡耕地(193.96mm)>梯平地(189.56mm)>裸地(184.24mm);土壤渗透性能依次为甜橙林>核桃林>水保林>梯平地>缓坡耕地>裸地,土壤入渗特征均表现出初渗率>平均入渗>稳渗率的规律;通用经验方程模型对该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入渗的拟合效果最佳,菲利浦(Philip)公式次之,考斯加柯夫(Kostiakov)和霍顿(Horton)公式不适合描述该流域水分入渗过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渗透与土壤容重、初始含水量、毛管孔隙、总孔隙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导因子方程;甜橙林是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选择的最佳模式,应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贮水量 土壤渗透性
下载PDF
不同林龄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分配 被引量:45
11
作者 吴鹏飞 朱波 +1 位作者 刘世荣 王小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9-1424,共6页
选取代表性的10、15、20和25年生桤(Alnus cremastogyne)-柏(Cupressus funebris)混交林及由桤-柏混交林演替而来的30年生纯柏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川中丘陵区人工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桤-柏... 选取代表性的10、15、20和25年生桤(Alnus cremastogyne)-柏(Cupressus funebris)混交林及由桤-柏混交林演替而来的30年生纯柏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川中丘陵区人工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的植被碳储量在10~30年间持续增加,30年时达到52.40t·hm^-2,5个林龄中乔木层碳储量所占比例均在85.59%以上;桤-柏混交林的土壤碳储量(0~40cm)在10~15年间显著增加(P〈0.05),15年时达最大值84.79t·hm^-2,15~25年间显著下降(P〈0.05),25~30年间趋于稳定(P〉0.05);桤-柏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15年时达最大值118.13t·hm^-2,15~25年间缓慢下降,25~30年间有所增加;植被碳储量所占比例在10~30年间持续增加,土壤碳储量则相反.与我国其他类型人工林相比,桤-柏混交林的碳储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林龄 桤-柏混交林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平 沈学善 +4 位作者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0-237,共8页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的食味评分分列前3位,干物率27.52%~31.34%,淀粉17.20%~22.17%,可溶性糖6.75%~10.38%,产量22 597~25 312 kg/hm^2。全粉加工型品种以高花青素含量、高干物率,高产稳产为主要筛选指标,‘绵紫薯9号’、‘农林47’和‘徐紫薯3号’的花青素含量为40.76~53.93 mg/100 g FW,分列前3位,干物率32.43%~38.20%,产量18 295~31 850 kg/hm2,产量变异系数16.68%~21.71%。【结论】川中丘陵区紫色甘薯宜按用途分类推荐品种,‘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适宜做鲜食型紫色甘薯推广;‘绵紫薯9号’、‘农林47’和‘徐紫薯3号’适宜做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品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品质 花青素 产量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9
13
作者 徐波 朱雪梅 +3 位作者 刘倩 徐小婵 黄金龙 徐建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3-668,共6页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 根据川中丘陵区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以来进行的土地利用调整,对6种土地利用方式(柏树林、梨树-蔬菜复合系统、核桃-油菜复合系统、核桃-花生复合系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量外,土壤养分含量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油菜>核桃-花生>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氮:柏树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核桃-油菜>核桃林>玉米地;土壤全磷: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林>核桃-油菜>柏树林;土壤全钾:核桃-油菜>柏树林>核桃林>梨树-蔬菜>核桃-花生>玉米地。核桃-花生复合系统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农林复合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供给氮素的能力;梨树-蔬菜复合系统对磷素有较强的富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土地利用 土壤养分 农林复合系统
下载PDF
改进Hargreaves模型估算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晨 崔宁博 +2 位作者 魏新平 胡笑涛 龚道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9-135,135+134,共7页
为提高 Hargreaves-Samani(HS)模型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该文基于贝叶斯原理利用川中丘陵区1954-2002年逐日资料对其温度指数、温度系数和温度常数进行改进,并使用2003-2013年资料以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评... 为提高 Hargreaves-Samani(HS)模型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计算精度,该文基于贝叶斯原理利用川中丘陵区1954-2002年逐日资料对其温度指数、温度系数和温度常数进行改进,并使用2003-2013年资料以Penman-Monteith(PM)模型为标准评价HS改进模型计算精度与适应性。结果表明:HS改进模型参数在川中丘陵区各区均小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值,并呈现出随纬度上升而增大的趋势;与PM模型计算结果相比,HS改进模型计算的ET0相对误差在川中丘陵区北部从14.2%~60.9%降至?1.1%~33.4%、中部从40.6%~92.6%降至16.9%~61.1%、南部从31.3%~96.0%降至8.5%~64.4%、整个川中丘陵区从32.1%~82.7%降至9.5%~52.6%;相关性分析表明, HS改进模型和PM模型计算的ET0回归曲线的斜率更接近于1(北部1.16、中部1.02、南部0.99、全区1.13),决定系数均达到0.85(P<0.01)以上;趋势分析表明,HS改进模型和PM模型计算的ET0变化一致,年内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年际均呈微小上升趋势。因此,基于贝叶斯原理改进的 HS 模型在川中丘陵区不同区域变异性较小,适应性较强,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作为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简化计算的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模型 估算 Hargreaves-Samani PENMAN-MONTEITH 贝叶斯原理 川中丘陵区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自然侵蚀速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信宝 文安邦 +3 位作者 张云奇 汪阳春 齐永青 贺秀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长江三峡中更新世的贯通,导致川中丘陵区河流的急剧下切,两岸广袤的平原被沟谷肢解为起伏的丘陵,现今孤立的丘顶是河流下切前的平原面,沟谷的盆腔体积表征了急剧下切以来的侵蚀量。我们选择内江附近的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小流域,采用DEM法... 长江三峡中更新世的贯通,导致川中丘陵区河流的急剧下切,两岸广袤的平原被沟谷肢解为起伏的丘陵,现今孤立的丘顶是河流下切前的平原面,沟谷的盆腔体积表征了急剧下切以来的侵蚀量。我们选择内江附近的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小流域,采用DEM法测算了沟谷的盆腔体积,并根据阶地绝对年龄,计算了流域的自然侵蚀速率;还估算了流域内的松散堆积物体积,计算了流域的自然泥沙输移比。小河沟流域集水面积10.88 km2,侵蚀沟谷盆腔体积6.57亿m3。IV级高平原阶地和Ⅲ级阶地砂砾层的绝对年龄分别以0.7M a和0.4M a计,相应的自然侵蚀模数分别为216 t/(km2.a)和378/(km2.a),和沱江川中丘陵区区间的现代输沙模数397 t/(km2.a)非常接近。流域内松散堆积物总体积不超过200万m3,流域的自然泥沙输移比为0.997,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小流域 DEM 自然侵蚀速率 自然泥沙输移比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红琳 陈尚洪 +2 位作者 沈学善 蒋梁材 刘定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0期142-145,共4页
为了研究确定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川油5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蚜虫能力和抗倒伏能... 为了研究确定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川油5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蚜虫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以及有效分枝角果总数逐渐减少。群体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为10.50×104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2715.52kg/hm2,当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和10.50×104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移栽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为8.25×104株/hm2~10.50×104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四川盆地丘陵区 移栽油菜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何先进 吴鹏飞 +1 位作者 崔丽巍 张洪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01-3713,共13页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目,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 为了研究坡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3月和9月分别对川中丘陵区坡度为5°、15°、25°的3种农田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1657只,隶属4门11纲21目,弹尾目、蜱螨目、颤蚓目和线虫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数在3月随坡度增加无显著变化(P>0.05),9月则呈波动性上升(P<0.01)。群落密度在3月随坡度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9月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0.05)。群落多样性指数在3、9两月均随坡度增加呈显著波动性变化(P<0.05)。坡度对弹尾目、蜱螨目和线虫等主要类群的密度影响显著(P<0.05),并具季节差异。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坡度对农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Sorenson和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进一步表明坡度在3月份主要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在9月主要影响优势类群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坡度对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主要类群的密度有显著影响,并存在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川中丘陵区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红琳 陈尚洪 +3 位作者 沈学善 郭珍 蒋梁材 刘定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72-876,共5页
以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稻田和旱地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研究四川丘陵地区不同油菜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稻田生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696.25、2552.85 kg hm-2,比稻田... 以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12个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稻田和旱地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研究四川丘陵地区不同油菜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稻田生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2696.25、2552.85 kg hm-2,比稻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7.61%和11.36%。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8 d,抗倒伏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川油58的生育期233d,抗倒伏性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较强。旱地生态环境下,绵油11、川油58的产量较高,分别为3091.75、3054.95 kghm-2,较旱地油菜平均产量增产14.94%和13.58%。其中,绵油11的生育期232 d,抗倒伏能力一般,抗菌核病能力较差,抗蚜虫能力较差。川油58的生育期230 d,抗倒伏能力强,抗菌核病能力最强,抗蚜虫能力一般。在四川盆地丘陵地区,稻田油菜品种可选择绵油11和川油58,旱地油菜品种可选择川油58。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区选用适宜的油菜品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促进四川盆地丘陵地区油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丘陵地区 稻田 旱地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图的川中丘陵区村级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首成 刘文全 +1 位作者 程序 Erle C.Ellis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30-1837,共8页
以ErleC.Ellis建立的村级景观分类和景观制图方法,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进行典型抽样和地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生态立地的景观分类和分层制图,研究了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村级景观的构成和格局特征,并就有关方法作了讨... 以ErleC.Ellis建立的村级景观分类和景观制图方法,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进行典型抽样和地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生态立地的景观分类和分层制图,研究了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村级景观的构成和格局特征,并就有关方法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川中盆地丘陵村级景观类型多样,其多样性指数从地形、土地覆被、土地利用到生态立地变化在1.08~2.26之间,丰富度除土地覆被较高,达到85%以外,其余都较低,在42.22%~58.62%之间.分布普遍的生态立地类型为12.5%,其余88.5%的类型都以较大差异分布在各村级景观内.景观破碎化指数较高,不同村级景观之间为2.93~4.27,地形到生态立地的破碎度为2.86~5.63.村级景观构成中,人口密度、道路面积和农家院落面积与景观格局指数存在较大程度的线性相关关系,但以农家院落面积与景观分形指数、景观破碎度的线性相关显著,分别为0.957和0.991.运用景观4级分类和制图方法研究村级景观,多数景观格局指标都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运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研究村级景观,以多级景观单元分类研究比单一分类的更能够反映相关信息,增加对村级景观格局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 村级景观 IKONOS 景观分类 景观格局
下载PDF
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文萍 雷孝章 +1 位作者 刘兴年 曹叔尤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四川盆地丘陵区是该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重要原因。文章根据四川盆地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的特征及其致害因素,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水土流失破坏生... 四川盆地丘陵区是该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穷的重要原因。文章根据四川盆地丘陵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的特征及其致害因素,探讨了水土流失原因。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及耕地资源,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水旱洪涝灾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蓄水抗旱能力降低。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整治坡面水系,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强化人口管理等,从而使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加强对紫色砂页岩丘陵区的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不仅利于四川盆地丘陵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改善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紫色土丘陵区 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