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ocene corundum-bearing rocks in the Gangdese arc, south Tibet:Implications for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 orogen
1
作者 Zeming Zhang Huixia Ding +6 位作者 Xin Dong Zuolin Tian Hongchen Mu Mengmei Li Shengkai Qin Zhixiang Niu Ning Zhang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337-1354,共18页
The genesis of Liangguo corundum deposit in the southern Gangdese magmatic arc, east-central Himalaya, remains unknow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corundum-bearing rocks occur as lenses with variable sizes in th... The genesis of Liangguo corundum deposit in the southern Gangdese magmatic arc, east-central Himalaya, remains unknow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corundum-bearing rocks occur as lenses with variable sizes in the Eocene gabbro that intruded into marble. These corundum-bearing rocks have highly variable mineral assemblage and mode. The corundum-rich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containing abundant corundum, and minor spinel, ilmenite and magnetite, whereas the corundum-poor and corundum-free rocks have variable contents of spinel, plagioclase, sillimanite, cordierite, ilmenite and magnetite. The host gabbro shows variable degrees of hydration and carbonization. The corundum grains are mostly black, and rarely blue, and have minor Fe O and TiO_2. The spinel is hercynite, with high Fe O and low Mg O contents. The corundum-bearing rocks have variable but high Al_2O_3, FeO and TiO_2, and low SiO_2 contents. Inherited magmatic and altered zircons of the corundum-bearing rocks have similar U e Pb ages(~47 Ma) to the magmatic zircons of the host gabbro, indicating corundum-bearing rock formation immediately after the gabbro intrusion. We considered that emplacement of gabbro induced the contact metamorphism of the country-rock marble and the formation of silica-poor fluid. The channeled infiltration of generated fluid in turn resulted in the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of the gabbro, which characterized by considerable loss of Si from the gabbro and strong residual enrichment of Al. The metasomatic alteration probably formed under Pe T conditions of ~2.2 -2.8 kbar and ~650 -700℃. We speculate that SiO_2, CaO and Na_2O were mobile, and Al_2O_3, FeO, TiO_2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remained immobile during the metasomatic process of the gabbro. The Liangguo corundum deposit, together with metamorphic corundum deposits in Central and Southeast Asia, were related to the Cenozoic Himalayan orogeny, and therefore are plate tectonic ind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UNDUM deposit GANGDESE magmatic arc METASOMATISM GABBRO himalayan OROGEN
下载PDF
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内陆应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永林 高旭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96-202,共7页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 ,模拟喜马拉雅弧及其特殊构造部位 ,即东、西二弧顶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大陆内部剪应力场影响范围及大小 ,进而结合实际强震活动探讨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变化与中国大陆内部应力场分布及地震活动的关系 ,结果表明 ...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 ,模拟喜马拉雅弧及其特殊构造部位 ,即东、西二弧顶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大陆内部剪应力场影响范围及大小 ,进而结合实际强震活动探讨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变化与中国大陆内部应力场分布及地震活动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东、西弧顶是喜马拉雅弧的特殊构造部位 ,这一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中国大陆应力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东部弧顶影响更为显著 ;喜马拉雅弧边界作用力变化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成组迁移特征的重要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弧 数值模拟 边界作用 剪应力场
下载PDF
球面圆弧数字地形剖面提取方法研究——以喜马拉雅弧形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玲 梁诗明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
带状地形剖面是以高程为纵向参考,以距剖面起始端点的距离为横向参考进行制图表达。由于其可真实地反映地表形态,是新构造和活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基本参考和研究对象。随着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的普及,很多GIS软件可实现地形剖面的自... 带状地形剖面是以高程为纵向参考,以距剖面起始端点的距离为横向参考进行制图表达。由于其可真实地反映地表形态,是新构造和活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基本参考和研究对象。随着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成果的普及,很多GIS软件可实现地形剖面的自动化提取。但以往方法的位置信息均是建立在剖面投影平面的基础上,当研究区域范围过大,会引入非构造变形,为消除该影响,提出基于球面坐标系统的带状地形剖面图制作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型地质构造,也适用于喜马拉雅弧形造山带等大型地质构造,可提取出更接近真实地形的地形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弧形造山带 地形剖面 球面坐标系统 投影
下载PDF
论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鸿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共11页
玉龙斑岩铜矿带喜马拉雅期成矿花岗岩浆活动是在印支期古特提斯(金沙江)岛弧构造的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与白垩纪至早第三纪主特提斯(怒江)和新特提斯(雅鲁藏布江)洋板块大规模的俯冲作用所诱发的古特提斯俯冲带的继承性活动有关。矿化斑... 玉龙斑岩铜矿带喜马拉雅期成矿花岗岩浆活动是在印支期古特提斯(金沙江)岛弧构造的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与白垩纪至早第三纪主特提斯(怒江)和新特提斯(雅鲁藏布江)洋板块大规模的俯冲作用所诱发的古特提斯俯冲带的继承性活动有关。矿化斑岩属火山弧型花岗岩类。岛弧地带由板块缝合线朝大陆方向的完整金属矿化分带模式是Fe→Cu→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岩浆活动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茜 辛仁臣 +1 位作者 董瑞杰 樊啸天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1期10-19,共10页
通过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板块重建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综合研究,揭示了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喜马拉雅前渊与孟加拉湾盆地被西隆(Shillong)高原分隔。喜马拉雅前渊位于西隆高原北侧,主要以拉萨地块前白垩系为... 通过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板块重建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综合研究,揭示了喜马拉雅前渊和孟加拉湾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喜马拉雅前渊与孟加拉湾盆地被西隆(Shillong)高原分隔。喜马拉雅前渊位于西隆高原北侧,主要以拉萨地块前白垩系为基底,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为新特提斯洋向洋内岛弧、拉萨板块俯冲形成的弧前和弧后盆地;中始新世—中新世早期,新特提斯洋逐渐俯冲消亡,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的陆陆碰撞逐渐加剧,形成前陆盆地;中新世中期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加剧,喜马拉雅前陆盆地隆升、剥蚀,只保留了前陆盆地的前渊。孟加拉湾(Bengal)盆地位于西隆高原南侧,其西北部以印度板块的前寒武系为基底,石炭—二叠纪为裂谷盆地,三叠纪为剥蚀区,侏罗纪—早白垩世以火山作用为主,晚白垩世—早始新世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向拉萨板块俯冲加剧,印度洋板块向缅甸大陆俯冲,孟加拉湾盆地演化为陆缘碎屑供应逐渐增强的残留洋盆。孟加拉湾东南部的基底为前古近系洋壳,始新世以来形成巨厚的残留洋盆充填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前渊 孟加拉湾盆地 弧后盆地 前陆盆地 残留洋盆
下载PDF
尼泊尔8.1级地震对西藏地区及邻区地震形势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旦增 朱德富 +3 位作者 土登次仁 益西拉姆 曹华文 米玛次仁 《四川地震》 2016年第2期34-37,共4页
依据西藏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对比了美国地震台网(NEIC)记录,收集了喜玛拉雅弧型带和西藏地区及邻区5级以上的历史地震资料,同时收集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和西藏定日5.9级地震机制解资料。研究了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对青藏... 依据西藏地震台网地震目录,对比了美国地震台网(NEIC)记录,收集了喜玛拉雅弧型带和西藏地区及邻区5级以上的历史地震资料,同时收集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和西藏定日5.9级地震机制解资料。研究了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西藏定日5.9级与尼泊尔8.1级两次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动态触发了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5.9级地震,反映了青藏块体本身具有较高的应力水平。震源机制解显示: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当日,西藏定日发生的5.9级地震为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张性活动,属于藏南拆离系与控制近南北向拉张断陷盆地的正断层型地震,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定日5.9级地震与尼泊尔8.1级地震属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会对青藏块体产生重要影响,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和历史震例均显示喜玛拉雅弧型带发生的8级地震会对青藏块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在1934年1月15日尼泊尔MS8.3级地震后三年内地震呈现北东—南西走向展布,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后西藏地区及邻区地震活动也呈现较明显北东向成带分布;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后,西藏地区出现3级以上地震起伏性丛集活动,该区的地震震级水平短时间也略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8.1级地震 西藏定日5.9级地震 喜玛拉雅弧型带 震源机制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