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脓性髋关节炎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伟 牛军杰 刘吉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各种CT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化脓性髋关节炎的CT与MRI征象,行CT检查23例,MRI检查1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9例。结果CT显示软组织肿胀19例(Ⅰ度6例,Ⅱ度5例,Ⅲ度8例),MRI显示12例(Ⅰ度4例,Ⅱ度3例,Ⅲ度5... 目的探讨化脓性髋关节炎的各种CT与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化脓性髋关节炎的CT与MRI征象,行CT检查23例,MRI检查1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9例。结果CT显示软组织肿胀19例(Ⅰ度6例,Ⅱ度5例,Ⅲ度8例),MRI显示12例(Ⅰ度4例,Ⅱ度3例,Ⅲ度5例);CT显示关节腔积液(脓)7例,MRI显示11例;CT显示滑膜肉芽组织增生13例,MRI显示10例;CT显示关节间隙改变13例,MRI显示7例;CT显示髋关节骨质破坏6例,骨质硬化15例,骨质疏松4例,骨内积气6例,脓肿样囊腔1例。结论CT与MRI检查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连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何亚丽 何春梅 陈丽桂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月收集资料。结果:Harris髋关节功能优、良疗效比较和... 目的:探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月收集资料。结果:Harris髋关节功能优、良疗效比较和Barthe指数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训练效果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 护理干预 全髋关节置换术:影响
下载PDF
健美操女大学生髋关节等速肌力与静态平衡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阳 李晓静 游永豪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健美操女大学生两髋肌力间、同侧髋屈伸肌力间和两足静态平衡能力间的对称性以及同侧髋关节肌力与单足平衡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踢球法选取20名右足为优势侧的健美操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先采用CON-TREX测试髋关节的屈伸肌力... 目的:探讨健美操女大学生两髋肌力间、同侧髋屈伸肌力间和两足静态平衡能力间的对称性以及同侧髋关节肌力与单足平衡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踢球法选取20名右足为优势侧的健美操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先采用CON-TREX测试髋关节的屈伸肌力,测试速度60°/s,获得评价两髋屈伸肌力的相对峰值力矩等;再使用win-pod测试单足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时间为20s,获得评价平衡能力的Area、X dev.和Y dev.等指标的数值。最后通过配对t检验来分析肌力和平衡间的对称性以及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来检测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两侧髋关节肌力的对比中,发现屈伸肌力在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同侧髋关节屈伸肌力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两足平衡能力的对比中,发现平衡能力在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最后,在同侧平衡和肌力相关性的对比中,未发现两者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美操女大学生的髋关节屈伸肌力和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在侧别间呈对称性发展,但是同侧髋关节屈、伸肌力间发展相对不平衡;同时还得出同侧髋关节的屈伸肌力与单足静态平衡能力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美操 髋关节肌力 平衡能力 相关性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引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福玉 王建军 +1 位作者 张明海 闫英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6期21-21,共1页
目的:通过对引流量、创口愈合及引流液细菌培养的观察分析,确定最佳引流时间。方法:78例手术均放置关节腔引流,分别记录12h、24h、48h的引流量,并根据引流量情况分为24h和48h拔管两组,记录两组创口愈合、引流管出口处渗血情况,... 目的:通过对引流量、创口愈合及引流液细菌培养的观察分析,确定最佳引流时间。方法:78例手术均放置关节腔引流,分别记录12h、24h、48h的引流量,并根据引流量情况分为24h和48h拔管两组,记录两组创口愈合、引流管出口处渗血情况,分别对三个时段的引流液可引流管体内端进行细菌培养,然后,分析各项数据。结果:平均引流量:12h289ml,24h414ml;48h520ml;12/24h引流量比为69.8%。24/48h引流量比为79.6%。引流量主要发生在24h之内。78例髋术后未发生过深部感染。引流口均自行闭合,大多数未出现明显渗血及渗液现象。留取的12h、24h、48h引流液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引流末端培养亦未见细菌生长。结论:我们认为对12-24h引流量超过200ml的病例,应再留置引流管12-24h,以免出现引流管口渗血,延迟愈合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腔内引流 临床观察 腔内感染
下载PDF
改进Zahradnicek氏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5
作者 刘金煜 孙庆顺 +4 位作者 田少华 李晓光 孙雅娟 周桂英 韩卫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96-98,共3页
采用改进Zahradnicek氏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38例、49个关节。在Zahradnicek氏手术基础上,采用特制的髋臼钻有限切削臼软骨,重建髋臼弧形结构,恢复其头臼同心圆关系。结果:术后关节稳定,关节功能均优良、未发生再发脱位及股骨头缺血性坏... 采用改进Zahradnicek氏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38例、49个关节。在Zahradnicek氏手术基础上,采用特制的髋臼钻有限切削臼软骨,重建髋臼弧形结构,恢复其头臼同心圆关系。结果:术后关节稳定,关节功能均优良、未发生再发脱位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效地防止先天性坏髋脱位未后并发症,使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方法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 髋臼 手术治疗 关节功能 缺血性坏死 再发 软骨 同心圆 基础 改进
下载PDF
依那西普和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序贯治疗对髋关节受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宋旻恺 肖军 +3 位作者 江伟州 严涛 高嘉文 史占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评估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和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csDMARD)序贯治疗方案在延缓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受累髋关节影像学进展及维持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活动期AS患者,定期检测炎症反应指标... 目的评估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和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csDMARD)序贯治疗方案在延缓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受累髋关节影像学进展及维持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活动期AS患者,定期检测炎症反应指标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并使用基于CRP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评估其疾病活动度,根据疾病活动度序贯使用TNFi依那西普与csDMARD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使用基于视觉模拟量表的患者整体评价评估受试者主观症状,ASDASCRP、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评估病情,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估躯体功能,巴氏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影像学指数(BASRI-hip)及最小关节间隙宽度(mJSW)评估髋关节影像学改变。结果共纳入受试者51例,男38例(74.5%),女13例(25.5%),年龄为10~56岁,发病年龄为9~40岁,均未因髋关节功能受限或关节骨质进一步破坏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3、6、12个月,51例AS患者的国际强直性脊柱炎评价(ASAS)工作组20%缓解标准(ASAS20)缓解率分别为70.59%(36/51)、84.31%(43/51)和96.08%(49/51),ASAS工作组40%缓解标准(ASAS40)缓解率分别为58.82%(30/51)、78.43%(40/51)和86.27%(44/51)。治疗后3、6、12个月,炎症反应指标CRP水平、ESR及患者整体评价评分、ASDASCRP、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均<0.05),BASRI评分和mJSW总体趋势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TNFi和csDMARD序贯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抑制AS患者的炎症,阻止髋关节破坏进展,改善髋关节功能,保持髋关节间隙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依那西普 抗风湿药 髋关节
下载PDF
右旋酮洛酚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对术后镇痛吗啡用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恒文 王衍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吗啡的术后镇痛使用量和副作用的比较,评价右旋酮洛酚在围术期的有效性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50例ASA I~Ⅱ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旋酮洛酚组(D组)和安慰剂组(P组).应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5... 目的:通过对吗啡的术后镇痛使用量和副作用的比较,评价右旋酮洛酚在围术期的有效性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50例ASA I~Ⅱ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旋酮洛酚组(D组)和安慰剂组(P组).应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和吗啡0.6 mg,硬膜外腔置管后用2%利多卡因维持,吗啡病人自控镇痛法术后镇痛.结果:D组术后疼痛程度比P组减轻(P<0.05),D组吗啡的用量比P组明显减少(P<0.01或0.05).D组术后18 h内发生恶心、呕吐明显比P组少(P<0.01),D组术后15 h内镇静效果比P组好(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于术前1 d和术后2 d口服右旋酮洛酚可以明显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和减少相关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酮洛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下载PDF
采用Watson_Jones切口进行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探讨
8
作者 张松 王伟 +1 位作者 张世清 张永利 《开封医专学报》 2000年第4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Watson_Jones切口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 1994年 3月~ 1998年 6月采用Watson_Jones切口 ,使用钛合金或钴铬钼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术 55例。结果 :根据北戴河标准评定 ,此切口较常用的髋后外侧切口Smith_peter... 目的 :探讨Watson_Jones切口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我院自 1994年 3月~ 1998年 6月采用Watson_Jones切口 ,使用钛合金或钴铬钼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术 55例。结果 :根据北戴河标准评定 ,此切口较常用的髋后外侧切口Smith_peterson切口疗效好。结论 :Watson_Jones切口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入路简便 ,操作方便 ,手术优良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SON-JONES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卫栋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0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闭孔内肌宽度变化诊断髋关节疾病的价值探讨
10
作者 张建明 《骨科》 CAS 2012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闭孔内肌宽度变化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21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的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205例髋关节正常者的CT图像作为对照,观察两组间闭孔内肌最大宽度的差异。结果正常... 目的探讨闭孔内肌宽度变化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21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的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205例髋关节正常者的CT图像作为对照,观察两组间闭孔内肌最大宽度的差异。结果正常组的左、右闭孔内肌最大宽度基本相同,观察组的闭孔内肌宽度变化与疾病有关,如髋关节发生坏死,则病变一侧的闭孔内肌发生萎缩,最大宽度比正常侧小,如髋关节发生积液,则病变侧的闭孔内肌发生肿胀,最大宽度比正常侧增宽。结论测量闭孔内肌最大宽度,有助于诊断和发现髋关节积液、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并且此方法简单直观,可作为髋关节疾病的间接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19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帅 张宏军 +1 位作者 范克杰 王绍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9例3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直患者,其中男14例22髋,女5例8髋;年龄20~54岁,平均33.7岁;随访时间1.5~4年,平均2.6年。对随...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9例3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直患者,其中男14例22髋,女5例8髋;年龄20~54岁,平均33.7岁;随访时间1.5~4年,平均2.6年。对随访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结果: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28.8±3.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6.8±4.3)分;髋关节总活动范围由术前(39.8°±4.1°)提高至术后(194.3°±5.2°).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假体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假体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4例术后出现大腿疼痛,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出现异位骨化,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做特殊处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关节成形术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宗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术后第1,3,5天监测D-二聚体(D-D)水平.疑似DVT患者,行下肢彩色多普勒...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术后第1,3,5天监测D-二聚体(D-D)水平.疑似DVT患者,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不明确时行静脉造影.全部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和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 术前共诊断DVT20例(30侧肢体),中心型7例,周围型13例.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抗凝治疗后,非DVT患者D-D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DVT患者第1天和第3天D-D仍维持在高水平状态,平均D-D分别为6500,6800 μg/L.其他2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中共发现40例DVT.其中周围型DVT患者术后继续抗凝治疗6个月,中心型或混合型DVT患者骨科手术后放置临时腔静脉滤器,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需要充分监测评估,术后需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联合抗凝治疗预防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血栓形成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