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ort-term responses to salinity of sea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eedlings in the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Qinghai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QIN Jing DONG Wen-yi +2 位作者 HE Kang-ning CHEN Jing WANG Zhan-li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4期231-237,共7页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tressor action is one of the leading directions of current biolog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of seabuckthom (Hippophae rham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tressor action is one of the leading directions of current biolog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of seabuckthom (Hippophae rhamnoides L.) and identify its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salinity effect in the saline and extremely cold region of Qinghai, China, a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two-year-old seedlings subjected to 0, 200, 400 and 600 mmol·L^-1 NaClsolutions for 30 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salinity, the biomass of H. rhamnoides seedlings clearly decreased. Leaf water potential (ψw) an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under salinity, with severe water shortages appearing in lea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declined markedly. When salinity increased and stress time prolonged, the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A) significantly decline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Ci) declined at first and was then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over the stress time. We conclude that H. rhamnoides grown in the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region of Qinghai has a certain resistance to salt, which can be planted at appropriate salinity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ITY seabuckthom (Hippophae rhamnoides l.) leaf water potential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chlorophyll content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Qinghai region
下载PDF
沙棘果硫酸化酯多糖HR_3SL的制备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丽萍 陈玉香 +1 位作者 刘立东 陈少刚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0-72,共3页
从沙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 .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R3 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 nm ,268 nm ,286 nm 和1 240 cm... 从沙棘果皮分离提取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均一的杂多糖HR3 .用氯碘酸吡啶法对HR3 进行硫酸化修饰后,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HR3SL的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208 nm ,268 nm ,286 nm 和1 240 cm -1 ,620 cm -1 有硫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紫外光谱法与硫酸钡质量法测定HR3SL中SO2-4 含量约为2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糖 HR3S 硫酸化酯多糖 沙棘果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沙棘果实、叶和枝的成分 被引量:16
3
作者 郑文惠 白海英 +2 位作者 王丽瑶 包芳 杨志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40-2947,共8页
目的UPLC-QTOF-MS法分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果实、叶和枝的成分。方法沙棘果实8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UPLC-Q... 目的UPLC-QTOF-MS法分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果实、叶和枝的成分。方法沙棘果实80%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UPLC-QTOF-MS对沙棘果实、叶和枝不同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柽柳黄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2)、1-甲基-1,2,3,4-四氢咔啉-3-羧酸(3)、异鼠李素-3-O-β-D-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4)、芦丁(5)、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6)。共鉴定30个化合物,包括8个鞣质类和22个黄酮类,其中25个化合物为3种部位的共有成分。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沙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棘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果实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UPlC-QTOF-MS
下载PDF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春兰 刘海青 +1 位作者 邓义红 刘明亮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将对自由基有初步清除作用的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dex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2。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将对自由基有初步清除作用的SJ2脱蛋白后经DEAE-SephdexA-25进行分离纯化得SJ22。SJ22经纸层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SephroseCL-4B柱层析纯度鉴定表明:SJ22为分子量均一的纯多糖。分子量为7万。纸层析显示SJ22单糖组成为Xy1、Ara、G lc、Gal、GalA。抗衰老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J22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自由基.R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糖 分离纯化 自由基
下载PDF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初步纯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春兰 杨万政 +2 位作者 刘海青 邓义红 刘明亮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经PC和GC分析都含有X y l(木糖)、A ra(阿拉伯糖)、G lc(葡萄糖)、M an(甘露糖)、G a l(半乳糖)、G a lA(半乳糖醛... 通过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三个级分:SJ1、SJ2和SJ3,经PC和GC分析都含有X y l(木糖)、A ra(阿拉伯糖)、G lc(葡萄糖)、M an(甘露糖)、G a l(半乳糖)、G a lA(半乳糖醛酸).对粗多糖及SJ2脱蛋白后的多糖SJ2′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粗多糖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力很小,而SJ2′能有效清除.OH、O2-.自由基,对脂质自由基R.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糖 初步纯化 自由基
下载PDF
复方沙棘颗粒对脑缺氧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程体娟 魏舒畅 +2 位作者 杨军英 刘军刚 于鸿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沙棘颗粒的急性毒性、抗血栓作用和对脑缺氧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诱导剂诱导体内血栓形成;测定小鼠断头喘气时间、对Na2 NO2 脑缺氧小鼠脑组织ATP酶、LD含量及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复方沙棘颗粒的急性毒性、抗血栓作用和对脑缺氧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的混合诱导剂诱导体内血栓形成;测定小鼠断头喘气时间、对Na2 NO2 脑缺氧小鼠脑组织ATP酶、LD含量及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复方沙棘颗粒可提高诱导性血栓小鼠模型的存活率,延长小鼠断头喘气时间,延长化学性脑缺氧小鼠存活时间并提高其脑组织中Na+ K + ATP酶、Ca2 + ATP酶活性,降低LD含量。结论:复方沙棘颗粒对小鼠诱导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对脑缺氧有保护作用,能增强Na+ K + ATP酶、Ca2 + ATP酶活性,降低L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沙棘颗粒 能量代谢 脑缺氧 NA^%PlUS%-K^%PlUS%-ATP酶 CA^2%PlUS%-ATP酶活性 体内血栓形成 喘气时间 存活时间 抗血栓作用 小鼠脑组织 急性毒性 肾上腺素 注射胶原 小鼠模型 抑制作用 保护作用 诱导性 诱导剂 存活率 含量 lD 化学性
下载PDF
沙棘叶片表面形态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国富 李连国 +3 位作者 李晓燕 杜世勇 张丽盈 谢丽芬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0-1312,共3页
观察比较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沙棘品种的叶片大小、叶片表皮毛和气孔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中国沙棘叶片小,表皮毛层数多,气孔小,气孔密度大;抗旱性差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叶片大,叶表皮毛层数少,气孔大,气孔密度小;两个杂交品种介... 观察比较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沙棘品种的叶片大小、叶片表皮毛和气孔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中国沙棘叶片小,表皮毛层数多,气孔小,气孔密度大;抗旱性差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叶片大,叶表皮毛层数少,气孔大,气孔密度小;两个杂交品种介于两者之间,更趋近于母本。说明叶片大小、叶表皮毛层数和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指标与沙棘抗旱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叶片表面形态 抗旱
下载PDF
沙棘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包怡红 秦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6,共6页
为了研究沙棘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在液固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作用时间3个单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52.5... 为了研究沙棘叶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在液固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作用时间3个单因素对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52.5∶1、超声波功率607.1W、超声波作用时间42.3 min,此优化条件下,多糖得率可达7.50%(质量分数)。此外沙棘叶多糖经初步纯化后,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沙棘叶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四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响应面 沙棘叶 多糖 抑菌
下载PDF
沙棘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娜 郭学民 孟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沙棘雌、雄株叶片的第二性征,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沙棘雌、雄株叶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1)沙棘雌、雄株叶片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均由1层细胞构成,表皮毛发达,上表皮有拟泡状细胞;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 为了研究沙棘雌、雄株叶片的第二性征,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沙棘雌、雄株叶片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1)沙棘雌、雄株叶片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组成,表皮均由1层细胞构成,表皮毛发达,上表皮有拟泡状细胞;叶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明显。(2)雌株上表皮具更多的拟泡状细胞,其主脉韧皮部薄壁细胞及其下方的一些薄壁细胞含较多的后含物,下表皮的表皮毛更浓密;而雄株的叶片厚度、叶片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大于雌株,且其主脉维管束更发达。结果表明,沙棘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是第二性征的表现,也是沙棘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稳健的适应策略,可能有利于该物种的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雌雄异株 叶片 比较解剖
下载PDF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SJ_(21)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春兰 刘海青 +1 位作者 徐桂云 邓义红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6年第1期16-22,共7页
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粗多糖,经酸性乙醇分级和DEAE-SephadexA-25纯化得多糖SJ21.纯度鉴定表明多糖SJ21为均一多糖,分子量约为70KD.单糖组成为Xyl、Ara、Man、Gal、G lc.摩尔比为1.0∶2.1∶5.3∶3.7∶2.9.多糖SJ21结构分析采用了U... 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沙棘叶粗多糖,经酸性乙醇分级和DEAE-SephadexA-25纯化得多糖SJ21.纯度鉴定表明多糖SJ21为均一多糖,分子量约为70KD.单糖组成为Xyl、Ara、Man、Gal、G lc.摩尔比为1.0∶2.1∶5.3∶3.7∶2.9.多糖SJ21结构分析采用了UV、IR、高碘酸氧化、Sm ith降解、甲基化分析、GC、GC—MS和NMR等方法.结果表明:多糖SJ21主链由β-(1→4)Man基、β-(1→6)Gal基、β-(1→4)G lc基构成,其中Man在6-O处有分枝;Gal在3-O处和4-O处有分枝;支链由(1→4)、(1→3)Xyl基和(1→4)或(1→5)Ara基和(1→2、4)或(1→2、5)Ara;末端基为G lc、Gal、Ara.沙棘多糖SJ21是一新结构多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海青 刘银才 +1 位作者 刘春兰 杨万政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3个级分(即SJ1,SJ2和SJ3),经PC和GC分析,各级分都含有Xyl,Ara,G lc,M an,Gal,GalA.抑菌实验表明:沙棘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四叠菌都... 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获得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再经酸性乙醇分级,将沙棘叶水溶性粗多糖分为3个级分(即SJ1,SJ2和SJ3),经PC和GC分析,各级分都含有Xyl,Ara,G lc,M an,Gal,GalA.抑菌实验表明:沙棘叶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四叠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白葡萄球菌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糖 抑菌效果
下载PDF
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春兰 杨万政 +1 位作者 刘海青 刘明亮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51-254,260,共5页
通过采用95%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提取方法,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70℃,时间2h,料液比为1∶8.多糖最大得率为24.02%.
关键词 沙棘 多糖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川西高原中国沙棘叶和小枝养分物质对海拔升高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玲 李森 +2 位作者 邓东周 涂卫国 Vladimirov Dmitrii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2-397,共6页
以川西高原不同分布区域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分别沿米亚罗2 450~3 080 m和川主寺2 870~3 550 m海拔范围,测定不同海拔下叶和小枝氮(N)、磷(P)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结果表明:(1)在两个区域随着海拔升高,中国沙棘叶和小枝N... 以川西高原不同分布区域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分别沿米亚罗2 450~3 080 m和川主寺2 870~3 550 m海拔范围,测定不同海拔下叶和小枝氮(N)、磷(P)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结果表明:(1)在两个区域随着海拔升高,中国沙棘叶和小枝N、P、可溶性总糖(TSS)、淀粉、NSC等养分物质含量均呈非线性变化;(2)米亚罗区域叶N随着海拔升高的变化与叶NSC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川主寺区域二者无显著相关性;(3)川主寺区域叶和小枝NSC含量整体上高于米亚罗区域,特别是小枝TSS含量较高,有利于其应对低温和干旱的环境,也可能是不利环境下碳投资受限导致;(4)在川主寺3 000 m以上的高海拔区域,叶N和光合碳水化合物供应充足,但光合产物的转运及转化为结构性物质可能受到了低温限制,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有利于中国沙棘生长和分布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叶氮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中国沙棘 川西高原
下载PDF
配位吸附树脂对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吸附分离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静泽 王淑萍 +1 位作者 白淑芳 陈虹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配位吸附树脂在非水体系中对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吸附情况。【方法】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考察树脂的吸附性能,选择对黄酮类成分吸附效果最佳的配位吸附树脂,对沙棘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HPLC法测定沙棘黄... 【目的】研究配位吸附树脂在非水体系中对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吸附情况。【方法】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考察树脂的吸附性能,选择对黄酮类成分吸附效果最佳的配位吸附树脂,对沙棘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HPLC法测定沙棘黄酮的含量。【结果】配位吸附树脂在环己烷体系中吸附作用较好,动态吸附饱和吸附量为33.16 mg/g;以5%HAc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消耗10BV溶剂洗脱率为93%;经过3次重复实验树脂吸附量及洗脱率基本没有变化。【结论】经配位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后沙棘提取物中黄酮纯度由14.93%提高到55.74%,起到纯化精制的目的。树脂不需要再生,连续使用吸附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体系 配位吸附 沙棘
下载PDF
杂交子代与亲本群体沙棘叶有机酸、脂肪及其它常规成分含量及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温秀凤 卢顺光 +2 位作者 金争平 顾玉凯 兰登明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本文对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内蒙古2个育种基地共8个沙棘群体的沙棘叶在不同时期叶中有机酸、脂肪、灰分、粗蛋白、全氮以及粗纤维常规成分进行了含量及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杂交对子代叶中常规生化成分的改良效果... 本文对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内蒙古2个育种基地共8个沙棘群体的沙棘叶在不同时期叶中有机酸、脂肪、灰分、粗蛋白、全氮以及粗纤维常规成分进行了含量及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杂交对子代叶中常规生化成分的改良效果不显著,子代群体叶中的常规生化成分与双亲相近,更好的改良途径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子代 亲本群体 沙棘叶 有机酸 脂肪 成分 含量 研究
下载PDF
叶用型沙棘新品种数量性状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金争平 卢顺光 +1 位作者 温秀凤 金书源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5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以实测资料研究了叶用型沙棘数量性状估算方法,建立了新梢鲜叶嫩枝产量估算模型,为叶用型沙棘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造林利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沙棘 叶用型 数量性状 估算模型
下载PDF
沙棘叶片表面形态特征与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054-7056,共3页
观察比较了6个沙棘品种叶片大小、气孔和叶片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厚度、长度和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片宽度、叶片厚度与叶面积比则无显著差异;沙棘的气孔为卵圆形或长圆形;6个沙棘品种的气孔密度存... 观察比较了6个沙棘品种叶片大小、气孔和叶片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厚度、长度和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片宽度、叶片厚度与叶面积比则无显著差异;沙棘的气孔为卵圆形或长圆形;6个沙棘品种的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辽阜1号气孔密度大,气孔小,而李沙6号的气孔密度小,气孔大;沙棘叶片表皮毛有3种类型:星状毛、星盾毛和盾状毛,且叶片背面表皮毛远多于正面。供试的6个品种中辽阜1号的抗旱性最强,李沙6号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叶片表面形态 表皮毛 气孔 抗旱性
下载PDF
沙棘叶片不定芽再生的研究
18
作者 张端伟 宋西德 +3 位作者 张宗勤 张永 周锋利 潘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6,共4页
以"实优1号"沙棘枝条水培芽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片着生节位、同一叶片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比值的6-BA与IAA对愈伤组织产生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水培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外植体材料为水培茎尖上部与中部叶片的基部... 以"实优1号"沙棘枝条水培芽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叶片着生节位、同一叶片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比值的6-BA与IAA对愈伤组织产生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水培叶片愈伤组织产生的外植体材料为水培茎尖上部与中部叶片的基部和中部,适宜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为下部叶片与中部叶片;同一叶片不同部位对不定芽再生率影响研究表明叶片中部为首选材料;可迅速高效的诱导不定芽发生的培养基为1/2MS+6-BA 0.7 mg/L+IAA0.5 mg/L,平均每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达到6.7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叶片 不定芽 再生
下载PDF
大通县沙棘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为友 《青海草业》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15nm。经计算得到芦丁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8.3684×C+0.0049,相关系数R2=0.9996,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040%(n=6)和0.13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28%(n...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15nm。经计算得到芦丁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8.3684×C+0.0049,相关系数R2=0.9996,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040%(n=6)和0.138%(n=6),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为1.28%(n=5),样品的稳定性试验RSD为1.201%(60min)。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沙棘叶中黄酮含量测定的切实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大通县沙棘叶鲜重总黄酮含量为95.87mg/g,高于其他研究人员对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所有报道;与见报的其他植物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相比,大通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的制备及其解酒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汤威威 张宇 +5 位作者 王宇亮 王丽红 王瑞瑶 王伟铧 张凯 赵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7-51,共5页
探究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sulfated 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SLP)的解酒作用。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沙棘叶多糖(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LP),氯化钡-明胶浊度法及红外光谱法检测其取代情况。瓦勒-霍赫法检测SSLP... 探究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sulfated 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SLP)的解酒作用。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沙棘叶多糖(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LP),氯化钡-明胶浊度法及红外光谱法检测其取代情况。瓦勒-霍赫法检测SSLP及SLP对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的影响作用。使用酒精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醉酒潜伏时间、持续醉酒时间,测定血清中ADH活性。结果表明,SSLP在1 244.07、808.16 cm-1处有S=O 、C-O-S吸收峰,表明酯化成功,硫酸基取代度为1.63;与模型组比较,SLP和SSLP组小鼠醉酒潜伏期显著延长,持续醉酒时间显著缩短,ADH活性显著增强,且SSLP优于SLP。说明SSLP与SLP均具有较好的解酒作用且SSLP的解酒活性更优,因此可通过衍生化的方式增强SLP的解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糖 硫酸酯化 解酒作用 乙醇脱氢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