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模型构建
1
作者 李欣 朱小刚 骆敏霞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 分析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并构建诊断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16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菌阴肺结核组(n=478)、非结核肺病组(n=538,其中肺癌200例、肺炎338例),均行MSC... 目的 分析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并构建诊断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1016例,按照临床诊断分为菌阴肺结核组(n=478)、非结核肺病组(n=538,其中肺癌200例、肺炎338例),均行MSCT检查,分析两组MSCT影像学特征,以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相关征象,构建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间的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空洞、钙化、分叶征等MSCT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树芽征、小叶中心结节、空洞是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获得联合诊断模型方程式:Log(P)=-1.256+1.455×树芽征+0.982×小叶中心结节+1.023×空洞,该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25,诊断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3.94%、70.97%。结论 以MSCT影像学特征构建的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模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疗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扫描 螺旋 影像学特征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 诊断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和FEFLOW模型模拟预测多年冻土活动层温度——以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林茂 常娟 +1 位作者 徐洪亮 叶仁政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9-411,共13页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中地-气系统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重要参数,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是研究陆面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动态变化,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厚度的变化特征...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中地-气系统间能量与物质交换的重要参数,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是研究陆面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动态变化,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下垫面的热力作用均有重要意义。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的地表温度进行了模拟,并利用输出的地表温度驱动FEFLOW模型对研究区活动层不同深度土壤温度进行了模拟。与各深度土壤温度观测值对比发现,均方根误差介于0.09~1.78℃,纳什效率系数介于0.86~0.98,模拟效果良好。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和FEFLOW模型预测了研究区未来50年活动层热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0.02、0.048、0.07℃·a-1三种升温情景下,50年后研究区活动层厚度将分别增加19.4、51.8、64.7cm,土壤升温幅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同时发现,随着气温不同程度的升高,土壤开始融化的时间在不断提前,开始冻结的时间则不断延迟,这种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但不同深度土壤冻融过程对气温升高的响应差异却随着增温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活动 土壤热状况 气候变化 BP神经网络 FEFLOW模型
下载PDF
顾及土壤热传导-对流效应的InSAR冻土活动层厚度估计
3
作者 杨沙 王琪洁 +1 位作者 李佳晨 张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68-2581,共14页
冻土活动层厚度(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的变化是反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育情况及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活动层厚度变化对寒区景观稳定发展、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 冻土活动层厚度(Active Layer Thickness,ALT)的变化是反映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发育情况及其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监测活动层厚度变化对寒区景观稳定发展、碳循环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具有大范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反演活动层厚度.已有研究中基于InSAR和土壤一维热传导模型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冻土中土壤水分对流引起的热量传递.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时序形变及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的活动层厚度估计方法,利用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建立InSAR探测的最大融沉形变与最高地温之间的滞后时间与活动层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实现了由滞后时间直接推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冻土活动层厚度.本文以青藏高原五道梁多年冻土区为例,利用116景Sentinel-1影像图作为实验数据,估计了该地区2017—2020年的平均活动层厚度.结果表明,活动层厚度值范围为0~7.0 m,平均活动层厚度为3.06 m,与已有研究中相近时间段相关成果及观测数据结果一致.本文方法兼顾冻土水热过程,证明了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在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青藏高原其他偏远地区的高空间分辨率活动层厚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土壤热传导-对流模型 青藏高原 活动厚度 INSAR
下载PDF
青藏高原风火山流域多年冻土活动层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变化分析
4
作者 刘健 翁学礼 +1 位作者 常娟 张方园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312-324,共13页
坡向和坡位是影响坡面活动层土壤水分入渗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对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冻融循环影响下不同坡向、坡位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研究甚少。本文设置了不同时空条件的野外试验点,更加系统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 坡向和坡位是影响坡面活动层土壤水分入渗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对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冻融循环影响下不同坡向、坡位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研究甚少。本文设置了不同时空条件的野外试验点,更加系统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时空差异性。选取青藏高原腹地风火山流域高寒草甸坡面活动层土壤为试验地,分别在不同的坡向(阳坡、阴坡)和坡位(坡顶、坡中)设置观测点,分析活动层土壤在完全融化期(7—8月)和开始冻结期(9—10月)坡面水分的入渗特征及其时空差异性,评估不同入渗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区坡面活动层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具有较强的时空差异性。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可以分为入渗瞬变阶段(0~30 min)、入渗渐变阶段(30~100 min)、入渗稳定阶段(>100 min)三个阶段,入渗速率的大小整体表现为阳坡>阴坡,坡顶>坡中,完全融化期>开始冻结期,瞬变阶段>渐变阶段>稳定阶段。五种模型对入渗过程的模拟结果显示,Horton模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模拟效果最佳,而通用经验模型和蒋定生公式对入渗的拟合曲线和统计参数几乎完全相同,但模型表达式不同。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时空条件下的陆地水文过程模型参数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活动土壤水分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下载PDF
元活动模型驱动的多领域制造资源粒层化服务封装与检索 被引量:4
5
作者 董元发 吴正佳 +2 位作者 杜轩 查靓 袁庆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75-1484,共10页
多领域制造资源的聚合与服务封装直接关系到云制造服务的可检索性与易用性,是实现制造能力共享的关键。针对因缺乏关键资源信息或制造活动过程特征,以及服务特征属性不确定性大等导致云服务信息粒度过粗、查准率低的问题,构建了以人、... 多领域制造资源的聚合与服务封装直接关系到云制造服务的可检索性与易用性,是实现制造能力共享的关键。针对因缺乏关键资源信息或制造活动过程特征,以及服务特征属性不确定性大等导致云服务信息粒度过粗、查准率低的问题,构建了以人、机、料、法、环为核心要素的制造元活动模型以实现多领域资源颗粒的有效聚合,并基于商空间粒计算理论对资源簇的制造能力进行逐层封装,提出基于灰相似粗糙集的云制造服务粒层递归搜索算法以解决服务特征属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一套元活动模型驱动的多领域制造资源粒层化服务封装与检索方法。通过某金属构件快速成形云服务的检索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领域 制造元活动模型 云服务检索
下载PDF
基于GIPL2模型的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秦艳慧 吴通华 +6 位作者 李韧 胡国杰 乔永平 朱小凡 杨淑华 余文君 王蔚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3-1166,共14页
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的厚度变化特征、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预测均有重要意义。利用GIPL2模型模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植被状况下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高寒草原(QT06)试验点... 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对深入了解高原活动层的厚度变化特征、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对气候变化预测均有重要意义。利用GIPL2模型模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植被状况下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在高寒草原(QT06)试验点模拟效果较好,高寒沼泽草甸(QT03)试验点的模拟效果较差,高寒草甸(QT01)、高寒荒漠草原(QT05)和高寒草原化草甸(QT04)试验点的模拟效果介于高寒草原试验点和高寒沼泽草甸试验点之间。QT01、QT03、QT04、QT05和QT06的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 67、1. 29、0. 73、0. 7和0. 56℃;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0. 87、0. 98、0. 98和0. 96;平均误差分别为0. 37、0. 61、0. 31、0. 45和0. 16℃。QT06模拟结果较好,原因在于此点土壤质地变化不大,模型的分层与所取的参数更加接近此点的实际状况。QT03模拟结果较差,可能由于此地区土壤中存在砾石,在导热率参数化方案中没有考虑砾石含量,导致模拟结果偏差较大。总体而言,GIPL2模型对青藏高原活动层土壤热状况的模拟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模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热状况较为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GIPL2模型 多年冻土 土壤热状况 土壤温度模拟 活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罗彩明 梁鑫鑫 +4 位作者 黄少英 能源 张玮 陈石 曹淑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31,148,共15页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裂于石炭纪之前定型,少数走滑断裂的活动持续到了石炭纪之后,断穿基底到志留系和泥盆系,断面直立,但是在不同层位断层的几何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主要分为3层结构:深层中、下寒武统断裂平面上呈线性展布,中、下寒武统在断裂两侧上拱;深部断裂向上继续切穿上寒武统和奥陶系,并在碳酸盐岩顶面发育许多分支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平面上组合为斜列断裂;浅层走滑断裂发育在上奥陶统-志留系和泥盆系内,剖面上常以负花状构造样式出现,平面上表现为该层特有的北西向雁列断层。这3层断裂在垂向上叠置,形成复杂的空间形态,将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演化阶段划分为3期:中寒武世塔中地区存在构造反转事件,在压扭应力作用下发育规模较小的走滑断裂;晚奥陶世走滑断裂复活,形成正花状构造;志留纪—泥盆纪走滑断裂持续活动。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形成受周缘构造环境控制,在中寒武世局部压扭应力、晚奥陶世压扭环境和志留纪—泥盆纪的压扭环境下形成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结构模型 变形 分期活动 形成机制 走滑断裂 塔中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厚度年际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尤明东 李海波 +1 位作者 葛敏 臧淑英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0-491,共12页
冻土活动层是冻土地区地层内水热交换最为活跃的区域,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黑龙江省气候环境独特,冻土活动层受到地理位置(坡度、坡向及高程)、下垫面因素(地表土壤含水量、植被、积雪)及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土壤感热及潜热通量... 冻土活动层是冻土地区地层内水热交换最为活跃的区域,对气候与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黑龙江省气候环境独特,冻土活动层受到地理位置(坡度、坡向及高程)、下垫面因素(地表土壤含水量、植被、积雪)及太阳辐射(地表反照率、土壤感热及潜热通量)等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通过灰色关联、相关分析、趋势度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年内尺度上,冻土活动层厚度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及植被的影响较大;年际尺度上,冻土活动层与积雪、植被、潜热通量呈负相关,并在不同的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感热通量呈正相关,并在部分区域呈极显著正相关。近30 a来冻土活动层及各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各影响因素对冻土活动层厚度影响程度不同,由高到低依次受到潜热、土壤含水量、植被、感热及雪深的影响,特别是潜热对冻土活动层厚度长期变化的贡献率达到35.09%。这种现象与东北地区独特且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近30 a来各因素的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活动 相关分析 灰色关联 VAR模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唐古拉地区活动层水热状况及地气系统能水平衡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林茂 常娟 +1 位作者 周剑 徐洪亮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4-265,共12页
活动层水热状况与地-气系统间能水交换直接影响着寒区生态环境、水文过程以及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利用唐古拉站2007年实测资料和SHAW模型,对研究点活动层土壤剖面温湿度进行了模拟。土壤温度方面,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NSE≥0.93;水分方面,... 活动层水热状况与地-气系统间能水交换直接影响着寒区生态环境、水文过程以及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利用唐古拉站2007年实测资料和SHAW模型,对研究点活动层土壤剖面温湿度进行了模拟。土壤温度方面,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NSE≥0.93;水分方面,纳什效率系数的平均值为0.69,说明SHAW模型可用于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内水热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基于模型的输出结果,对唐古拉站活动层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分动态、地表能量收支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1)活动层冻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冻结和融化响应时间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滞后,水分迁移通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2)地表能量平衡收支在季风活动引起的降水与活动层的冻融循环共同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同时,通过改变SHAW模型植被输入参数中的叶面积指数,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对多年冻土区土壤蒸散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蒸腾量、土壤蒸发量与总的蒸散发量与植被的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浅层土壤含水率(20 cm)则表现为负相关,当叶面积指数在-100%(裸土)~100%变化时,总蒸散发量的变化幅度为-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SHAW模型 活动 能量平衡 水分动态 植被
下载PDF
阿尔卑斯山脉深部岩石层P波残差模型
10
作者 V.Babuka 冰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0年第4期57-57,共1页
根据P波相对残差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地区所作的成象研究表明:两个岩石层的根深超过200km,它们被一股来自该山脉中央部分正下方的岩石层-软流层转换带的上升流分隔开.P波相对速度的取向关系表明了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地区地壳下的... 根据P波相对残差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地区所作的成象研究表明:两个岩石层的根深超过200km,它们被一股来自该山脉中央部分正下方的岩石层-软流层转换带的上升流分隔开.P波相对速度的取向关系表明了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地区地壳下的岩石层中各向异性波的传播,给出的深部岩石层构造模型表明,该区的构造发育有好几个阶段:一是亚德里亚海板块前缘同东阿尔卑斯的欧洲r板块磁撞,一是亚德里亚海板块末端因欧洲板块在西阿尔卑斯山脉下方倍冲而产生的右旋走清运动以及左旋运动.后者导致东阿尔卑斯山脉下方两板块陡倾下擂和Friuli地区的应力积累.刚性上地壳的分层及其旋转的模型解决了近地表和深部构造之间的一些矛盾,同时也解释了地震活动性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 岩石 构造模型 应力积累 深部构造 亚德里亚海 软流 转换带 地震活动 上地壳
下载PDF
结合GAC与图割模型的彩色纹理图像分割方法
11
作者 杨勇 郑良仁 +1 位作者 郭玲 叶阳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59-2168,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GAC)与多层图割模型相结合的彩色纹理图像分割方法。将Chan-Vese模型扩展到多类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通过对每个类别进行高斯概率密度描述,它打破了区域内部恒定密度的假设。且在边缘约束项中引入了测地线... 提出了一种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GAC)与多层图割模型相结合的彩色纹理图像分割方法。将Chan-Vese模型扩展到多类测地线活动轮廓模型,通过对每个类别进行高斯概率密度描述,它打破了区域内部恒定密度的假设。且在边缘约束项中引入了测地线,因此,它能够捕获具有凹性的边缘。对于多类能量函数的最小化,通过构建多层图割模型,利用最大流/最小割的方法可快速求得全局近似最优解。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能够捕获凹型边界、且量化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纹理 测地线 活动轮廓 图像分割 图割模型
下载PDF
基于COM/COM+的三层式WEB信息发布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泳 李金平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4-86,90,共4页
首先分析了目前流行的三层式网站结构,然后介绍了利用VisualBasic开发应用于网络应用的COM组件的过程,最后对COM和COM+技术的优势进行了深入讨论.
关键词 式网站 组件对象模型/组件对象模型+ 组件 活动服务器网页
下载PDF
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分选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丁锐 于合理 +1 位作者 黄尔 罗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研究水库变动回水区推移质泥沙分选特性,考虑泥沙非均匀性的影响,利用Riemann解求解双曲型方程的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浅水方程和Hirano活动层模型,建立了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分选数学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所测变动回水区的水位... 为研究水库变动回水区推移质泥沙分选特性,考虑泥沙非均匀性的影响,利用Riemann解求解双曲型方程的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浅水方程和Hirano活动层模型,建立了水库变动回水区泥沙分选数学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所测变动回水区的水位和淤积高度对泥沙分选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最后根据水库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变动回水区在枯水期小流量低水位、水库充水及库水位消落情况下的推移质泥沙沿程分选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可较好地反映变动回水区床沙级配变化的规律,表明该模型可应用于实际水库运行时变动回水区的河床演变数值模拟,为航运、防洪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回水区 Godunov格式 hirno活动层模型 非均匀泥沙分选
下载PDF
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喜峰 李玮 +1 位作者 牛存稳 贾仰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阐述了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在变化环境的研究中的意义及作用。分别从国内外的研究中综述了变化环境下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归纳了寒区水文模型在寒区水循环研究中研究进展。此外,还分析了寒区水循环和寒... 阐述了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在变化环境的研究中的意义及作用。分别从国内外的研究中综述了变化环境下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归纳了寒区水文模型在寒区水循环研究中研究进展。此外,还分析了寒区水循环和寒区水资源演变研究中的难题和局限,强调了应用水文模型在研究寒区水循环与寒区水资源演变的进展。认为完善寒区水循环物理机制的研究,开发基于寒区水循环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及寒区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的归因分析是未来寒区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演变 水资源分析 归因分析 分布式水文模型 冻土 气候变化 下垫面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专题: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磊 主持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5,共1页
学科能力是一个多维多层的复杂系统,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理论和研究都只是对这个复杂系统基于特定角度的有限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的学科能力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能力活动,建立知识经验... 学科能力是一个多维多层的复杂系统,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任何理论和研究都只是对这个复杂系统基于特定角度的有限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团队的学科能力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科能力活动,建立知识经验与能力表现的实质性联系,寻找可测评和可调控的能力要素,贯通关联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能力,构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导向的学科能力活动表现、内涵构成及其发展水平的多维整合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能力 特定角度 水平 创新导向 整合模型 指标体系 活动表现 发展水平 物理学科 能力要素
下载PDF
基于HLM的辽宁产业集群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瑞 《辽宁经济》 2013年第3期62-63,共2页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2012年,辽宁省销售收入超百亿产业集群达到7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4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全省工...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2012年,辽宁省销售收入超百亿产业集群达到75个,超千亿产业集群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4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比重已超50%。产业集群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力日益突出。本文利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辽宁产业集群区域发展与科技人员比例、科研经费利用率之间的依存关系,得出科研经费利用率对辽宁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线性模型 科技活动
下载PDF
华南东部地区地壳波速结构的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小林 殷勇 《华南地震》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地震测深资料得到的地壳波速结构,结合岩石学研究成果,建立该地区地壳结构的岩石(学)地球物理模型,并由此讨论该地区深部地壳结构的构造地质意义。指出,华南东部地区主要具由扬子古陆块与华夏古陆块相互作用引起的叠壳式陆内层... 本文利用地震测深资料得到的地壳波速结构,结合岩石学研究成果,建立该地区地壳结构的岩石(学)地球物理模型,并由此讨论该地区深部地壳结构的构造地质意义。指出,华南东部地区主要具由扬子古陆块与华夏古陆块相互作用引起的叠壳式陆内层块构造活动特征,且伴有异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模型 叠瓦式块构造 华南地区 构造活动特征 地震地质
下载PDF
科学美及科学审美
18
作者 张伟亚 《河南科技》 2010年第11期32-32,共1页
一、科学美的客观存在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提出的原子中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音乐神韵",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 一、科学美的客观存在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提出的原子中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音乐神韵",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一个理论"。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做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审美 科学美 爱因斯坦 气体动力学 实践活动 模型 麦克斯韦 科学家
下载PDF
我国筒状农业的历史与现状——兼谈继承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19
作者 孙开铨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14-19,共6页
农业生产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农业生产环节多重性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而又相互制约,因此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我国幅员广大,垂直纵横,气候悬殊,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农业内部结构错综复杂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特殊的“筒状农业”... 农业生产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农业生产环节多重性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结合而又相互制约,因此具有强烈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我国幅员广大,垂直纵横,气候悬殊,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农业内部结构错综复杂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特殊的“筒状农业”多层结构模型。所谓“筒状农业”,就是指具有我国民族特点历史悠久传统的“立体农业”、“有机农业”和“手工农业”的总称。在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从空间、时间、地域、水域,上下左右前后顾盼,总结我国这种特殊的筒状农业的传统经验,借古鉴今,择善而从,独树一帜,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优良传统 农业耕作 农业生产 劳动人民 民族特点 筒状 活动过程 结构模型 传统经验
下载PDF
怎样让学生更有趣地练习数立方体的个数
20
作者 黄建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0年第12期25-25,共1页
数立方体个数是一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分”与“合”的操作,学生学会正确有序地数出立方体的个数,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以下教学活动。一、动静结合,创设情境1.师(出示图1):数一数,搭这个模型用了多少个立方体?(... 数立方体个数是一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分”与“合”的操作,学生学会正确有序地数出立方体的个数,发展空间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以下教学活动。一、动静结合,创设情境1.师(出示图1):数一数,搭这个模型用了多少个立方体?(动态演示)增加1个立方体形成两层模型(如图2)。现在共用了多少个立方体?(生答)为什么看上去只有3个,你们却说有4个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演示 动静结合 立方体 创设情境 空间观念 模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