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是枝裕和家庭情节剧叙事母题研究
1
作者 崔茹涵 鲁昱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8-35,共8页
纵览是枝裕和执导的家庭情节剧,亲情关系、家园情怀与生命意识是其中反复出现的元素与共同关注的焦点,建构了以此为内核的三重叙事母题。具体而言,在个体与个体间,讲述着因死亡、分裂导致的或残缺、或无亲缘性、或存在代际隔阂的亲情关... 纵览是枝裕和执导的家庭情节剧,亲情关系、家园情怀与生命意识是其中反复出现的元素与共同关注的焦点,建构了以此为内核的三重叙事母题。具体而言,在个体与个体间,讲述着因死亡、分裂导致的或残缺、或无亲缘性、或存在代际隔阂的亲情关系;在个体与社会间,呈现着现代人由漂泊他乡到乡愁思绪,再到回归故里的心理行动变化交织而成的家园情怀;在个体与世界间,表达着情景交融、物我同构的精神境界下轮回不息的生命意识。对是枝裕和家庭情节剧叙事母题的挖掘与阐述,可为提升相关创作的厚度与温度输送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情节剧 叙事母题 整合性分析 电影创作
下载PDF
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的女性悼亡者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梅 《语文学刊》 2018年第4期45-49,共5页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题材的新生代导演,以细腻的表达和虚实交织的拍摄手法见长。在他的电影里,家庭男性成员的死亡、葬礼或忌日成为故事开端和情节驱动,女性悼亡者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成为导演关注的焦点。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作为日本家庭题材的新生代导演,以细腻的表达和虚实交织的拍摄手法见长。在他的电影里,家庭男性成员的死亡、葬礼或忌日成为故事开端和情节驱动,女性悼亡者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成为导演关注的焦点。电影《幻之光》《步履不停》《海街日记》分别探讨了妻子对亡夫、母亲对亡子以及女儿对亡父的悼念。女性悼亡者不仅承受失去至亲的悲痛,而且在对亡者的记忆和追思中与旧的家庭共同消亡,或者建构出新的家庭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家庭题材 女性 悼亡
下载PDF
时光中,那流动氤氲的温情与坚韧——是枝裕和剧情片视听语言分析
3
作者 宋素丽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5-71,共7页
本文从观看导演是枝裕和影片的直接感受切入,主要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是枝裕和导演的剧情片进行了解读。解读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是:长镜头:"绵延"的时光;声音:时代回响和心灵倾诉;影像隐喻:细腻、温情与坚韧。
关键词 枝裕和 温情与坚韧 视听语言 长镜头 影像隐喻
下载PDF
影片《比海更深》“本色”美解读
4
作者 陈雨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51-54,共4页
影片《比海更深》于2016年5月在日本上映,该片延续了是枝裕和一贯的家庭主题,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一个普通日本家庭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与纠葛,并将深刻的人生问题融入平凡真实的生活之中。本文试从是枝裕和的家庭美学、影片的... 影片《比海更深》于2016年5月在日本上映,该片延续了是枝裕和一贯的家庭主题,以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一个普通日本家庭三代人之间的情感羁绊与纠葛,并将深刻的人生问题融入平凡真实的生活之中。本文试从是枝裕和的家庭美学、影片的叙事手法和对社会问题的私我解构三个方面来解读该片的"本色"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比海更深》 本色 日本电影
下载PDF
浅谈是枝裕和电影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3
5
作者 林婧婧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10期76-78,共3页
文章选择了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标志性"角色母亲作为线索来剖析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题材电影。相比起小津安二郎电影中塑造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日本女性,是枝裕和笔下的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更具现代女... 文章选择了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标志性"角色母亲作为线索来剖析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题材电影。相比起小津安二郎电影中塑造的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日本女性,是枝裕和笔下的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更具现代女性色彩,既带有传统女性的特征,但又具有自己的坚韧、乐观、诙谐甚至有些狡黠的人物性格。所以本文拟从是枝裕和的几部代表影片中以树木希林饰演的母亲形象为主,探讨电影中所透视出的当前日本社会所存在的一些文化心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母亲 家庭文化
下载PDF
《小偷家族》中平淡叙事的现实张力 被引量:3
6
作者 楚丹清 《民族艺林》 2020年第3期112-117,共6页
作为新现实主义作者电影代表人物之一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擅长将自己的眼光置于细碎的日常、家庭关系之中,通过生活流的写实手法来呈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动声色地展现庸常生活细腻美好的同时,又理智、客观地表达着自身对日本现实... 作为新现实主义作者电影代表人物之一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擅长将自己的眼光置于细碎的日常、家庭关系之中,通过生活流的写实手法来呈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动声色地展现庸常生活细腻美好的同时,又理智、客观地表达着自身对日本现实社会的思考、对家庭精神状态的观察、对个体人性的反思,从而使他的电影作品中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文章将通过《小偷家族》这部是枝裕和的代表作品,来探究平静如水的叙事之下所蕴含的个人情感,以及感性氛围背后隐含的戏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新现实主义 作者电影 《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 家庭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浅析是枝裕和电影里的生死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旭东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42-146,共5页
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世界里,生死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他的电影故事多以死亡为母题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无论取材真实的死亡事件,抑或虚构死亡的暗线,始终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表达导演对生死观念的思考。在他的镜头之下,随处... 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世界里,生死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他的电影故事多以死亡为母题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无论取材真实的死亡事件,抑或虚构死亡的暗线,始终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表达导演对生死观念的思考。在他的镜头之下,随处可见的樱花,无所不在的食物,都变得极具生活化气息,传递出生死和解的哲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樱花情结 生死和解
下载PDF
大海彼岸的父亲——论电影《海街日记》中的父亲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豆耀君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40-143,156,共5页
电影《海街日记》是以日本海滨城市镰仓为背景,以一家姐妹四人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该片清新唯美,海洋气息洋溢在每一幅电影画面中。尤特别之处是,电影伊始,由"葬礼"而起逐渐进入故事的"父亲"角色,是个已在彼岸世... 电影《海街日记》是以日本海滨城市镰仓为背景,以一家姐妹四人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该片清新唯美,海洋气息洋溢在每一幅电影画面中。尤特别之处是,电影伊始,由"葬礼"而起逐渐进入故事的"父亲"角色,是个已在彼岸世界的亡人。整部电影因这一未在银幕上现身一次,甚至导演连其照片都不给一帧画面的父亲而始。以他的去世为起点,讲述四姐妹的命运如何被这样一位父亲所牵引和改变。由父亲角色为切入口,以此来分析这样一位不曾在电影银幕上现身一次却改写了电影中姐妹四人及该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命运的父亲,究竟在这一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父亲形象,究竟何种程度地影响了家人。此外,借助《海街日记》电影中对父亲形象的解构和建构,探究是枝裕和导演所秉持的家庭伦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街日记》 是枝裕和 父亲 食物
下载PDF
浅析是枝裕和电影里的生死观
9
作者 刘旭东 《艺苑》 2017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世界里,生死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他的电影故事多以死亡为母题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或取材真实的死亡事件.或虚构死亡的暗线,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真实的表达着导演对生死观的思考。并且在他的电影... 在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世界里,生死总是离不开的话题,他的电影故事多以死亡为母题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或取材真实的死亡事件.或虚构死亡的暗线,以一种现实主义的情怀,真实的表达着导演对生死观的思考。并且在他的电影世界中,对日本民族的樱花情结和食物的表现都极具生活化气息,由此引发观众对生死和解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樱花情结 生死和解
下载PDF
“小偷”的革命与“家族”的联合——《小偷家族》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10
作者 刘玮莹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反映了经济发达国家中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现状。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影片通过聚焦柴田家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揭示了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日本社会和家庭中资产者对无产者剥削与压迫的加剧。“小偷家...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反映了经济发达国家中社会底层人士的生存现状。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影片通过聚焦柴田家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揭示了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日本社会和家庭中资产者对无产者剥削与压迫的加剧。“小偷家族”中的“家族”不仅传达了导演是枝裕和的家庭观,还体现了他的联合革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 家庭压迫 自由人联合体
下载PDF
浅析是枝裕和电影中的日式家庭美学
11
作者 谈天瑶 《上海视觉》 2018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从日本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历史与由来、家庭观在文学与电影中的体现入手,将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代表性作品《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海街日记》等纳入此分析视野中。文章试图剖析是枝裕和如何运用独特的电影美学来阐释... 本文从日本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历史与由来、家庭观在文学与电影中的体现入手,将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代表性作品《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海街日记》等纳入此分析视野中。文章试图剖析是枝裕和如何运用独特的电影美学来阐释和描绘“家庭主题”,关注“个体生命”,并且深入分析两个方面:其一,在导演自成一体的美学语境下,作品在镜头语言、叙事结构、道具和场景等方面的表达;其二,从人物关系、人物身份、人物视角等方面来表现、传递重要的家庭“人物塑造”。最后,也由此延伸了关于是枝裕和对于日本电影产生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是枝裕和电影美学风格的创作探讨来整体观想、了解亚洲电影文化中的“家庭美学”,并由此启示中国电影中家庭电影类型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家庭美学 是枝裕和
下载PDF
我不只做电影--是枝裕和访谈 被引量:15
12
作者 是枝裕和 支菲娜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64,共5页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Koreeda Hirokazu)多次接受笔者访谈,围绕其创作经历、作品中的美学与人生感悟进行了深入对谈。
关键词 是枝裕和 日本电影 导演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