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在Soave手术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谭定富 冯滢洁 黄敬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运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对患儿病情恢复和家属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行肛门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运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对患儿病情恢复和家属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行肛门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患儿作为试验组(23例),单纯采用经肛门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作为对照组(25例)。对2组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各类插管留置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患儿家属心理焦虑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住院时间:FTS试验组患儿(5.25±2.08)d,对照组(12.63±4.28)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便时间:FTS试验组(3.1±0.9) d,对照组(5.6±0.8)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FTS试验组(41.58±15.32)h,对照组(25.32±12.63)h,FTS试验组快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 d、术后3 d患儿家属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FTS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74%(5/23)、36.00%(9/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心理,且未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先天性巨结肠 小儿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儿童巨结肠根治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晔明 严志龙 +3 位作者 施诚仁 陈其民 徐敏 洪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9-20,F004,共3页
目的 介绍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s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方法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应用腹腔镜为 10例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作改良Soave′s术。患儿年龄 2个月至 10岁 ,体重 3.7~ 39kg。 结果  8例经腹腔镜顺利完... 目的 介绍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s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方法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 ,应用腹腔镜为 10例儿童先天性巨结肠作改良Soave′s术。患儿年龄 2个月至 10岁 ,体重 3.7~ 39kg。 结果  8例经腹腔镜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出血少、愈合后疤痕不明显。术后 4天进食 ,7例 7天出院 ,1例 12天出院。 7例术后自解大便 ,无吻合口狭窄 ,1例仍有便秘 ,扩肛中。另 2例分别因肥胖和病变段过长手术失败而中转开腹。 结论  腹腔镜可完成儿童巨结肠根治术的腹腔部分操作 ,创伤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但有一定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儿童巨结肠 改良 soave's 适应证
下载PDF
乙状结肠冗长症:一种特殊类型的先天性巨结肠同源性疾病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9
3
作者 许建 李先华 彭强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总结儿童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讨论其病理特点及其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乙状结肠冗长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病理特点。结果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性便秘,发病均在1岁... 目的总结儿童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讨论其病理特点及其与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乙状结肠冗长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病理特点。结果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反复性便秘,发病均在1岁以后。所有患儿查体均无明显腹胀,肛门指检无爆破样排气排便。主要诊断靠钡灌肠X线片和病理活检。常进行开塞露诱导排便、洗肠、肛门排便反射训练等保守治疗,部分症状较轻患儿可出现较长时间的缓解。但重症患儿仍反复出现便秘,最终需手术治疗。结论儿童乙状结肠冗长症是一种肠道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可将其视为先天性巨结肠症同源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冗长症 巨结肠 儿童
下载PDF
微创手术概念在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具体体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晔明 施诚仁 严志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 结合病例介绍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手术近年来术式微创化的演变。方法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收治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3 9例 ,年龄 2个月~ 13岁 ,其中短段型 11例、普通型和长段型 2 8例。手术方式... 目的 结合病例介绍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性手术近年来术式微创化的演变。方法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收治儿童先天性巨结肠 3 9例 ,年龄 2个月~ 13岁 ,其中短段型 11例、普通型和长段型 2 8例。手术方式有直肠肌条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单纯经肛门结肠拖出术。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随访时间 1个月~ 3年 ,3 6例术后效果满意 ,3例术后仍有便秘 ,与病变肠段切除不够有关。 3年来在儿童巨结肠的手术上趋于微创化 ,即由经典的开放性手术向腹腔镜和单纯经肛门拖出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儿童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下载PDF
“心形”吻合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卫国 张学东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7-418,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形”吻合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HD)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 ,对本组 31例在肛门外套叠式拖出并切除病变的巨结肠 ,将正常结肠与直肠下段的吻合口一律吻合成前高后低的鸡心衣领状 ,还纳后逐层关腹。结果... 目的 探讨“心形”吻合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HD)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清洁灌肠 ,对本组 31例在肛门外套叠式拖出并切除病变的巨结肠 ,将正常结肠与直肠下段的吻合口一律吻合成前高后低的鸡心衣领状 ,还纳后逐层关腹。结果 本组 31例患儿均达到最大限度地保留肛门括约肌 ,保留其正常排便功能。未发生 1例吻合口瘘等早期并发症 ,均痊愈出院。远期随访 2 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和其他晚期并发症 ,均达到良好效果。结论 “心形”吻合法是治疗HD的较好术式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 先天性 儿童 “心形”结肠吻合 肛门外结肠手术 清洁灌肠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复苏的影响
6
作者 刘晓慧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年龄3个月至1岁拟择期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n=20),全麻+骶管阻滞组(Ⅱ组,n=20)。Ⅰ组...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后对麻醉复苏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年龄3个月至1岁拟择期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小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Ⅰ组,n=20),全麻+骶管阻滞组(Ⅱ组,n=20)。Ⅰ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Ⅱ组给予氯胺酮、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予0.5%利多卡因溶液行单次骶管阻滞。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术期平均体温Ⅰ组比Ⅱ组高,全麻用药量Ⅰ组比Ⅱ组多,术后清醒、拔管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结论单纯全麻比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有利于小儿术中保暖,更有利于术后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 小儿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下载PDF
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吕良峰 刘士会 +2 位作者 吴琦 胡成文 左芦根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9期1459-1461,共3页
目的探讨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 目的探讨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与经腹会阴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传统经腹会阴根治术,观察组患儿均予以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术。比较2组患儿手术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以评价其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上,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不仅较经腹会阴根治术临床效果更佳,患儿具有较好的术后恢复,生活质量也获得显著改善,家长满意度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经肛门改良soave术 经腹会阴根治术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彩霞 李育婵 +2 位作者 蒋双兰 余凤 邓颖华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析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30例手术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所有患儿均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与X线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诊断准确率方面,X线检查准确率... 目的探析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8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30例手术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所有患儿均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与X线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诊断准确率方面,X线检查准确率66.67%(20/30,漏诊10例,其中8例是超短段型,另2例为升结肠局灶型),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率93.33%(28/30,漏诊2例为升结肠局灶型),超声造影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典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根据巨结肠长短和位置,表现为近端扩张长度不同程度的粪石、气粪混杂强回声,后壁衰减显著,先天性巨结肠,扩张肠管管径在0.3~2.0 cm,随着管径的减小,肠段走形表现为僵硬,蠕动延缓。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将全结肠痉挛狭窄程度、近端扩张状况、肠壁增厚程度、肠壁蠕动情况等显示出来。结论超声造影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够将患儿疾病程度清楚的反映出来,同时可以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儿童 超声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