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三维技术在His束旁旁道消融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喻荣辉 于维雅 +7 位作者 路军 许丰强 曹占伟 侯彩娜 路长宏 朱凌华 王伟 刘念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评价无射线下全三维(T3D)技术在His束旁旁道射频消融术(RF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9年1月4家合作医院进行RFA治疗的His束旁旁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 目的评价无射线下全三维(T3D)技术在His束旁旁道射频消融术(RFA)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9年1月4家合作医院进行RFA治疗的His束旁旁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无射线T3D技术下的RFA,对照组行常规X线技术下RFA。均使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总时间、心房重建时间、电极首次到位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放电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等手术参数。结果研究组右心房重建时间长于对照组(t=3.410,P<0.01),而X线曝光时间为零,消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0.692、2.745,P<0.01)。2组手术总时间、电极首次到位时间及放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消融成功率均为100%。术中,研究组出现交界性心律6例,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对照组出现交界性心律10例,一过性AVB 3例,停止放电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再检出心律失常发作。结论无射线T3D技术在His束旁旁道消融术中应用安全可靠,且可以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三维技术 his束旁 射频消融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His束旁起搏
2
作者 周菁 丁燕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2-554,共3页
His束旁起搏是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项有效方法,结果可分为仅经旁道逆传,仅经单一房室结径路逆传以及同时经房室结和旁道逆传等常见类型。其方法学简单、实用,特别适用于心室率过快或不易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动过速 综述 室上性心动过速 his束旁起搏 诊断
下载PDF
经房间隔途径成功消融儿童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一例
3
作者 许欣 刘茜 +7 位作者 孙慧超 蒲晓芳 张蕾 焦毅 刘晓燕 李谧 易岂建 吕铁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3期278-280,共3页
6岁半女童,诊断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激动标测显示His束旁房速,右侧His束旁区域低功率短时程试消融无效,主动脉逆行途径进行主动脉窦标测,在左冠窦内房速最早激动点较右侧His束区域提前但消融依... 6岁半女童,诊断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激动标测显示His束旁房速,右侧His束旁区域低功率短时程试消融无效,主动脉逆行途径进行主动脉窦标测,在左冠窦内房速最早激动点较右侧His束区域提前但消融依然无效,主瓣下标测发现二尖瓣环区域最早激动点较前两处更加提前,遂穿刺房间隔,在二尖瓣环心房侧10点附近标测到最早激动点提前冠状窦口A波约31.3 ms,消融1.2s房速即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儿童 房性心动过速 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左房
原文传递
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经左房侧成功消融一例
4
作者 王文玉 冯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4期365-366,共2页
患者男性,66岁,因“胸闷、心悸1周”入院。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导联及V1导联P波负正双向,PR间期短,提示为间隔部位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最终于左房前壁寻找到最早激动点并消融成功。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房性心动过速 his束旁 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婴儿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一例
5
作者 胥良 牛思泉 +7 位作者 王建利 杨少华 秦续潭 王琰 王地 信鹏程 宁宏洁 赵育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65-367,共3页
患儿7个月20天,出生20天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证实为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到患儿年龄极小、消融靶点距离His束较近,本例患儿经股动脉途径逆行于无冠窦采用逐渐增加放电功率... 患儿7个月20天,出生20天后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证实为隐匿性His束旁旁道伴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考虑到患儿年龄极小、消融靶点距离His束较近,本例患儿经股动脉途径逆行于无冠窦采用逐渐增加放电功率和时间的滴定放电方案射频消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婴儿 his束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三尖瓣隔叶下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6
作者 王新华 孔令璁 +2 位作者 李峥 聂鹏 卜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评价三尖瓣隔叶下(U-SLTV)消融较常规(三尖瓣隔叶上消融,A-SLTV)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HB)旁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势。方法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4±7.9)岁,分为A-SLTV组(n... 目的评价三尖瓣隔叶下(U-SLTV)消融较常规(三尖瓣隔叶上消融,A-SLTV)消融治疗特发性右侧His束(HB)旁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的优势。方法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4±7.9)岁,分为A-SLTV组(n=14)和U-SLTV组(n=16)。分析体表心电图特征,并运用三维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来确定心律失常的起源。A-SLTV组消融导管直接贴靠于三尖瓣隔叶上方,U-SLTV组消融导管回钩到三尖瓣隔叶下方。比较两组即刻消融成功率和随访1年的临床成功率。结果HB旁室性心律失常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伴V1导联“QS”型(n=28)或“rS”型(n=2);胸导联移行位于V2导联(n=10)或V3导联(n=20);下壁导联RⅡ/RⅢ>1(n=3)或下壁导联极性不一致(n=27)。A-SLTV组即刻消融成功8例,U-SLTV组即刻消融成功14例(P=0.10)。随访1年,A-SLTV组5例(35.7%)、U-SLTV组13例(81.3%)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性心律失常复发(P=0.02)。A-SLTV组1例因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性起搏器。结论特发性右侧HB旁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形态具有特征性;与常规A-SLTV方法相比,新型U-SLTV方法消融成功率更高,并有助于改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特发性右侧his束旁室性心律失常 三尖瓣隔叶 射频消融 房室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His束旁起搏:心外膜旁道误诊为房室结双径路的机制分析一例
7
作者 黄深 张文昶 +2 位作者 李琪艳 黄桂宝 丁春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4期364-366,共3页
21岁男性患者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射频消融,在冠状窦内消融时出现逆传A波激动顺序的改变,His束旁起搏提示A波经房室结逆传而误诊为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多旁道。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外膜 his束旁起搏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原文传递
His束旁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周芩 舒茂琴 +3 位作者 邓盛荣 柴虹 陈兴华 周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射频消融策略。方法连续入选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His束旁的房速,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23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并探讨射频消融策略。方法连续入选经心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His束旁的房速,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选23例,其中男7例,女16例,年龄(59.9±16.6)岁,病史6个月至5年。His束旁房速女性较男性多见,20例为阵发性,3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His束附近,仅比冠状窦近端提前(15±3)ms(始终找不到最早提前的A波),20例于右房His束旁消融成功,3例于主动脉无冠窦内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结论His束旁房速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经右房His束旁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his束旁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心电图
原文传递
无冠窦内射频消融慢室率房性早搏一例
9
作者 谢旭晶 朱洁明 +1 位作者 董睿敏 郑振达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6期587-589,共3页
患者男,76岁,反复头晕、心悸2年。在外院因心动过缓拟植入心脏起搏器。食管心电图及Holter示频发房性早搏(APC)二联律未下传,短阵房性心动过速(AT)。心内电生理检查为His束旁起源APC、AT,经无冠窦消融成功,症状缓解。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his束旁 房性早搏 心动过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心脏起搏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