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心
1
作者 彭巍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9-41,共13页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面向当下、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方法和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思维的重要方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根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是一种面向当下、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方法和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联结点,并发展出“法治文化”这一重要学理范畴;是在法治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套指向清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实践方法;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历史主义路径,有助于形成以实践为标准、通过实践的历史过程予以检视和评价的自主知识;是发掘并激活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根本方法,也是发展中华法治文明、复兴中华法系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历史思维 历史主义 传统法律文化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司法改革理论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利军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2,共10页
“失刑则刑”“法平如水”“明德慎刑”“息讼止争”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司法改革理论的历史渊源。具体而言,“失刑则刑”约束司法权滥用,规定司法官吏应依法开展案件受理、事实查明与法律适用,是司法责任制理论... “失刑则刑”“法平如水”“明德慎刑”“息讼止争”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司法改革理论的历史渊源。具体而言,“失刑则刑”约束司法权滥用,规定司法官吏应依法开展案件受理、事实查明与法律适用,是司法责任制理论的历史渊源;“法平如水”将传统司法公正理念直接体现在我国古代的文字结构、法律格言、司法礼仪和象征符号之中,是司法公正理念的历史渊源;“明德慎刑”侧重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推动“仁”“孝”等道德准则融入法律,是司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渊源;“息讼止争”力图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宗旨在我国古代司法机构的官衙设计、裁判文书的法律论证中都有所反映,是司法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司法改革 法律文化 历史渊源
下载PDF
整体视域下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的三维阐释:方法逻辑、本质属性与价值目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6,共12页
以纯粹的规范形式忽视或者掩盖法律的政治意志形式和经济关系本质,是误解或者曲解法律本质的惯常思维逻辑。回归经典,正本清源,整体解析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性和习... 以纯粹的规范形式忽视或者掩盖法律的政治意志形式和经济关系本质,是误解或者曲解法律本质的惯常思维逻辑。回归经典,正本清源,整体解析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准确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性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将法律现象置于经济关系和国家关系之中考察和揭示其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法律思想遵循的方法逻辑。在这一方法框架下分析得出,法律受制于物质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物质性;法律以国家为中介获得为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合法性依据的政治形式,具有政治性;法律是居于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经济意志的规范载体,具有意志性。“人的解放”及“人的本质复归”是共产主义法权关系的终极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法权关系 法律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A Programmatic Document for Strengthening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Interpretation of the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4
作者 ZHANG Wenxia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The release of the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Opinions”)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legal edu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 The release of the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Opinions”)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legal edu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Standing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for exercising law-based governance on all fronts and advanc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this document outlines new development goals for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from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erspectives.It adheres to the guid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uphol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leadership unde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dhering to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accomplishing the core task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talent with both moral quality and legal literacy,following the objective law,and integrating the underlying tenets of Marxism with China’s realities and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us establishing the principles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It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and strategic arrangements,promote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law school system,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education system,and innovatively develop the legal theory research system.Therefore,a new development landscape for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has been established.The Opinions clearly stipulates the leadership system,management system,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and creates a new development system for legal education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legal education system legal theory research system law school system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ystems of legal education
原文传递
论德国历史法学派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兵 蔡迪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历史法学派,是西方法学流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思想主张在整个19世纪占据了德国法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引领了世界法学发展的潮流,并对以后的法律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总结德国历史法学派主要观点及当... 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历史法学派,是西方法学流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思想主张在整个19世纪占据了德国法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引领了世界法学发展的潮流,并对以后的法律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总结德国历史法学派主要观点及当时和后世的学者对历史法学的正反面的评价,可以为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生背景 历史法学派 萨维尼法律思想 借鉴
下载PDF
历史法学的嬗变:从一种流派到一种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何自荣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5-89,共5页
历史法学以历史主义法律观为核心,强调法的历史性因素,主张用历史去解读法律,用法律去阐明历史,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德国历史法学不仅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法学理论,形成了独立的历史法学术流派,而且开始使用历史考究的方法研究法律,之后... 历史法学以历史主义法律观为核心,强调法的历史性因素,主张用历史去解读法律,用法律去阐明历史,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德国历史法学不仅创立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法学理论,形成了独立的历史法学术流派,而且开始使用历史考究的方法研究法律,之后以梅因为代表的英国历史法学在填补历史法学理论不足的同时,系统地使用历史方法研究古代法律制度,使历史法学成为系统的法学方法论体系,从此用历史的视角探究法律成为普遍的共识,用历史方法研究法律也成为法学研究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法学 法律观 法学流派 法学方法论
下载PDF
马克思论法的人文主义哲学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凯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30,共8页
长期以来,关于立法的哲学基础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坚持“自然为社会立法”观点的人们,混淆了“自然规律”与“社会理性”的差异,它不仅造成了法律在形式上的机械、死板和不近人情,而且在实践上也导致了许多非生态行为。与此相反... 长期以来,关于立法的哲学基础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坚持“自然为社会立法”观点的人们,混淆了“自然规律”与“社会理性”的差异,它不仅造成了法律在形式上的机械、死板和不近人情,而且在实践上也导致了许多非生态行为。与此相反,坚持“人为社会立法”观点的人们,则常常陷入“动物自然性”和“应有”的主观主义误区。马克思的法哲学为解决上述二律背反提供了重要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哲学 马克思 立法 哲学基础 法制强化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历史演变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朝辉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6,共6页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理论深化和法治经验逐步总结与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批判性地传承传统法治思想和吸收西方法治文明的历史延续过程,大致遵循了从萌芽到形成、从非理性到理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从这...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理论深化和法治经验逐步总结与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批判性地传承传统法治思想和吸收西方法治文明的历史延续过程,大致遵循了从萌芽到形成、从非理性到理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从这层意义而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历史演变有其内在的逻辑过程,这个过程既内含古代中国法治思想萌芽的历史沉淀,也包括西方法治文化适应中国国情和民族特征的中国化改造过程,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致力于法治国家建设的努力探索和奋斗历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是一个历史与现实、外来和内生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不断揭示和践行人类法治文明内在规律和永恒价值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法治文化 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历史演变逻辑
下载PDF
历史法学派思想对我国纠纷解决方式的启示
9
作者 王亚明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147,共4页
历史法学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如关于历史方法论、法律发展的阶段论、法律性质的反映论思想。历史法学派的思想对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同样有很多启示,即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使用上,应坚持历史的方法寻求纠纷的合理解决,反对纯粹的“理性司... 历史法学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如关于历史方法论、法律发展的阶段论、法律性质的反映论思想。历史法学派的思想对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同样有很多启示,即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使用上,应坚持历史的方法寻求纠纷的合理解决,反对纯粹的“理性司法”;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应发现适合本民族传统的方式,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兼顾法的民族性与趋同性;注重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力量,使纠纷解决中法的不同渊源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尼 历史法学派 纠纷解决 启示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形成的独特之路——恩格斯早期法律思想探析
10
作者 龚廷泰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2期38-61,共24页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形成的独特之路,主要表现在他的青年时期。恩格斯法律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家庭、学校、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本人自身的多重因素影响使然。青年恩格斯洞见了经济因素在包括法律发展在...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形成的独特之路,主要表现在他的青年时期。恩格斯法律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家庭、学校、深刻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本人自身的多重因素影响使然。青年恩格斯洞见了经济因素在包括法律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洞见了物质利益、私有制和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法律的经济基础,从而为我们找到了一把揭秘法律本质的重要锁钥。"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这一至理名言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法治的阶级属性。法治在理论和实践中表现出极端矛盾的现实状况表明,英国这个最文明、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是什么"法治国"。无产阶级要彻底改变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非人境遇,彻底挣脱资本主义法制桎梏,只能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经过了从单个人的斗争到组织起来的运动、从反对个别厂主到反对整个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从合法到"非法"(暴力)的斗争形式的过程。恩格斯勾勒了未来社会法治的理想图景,那就是:要认真和公正地处理一切社会问题,努力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主要思想,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最高目的和最终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早期法律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 资本主义法治本质 法治理想图景
下载PDF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法学观述要
11
作者 田坤 程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3,共4页
鸦片战争后,伴随"西学东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分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中,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本标志,是他关于经济现象与法律现象关系的学理命题的研究。当时,李大钊已经... 鸦片战争后,伴随"西学东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分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入中国。其中,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基本标志,是他关于经济现象与法律现象关系的学理命题的研究。当时,李大钊已经体认到,唯物史观与法律概念相结合,才会有对中国近代意义的法律科学的准确理解。而陈独秀接受马克思主义后的法律思想,则见于他关于改变制度和革命方法的思考。其他学者多将法律思想蕴藏于社会学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化观为载体,阐述了相关法律命题。所有这些思想,又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法学观的基本因子,皆成为中国的革命者乃至急进的改良者最重要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唯物史观 法律思想 法社会学
下载PDF
论现代英国法律史学的兴起
12
作者 于洪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6,86,共9页
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著作,爱德华·柯克、约翰·塞尔登和马修·黑尔是英国法律史研究的先行者,他们阐明了普通法的历史渊源,维护了普通法的独立地位。梅因在继承柯克等人的法律历史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将实... 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著作,爱德华·柯克、约翰·塞尔登和马修·黑尔是英国法律史研究的先行者,他们阐明了普通法的历史渊源,维护了普通法的独立地位。梅因在继承柯克等人的法律历史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将实证主义方法引入了法律史研究,强调要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法律的发展状况。为此,梅因系统地批判了自然法学派和分析法学派的研究方法。梅特兰运用大量的诉讼卷宗与议会档案等原始文献,更加严谨而精细地研究了英国法律发展的进程,使得英国法律史研究具有了现代史学的特征,推动了英国法律史学成为法学中的独立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实证主义 历史法学派 法律史学
下载PDF
试论历史法学派与浪漫主义
13
作者 胡光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2X期198-198,共1页
浪漫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并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和其它艺术形式,而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研究浪漫主义对历史法学派的影响,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这一在法律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法律流派。
关键词 萨维尼 历史法学派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三国时期法治主义思想考辨
14
作者 唐小龙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三国时期的法治主义思想,是在礼法结合基础上吸收战国至秦时法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以厉行法治为主要内容的法治主义思想,而非后者的简单翻版。相应地,其思想不是对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削弱,而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完善与... 三国时期的法治主义思想,是在礼法结合基础上吸收战国至秦时法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以厉行法治为主要内容的法治主义思想,而非后者的简单翻版。相应地,其思想不是对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削弱,而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法治主义思想 法家思想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下载PDF
理解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与毛泽东法律思想之间关系的钥匙——董必武“八大”发言的法治思想及其意义
15
作者 张小军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董必武同志是新中国法治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八大”上的发言是他探索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上艰苦探索获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毛泽... 董必武同志是新中国法治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在“八大”上的发言是他探索马克思主义法学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上艰苦探索获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重要发言中,董必武同志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依法办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等法制方针,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与党组织、党员“依法办事”统一的法制原则,以及通过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和纪律教育促进人民民主法制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为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乃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伟大实践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必武 “八大”法治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 邓小平民主法治
下载PDF
关于国家治理的几点思考——基于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
16
作者 王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0-81,共2页
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从历史中汲取国家治理的智慧,从哲学视角再探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结合中国实际,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拓宽国家... 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条件。从历史中汲取国家治理的智慧,从哲学视角再探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马克思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结合中国实际,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拓宽国家治理思路,为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历史法学派 法制建设 智库“下沉”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传统法律文化观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5,共11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形成过程之中,始终贯彻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形成过程之中,始终贯彻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公正司法、引导全民守法等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依法治国
原文传递
再识先秦法家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秋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4,共10页
从十个方面重述先秦法家,以正误解。法家称谓非时人自称,实后人所授;法家之"法"不等于今语法律;法家人士特立独行,无组织有共识;诸子有思想,法家成学说,是形式法治的典型表达;"法、术、势"三结合为统一国度的治理方... 从十个方面重述先秦法家,以正误解。法家称谓非时人自称,实后人所授;法家之"法"不等于今语法律;法家人士特立独行,无组织有共识;诸子有思想,法家成学说,是形式法治的典型表达;"法、术、势"三结合为统一国度的治理方法;确立"法"的立公弃私,平等正直价值;历史上只有儒法争鸣,不存在儒法斗争;"法治"与"德治"的斗争亦属虚构;大秦帝国并非亡于法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法家 诸子百家 形式法治 儒家 墨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