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工艺技术论越窑青釉瓷兴衰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家治 邓泽群 吴瑞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考古学家一般认为东汉至两晋为越窑的创始和发展时期 ,唐至北宋为鼎盛时期 ,南宋后即停烧。其产品风格虽因时而异 ,但还是一脉相承。可见越窑青釉瓷在长达近千年的烧制过程中历经创始、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全过程。越窑青釉瓷的兴衰固然... 考古学家一般认为东汉至两晋为越窑的创始和发展时期 ,唐至北宋为鼎盛时期 ,南宋后即停烧。其产品风格虽因时而异 ,但还是一脉相承。可见越窑青釉瓷在长达近千年的烧制过程中历经创始、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全过程。越窑青釉瓷的兴衰固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及其它因素有关 ,但它的工艺技术也应在它的兴衰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是在对各地历代越窑出土的瓷片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从它的工艺技术角度讨论它的兴衰。越窑青釉瓷所用的原料始终没有多大变化 ,其中Fe2 O3和TiO2 的含量都比较高 ,致使胎呈不同程度的灰白色 ,釉呈青中带黄或灰的色调。更由于釉中含有较高的CaO ,较低的K2 O和Na2 O ,遂使它只能是薄层的玻璃釉 ,无法取得莹润如玉的效果。越窑青釉瓷的烧成温度则变化较大 ,低者只有 10 5 0℃ ,而高者可达 13 10℃。在刚兴起的东汉由于所用龙窑较小 ,其长度只有10m左右 ,其烧成温度可达 13 0 0℃ ,而到了宋代 ,由于龙窑的长度已增加到 5 0m左右 ,致使他的烧成温度只保持在 110 0℃左右。这样的烧成温度对越窑青釉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技术 越窑青釉瓷 古陶瓷 科学技术 考古 陶瓷史
下载PDF
云南艺术铸件的铸造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龙 汪林祥 +1 位作者 徐人平 李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分析了云南早期艺术铸件的造型、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以及这些艺术铸件的特点及演变规律.从造型来看,其发展过程是由随意和比例不当逐渐走向有一定规律和满足人们审美标准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化学成分来看,最初由纯铜(或合金含量很低... 分析了云南早期艺术铸件的造型、化学成分、金相组织以及这些艺术铸件的特点及演变规律.从造型来看,其发展过程是由随意和比例不当逐渐走向有一定规律和满足人们审美标准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化学成分来看,最初由纯铜(或合金含量很低)铸造成的青铜器,发展到合金成分比例适当具有良好性能的艺术铸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铸件 铸造技术 青铜器 云南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论技术发展史的多维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对技术发展史可以从多种视角加以认识。其一是器物的视角,主要包括器具史(尤其是工具史)、产业史、造物方式史、技术对象深入史、技术材料史、技术动力进步史、技术空间扩展史等;其二是活动与技艺的视角,包括“技术方法”发展史,诸如操... 对技术发展史可以从多种视角加以认识。其一是器物的视角,主要包括器具史(尤其是工具史)、产业史、造物方式史、技术对象深入史、技术材料史、技术动力进步史、技术空间扩展史等;其二是活动与技艺的视角,包括“技术方法”发展史,诸如操作史、发明方法史等;其三是思想与社会视角,包括技术思想史和技术社会史等。从多维视角考察技术发展史,表明了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多面体,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当然,在进行“分析性”的把握时,也不能忘记技术的发展史还需要从综合的、整体的视角上去加以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史 器物 技艺 思想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铜剑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利平 《金属世界》 2008年第2期60-63,共4页
青铜兵器是青铜时代耀眼的明珠,其中青铜剑最为引人注目。本文从青铜剑的成分组成、铸造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三方面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为青铜器的防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青铜 古剑 铸造技术 分析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关晓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8年第3期427-434,共8页
清代以后,青铜编钟的研究与制作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第1阶段,关于青铜编钟的研究开始跳出旧式金石学的范畴;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后期为第2阶段,青铜编钟的相关研究... 清代以后,青铜编钟的研究与制作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第1阶段,关于青铜编钟的研究开始跳出旧式金石学的范畴;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后期为第2阶段,青铜编钟的相关研究逐渐拓展开来,尤其是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以曾侯乙编钟研究和复制为中心所开展的工作,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青铜编钟的一些模糊认识,将青铜编钟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为青铜编钟的制作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第3阶段,随着青铜编钟考古实物的不断增加,对青铜编钟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青铜编钟的制作与应用也逐渐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编钟 技术史 考古学 礼乐文化
下载PDF
汉代编钟制作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关晓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27-36,共10页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 春秋战国是编钟制作应用的鼎盛时期,而汉代以后钟乐则在总体上走向了衰落.目前学术界对此历史变化还缺少全面系统的研究.拟结合对现存实物及画像石等内容及社会背景的考察,来讨论汉代编钟的制作和应用规范问题,从制作技术、音律、配伍组合应用、应用等级规定和礼仪之外的应用等方面揭示汉代钟乐面貌,为探讨礼乐文明在汉代的演进变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编钟 汉代 技术史 考古学
下载PDF
凤翔地区出土春秋铜建筑构件的检测分析
7
作者 贾腊江 赵丛苍 +5 位作者 金普军 凌雪 柳小明 张尚欣 付倩丽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4-669,共6页
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能谱仪和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凤翔出土的青铜建筑构件以及相关文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凤翔出土铜建筑构件含铜量在73%~83%之间,含锡量在10%-18%之间,含铅量在1%~10%,为铅锡铜三元合金;... 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能谱仪和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凤翔出土的青铜建筑构件以及相关文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凤翔出土铜建筑构件含铜量在73%~83%之间,含锡量在10%-18%之间,含铅量在1%~10%,为铅锡铜三元合金;铜建筑构件的铅同位素关系图显示其与礼县几乎完全重合,涵盖了宝鸡县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分布范围,说明凤翔青铜构件系由秦人自己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铜建筑构件 铅同位素 秦代科技
下载PDF
浅析不同时代产品的形态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贾锐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第9期110-111,119,共3页
不同时代的产品,具有各自的特点,也指引着下一个时代产品形态发展变化的方向。通过对不同时代的产品形态进行的分析,总结了形态特点,发掘了产品形态演变规律,思考了未来产品物质形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产品 形态 时代 功能 演变
下载PDF
铅同位素比值法研究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瑞亮 金正耀 +3 位作者 陈彪 田建花 万欣 李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8-625,共8页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对该墓地出土的7件青铜样品进行了成分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成分测试结果显示7件样品中有4件为铅锡青铜,2件为锡青铜,1件未知,器物功用和合金性能基本相匹配;铅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部分器物的铜料不大可能来自内蒙古林西大井、辽宁红透山以及山西中条山等铜矿; 5件铅含量大于2%的样品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 685~17. 941、15. 530~15. 612、38. 080~38. 404,其铅料来自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的可能性极大。本研究有助于探索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同时为研究战国时期辽西与辽东半岛的金属资源贸易和流通以及辽东半岛资源开发历史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合金技术 矿料来源 青城子铅锌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扫描电镜-能谱仪 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
下载PDF
再论“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卫荣 董亚巍 +1 位作者 万全文 王昌燧 《南方文物》 2007年第2期41-48,132,共9页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并以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的模拟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中国古代“失蜡工艺”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焚失法”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失蜡工艺”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铸造“西洋风格”的佛像传入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史理论 青铜时代 失蜡工艺 曾侯乙尊盘 焚失法
下载PDF
中国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对其装饰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茜 李庆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76-78,共3页
本文通过梳理青铜冶炼技术及铸造技术的发展演变,阐述了技术的发展对设计艺术的影响,从而论证了艺 术设计是以技术为依托、为载体。
关键词 中国 装饰艺术 青铜器 冶炼工艺 分铸法 印模法
下载PDF
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部分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鑫光 刘萌萌 +2 位作者 李秀辉 潘路 张东峰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1447-1451,共5页
通过青铜器遗留工艺痕迹观察,结合前人关于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研究成果,对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的19件青铜器制作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19件青铜器延续使用了商晚期广泛使用的浑铸工艺。为了定位、控制壁厚和增加强度,部... 通过青铜器遗留工艺痕迹观察,结合前人关于商周青铜器铸造技术的研究成果,对山东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的19件青铜器制作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19件青铜器延续使用了商晚期广泛使用的浑铸工艺。为了定位、控制壁厚和增加强度,部分器物使用了盲芯、金属垫片、加强筋辅助工艺,其中盲芯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其在前掌大墓地铜器铸造中还未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技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史 商末周初 前掌大墓地 青铜器 铸造工艺
下载PDF
中国犀皮漆工艺刍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而可 《中国生漆》 2021年第2期46-54,共9页
本文阐述了犀皮髹漆工艺的历史与古代犀皮漆器的基本面貌、犀皮漆的产地、工艺概况以及新探索。
关键词 犀皮 漆器 髹漆 工艺 历史
下载PDF
炒勺探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学智 《饮食文化研究》 2007年第3期49-56,共8页
炒勺(大马勺、炒瓢)、煸锅是餐饮业和百姓的家庭厨房中随处可见的烹调工具。这种烹调工具是什么时代发明创造出来的呢?可能很多人知道筷子是什么时代产生的,但却回答不出炒勺的产生年代。该文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器形的出现... 炒勺(大马勺、炒瓢)、煸锅是餐饮业和百姓的家庭厨房中随处可见的烹调工具。这种烹调工具是什么时代发明创造出来的呢?可能很多人知道筷子是什么时代产生的,但却回答不出炒勺的产生年代。该文通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器形的出现到器物的产生两大方面和烹调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食用原料、烹调工艺的丰富发展过程着手,进行了科学系统分析,得出了目前最为权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器 青铜器 钢铁技术 食料拓展 烹饪工艺
下载PDF
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探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海洁 黄鹰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通过对典型青铜器种类及器形发展变化的考察,探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夏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800—前1600年时,为弥补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出现了修补性铸焊;商代前期至中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时,青铜器... 通过对典型青铜器种类及器形发展变化的考察,探析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夏代中后期约公元前1800—前1600年时,为弥补薄壁空腔青铜器的铸造缺陷,出现了修补性铸焊;商代前期至中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300年时,青铜器体积变大、铜鼎由圆变方,这种改变催生了刻意划分部件的拼铸焊接;整个夏商时代,青铜器的形制逐渐复杂,使许多附件与器身之间都需要通过铸焊技术进行连接;此外,为追求更加锋利的刃部,商代中后期出现了以陨铁为刃青铜为身的铸焊连接兵器。文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青铜器铸焊技术的产生、应用及发展特征。研究表明,铸焊技术是中国古代辉煌青铜文明的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焊技术 青铜器 中国古代焊接技术 古代铸造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金银细金工艺钎焊技术的应用及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海洁 黄鹰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3,共6页
中国金银器自古便蕴含着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细金工艺是古代金银器制造的主要技术,钎焊则是细金工艺的技术核心。本文通过结合典型文物,对细金工艺技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将中国古代细金工艺钎焊技术按照加工目的分为两类:一是将... 中国金银器自古便蕴含着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细金工艺是古代金银器制造的主要技术,钎焊则是细金工艺的技术核心。本文通过结合典型文物,对细金工艺技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将中国古代细金工艺钎焊技术按照加工目的分为两类:一是将附饰连接为整体的钎焊;二是细金工艺专项技法中的钎焊。研究发现,细金工艺钎焊技术是中国古代精细钎焊技术的滥觞,促进了金属器型的精细化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金属技术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细金工艺 金银器 古代焊接 技术史
原文传递
红铜铸镶青铜器的几个技术和艺术问题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百舸 胡钢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133,共12页
红铜铸镶作为一种青铜器装饰工艺,在东周时期存续了较短的时间。红铜铸镶可以分为透镶和半镶两类,其中半镶红铜的固定又存在"自带支钉"以及"使用芯撑固定"两种不同的技法,通过X射线成像分析可以有效地进行甄别。从... 红铜铸镶作为一种青铜器装饰工艺,在东周时期存续了较短的时间。红铜铸镶可以分为透镶和半镶两类,其中半镶红铜的固定又存在"自带支钉"以及"使用芯撑固定"两种不同的技法,通过X射线成像分析可以有效地进行甄别。从红铜铸镶的工艺演变来看,透镶属于早期的探索,然后过渡到成熟期的半镶,其艺术风格影响了其他一些青铜器;最终红铜铸镶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局限,逐渐让位于其他装饰工艺。从最初简单几何纹以及少量龙纹的透镶,发展到纹饰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布局工整的半镶的过程,伴随着铸镶青铜器种类的显著变化。铸镶工艺的发展,与青铜容器的实用性和装饰需求有密切的联系。此外,半镶的复杂红铜纹饰,在形制相近的不同青铜器上,存在两类截然不同的细节处理,这些信息能为铸镶铜器的生产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红铜铸镶 技术史 艺术史
原文传递
滕州前掌大墓地“于屯”村IIIM308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鑫光 李秀辉 +3 位作者 潘路 张东峰 吕文 韩仁锁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于屯"村北墓区为前掌大"史"氏族团"分裂"而来的"鸟"氏支族墓区,其中I I I M308和I I I M309为"鸟"氏支族具有特殊身份的高级贵族夫妻异穴并葬墓。本文对I I I M308出土8件铜礼器进... "于屯"村北墓区为前掌大"史"氏族团"分裂"而来的"鸟"氏支族墓区,其中I I I M308和I I I M309为"鸟"氏支族具有特殊身份的高级贵族夫妻异穴并葬墓。本文对I I I M308出土8件铜礼器进行材质分析及制作工艺考察,8件铜礼器的材质以铅锡青铜为主,皆为浑铸成型,采用了金属垫片、加强筋等工艺措施来保证铸造质量。9件"鸟"字铭文铜器,"鸟"字铭文形状可分为两组,可能系两个不同铸造作坊或前后两批次铸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史前掌大墓地铜器技术
原文传递
郑韩故城热电厂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宏英 李秀辉 +1 位作者 李延祥 蔡全法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郑韩故城热电厂墓地出土的1 5件青铜器进行了分析,发现1 5件铜器的材质为铅锡青铜、锡青铜;制作工艺为铸造和热锻。热电厂墓地为东周时期郑韩故城贵族墓地,青铜器的初步分析研究为研究郑韩故城冶... 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郑韩故城热电厂墓地出土的1 5件青铜器进行了分析,发现1 5件铜器的材质为铅锡青铜、锡青铜;制作工艺为铸造和热锻。热电厂墓地为东周时期郑韩故城贵族墓地,青铜器的初步分析研究为研究郑韩故城冶铸技术状况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郑韩故城 青铜器 制作技术
原文传递
商周时期圈足铜器的三角形加强筋技术浅析
20
作者 孙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5,共8页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三角形加强筋技术主要用于觚、尊、簋、卣、壶、瓿、盘等圈足器的底部与圈足连接处,纵向延伸,上端较粗,承接铜器外底,下端向下延伸逐渐变细,多为等距或对称分布。加强筋的大小、数量多少的设置,根据器形因器而异,铜...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三角形加强筋技术主要用于觚、尊、簋、卣、壶、瓿、盘等圈足器的底部与圈足连接处,纵向延伸,上端较粗,承接铜器外底,下端向下延伸逐渐变细,多为等距或对称分布。加强筋的大小、数量多少的设置,根据器形因器而异,铜觚器体修长,圈足较高,加强筋多为2条或4条,纵向延伸较长,而铜簋、方彝等,底部面积较大,圈足粗矮,加强筋数量相对较多,纵向延伸较短。三角形加强筋技术起源于商代早期郑州商城陶鼎、铜鼎鼎耳与口沿连接处采用的加强筋技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比较盛行,延用至春秋早期。商代晚期圈足铜器上使用较多,但又不仅限于圈足器,部分带鋬器,如爵、斝等,鋬的两端与鋬下腹壁连接处也有发现。其功能在于防止铸件连接处因凝固收缩的应力作用而出现裂纹,强化圈足器器底与圈足之间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加强筋 铸造技术 青铜器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