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troduction of European Fortification in the Late Ming Period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g Cheng Yu Yueyua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2期18-70,共53页
In the late Ming period,Xu Guangqi and other Catholic literati were actively involved with military affairs because of the invasion of the Manchu forces and the threat of uprisings.The story of how they imported Europ... In the late Ming period,Xu Guangqi and other Catholic literati were actively involved with military affairs because of the invasion of the Manchu forces and the threat of uprisings.The story of how they imported European cannons and gunners from Macao is now quite famous.However,the introduction of European fortifications,mainly the trace Italienne,in the same period is still relatively unknown.Xu Guangqi and his student Sun Yuanhua exerted considerable efforts in advocating European-style bastions.Xu not only received help from Jesuits,but also support from some Fujianese who were familiar with Intramuros,the Spanish walled city of Manila.In addition to Xu and Sun,Han Lin and Han Yun(also Xu’s students)prepared a Chinese treatise on European fortification architecture based on Italian sources and tried to put the knowledge into practice.Another relevant figure is Ma Weicheng,who allegedly directed the building of 32 angled bastions in three cities around 1640.Although a few recorded writings and practices of constructing European-style fortification appear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soon afterwards the art of trace Italienne met its end prematurely in China.To a great extent,the swift collapse of the Ming dynasty eliminated the possibility of spreading the new defense technology.Throughout the eighteenth century,the Qing dynasty enjoyed long-term peace,and the warfare at the frontiers brought few threats to the city walls.There was thus little urgency to develop innovative defensive works and European fortification sunk into oblivion until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TIFICATION FIREARMS technology transfer Jesuit ming history MILITARY history
下载PDF
Beyond Agricola: The Multiple Origins of European Knowledge in Adam Schall von Bell’s Chinese Mining and Metallurgy Handbook Kunyu Gezhi(1640) 被引量:1
2
作者 Alexander JOST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年第1期58-89,共32页
In 2015, a previously unknown manuscript was discovered in the Nanjing Library. It contained a Chinese mining and metallurgy handbook,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copy of the Kunyu gezhi 坤輿格致, known as the lost Chines... In 2015, a previously unknown manuscript was discovered in the Nanjing Library. It contained a Chinese mining and metallurgy handbook, and was identified as a copy of the Kunyu gezhi 坤輿格致, known as the lo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eorgius Agricola’s(1494–1555) De re metallica(1556) by Jesuit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 A closer look at the text, however, reveals that, besides parts of Agricola’s book, content by at least four other European authors was included: Vannoccio Biringuccio(1480–1539), Modestinus Fachs(?–before 1595), Lazarus Ercker(1528/30–1594), and José de Acosta(1539/40–1599/1600).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how their books became available in China, why they were selected as sources for the Kunyu gezhi, and how they were eventually used and incorporated. From this,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Schall and his collaborators spared no effort to conduct this ambitious knowledge transfer project, and to present European technology at its best to the empe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SUITS translation De re metallica Kunyu gezhi AGRICOLA Adam Schall von Bell history of ming history of metallurgy knowledge transfer ming dynasty
下载PDF
Unraveling the Pattern Weaving Technology in Ming Dynasty
3
作者 阙碧芬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6年第5期145-149,共5页
Th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inherited the lens-standing culture in China, of course including the textile technology. Besides a large amount of sinsle color damask silk, many pattern woven silk including dragon r... Th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inherited the lens-standing culture in China, of course including the textile technology. Besides a large amount of sinsle color damask silk, many pattern woven silk including dragon robes, patterned costumes and luxurious silk textiles are found in complicated and colorful pattern woven brocade called zhuang hua. It was prevailed in Ming dynast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the name chuang hua recorded in relate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se pattern silk and brcrade were produced by the advanced pattern weavin8 technology, which was well developed in Ming dynasty. From historical documents of"Tian gong kai wu", Exploitation of the works of nature, there is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raw loom (hua Io ji) which can weave normal patterned textiles.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o produce dragon robes needed much more high technique, similar to the hua Io )i but more complicated and difficult. A big draw loom is found to weave Nanjing Yen brocade today inherits the technolosy to weave zhuang hua brocade. After sort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t is found that some records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existed materials, both the silk textiles and weaving technology. With these evidence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this dissertatien tries to unravel the pattern weaving technolosy in the Mi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tern weaving draw loom textile history Tian gong kai wu ming dynasty.
下载PDF
明代南曲戏文“分出”体制的形成与戏曲史意义
4
作者 陈志勇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分出”是明传奇剧本体制形成的重要标志,而早期的南曲戏文存在“隐性分出”和“显性分出”两种形态。晚明时期艺人演出本和坊刻阅读本优化了宋元及明前期南戏按人物上下场分出的方式,摸索出人物上下场、场景整一性和情节整一性相结合... “分出”是明传奇剧本体制形成的重要标志,而早期的南曲戏文存在“隐性分出”和“显性分出”两种形态。晚明时期艺人演出本和坊刻阅读本优化了宋元及明前期南戏按人物上下场分出的方式,摸索出人物上下场、场景整一性和情节整一性相结合的分出标准。明代南曲戏文分出体制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就艺人演出本而言,分出是便于舞台表演;就坊刻阅读本而言,分出是便于读者阅读;就文人编创本而言,分出更多是剧作家对剧坛通常做法的认可和固定。折子戏流行和公共话语交流所产生的“散出身份确立”与“群体共同交流”的需要,也是分出体制形成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分出体制的形成包含着艺人、书客和剧作家对戏剧内外结构的理解,反映出演本与读本、作者(编者)与读者之间微妙的离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传奇 南曲戏文 分出标目 剧本体制 戏曲史
下载PDF
明代天师符箓权问题探讨——以《皇明恩命世录》为中心
5
作者 黄定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56-63,共8页
符箓权是天师道政治和经济权力的重要体现。《皇明恩命世录》是明代张真人(以下按照习惯统一称天师)家族所受皇恩的记录,其中涉及符箓权的内容有8条,体现了明代天师与帝王、家族、地方、僚属等的复杂关系:一、符箓特权的不断被侵害体现... 符箓权是天师道政治和经济权力的重要体现。《皇明恩命世录》是明代张真人(以下按照习惯统一称天师)家族所受皇恩的记录,其中涉及符箓权的内容有8条,体现了明代天师与帝王、家族、地方、僚属等的复杂关系:一、符箓特权的不断被侵害体现了符箓垄断权与符箓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度牒的恩赏反映了天师与王权面对社会现实矛盾时的相互调适;二、符箓特权被侵害的事实体现了天师官僚贵族化后家族内部的利益矛盾,并通过天师教位继承问题集中反映出来,嫡长子继承制对明代中后期天师道发展意义重大;三、君王的敕诏揭示出依附在符箓权上的巨大利益及彼时天师与宗族、地方及僚属关系的复杂微妙;四、符箓权的矛盾衍生出天师家族继承权问题,并延伸出明代天师的致仕惯例和君王的赐婚惯例,表明寄生在王权上的天师及天师道的世俗性。可以说,通过《皇明恩命世录》中的符箓权问题,大体可以管窥明代天师的生存境况,进而看到明代龙虎山天师道盛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明恩命世录》 符箓权 明代天师 天师道
下载PDF
医社、药市、信仰:明清杭州吴山的医疗社会
6
作者 冯玉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 明清时期,经历代沿传累积,以杭州吴山及周边街区为中心,形成一个以医者、药商、民众为主体,包括医学、诊疗、药市、信仰等多维空间在内的医疗社会。在杭州的城市空间中,吴山处西湖东南之畔,又临杭州商业中心清河坊街,为人口密集、商业繁盛、文社汇聚之地。尤其特别之处,吴山为城中之山。山上庙宇林立,山顶平升处有药王庙矗立,既是药商同业祭祀聚会之处,又是民众祈拜安康之所。山间有侣山堂,是张志聪、高世栻等行医讲学处,亦为后人所言钱塘医派的主要活动地。吴山之侧还有名医汇集。在山下及坊街上,诸多知名药堂、药铺开设于此。时间序列上的累积,街区空间上的汇集,体现了医、病、药之间紧密的市场和社会关联,构建起以吴山为中心的医疗社会。这一医疗社会既呈现了以医者、药商为主体的医疗行业之链,也是杭州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植并嵌合于杭州的历史进程及民众的生活空间中。它既为在地民众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也维系着医疗共同体的存续发展。明清杭州吴山的医疗社会的构成及其功能表明,“医疗社会”不只具有学科及认知意义,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也是具化可见的历史实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杭州吴山 信仰 药市 医社 区域社会史
下载PDF
“Neo-Confucian(ism)”概念的翻译、流传与阐发——以冯友兰的学术生涯为中心
7
作者 连凡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冯友兰在美国留学期间(1920-1923)使用并阐发了西方创造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回国后(1924-1926)首次将其翻译为中文“新儒家(学)”概念。其后由于建构宋明儒学史的需要,加上“新儒学”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1932年底以后,冯友兰... 冯友兰在美国留学期间(1920-1923)使用并阐发了西方创造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回国后(1924-1926)首次将其翻译为中文“新儒家(学)”概念。其后由于建构宋明儒学史的需要,加上“新儒学”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1932年底以后,冯友兰在其中论著中转而使用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内的传统“道学”概念来指称宋明新儒学。但李石岑(1926)、谢扶雅(1928)、陈寅恪(1934)等人都在冯友兰的影响下使用了这一概念。20世纪40年代以后,“新儒家(学)”概念又被用来指称现当代等其他时代的新儒家(学),标志着这一概念在当时国内学术界通行起来。20世纪50年代前后,卜德翻译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等论著的流行,又促进了“Neo-Confucian(ism)”概念的普及。在“Neo-Confucian(ism)”概念的传播及阐发过程中,继承宋明新儒学并倡导返本开新的海内外现代新儒家(以冯友兰、狄百瑞为代表)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新儒家 道学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下载PDF
超越《明儒学案》局限 建构黔中王门心学体系
8
作者 李萍 王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黔中王门独立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一直与《明儒学案》有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审视了《明儒学案》对已有的黔中王门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的影响,认为目前关于黔中王门合理性的论证,仍然沿袭《明儒学案》的思路,严重阻... 黔中王门独立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一直与《明儒学案》有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审视了《明儒学案》对已有的黔中王门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的影响,认为目前关于黔中王门合理性的论证,仍然沿袭《明儒学案》的思路,严重阻碍了当代黔中王门心学体系建构的广度和深度。本文拟从历史与建构的辩证关系入手,充分肯定建构黔中王门的现实意义。本文主张,应当突破仅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大心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心学体系的模式,要将阳明“龙场悟道”之后的言行实践作为黔中王门心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当代社会传承阳明心学的时代需要和贵州文化的地方特色,跳出仅从学术和历史角度研究黔中王门的局限,提倡从实践和精神史的角度拓展阳明心学现代转换的路径,从而打开黔中王门心学体系建构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王门 明儒学案 不言之教 实践史 精神史
下载PDF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著的明清诗词书写
9
作者 葛文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自1901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在其《中国文学史》中首次介绍明清诗词,至2022年中国香港学者张隆溪《中国文学史》的明清诗词书写,120余年来,英语世界先后有七部中国文学史著对明清诗词保持关注。在发轫期、发展期与深化期等不同阶段,英语... 自1901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在其《中国文学史》中首次介绍明清诗词,至2022年中国香港学者张隆溪《中国文学史》的明清诗词书写,120余年来,英语世界先后有七部中国文学史著对明清诗词保持关注。在发轫期、发展期与深化期等不同阶段,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对明清诗词的书写,从诗人词人与作品的简单介绍,到具体的批评与丰富的史述,反映了其逐步走向系统化、深入化的学术过程。文学史著的书写侧重点映射出不同编者的研究风格,折射出英语世界学者对明清诗词评判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中国文学史 明清诗词 书写 海陶玮 翟理斯 张隆溪
下载PDF
论明代女教书籍出版的社会秩序建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思雨 李明杰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 明代女教书籍出版数量居历朝之冠,出版主体的身份明显趋于多样化,女性编撰者有皇后、太后、贵妃与民妇,男性编撰者有文官、藩王与士大夫,官、私、坊皆有刊刻。本文借鉴身份认同理论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明代出版女教书籍陡然增多的深层社会原因,探寻明代女教书籍出版对于当时社会秩序的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教书籍 出版史 社会秩序 明代
下载PDF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史观与复古旨归
11
作者 黄鹏程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0,159,共12页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立身志意融合统一。首先,浙东文人以体、法浑融的三代之文为起点,建构起宗经、尊古而审时的文学史观,“文”的历时叙述与“时”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其次,浙东文人聚焦古律之变,提倡诗歌音调的尚古。尊尚... 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立身志意融合统一。首先,浙东文人以体、法浑融的三代之文为起点,建构起宗经、尊古而审时的文学史观,“文”的历时叙述与“时”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其次,浙东文人聚焦古律之变,提倡诗歌音调的尚古。尊尚古体诗的创作风气与讲求协和音调、反对诗歌律化的理论旨趣相辅相成,寄寓了浙东文人的政治理想。再次,浙东文人的立身志意与文学正变观念相互交织,君子之志彰显文学师古的主体价值,形成“人”与“文”的精神同构。最后,“流而为文人”、正变诗风、复古气象等论说,关涉明代文学复古路径的意、辞分衍。元明之际,浙东文人的文学复古与明中后期转向审美化、精细化的文学复古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之际 浙东文人 文学史观 文学复古
下载PDF
明清时期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张沁兰 方宝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5-118,共14页
明清时期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大规模向东南亚、琉球与日本等国传播,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传播主要是基于福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背景、通过移民在祖籍地所崇祀的神祇“分身”或“分香”方式予以实现,其外传的途径... 明清时期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大规模向东南亚、琉球与日本等国传播,成了中华传统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传播主要是基于福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背景、通过移民在祖籍地所崇祀的神祇“分身”或“分香”方式予以实现,其外传的途径与福建海外移民的迁徙路线大体一致。福建沿海各地的主要民间神祇伴随移民传往海外后,逐步形成了一个个海外福建宗教信仰文化圈,呈现出祖籍地神祇信仰、血缘祖先崇拜、实用功利性、多元融合性等特点。海外福建移民在寓居地积极创建各种祖籍地的庙宇,参与各种族亲宗教信仰等活动,在积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维护华侨社会团结、保障华侨基本权益、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史 福建 宗教信仰 移民 海外传播
下载PDF
儒学的身体转向及其文明史意义--重思晚明儒学中的泰州学派
13
作者 赖区平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以儒学身体观为线索,从文明史和儒学史的交互视野,可以看到儒学在晚明时代发生了一次“身体转向”,即从以心为本转到以身为本,这种转向不只是内容上的修补,更是结构上的变革。由此可见以王心斋为核心的泰州学派在儒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及... 以儒学身体观为线索,从文明史和儒学史的交互视野,可以看到儒学在晚明时代发生了一次“身体转向”,即从以心为本转到以身为本,这种转向不只是内容上的修补,更是结构上的变革。由此可见以王心斋为核心的泰州学派在儒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及其在现代性叙事中的文明史意义。从“心本”到“身本”的结构转换,与西方文化中从意识到身体的转换有类似之处,但二者也有差别。从以身为本的一体感应论逻辑中,可以发现关于现代性的另一种叙事,即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儒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儒学 泰州学派 身体转向 儒学史 文明史
下载PDF
清代官修《明史》对丘濬的书写——以汤斌《拟明史稿》为中心
14
作者 苏循波 陶继双 《南海学刊》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拟明史稿》中的《丘濬传》是清朝康熙时期官修《明史》的初期史稿,由理学家汤斌撰写。汤斌对丘濬的书写,主要集中于“文章”“道德”两个方面。其中在“文章”方面,他肯定了丘濬学识“博综”,同时也暗示其理学造诣“精微”不足;在“... 《拟明史稿》中的《丘濬传》是清朝康熙时期官修《明史》的初期史稿,由理学家汤斌撰写。汤斌对丘濬的书写,主要集中于“文章”“道德”两个方面。其中在“文章”方面,他肯定了丘濬学识“博综”,同时也暗示其理学造诣“精微”不足;在“道德”方面,他肯定了丘濬的廉介和淡泊名利,却刻意突出丘濬性格之偏隘,甚至将弘治时期的一些政治纷争内化为其性格特征。《丘濬传》的这种书写模式不仅影响了其后的416卷本《明史》、王鸿绪《明史稿》对丘濬的评价,也被殿本《明史》所继承,形成了清朝官方对丘濬的基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濬 清代 《明史》 汤斌 《拟明史稿》
下载PDF
“阴阳”与“四行”交汇:一项关于明清之际风的知识史的研究
15
作者 刘洪君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风的自然知识,士人常以阴、阳气术语来阐释风的形成。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的“四元行说”。从“阳迫阴成风”到“燥热气成风”,部分士人在西学影响下对风的阐释与传统之间出现一定的裂痕。士人对风原理的讨... 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风的自然知识,士人常以阴、阳气术语来阐释风的形成。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带来了西方的“四元行说”。从“阳迫阴成风”到“燥热气成风”,部分士人在西学影响下对风的阐释与传统之间出现一定的裂痕。士人对风原理的讨论具有进步意义,并尽可能远离了神秘主义的占风术。但不论是“阴阳”还是“四行”,都属于前近代知识范式。相比于同时期法国科学先驱笛卡尔对风的研究,中国士人的风知识大部分仍根植于旧有学说和汲取传入之西学,并没有显示太多以新方法获取新知识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知识史 中西科学交流
下载PDF
明代词论之“主情与近俗”论略
16
作者 彭志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68-81,共14页
“主情与近俗”是明代词论中一对颇为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两宋金元的词论中,多有关涉词之主情、雅俗的阐述,这些为明代词论同类话题的诠解提供了思考基础。明前期,叶蕃、陈敏政、梁桥等人推崇词之教化主理,而强调词之主情是明代中后期词... “主情与近俗”是明代词论中一对颇为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两宋金元的词论中,多有关涉词之主情、雅俗的阐述,这些为明代词论同类话题的诠解提供了思考基础。明前期,叶蕃、陈敏政、梁桥等人推崇词之教化主理,而强调词之主情是明代中后期词论的重要话题,对其发展有所贡献的主要有张綖、周逊、王世贞、沈际飞、陈子龙等人。就明代词论中雅俗观的嬗递情形来看,前期词学批评以雅正刚健为主流,中期众多词论者倡导近俗观念,而后期论述又复归至雅正之途。明代词论关涉主情与近俗的阐述,对清人的启发意义颇大。对明代词论之“主情与近俗”展开细读剖析,可还原千年词学史的重要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词论 主情 近俗 词学史
下载PDF
论明代士大夫的“靖难”史书写
17
作者 杨德会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明廷官方与民间有关“靖难”史的书写可谓截然对立:明官方极力美化明成祖、丑化明惠帝君臣,民间则反其道而行之。明代士大夫在书写策略上改弦更张,同时美化明成祖与明惠帝君臣,试图以此调和双方的矛盾。为此,明代士大夫在“靖难”史书... 明廷官方与民间有关“靖难”史的书写可谓截然对立:明官方极力美化明成祖、丑化明惠帝君臣,民间则反其道而行之。明代士大夫在书写策略上改弦更张,同时美化明成祖与明惠帝君臣,试图以此调和双方的矛盾。为此,明代士大夫在“靖难”史书写中提出“成祖宽仁论”“天命论”“事功论”“建文逊国论”等论述。然而,明官方在为明惠帝正名的问题上始终表现消极,民间也继续歌颂明惠帝君臣、排斥明成祖,致使士大夫的调和书写沦为空谈。民间的书写成为后人对“靖难”史的集体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官方 “靖难”史 历史书写 士大夫
下载PDF
“景泰十才子”群体考辩——兼论钱谦益的明诗史建构
18
作者 宋子乔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在过往文学史论中,大多认为“景泰十才子”是活跃于景泰年间的文人群体。结合各类史料文献与诗文别集,考察发现“景泰十才子”早在永乐、宣德年间就已登上文坛。这个文学群体的名称在不同阶段曾发生演进,分别有“十才子”“金陵十才子... 在过往文学史论中,大多认为“景泰十才子”是活跃于景泰年间的文人群体。结合各类史料文献与诗文别集,考察发现“景泰十才子”早在永乐、宣德年间就已登上文坛。这个文学群体的名称在不同阶段曾发生演进,分别有“十才子”“金陵十才子”“吴下十才子”“宣德十才子”等多个称号。“景泰十才子”的群体称号与具体成员经由钱谦益《列朝诗集》的提炼才逐步形成,随着《明史》《四库全书总目》的编写而盖棺定论。钱谦益推许这个文学群体,除了因为他在明诗史建构时的流派与门户意识,还与其欲使先人不朽的私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泰十才子 金陵十才子 钱谦益 《列朝诗集》 明诗史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探析
19
作者 翁贺凯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5-11,共7页
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其理论特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底色,它深刻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为什么人的问题,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 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其理论特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底色,它深刻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为什么人的问题,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的理论特色,反映的是体用的一致性、统一性、贯通性,亦即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统一性、贯通性;坚持守正创新、牢固树立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的理论亮色,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有一些理论创新,展现出一种大历史观的广阔的理论气象和宏大的理论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而继续向前发展,更加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至上 明体达用 守正创新 大历史观
下载PDF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文学述论
20
作者 潘志刚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的人生履历丰富,著作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他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文词曲类作品,还有兵书、书法等著作,显示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景观。官抚辰诗歌雄杰之气与禅韵之风并存,其词作展示了乱世的别情与柔情,体现出词家本... 晚明黄冈士人官抚辰的人生履历丰富,著作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泛。他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文词曲类作品,还有兵书、书法等著作,显示出他独特的文学创作景观。官抚辰诗歌雄杰之气与禅韵之风并存,其词作展示了乱世的别情与柔情,体现出词家本色特征。官抚辰是儒家思想践行者,其散文以书、议、序类最为亮眼,创作主体意识强烈,塑造了晚明一位坚硬不屈、具有担当的士人形象。官抚辰无疑是明清之际湖北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黄冈 文学景观 官抚辰 湖北文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