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accuracy i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for Holter monitoring 被引量:8
1
作者 Kai JIANG Chao HUANG +1 位作者 Shu-ming YE Hang CH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9期751-756,共6页
Atrial fibrillation(AF)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growing epidemiological problem in the world,with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e.g.,Holter) monitoring is commonly use... Atrial fibrillation(AF)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growing epidemiological problem in the world,with a substantial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e.g.,Holter) monitoring is commonly used for AF diagnosis and therapy and the automated detection of AF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due to the vast amount of information provided.This study presents a combined method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 in AF detection.Firstly,we detected the suspected transitions between AF and sinus rhythm using the delta RR interv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curve,which were then classified by a combination analysis of P wave and RR interval.The MIT-BIH AF database was used for algorithm validation and a high sensitivity and a high specificity(98.2% and 97.5%,respectively) were achieved.Further,we developed a dataset of 24-h paroxysmal AF Holter recordings(n=45)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which yielded satisfactory accuracy(sensitivity=96.3%,specificity=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Delta RR interv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curve holter monitoring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Sick Sinus Syndrome by Holter Monitoring and Follow-up Studies 被引量:1
2
作者 Zong Pu et 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hanghai 200032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9期65-65,共1页
In 95 patients (55 men and 40 women .aged 20 to 84 year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SSS).24-hour monitoring
关键词 SNRT DCG Evaluation of Sick Sinus Syndrome by holter monitoring and Follow-up Studies
原文传递
母儿Holter监护与传统多普勒胎心监护在临产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萌 谷晔红 《中国医药》 2020年第5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母儿Holter监护与传统多普勒胎心监护在计划阴道分娩孕妇临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产科住院计划阴道分娩孕妇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孕... 目的探讨母儿Holter监护与传统多普勒胎心监护在计划阴道分娩孕妇临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产科住院计划阴道分娩孕妇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孕妇临产后使用母儿Holter监护仪,对照组使用传统多普勒胎心监护。比较2组阴道分娩者分娩时限和胎心监护活跃期1 h内胎心率曲线累计中断次数、宫缩曲线累计中断次数、异常图形频次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以及阴道分娩者的分娩时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胎心监护活跃期1 h内胎心率曲线累计中断次数和宫缩曲线累计中断次数均少于对照组[(12.0±2.2)次比(20.0±2.5)次、(8.0±1.8)次比(21.8±2.0)次],异常图形多于对照组[(21.0±4.3)次比(18.0±2.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儿Holter监护具有临床采集数据精确、降低临床误判率、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孕妇阴道分娩更加舒适的优势,用于临产后阴道分娩孕妇效果优于传统多普勒胎心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儿holter监护 电子胎心监护
下载PDF
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胎心监测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秀美 蔡益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8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行胎心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孕34~41周的200例孕妇,同时采用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进行胎心监测,计算并比较母儿心率混淆率。结果 Holter监护仪在全程及母体高运动周期时母儿心率混淆率分别为... 目的比较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行胎心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孕34~41周的200例孕妇,同时采用Holter监护仪与多普勒进行胎心监测,计算并比较母儿心率混淆率。结果 Holter监护仪在全程及母体高运动周期时母儿心率混淆率分别为7.5%及4.5%,显著低于多普勒胎心监测(22.5%,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种监测的一致性均较弱(Kappa系数分别为0.324、0.236)。在母体低运动周期,两种监测的母儿心率混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适中(Kappa系数为0.485)。结论 Holter监护仪较多普勒胎心监测能够降低母儿心率混淆率,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胎心监测 holter监护仪 多普勒胎心监测 母儿心率混淆
下载PDF
Holter辅助CDFI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研究
5
作者 李春 孙艳芳 +2 位作者 杨一 王会敏 周思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7-371,共5页
本文探讨母胎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测(Holter)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Tei指数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选取进行产前登记、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出现胎儿窘迫症状的孕妇作为窘迫组,同期未出现胎儿窘迫症状的100例孕妇作为对... 本文探讨母胎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测(Holter)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Tei指数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选取进行产前登记、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出现胎儿窘迫症状的孕妇作为窘迫组,同期未出现胎儿窘迫症状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CDFI检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血流比值(S/D)、Tei指数。结果显示,窘迫组的PELV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窘迫组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PI、RI、S/D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窘迫组的Tei指数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PELV测定值预测胎儿窘迫的最佳临界值为18.68%,曲线下面积为0.655;PELV+脐动脉S/D值+大脑中动脉S/D值+Tei指数联合预测胎儿窘迫的灵敏度为90.57%、特异度为87.00%。临床上,单独用Holter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敏感性较差,作为辅助手段联合CDFI、Tei指数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胎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 TEI指数 宫内窘迫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检查与Holter监测102例对比分析
6
作者 唐小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10期972-972,1036,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差异,评价Holter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对102例分别有胸闷、心悸、气促、乏力、阵发性胸痛等自觉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Holter检...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差异,评价Holter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方法:对102例分别有胸闷、心悸、气促、乏力、阵发性胸痛等自觉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进行Holter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Holter检查出不同程度异常72例,占71%。结论:对有自觉症状患者,常规心电图正常时,应进一步做Holter监测,以免漏诊、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觉症状 holter监测
下载PDF
不明原因心悸患者207例iHolter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德祥 陈守强 +2 位作者 边晓媛 徐莉 贾书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6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对不明原因心悸的诊断价值。方法: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均随身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嘱患者若出现心悸,可随时发送心电图。对传送至监护中心的每条心电图,医生均予以诊...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对不明原因心悸的诊断价值。方法: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均随身佩戴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采用CM1、CM5双通道记录,嘱患者若出现心悸,可随时发送心电图。对传送至监护中心的每条心电图,医生均予以诊断并回复;若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等心电异常,及时电话通知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用户摘机后,均将预警器进行USB回放,并出具报告。结果:207例不明原因的心悸患者中,佩戴iHolter时间最长3d,最短1d。通过手动记录发送心电图最多18条,最少1条,共1481条。发现心电异常182例,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和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均予以明确诊断;25例未见心电异常。结论:心脏远程监护仪iHolter对不明原因心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监护仪 iholter 心悸
下载PDF
Holter检测中不同时段室性早搏及相关因素临床意义探讨
8
作者 李小珠 阳军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Holter检测中不同时段室性早搏及相关因素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5例器质性心血管病患者 (病变组 )及 14 5例非器质性心血管病者 (非病变组 ) ,全部经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诊断室早LOWN分级 2级以上 ,比较两组室早高峰... 目的 :探讨Holter检测中不同时段室性早搏及相关因素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5 5例器质性心血管病患者 (病变组 )及 14 5例非器质性心血管病者 (非病变组 ) ,全部经动态心电图 (Holter)检查诊断室早LOWN分级 2级以上 ,比较两组室早高峰出现时间、Holter伴随的其它异常表现、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结果 :从时间段分析 ,白天室早多见于病变组 ,夜间室早多见于非病变组 (P均 <0 .0 5 ) ;但从临床分组来看 ,病变组与非病变组室早发生高峰均以白天多见。动态心电图伴随的房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早搏、心肌缺血等 ,病变组明显高于非病变组 (P <0 .0 0 1) ,尤其是心肌缺血 ,非病变组没有一例出现。结论 :室早的时段分布 ,随研究角度不同而不同 ,室早患者Holter伴随的异常表现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ter检测 室性早搏 相关因素 器质性心血管病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应用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系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9
作者 郭英杰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2期584-586,59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时段无线传输Holter心电监护通过对波形分析的自感应和报警按钮双重作用向分析中心发送心脏事件预警,分析中心医师... 目的探讨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时段无线传输Holter心电监护通过对波形分析的自感应和报警按钮双重作用向分析中心发送心脏事件预警,分析中心医师通过其实时心电图与其前心电图对比分析作出ACS的诊断;分析检出的66例ACS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就检地点和记录盒佩戴时间。结果 3年中共有24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接受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检查,从中检出ACS66例,占26.8%,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9例,占59.1%,心绞痛27例,占40.9%。到医院就检的53例,检出ACS14例,占26.4%;在基层医疗点受检193例,检出ACS42例,占21.8%。基层医疗点无论是受检人数还是ACS检出人数都明显多于到医院就诊者(193/53,3.64∶1,42/14,3∶1)。在检出的66例ACS者中,Holter监护时间为52分~22小时46分,均提前结束预设监护时间,为早期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结论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和确诊ACS,弥补了Holter心电监护只能作回顾性分析的缺陷,在及时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提高救治质量以及改善预后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ter心电监护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方法学研究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10
作者 周洪福 肖燕榕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1期107-109,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临床应用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抽选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接诊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临床应用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抽选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接诊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TA)。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确诊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检出率差异;比较伴心肌缺血、无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差异。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P<0.05);相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及心肌缺血检出率升高(P<0.05);相较无心肌缺血者,伴心肌缺血冠心病者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下移持续时间及日间起始HR、夜间HR,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升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具有确切诊断效果,且可积极筛查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并发情况,为患者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丰富ST段下移参数、HR参数,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下载PDF
集成睡眠监测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
11
作者 李翰林 李泽熙 +4 位作者 魏海俊 刘梓晨 叶继伦 张旭 黄霖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55-560,共6页
心电信号与睡眠监测参数相辅相成,能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相关疾病进行定性诊断,但受限于检测仪器体积与检测环境,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结合。该文设计了一款集成睡眠监测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通过集成心电模拟前端与微型... 心电信号与睡眠监测参数相辅相成,能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相关疾病进行定性诊断,但受限于检测仪器体积与检测环境,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结合。该文设计了一款集成睡眠监测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通过集成心电模拟前端与微型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缩小了系统的体积,实现了十二导联心电信号与睡眠相关参数的提取、调理与计算,并实时将信号写入至存储卡中,为用户及医师诊断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仪 睡眠监测 实时 存储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12
作者 王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动态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13...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动态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结果动态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13例、短阵室上速3例、房性早搏成对4例、室性早搏早发3例、房性早搏早发5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3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2例;对照组组检出房室传导阻滞9例、短阵室上速2例、房性早搏成对4例、室性早搏早发3例、房性早搏早发4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2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3例。动态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应尽早采取诊断措施,利用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对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定量在诊断心电图ST-T改变中的价值
13
作者 李琴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6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在诊断心电图ST-T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4月于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17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研究对象均开展心电图检查,按照其检测结果是否存在ST-T改变分...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在诊断心电图ST-T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3年4月于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17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研究对象均开展心电图检查,按照其检测结果是否存在ST-T改变分为研究组(n=85,存在心电图ST-T改变)和对照组(n=85,无心电图ST-T改变),分别对两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其心率变异性中定量参数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研究对象所占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所有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后进行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的方式判断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定量参数以及联合检测对心电图ST-T诊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动态心电图中的室上早及室上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指标室上早和室上速对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AUC分别为0.873、0.856,诊断灵敏度为81.18%,特异度为76.65%,提示数据的一致性良好;研究组心率变异参数中的SDNN、RMSSD以及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参数SDNN、RMSSD以及PNN50对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AUC分别为0.845、0.622、0.799,诊断灵敏度为83.53%、61.18%、74.12%,特异度为81.18%、52.95%、70.59%,提示SDNN、PNN50对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的一致性良好,而RMSSD有较低的一致性;采用串联方式,计算显示,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对心电图ST-T改变诊断的一致性为95.88%,灵敏度为98.82%,特异度为92.94%。结论心电图ST-T改变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参数及心率变异参数均会出现明显改变,将上述定量参数应用于心电图ST-T改变诊断中存在较好的临床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参数 心电图ST-T改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四逆汤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再灌注损伤的动态心电图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吴伟康 苏建文 +3 位作者 林曙光 陈鲁源 侯灿 陈纪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4-796,共3页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取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的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取随机病例对照方法 ,对 2 2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服用四逆汤后的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总负荷、QRS波群记分、Q T离散度、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比单纯的溶栓治疗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四逆汤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疗法 中药 预防 治疗 研究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席晓萍 李莉 +4 位作者 闫玮 丁雪 张怡靓 李文红 贺延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01至2012-08期间我院收治的伴焦虑抑郁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以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动态心...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01至2012-08期间我院收治的伴焦虑抑郁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以不伴有焦虑抑郁症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下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阐明焦虑抑郁症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对伴焦虑抑郁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监测,可明显发现心血管病患者其焦虑抑郁症患者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老年心血管病 心律失常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冷利华 黄文胜 +5 位作者 汪念东 裴宜斌 张亮 周函 晏晶晶 何小伍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探讨SMI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CTA改变的关系。方法:利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筛选出S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同时对无SMI但存在多重冠心...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探讨SMI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CTA改变的关系。方法:利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筛选出S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同时对无SMI但存在多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作为对照组,对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心肌缺血负荷值的增加,冠状动脉CTA改变程度加重,无SMI患者冠状动脉CTA阳性率较SMI患者明显较低。结论:SMI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CTA改变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会芹 杨丽 陈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1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初步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方法通过对30名焦虑症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32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对比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焦虑症患者组平均心率(80.27... 目的运用对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初步探讨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方法通过对30名焦虑症患者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32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对比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焦虑症患者组平均心率(80.27±6.03)次/min,高于正常对照组(73.43±5.57)次/min(t=4.56,P<0.01),SDNN、rMSSD、PNN50、SDANN、HRV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间各项指标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平均心率与SDNN,PNN50,HRVI均呈显著负相关(r=-0.54;-0.46;-0.48,P<0.05),而焦虑症组平均心率与时域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下降,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为主,交感神经活动相对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动态心电图监测 心率变异性 时域分析
下载PDF
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茜 张文杰 +1 位作者 马巧珍 吕校平 《现代医院》 2006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3年内死亡率分析。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进行相关性分...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3年内死亡率分析。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均在Ⅱ-Ⅳ级),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44例心力衰竭患者为期3年并比较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9%、65.7%和88.O%。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P=0.003)。心功能分级和心律失常程度之间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具有相关性(rs=0.315,P=0.017),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律失常程度越严重。3年随访结果显示,各组生存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越差,生存率越低。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越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其生存率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24 h动态心电图 预后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评价灶性房颤中的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立萍 杨东辉 +2 位作者 张树龙 杨延宗 林治湖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在灶性房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灶性房颤患者 2 5例 ,对照组 :非房颤患者 3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仪 2 4小时连续记录 ,统计单个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总数 ,房颤的发作时间及发作次数 ,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数量和...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在灶性房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灶性房颤患者 2 5例 ,对照组 :非房颤患者 3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仪 2 4小时连续记录 ,统计单个房性早搏 (简称房早 )总数 ,房颤的发作时间及发作次数 ,能够诱发房颤的房早数量和房早的联律间期 ,不能诱发房颤的房早数量和联律间期。结果 灶性房颤组 ,共有 6 40 3次阵发性房颤发生 ,平均持续时间 19 8± 7 8秒 ,6例为单一联律间期房早诱发房颤 ,10例为 2种联律间期房早诱发房颤 ,9例为 3~ 5种联律间期房早诱发的房颤 ,其中 17例有同样联律间期的频发房早 (>72 0次 / 2 4h) ,8例有同样联律间期的偶发房早 (<72 0次 / 2 4h)。诱发房颤的房早均呈“PonT”现象 ,联律间期 0 45± 0 0 8s。 15例 2 15 8阵房颤发生在 2 0 :0 0点至 8:0 0点之间 ;18例 42 45阵房颤发生在 8:0 0点至 2 0 :0 0点。对照组 :30例动态心电图记录中 ,无房颤发生 ,房早联律间期0 6 4± 0 16s。灶性房颤组诱发房颤房早联律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房早联律间期 (P <0 0 1)。结论 灶性房颤有着一定规律和心电图特点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寻找导管射频消融合适病例 ,寻找一种可靠、高效、重复性好的诱发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心房颤动 动态心电图 临床意义 导管射频消融
下载PDF
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章慧洁 方卫华 +2 位作者 谢静琦 程硕韬 郭跃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探索不同剂量索他洛尔在门诊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副作用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寻求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合理剂量和安全性.选择门诊快速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0例,男276例、女224例.均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单形性室性早搏(简... 通过探索不同剂量索他洛尔在门诊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副作用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寻求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合理剂量和安全性.选择门诊快速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00例,男276例、女224例.均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单形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数≥2 000次(或≥100次/h)或有成对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依次服用索他洛尔40,80,120,160 mg/12 h 各两周,服药前及服药3天后检查心电图测量QT、QTc间期、QTd.14天检查24 h动态心电图判定疗效.结果: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86.8%,房性心律失常59.0%,对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效果较好(P<0.05),而对持续性心房扑动、房颤以控制心室率较理想.对各种心率均有明显的减慢作用,第2周末平均下降13%~20%,之后较为平稳,未继续下降. 结论:索他洛尔最佳剂量80~120 mg/12 h,副作用小,门诊应用较安全,起效时间3~14天,持续用药可维持疗效,对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索他洛尔 心律失常 剂量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