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倍体杂交种棱果沙棘双向杂交起源及其母本主要来源于中国沙棘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蒋严妃 严容 +2 位作者 苏雪 陈纹 孙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6,共5页
棱果沙棘为同域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同倍化自然杂交形成的。本文利用母系遗传的cpDNA trnS-G序列检测青海祁连棱果沙棘及其亲本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同域分布的两个地区(拱北湾、八宝河滩)共93个个体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棱果沙棘及... 棱果沙棘为同域分布的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同倍化自然杂交形成的。本文利用母系遗传的cpDNA trnS-G序列检测青海祁连棱果沙棘及其亲本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同域分布的两个地区(拱北湾、八宝河滩)共93个个体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棱果沙棘及其亲本在拱北湾和八宝河滩分别有12个和7个单倍型,两地区的棱果沙棘都与其亲本共享单倍型,其中拱北湾棱果沙棘共36个个体中有28个与中国沙棘共享3个单倍型(H2,H4,H5),有2个个体与肋果沙棘共享单倍型(H11),八宝河滩的棱果沙棘共10个个体中有7个与中国沙棘共享一个单倍型(H4),3个与肋果沙棘共享单倍型(H7)。应用最大简约法(MP)分别对两地区的棱果沙棘及其亲本trnS-G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棱果沙棘的大部分个体都与中国沙棘聚在一起,另外,棱果沙棘4种特有单倍型(H3、H7、H8、H9)的6个个体在系统树上也与中国沙棘聚为一支。以上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二倍体自然杂交种棱果沙棘为双向杂交起源,但其主要母本来源应为中国沙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倍化自然杂交 中国沙棘 肋果沙棘 棱果沙棘 trnS-G 母本来源
下载PDF
种间杂种染色体配对所揭示的披碱草属植物S_tY基因组分化及其进化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卢宝荣 BjφrnSalomon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3-226,共14页
在同倍体(homoploid)植物杂交-分化的物种形成(speciation)过程中,杂交后代与亲本之间的有效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杂种与亲本在时间、空间、生态环境和基因水平上的隔离,保证了杂种后代的分化和稳定,并逐渐形成新物种,为了研究... 在同倍体(homoploid)植物杂交-分化的物种形成(speciation)过程中,杂交后代与亲本之间的有效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杂种与亲本在时间、空间、生态环境和基因水平上的隔离,保证了杂种后代的分化和稳定,并逐渐形成新物种,为了研究披碱草属(Elymus)含S_t Y基因组四倍体物种的系统演化关系,本文对来自亚洲不同地理分布区的26种披碱草属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种间杂交和杂种F_1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物种之间有不同稃度的杂交亲合力,杂交结实率在各杂交组合之间有较大的变异(在4.8%-100%之间);但各物种之间的杂种F_1完全不育。证明各物种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生殖隔离。种间杂种F_1减数分裂中期一Ⅰ染色体配对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S_t Y基因组随各披碱草属物种地理分布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分化。来自同一分布区(如东亚或西亚分布区之内)物种的S_t Y基因组分化程度较低,但来自不同分布区(如东、亚和两亚)物种之间相同的S_t Y基因组具有显著的分化。表明地理隔离对含S_t Y基因组物种的分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种间和种内杂种F_1的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和染色体配对频率变化规律的分析,作者认为细胞学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种 染色体配对 减数分裂 披碱草属植物 StY基因 基因组 物种分化 物种进化
下载PDF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研究进展
3
作者 田斌 姬明飞 +3 位作者 张亚威 付义 余大坤 孙永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590,共5页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促使自然界物种多样化的重要途径。相比以往使用生态或表型特征数据,使用DNA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所得的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本文主要从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条件、物种形成过程中超亲分离的作用、...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促使自然界物种多样化的重要途径。相比以往使用生态或表型特征数据,使用DNA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所得的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和可靠。本文主要从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条件、物种形成过程中超亲分离的作用、使用序列数据检验同倍体杂交物种的方法等方面概述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最新研究进展。下一代测序技术和新统计方法的发展将加深对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倍体杂交 生态隔离 物种形成 生殖隔离
下载PDF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and Phylogenic Architecture of Pinus densata and the Hybrid of Pinus tabuliformis×Pinus Yunnanensis in the Pinus densata Habitat:an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a Perspective
4
作者 Fengxiang Ma Xiaoyang Chen Yue Li 《Journal of Botanical Research》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We evaluated a novel and non-destructive method of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homoploid hybrid conifer of Pinus densata(P.d)and its parental spe... We evaluated a novel and non-destructive method of the 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homoploid hybrid conifer of Pinus densata(P.d)and its parental species Pinus tabuliformis(P.t)and Pinus yunnanensis(P.y),as well as the artificial hybrids of the P.t and P.y.Field common garden tests of96 trees sampled from 760 seedlings and 480 EIS records of 1,440 needles assessed the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of the P.d,P.t,P.y and the artificial hybrids.We found that(1)EI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diverged significantly among germplasms;P.y was the highest,P.t was the lowest,and their artificial hybrids were within the range of P.t and P.y;(2)maternal species effect of EIS magnitudes in the hybrids and P.d was stronger than the paternal species characteristics;(3)EIS of the artificial hybrid confirmed the mid-parent and partial maternal species characteristics;(4)unified exponential model of EIS for the interspecific and hybrids can be constructed as|Z|=Af^(-B);(5)cluster analysis for species and hybrid combinations in total corroborated with the previous hybrid model of Pinus densata.Our non-destructive EIS method complemented the previous finding that Pinus densata was originated from P.t and P.y.We conclude that the impedance would be a viable indicato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specific genetic variations of coni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densata Artificial hybrid Electrical impedance Interspecific genetic variation homoploid hybrid
下载PDF
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对植物入侵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宝荣 夏辉 +1 位作者 汪魏 杨箫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7-589,共13页
生物入侵给全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生物入侵是一个适应性进化的过程,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可以改变外来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高其入侵能力,使其进化成为入侵种。因此了解杂交-渐渗在促进... 生物入侵给全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危害,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生物入侵是一个适应性进化的过程,天然杂交与遗传渐渗可以改变外来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高其入侵能力,使其进化成为入侵种。因此了解杂交-渐渗在促进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作用,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生物入侵及其危害。本文从杂交-渐渗对生物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影响的角度,阐明外来种如何通过杂交-渐渗在新的生境中改变其适应性、生存竞争能力和入侵能力。杂交-渐渗可以导致物种发生多倍体水平和同倍体水平的进化,虽然二者的进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均能使杂种群体在遗传上产生较大变化,进而影响杂种群体的适合度,这一过程可能促使外来种在新的生境中的成功入侵进而转变为入侵种。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转基因作物进入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种植,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基因可能通过杂交-渐渗进入野生近缘种群体,也可能使之成为入侵性强的农田杂草,带来难以预测的生态后果。总之,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进化和生态过程,利用杂交-渐渗的理论来解释植物的入侵性,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入侵生物学的研究,杂交-渐渗与其他理论的结合,将从更深的层次来解释外来种的入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渐渗杂交 适合度 生态安全 适应性进化 多倍体 同倍体
原文传递
自然杂交与物种形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玉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576,共12页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杂交对物种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倍化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通过杂交产生新种的两种主要方式。普遍的观点认为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动力,而越来越多染色体倍性相同物种之间杂交现象的发现,说明同倍体杂...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杂交对物种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倍化和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是通过杂交产生新种的两种主要方式。普遍的观点认为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动力,而越来越多染色体倍性相同物种之间杂交现象的发现,说明同倍体杂交也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目前按严格标准确定的同倍体物种形成案例相对较少,还亟需对更多不同类型的种间杂交带进行形态与分子等多方面证据的调研,并通过模型预测与实测数据分析,来探讨杂交物种形成初期乃至整个过程的遗传基础;更多杂交物种形成的新模式材料,有待于通过分化谱系的历史基因流重建进行鉴定,用于进一步阐释自然选择对于生殖隔离形成的影响、物种形成过程中的生态适应变化和多样性遗传创新的产生规律。本文简要综述了自然杂交的研究历史,阐述其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基因组时代杂交与物种形成研究的最近进展,并针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分析见解,以期为后续研究和涉及杂交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杂交 物种形成 多倍化 同倍体杂交 渐渗杂交
原文传递
本地种云南柳与外来种旱柳(杨柳科)的同倍体自然杂交(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杰 王东超 +1 位作者 杨永平 陈家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 对分布于云南的旱柳(Salix matsudana)和云南柳(Salix cavaleriei)之间的一个自然杂交种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表明疑似杂交种异蕊柳(Salix×heteromera)形态上介于旱柳和云南柳之间,并得到了基于叶形态特征的主成份分析的印证。核基因ITS序列数据表明这三个种存在ITS序列的种内和个体内的多态性,且疑似杂交种的ITS序列的基因型总是疑似亲本的嵌合体。因此可以判定异蕊柳是旱柳和云南柳的自然杂交后代。流式细胞分析表明这三个种均为四倍体,因而,本杂交事件为同倍体杂交。基于四个叶绿体序列片段的数据表明本自然杂交事件是不对称的,云南柳是异蕊柳的母本。常见外来种旱柳与稀有本地种云南柳的杂交可能导致稀有种云南柳的濒危甚至灭绝。研究表明柳属植物的引种应非常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属 同倍体杂交 不对称杂交 分子证据
原文传递
红砂基因组大小变异及物种分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兴科 燕霞 +6 位作者 冯媛媛 冉进华 钱朝菊 尹晓月 周姗姗 房庭舟 马小飞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08-1320,共13页
红砂(Reaurnuria soongarica,柽柳科)是广泛分布于亚洲内陆干旱区温带荒漠的建群灌木,该物种内部经历过分化和杂交事件,是研究荒漠植物多样性发生和杂交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型。然而,红砂不同群体的倍性水平尚不清楚,制约了对其物种形成机... 红砂(Reaurnuria soongarica,柽柳科)是广泛分布于亚洲内陆干旱区温带荒漠的建群灌木,该物种内部经历过分化和杂交事件,是研究荒漠植物多样性发生和杂交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型。然而,红砂不同群体的倍性水平尚不清楚,制约了对其物种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了确定红砂不同支系的倍性及基因组大小变异模式,本研究以红砂幼苗根尖为实验材料,以野生番茄(Solanum pimpine llifolium)作为内标物种,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分别来自北疆支系及其可能的亲本支系(东部和西部支系)的共8个红砂群体进行了DNA 1C-值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红砂东部支系的DNA 1C-值(1.149±0.012 pg)略小于西部支系的1C-值(1.195±0.031 pg)。北疆支系中阜康(FK)和沙湾(SW)群体的DNA 1C-值处于东、西支系的1C-值之间,而火烧山(HSS)和五彩城(WCC)群体的1C-值接近东、西支系1C-值的2倍。结合之前的分子标记结果,我们推测北疆支系中阜康和沙湾群体为东、西部支系的同倍体杂交种群,而火烧山和五彩城群体属于异源四倍体杂交种群。不同倍性的北疆群体起源于不同的杂交事件,可以划归为不同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umuria soongarica DNA C-值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 异源多倍化杂交物种形成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