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 in Xiao Hong’s Novels
1
作者 XI Zhi-y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11期1593-1596,共4页
As the literary pride from the black land of northeast China,Xiao hong’s works show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of northeast China.With her meticulous brush strokes,she showed us the distinc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the literary pride from the black land of northeast China,Xiao hong’s works show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of northeast China.With her meticulous brush strokes,she showed us the distinc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four seasons in north China,the strong local flavor and people’s sentiment,as well as the servility and feroc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northeast.Xiao hong’s criticism of callous and ignorant servile characters and his praise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resistance and the indomitable life form,prompts us to think about the“national character”of northeast China and makes us feel the tragedy of society,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spirit of po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 hong’s novels NORTHEAST CULTU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红柯小说中的颜色书写与意义阐释
2
作者 祁睿 王敏 《色彩》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颜色书写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作者传递情感、塑造形象的有力媒介。红柯在小说中运用具有象征性的典型色彩进行颜色书写,将不同颜色对比并同构,以颜色书写西部地理空间、调节叙事,从而实现对西部自然色彩的文学审美建构,表达“物我齐一”... 颜色书写是一种艺术语言,是作者传递情感、塑造形象的有力媒介。红柯在小说中运用具有象征性的典型色彩进行颜色书写,将不同颜色对比并同构,以颜色书写西部地理空间、调节叙事,从而实现对西部自然色彩的文学审美建构,表达“物我齐一”的生命观。颜色书写将不同色调融合成丰富的生命意蕴,使红柯小说彰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柯小说 颜色书写 意义阐释
下载PDF
汤亭亭的“全球小说”:作为一种现代性策略
3
作者 郭思聪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使汤亭亭的创作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但同时也使她处于中美两个文学空间的边缘。而汤亭亭追溯并认同自惠特曼以来的美国语言与文学传统,并将美国文学空间首都纽约的语言文化的多元性作为创作的现代性模范。她... 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使汤亭亭的创作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但同时也使她处于中美两个文学空间的边缘。而汤亭亭追溯并认同自惠特曼以来的美国语言与文学传统,并将美国文学空间首都纽约的语言文化的多元性作为创作的现代性模范。她在创作历程中不断地稳固现代美国作家的地位,而她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全球小说”(global novel)概念也就区别于通常概念下的世界文学。这是一种为获得来自美国文学空间的文学性与现代性认可而提出的写作策略。基于帕斯卡尔·卡萨诺瓦在《文学世界共和国》中提出的文学空间理论,并结合汤亭亭的创作与访谈,本文将还原汤亭亭在美国文学空间中“被同化”的过程以及得到文学性准入的路径,同时分析其地位的不稳定,借此探寻“全球小说”作为汤亭亭创作策略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文学空间 “全球小说” 汤亭亭
下载PDF
萧红文学经典的张力与隐秘探寻
4
作者 王子罕 《写作》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萧红的文学经典有着不断被开发与阐释的空间。《生死场》的叙事时空是陀螺式的,由模糊的时间标记和碎片化的空间场景合成,再由内外合力改变其运动和发展轨迹;《商市街》利用“虚”的元素和技法做了“类小说化”处理,从而拓展并提升了意... 萧红的文学经典有着不断被开发与阐释的空间。《生死场》的叙事时空是陀螺式的,由模糊的时间标记和碎片化的空间场景合成,再由内外合力改变其运动和发展轨迹;《商市街》利用“虚”的元素和技法做了“类小说化”处理,从而拓展并提升了意念之“真”;《呼兰河传》的主要人物无论是性别还是年龄,皆可从童性的自足性与不足性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经典重读 时空观 类小说化 童性
下载PDF
Difference of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fro Two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 of Hong Lou Meng
5
作者 洪筠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206-207,共2页
Hong Lou Meng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es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a. Since the appearance of the book,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it and have begun to study the book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Th... Hong Lou Meng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es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a. Since the appearance of the book,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it and have begun to study the book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Then a new subject-redology, namely the study of the book- comes out. Hong Lou Meng, as representing the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tranditional chinese realistic novels,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Nowdays, there are only two versions of the translation that consists of the whole 120 chapters of the book: one is entitle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his wife Gladys Yang; the one with the titl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is translated by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From the view of culture, the book Hong Lou Meng is a great colle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reflects the tradition, the religion, the festivals, the tea culture, and the medicine culture and as well as the opera and poem s of chines people. But viewing the translation version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to the same culture elements. This paper, beginning from this point, makes a first study about the translatiuon subjectivity sense, that leads to this translation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ng Lou MENG CLASSICAL novels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下载PDF
矛盾法则:文本现象与创作方法之契合——明清小说名著“矛盾”现象研究的新开拓
6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8-53,63,共7页
明清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多有矛盾处,《红楼梦》亦不例外。而与“索引红学”“考证红学”均不同,《<红楼梦>“矛盾”现象考论》是文学的哲学研究著作。一是在“红学”方法论层面做有意探索;二是尝试着《红... 明清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多有矛盾处,《红楼梦》亦不例外。而与“索引红学”“考证红学”均不同,《<红楼梦>“矛盾”现象考论》是文学的哲学研究著作。一是在“红学”方法论层面做有意探索;二是尝试着《红楼梦》文学研究的体系性建构;三是对《红楼梦》接受与传播中“矛盾”现象予以探讨,关注文学理论体系四要素之二要素:“读者+社会”两维。该书特别着力于《红楼梦》文学研究的哲学思考,意在揭示小说“矛盾”现象的超现实意义及其辩证法则的认识论价值,以及文学书写中“矛盾法则”的精神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明清小说 “矛盾”现象 矛盾法则 主体认知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7
作者 欧阳子凌 蔡颂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5-98,共4页
萧红是新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了众多警醒世人的经典作品。其作品中彰显着独特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个体生命的悲悯和对死亡的思索是萧红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基本内涵。这... 萧红是新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了众多警醒世人的经典作品。其作品中彰显着独特的生命意识,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个体生命的悲悯和对死亡的思索是萧红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基本内涵。这种生命意识的产生与她自身所历经的生命体验、时代背景等紧密相关。密切关注底层女性悲剧命运和对生命异化现象的揭露与反思是萧红小说中生命意识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小说 生命意识 生存状态 生命价值
下载PDF
从无到无——论萧红小说的多元主题
8
作者 朱清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9-94,共6页
“无”是萧红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其不同时期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具体而言,初涉文坛的哈尔滨时期、颠沛流离的流亡时期、以及生命落幕的中国香港时期,分别对应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匮乏与贫瘠、“无物之阵”以及“几乎无事的悲剧”... “无”是萧红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其不同时期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具体而言,初涉文坛的哈尔滨时期、颠沛流离的流亡时期、以及生命落幕的中国香港时期,分别对应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匮乏与贫瘠、“无物之阵”以及“几乎无事的悲剧”等多层面的小说主题,体现了萧红“个人—民族—全人类”的思想脉络与创作轨迹。其中,每一层“无”都与1930年代的时代语境和萧红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折射出其小说创作的多元特征和审美走向。而整个“从无到无”的演变过程,凝聚了萧红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积极思考,以及对人性本质和生命意义的一路追寻,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小说主题 从无到无
下载PDF
盛世武侠:大陆新武侠发展转型的第二阶段 被引量:9
9
作者 韩云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0,共5页
大陆新武侠小说自2001年兴起以来,经历了衔接、调整的第一阶段之后,到今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就是"盛世武侠"。盛世武侠是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大陆新武侠自身面目的展现,其文化特征和价值指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盛世的包容... 大陆新武侠小说自2001年兴起以来,经历了衔接、调整的第一阶段之后,到今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就是"盛世武侠"。盛世武侠是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大陆新武侠自身面目的展现,其文化特征和价值指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盛世的包容性与盛世的宏大气魄;二是盛世的发达性与盛世的灿烂文明;三是盛世的昂扬性与盛世的中国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新武侠 港台新武侠 盛世武侠 转型 第二阶段
下载PDF
略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艳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萧红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的主体意识和强烈悲剧意蕴的作家,她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的婚姻以及看待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方式是形成它悲剧意蕴的重要原因。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一、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二、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萧红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的主体意识和强烈悲剧意蕴的作家,她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的婚姻以及看待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方式是形成它悲剧意蕴的重要原因。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一、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二、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三、锁定下层劳动妇女悲惨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小说 人生经历 悲剧意蕴
下载PDF
大陆新武侠小说崛起之我见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丕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3,共6页
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蕴含着重大的多方面的文学意义和价值。它是港台新武侠小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对传统的雅俗观念的强烈冲击和微妙消解,也为当代文学如何在困境中发展带来... 大陆新武侠小说的崛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蕴含着重大的多方面的文学意义和价值。它是港台新武侠小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对传统的雅俗观念的强烈冲击和微妙消解,也为当代文学如何在困境中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新武侠 港台新武侠 武侠小说 雅俗观念 当代文学
下载PDF
主流叙事与人性书写——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主题意蕴之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艳萍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46-51,共6页
姜敬爱与萧红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朝中两国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表现出了共同的主题意识:"怨沼"和"乱坟岗子"隐喻阶级压迫的现实;中国东北喻示蕴含民族矛盾与压迫的孤苦之地;讴歌底层民众奋起抗争的不屈精... 姜敬爱与萧红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朝中两国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表现出了共同的主题意识:"怨沼"和"乱坟岗子"隐喻阶级压迫的现实;中国东北喻示蕴含民族矛盾与压迫的孤苦之地;讴歌底层民众奋起抗争的不屈精神;揭示扭曲病态的人性。然而从创作倾向上看,姜敬爱着重从阶级意识出发描写时势变化导致人的精神蜕变现象,显然受到时代主流意识"卡普"思想的影响;而萧红则继承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传统,力求从生存之本真来剖析人的病态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敬爱 萧红 小说 主题意蕴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喜华 彭映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萧红小说的语言很具有独特性:直率自然、清纯童稚的语言使其作品神传言外;新鲜生疏、感性超脱的语言使其作品灵性十足;寓悲于喜、幽默嘲讽的语言使其作品更具悲剧意蕴。
关键词 萧红 小说 语言
下载PDF
论丁玲与萧红小说的不同思想风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丽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革命意识与民族意识觉醒。三,丁玲依据政治理念,从社会分析角度对生活作出评价;萧红从生命体验出发描摹农民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萧红 小说 思想风貌
下载PDF
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萧红虽然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萧红虽然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但是她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男女互相仇视,而是为了唤起社会对于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为了建立一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所构成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小说创作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虹之影,一个五光十色的梦——从叙事学层面解读虹影小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经建 李兰 《华文文学》 2009年第2期12-17,34,共7页
虹影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在虹影的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到她有意识地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娴熟运用各种超常的、奇特的、能强烈刺激人情感的叙事方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叙事"的角度来解读虹影的小说... 虹影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海外华人女作家。在虹影的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到她有意识地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手法,娴熟运用各种超常的、奇特的、能强烈刺激人情感的叙事方式,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叙事"的角度来解读虹影的小说,或许是一种投"机"取"巧"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影 长篇小说 叙事学层面
下载PDF
论洪迈的小说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祝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77-683,共7页
南宋洪迈充分肯定了小说的价值,他徘徊于小说的虚实之间,怀疑鬼神怪异的真实却又相信天命。他对《夷坚志》提出了“志异审实”的编纂方针,并将志怪概念拓展向人事之奇。他的小说观念革新与保守并存。
关键词 洪迈 小说观 南宋 价值 《夷坚志》 文学研究 志怪小说 特质
下载PDF
萧红小说中太阳意象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学敏 马超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85-88,共4页
萧红小说中的太阳意象绵密奇崛,多采丰盈,寓意苍凉邃远。其叙事功能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描述性功能。指太阳意象仅作为单纯的自然现象的环境描写出现,为作品提供时间背景,创造氛围;其二是隐喻性功能。指太阳意象既是温暖、正义、光明... 萧红小说中的太阳意象绵密奇崛,多采丰盈,寓意苍凉邃远。其叙事功能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描述性功能。指太阳意象仅作为单纯的自然现象的环境描写出现,为作品提供时间背景,创造氛围;其二是隐喻性功能。指太阳意象既是温暖、正义、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又是挣扎在"生死场"上底层民众艰难生存图景的外显,更是暴戾社会男权专制的写照。透过太阳意象,萧红展示了小说创设的情境氛围,更突显出她对民众疾苦的凝视和同情、对男权专制强有力的痛斥和鞭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小说 太阳意象 叙事功能
下载PDF
永远的故乡风云——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孝萍 张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萧红和迟子建这两位来自北国的作家,她们共同关注着家乡的景,深爱着家乡的人。她们笔下的景与人的相同之处来自于地域因素,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自的创作追求。萧红关注这片土地上的蛮荒和苍凉,启蒙是她高扬的旗帜。迟子建则更多地展示这... 萧红和迟子建这两位来自北国的作家,她们共同关注着家乡的景,深爱着家乡的人。她们笔下的景与人的相同之处来自于地域因素,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自的创作追求。萧红关注这片土地上的蛮荒和苍凉,启蒙是她高扬的旗帜。迟子建则更多地展示这片土地上的爱与善,对乡土的温情缅怀给了我们一份心灵的安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迟子建 乡土文学
下载PDF
杜鹃啼血,昭示不平——萧红与姜敬爱小说底层女性悲剧之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42,104,共6页
萧红与姜敬爱秉着真实是文学生命的创作理念,书写底层女性的苦难与悲剧。前者着重从历史、人性和性别角度揭示底层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而后者主要从民族、阶级和社会层面来透视穷苦女性的悲剧命运。这可从时代悲... 萧红与姜敬爱秉着真实是文学生命的创作理念,书写底层女性的苦难与悲剧。前者着重从历史、人性和性别角度揭示底层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而后者主要从民族、阶级和社会层面来透视穷苦女性的悲剧命运。这可从时代悲剧、亲历体验和性差积淀三方面得到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姜敬爱 小说 底层女性 悲剧 父权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