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的学术之路——区鉷教授访谈
1
作者 雷艳妮 区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5期13-23,共11页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区鉷老师就他的学术生涯和学科发展接受了中山大学雷艳妮副教授的访谈。在访谈中,区鉷教授详细阐述了他提出的“本土意识”理念的由来和核心内容。他也回忆了自己于1960年代在中山大学英语系就读本科、198...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区鉷老师就他的学术生涯和学科发展接受了中山大学雷艳妮副教授的访谈。在访谈中,区鉷教授详细阐述了他提出的“本土意识”理念的由来和核心内容。他也回忆了自己于1960年代在中山大学英语系就读本科、1980年代在中山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以及1988-1990年于剑桥大学在蒲龄恩先生指导下做博士后研究的情形。在访谈中,区鉷老师重点提及了影响他至深的众多师友。这些治学严谨,待人至诚的师友们共同推动了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鉷 戴镏龄 本土意识 加里·史奈德 蒲龄恩 英语语言文学 中国外国文学学科
下载PDF
“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祝捷 章小杉 《港澳研究》 2016年第1期12-22,93,共12页
殖民统治在香港开始后,由于失去祖国的保护,又无法认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经历了一段迷茫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人凭借各种社会抗争,建立起了本土意识。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地域性意识,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 殖民统治在香港开始后,由于失去祖国的保护,又无法认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经历了一段迷茫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人凭借各种社会抗争,建立起了本土意识。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地域性意识,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往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香港回归后,由于历史形势的变迁,本土意识发生了某种蜕变,沦为分离主义者谋求"香港独立"的工具。梳理香港本土意识从无到有的历史,有助于还原香港本土意识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本土意识并非支撑"港独"的理论,从而将爱乡爱土的香港本土意识与作为分离主义的"港独"意识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本土意识 社会运动 身份认同 港独
下载PDF
“跨界”的宽与厚:《味闲堂丛稿》之书里书外
3
作者 黎志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味闲堂丛稿》是一部涵盖区鉷先生著述之精华的"自选集",体现了鲜明的"跨界"特征:他的学术视野横跨中西,贯通古今,其著述活动涉及到英美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文体学研究、翻译学研究、中国现当代... 《味闲堂丛稿》是一部涵盖区鉷先生著述之精华的"自选集",体现了鲜明的"跨界"特征:他的学术视野横跨中西,贯通古今,其著述活动涉及到英美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文体学研究、翻译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多个学术领域。区鉷先生最为重要的学术成就是围绕"本土意识"概念,用中英文发表了系列论著,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意识 跨界 区鉷 《味闲堂丛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